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活动无处不在。
只要有不同文化和语言,就会需要翻译。
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影响翻译的因素错综复杂,涉及语言或文本因素,文化因素,语境因素以及译者个人因素等。
作为一位外语专业的学生,我想先谈谈影响翻译的主观因素,即译者的个人因素。
其中包括译者个人的能力(外语能力,文化掌握能力,文字驾驭能力),译者的翻译理念(是直译还是意译),译者的翻译动机(动机决定投入度,投入越大,译文质量相对越高)。
作为刚刚踏入翻译的新鲜血液,甚至可能才踏进去半只脚的翻译新人,首当其冲的影响因素就是译者个人能力,而能成就译者个人能力的就是热情。
对于新一代投身祖国翻译事业的青年一代,影响新青年译者最大的就是热情。
科技时代生活日新月异,同时选择诱惑也很多,有人说生命就是由无数的选择构成,你选择某时间跳舞,你的这部分生命就是舞蹈,你选择在某个时间玩乐,你的这部分生命就是玩乐,同样作为译者,当你在无数生命小碎块的时间中选择提高语言能力,钻研语言文化,翻译的质量也会随之增长。
近日,央视综艺《朗读者》受到广泛好评,其中译届泰斗许渊冲先生带给我们无数震撼,无数感动。
已经96岁的先生,在谈及自己曾经翻译的诗篇依然饱含深情,热泪盈眶,同时计划在100岁之前,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全部译完。
这是怎样的热情使他在接近百岁之时依然坚持翻译。
在谈及翻译之时,先生眼中散发的光芒令我折服,那是渗透骨血的热爱。
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根基便是对事业无限的热情。
译者的翻译能力都是靠平时长时间的积累促成的,以热情做支撑,才能在无数日夜为提高翻译能力而奋战。
其次,译者的翻译理念同样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不断发展,翻译界大家辈出。
严复把老子的“信”和“美”的矛盾论发展为“信达雅”三原则。
林琴南不懂外文而从事翻译,不“信”,但实现了达,雅。
鲁迅倡导直译,求信,郭沫若则求美。
朱生豪倡导意译,译出诗意译作。
到了钱钟书,朱光潜,中国的翻译理论达到了最高峰。
浅谈影响翻译的因素

浅谈影响翻译的因素作者:陆文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7期【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以及语言关系和翻译能力来探讨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语境;文化;意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翻译活动的。
1.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2.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3.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4.语言关系和翻译能力翻译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文化语境,意识形态和翻译动机。
“文化”一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正是因为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所以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凡是能影响文化的因素都可以作用于翻译,如:文化语境,文化所处的时代,文化立场,文化心理等都是影响翻译的因素。
翻译的本质,奈达说:“翻译是交际,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所获取的信息。
”语境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来的。
后来弗恩发展了这一理论,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后来在论及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时,纽马克指出:“语境在所有的翻译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无论其产生,演变和发展,还是进行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加工,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受其影响和制约的,这种前提条件,就是语境—语言环境。
一般语言学家都认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词语出现的前后句或上下文;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和交际双方的职业,年龄,身份,遭遇等外部因素。
根据语境的表现形式,又可将它分为语篇语境,文化语境及语体风格语境三大分类。
举例说明:The herculean task of removing 10 million gallons of viscous crude that gushed Alaska’s Prince William Sound will take months, perhaps years and may cost upward to $250 million.译文:要清楚1000万加仑倾覆在阿拉斯加威廉太子湾上的粘稠原有,真是工程艰巨。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引言1.1 翻译活动的定义翻译活动是指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翻译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理解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和思想。
通过翻译,人们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共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原文本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同时又要尽可能忠实地传达给目标语言的受众。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翻译活动的定义不仅在于文字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以确保翻译质量达到最佳水平。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背景下,翻译活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翻译者有能力灵活应对,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受众的需求和期望。
1.2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内化于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价值观念、规范、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给翻译活动带来了挑战。
因为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考虑到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否则翻译出来的内容可能会失去原意。
某些文化中存在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或习惯用语,如果译者没有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特征,就很容易将原文误译。
不同文化还可能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文化适应和转换,以确保译文能够被目标读者正确理解。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才能够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工作。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更加凸显,译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能力,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翻译需求。
1.3 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翻译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翻译概论四川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翻译活动最基本的性质是语言转换()。
A:对 B:错答案:A2.文学翻译是对原作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审美再现()。
A:对 B:错答案:A3.翻译活动不需要考虑所在的社会交际环境而独立的发生和进行()。
A:错 B:对答案:A4.当代职业翻译已从传统的人工翻译发展到以翻译服务为核心,涉及到本地化、机器(辅助)翻译、翻译教育和培训等多个相关领域的综合性语言服务行业()。
A:错 B:对答案:B5.对翻译活动基本性质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翻译的目的也是对翻译行为的一种限制或要求,运用宏观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引导翻译活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翻译的目的一定会实现。
()A:对 B:错答案:B2.歌德的《浮士德》、弥尔顿的《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霍桑的《红字》等都受到《圣经》及其故事题材、格言、用典的影响。
()A:错 B:对答案:B3.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中提出,佛典在语法上最显著的特点包括()。
A:多覆牒前文语。
B:其诗歌之译本为压韵。
C: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D:倒装句法极多。
答案:ACD4.奈达针对翻译的文化语境,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
A:物质文化 B: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 C:生态文化 D:社会文化答案:ABCD5.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士涌入中国沿海地区从事传教活动,客观上伴随传教活动进入中国的,还有近代西方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诸多技术成果和研究著作,这些著作由传教士们独立翻译而成。
()A:对 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狭义的翻译过程就是指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
A:错 B:对答案:B2.除了包括语言转换过程,广义的翻译过程还包括对原语文本的选择和研究,以及译语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
A:对 B:错答案:A3.翻译研究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理解和描述翻译的进行,从而形成了对翻译过程的理性认识()。
浅谈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

浅谈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在今天的世界中,翻译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彼此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众所周知,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还涉及到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通过翻译的活动,文化的差异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的特点,把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准确地翻译出来。
例如,中国人喜欢在礼貌中表达自己,而英国人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文化背景来确定正确的翻译方式,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其次,社会因素也是翻译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人们有不同的观念,也有不同的词语。
为了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准确,翻译者需要根据社会文化的不同,确定正确的翻译方式。
例如,在英国文化中,people通常是指英国人,而在中国文化中,people通常是指所有人。
翻译者需要根据这种文化背景,选择正确的翻译方式。
最后,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还可能影响翻译的风格。
文化语境的不同可能会对翻译的风格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人倾向于表达更多的礼貌,而英国人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
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把正确的风格翻译出来,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的特点,把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准确地翻译出来,并且要根据社会文化的不同选择正确的词语,同时还要根据文化语境来确定正确的翻译风格。
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意义。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翻译是一门复杂而且多变的技能,一些因素会对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翻译的因素:1.语言技能:翻译人员必须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
这包括对语法、词汇、句法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如果翻译人员在这方面的素养不够,就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
2.专业知识:某些领域的翻译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
例如,医学、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翻译都需要对相关术语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翻译人员对特定领域不熟悉,可能会导致错误或不准确的翻译。
3.语言风格: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翻译人员在处理文本时必须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以确保翻译的自然流畅性和准确性。
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惯,翻译人员必须了解这些差异并进行适当的转换,以确保翻译的意思能够准确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读者。
5.时间限制:有时翻译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时间压力可能导致翻译质量下降,因为翻译人员可能无法仔细考虑每个句子和术语的选择。
6.语言变化:语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词汇、习语和表达方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翻译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语言的发展趋势,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7.机器翻译: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许多翻译工作正在被自动化。
机器翻译可以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效率,但通常无法达到人工翻译的准确度和适应性。
总之,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翻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并考虑到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英语翻译】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

整理课件
语音因素
英文使用音节押韵,中文使用四个声调押韵, 完全没有共同点。
因此,无论是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还是中 文诗歌翻译成英文,都是非常困难的,也 无法把源语言的韵脚在目标语言中翻译出 来。
整理课件
词汇因素
• 基本范畴词是任何语言都有的,但其相应 的上位词与下位词却经常缺失,为了表达 的需要往往会以基本范畴词为基ຫໍສະໝຸດ 而衍生 新的词汇。整理课件
• 我在北京完成任务后,访问了几位老同学,今天早晨乘火车回来的。
句式因素
• 1.4前语义重心与后语义重心 • 英语句式多为句尾开放的树式结构,语义重心在前;汉语句式为句首
句式因素
• 1.3 受语法制约不同
• 汉语句段以板块结构为主,流散铺排,以话题为意念主轴,以神驾形, 因而缺乏形式约束,不像英语以动词的形态为主轴组织句子,结构严 谨,句句相扣。英语采用“焦点句法”,汉语采用“散点句法”。所 有这些语法差异,都与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的运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而,英语多采用结构被动式,汉语多用意义被动式。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活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用不仅仅是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更是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影响着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本文将从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讨这种影响。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不可忽视。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境,这种文化内涵和语境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汉语中的“情”和英语中的“emotion”虽然在表面上意思相似,但是其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情感的体现,还包括了关系、人情、道义等多种含义。
而emotion在英语中更多地强调了情感的表达和感知。
在翻译时,如果不理解这种文化内涵和语境的差异,就会导致翻译质量的下降,甚至出现错误的理解和表达。
这就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将源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合理、准确地表达到目标语言中,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社会因素也对翻译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了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学作品和语言的产生、传播和翻译。
以政治因素为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的不同,会导致在对政治性文本的翻译活动中出现不同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出现政治文本的审查和篡改,因此在翻译这类文本时,翻译者需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对文本的影响,合理地进行翻译,使得翻译文本既符合语言规范,又不失原文的政治内涵。
历史、宗教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因素也会对文学作品和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理解这些社会因素,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思和情感。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于不同类型的翻译活动也会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更是至关重要。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翻译时需要翻译者兼具诗意和文学修养,能够准确理解和再现原作的内涵和艺术表达,这就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困难文化语境的不同往往导致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称谓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汇,而某些英语习语在汉语中也难以直接翻译。
在翻译时,如果不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很容易导致翻译困难和错误。
2. 文化背景影响翻译选择翻译活动中,翻译者往往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本土化或异化的现象。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难免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影响,导致译文和原文在情感色彩和意境上产生差异。
3. 跨文化传播效果受限文化语境的差异使得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到限制。
即使翻译工作做得再好,也很难完全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原始意义。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1. 政治和社会环境对翻译的影响2. 经济因素影响翻译市场3. 社会价值观影响翻译内容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也会对翻译内容产生影响。
某些敏感话题或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可能会受到社会审查和道德规范的限制,从而在翻译过程中面临一些难题。
三、应对策略1.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者需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意义和情感,并将其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去。
2. 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翻译者需要注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保持翻译工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保证翻译质量和可靠性。
3. 加强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翻译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提升自己在不同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翻译情况。
4. 注重实践经验和专业培训翻译者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翻译情况。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

by Monica
• 倘若我们把翻译看成一种“以语言符号为转换形 式,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对 整个翻译的过程所涉及的因素作一研究的话, 我们便可发现,翻译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 的活动场,涉及的因素很多。 • 我们将以“译什么”和“怎么译”这两条主线为探 究路径,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影响翻译活动 的外部与内部因素作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
翻译动机 与翻译观 念
语言关系 与翻译能 力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 境与社 会因素
6.2.1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何为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意识形态 与政治因 素
翻译动机 与翻译观 念
翻译动机 与翻译观 念
语言关系 与翻译能 力
如何实现文学的交流与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译者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而不同历史时 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民族文学、民族文化的地 位强弱则是决定译者文化立场的重要因素。 例 鲁迅的“拿来主义”与毛泽东的“洋为中用”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境 与社会因 素
傅雷 “重神似不重形似”并强调译者素质 余光中 从具体的语言结构与特点出发,通过对 比揭示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探求具体的转换手 段
意识形 态与政 治因素
翻译动 机与翻 译观念
语言关 系与翻 译能力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 境与社 会因素
何谓语言关系?
意识形 态与政 治因素
何谓翻译能力?
翻译动 机与翻 译观念
语言关 系与翻 译能力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 境与社 会因素
翻译动机对翻译活动影响的探析

翻译动机对翻译活动影响的探析翻译动机是指人们翻译的动机。
翻译动机可以具体分为两类:积极性动机和中立性动机。
这两种动机会影响翻译活动成果的准确性、效率性和完整性。
积极性动机可以从几方面来研究:一方面,此类动机会影响翻译活动的整体质量,促使翻译者展开积极的行为,作者认为自己的文字有意义,而且可能被读者理解,因而表现出细心、认真的明显特点,尊重原文内容,力求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原文意义。
另一方面,如果翻译者具备积极性动机,则可以充分利用翻译技巧与技巧,保持翻译质量,及时校对,确保翻译成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中立性动机影响翻译活动的效率性,中立性动机使翻译者对待文本时基本没有认真态度,专注于按照规定的格式翻译原文,只关注语境中的意义而不考虑其他因素,以减少翻译活动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翻译动机会对翻译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准确性、效率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应当尽可能了解翻译动机的存在、发挥其作用,以实现质量的提升与翻译效率的完成。
论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32 海外文摘海外文摘 OVERSEAS DIGEST 总第850期 2021年第9期 Total of 850No.9,2021翻译 TRANSLATION论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曹舒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英语系,江苏南京 210044)摘要:翻译活动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因而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通过总结研究生阶段翻译实践与收获,从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四个方面对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剖析各种因素而导致的翻译问题,为今后翻译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翻译活动;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翻译动机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032-02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有令呕秽也”;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1]。
”学界关于翻译的定义纷繁不一,不同的学者对于翻译的认识角度逐渐从单一的视角转向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但归根结底,翻译包括思维、语义和美学三个层次的观点[2]。
翻译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除了逐字、逐句、逐章节的全译之外,还作为一项复杂的信息传递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活动在翻译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从而影响译文的优劣程度。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旨在缩小人类经验的结构差异,为今后在翻译实践中更高质量的完成翻译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1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是影响翻译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看,都对翻译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文化语境,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这种反应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就构成了文化语境[3]。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活动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负责将语言进行转换,更需要考虑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牵涉到语言、习俗、价值观、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着重探讨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社会因素也对翻译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它们都会影响到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某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对该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翻译活动就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在进行政治性文本的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意政治立场、历史背景等因素,以避免翻译出现偏颇或误导。
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到翻译活动,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可能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
翻译者需要认真研究目标读者的社会背景,以确保翻译的有效传达。
在面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时,翻译者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者需要深入研究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目标读者的认知和情感。
翻译者需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不断学习,愿意接受来自其他文化的观点和想法,以便更好地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
翻译者还需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和文化变迁,以便及时调整翻译策略。
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一个优秀的翻译者应当能够理解并应对这些影响,将信息准确、流畅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结合文化、社会、语言等多方面的因素,灵活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只有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不断学习和适应,翻译活动才能更好地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服务。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影响中文翻译活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文化差异:中文和其他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
习俗等,这些差异会影响翻译的选择和表达方式。
2.语言结构:中文和其他语言的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会对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产生影响。
3.专业知识:一些领域的翻译活动需要涉及专业知识,如医学、法律、科技等,翻译者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和背景才能准确翻译。
4.时间压力:有时候翻译活动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时间
压力可能会影响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5.翻译经验:翻译者的经验和能力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也很大,有经验
的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并将其准确地表达为目标语言。
6.翻译工具:现代翻译活动通常使用翻译工具,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工
具(CAT),这些工具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7.客观因素:有时候翻译活动的结果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
音译、意译的选择、译文的适应性等。
综上所述,影响中文翻译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专业知识、时间压力、翻译经验、翻译工具和客观因素等。
翻
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找到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翻译概论第七章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
许钧教授在他的著作《翻译概论》中对翻译给出了一个全
新的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 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通过对这一定义的认识,我们可 以发现,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关翻译的认识 不断加深,这个定义涉及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诸多方面。 在这简短的概括中既有语言技术层面的符号转换即文字变 换,又包括文学审美层面的意义再生,即翻译的再创作, 更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交际,即翻译的社会文化性,以及 翻译活动进行的意义。
颜色词在中英文化的不同内涵
汉英语言中表示颜色的词语非常丰富,它们不仅有自身的基本意义,还 有涵义深广的象征意义。随着各种文化的不断交融与渗透,在一种文 化中同一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既有基本象征 意义,又有辅助象征意义。颜色词的基本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不 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观和生活环境,因此 更具丰富的文化内涵。
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典故成语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英语典故成语的影响
that’s all Greek to me (我对此一窍不通) all’ s well that ends well (结果好就一切好) 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发亮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好看的东西不一定都 有用) at one fell swoop ( 一下猛扑 ) The enemy troops were routed at one fell swoop. (敌军被一举击溃) a Cleopatra (克娄巴特拉) ,指绝代佳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 《安东尼和克娄 巴特拉》 中的人物 a Shylock (夏洛克) ,指贪婪、 残忍、 追求钱财、 不择手段的守财奴——这是 另一个莎士比亚戏剧 《威尼斯商人》 中的人物 a Sherlock Holmes (歇洛克·福尔摩斯) ,指有非凡才能的侦探或敏锐精明的人 , 这种人善于通过仔细观察、 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 ,进行追捕或解决疑难问 题——歇洛克· 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著名侦探小说中的主人公。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翻译人员的要求上。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翻译人员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些传统的汉语成语或文化符号在英文中并没有很好的对应词汇,翻译人员需要根据英文读者的文化理解,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独特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翻译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差异,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以及对文化情感的伤害。
社会因素也对翻译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这导致了翻译活动的广泛需求。
在商务、政治、文化等领域,翻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且在新媒体时代,翻译更加常见,比如在社交媒体上的翻译、网站内容的翻译等。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能力,能够胜任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翻译任务。
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一些新兴概念、新词汇也不断产生,翻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便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因素也包括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政治因素会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比如国际间的政治关系会决定一些政治翻译的需求和难度;经济因素会影响翻译市场的需求和价格体系;科技的发展也会对翻译技术和工具产生影响,比如机器翻译、语音翻译等新技术的出现;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也会决定社会对翻译的需求和对翻译人员的要求。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特点,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文化误解和传播不当。
翻译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希望在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推动翻译工作更好地发展。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背景、社会因素、政治环境等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是指一个社会或文化所共有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翻译的选择和决策。
例如,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和表达方式。
例如,“信任”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则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一个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不了解这个文化语境,他们很可能会错误地理解并传达词意。
因此,了解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翻译工作。
例如,政治环境会影响翻译人员的选择和决策。
如果翻译人员处于一个政治不稳定的环境中,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外部压力来影响他们翻译的内容。
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翻译的目标和宗旨。
例如,在某些国家,翻译可能被用来强化国家认同感和传播国家价值观。
这些因素都会对翻译的目标和决策产生影响。
同时,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还会直接影响翻译的策略和决策。
例如,在某些语言中存在一些无法翻译的词语或短语,这就需要翻译人员采取合适的策略来传达原意。
此外,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还会影响翻译的目标受众。
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受众,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确保翻译的语言和风格适合目标受众。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文化和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非常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必须完全接受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翻译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客观和中立,避免主观倾向和个人偏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必须始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
2.1 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2 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1 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一词最初由法国唯理哲学家德 斯特·图·特拉西在 18 世纪末提出,源于希腊文 idea(观念) 和 logos(逻各斯),字面意思是观念逻各斯,即观念的学说, 在英文中是 ideology。目前翻译界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倾向于以 下几种说法:一是法国阿尔都塞的观点:“意识形态是个体与 其现实存在境遇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二是英国的特里·伊 格尔顿的说法,意识形态意味着“我们所说的和所信的东西与 我们居于其中的社会的权力机构和权力关系相联系的那些方 面。”三是布朗的说法,即意识形态泛指许多社会或个人行为 背后的思想及解释系统。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1.社会因素与文化语境 2.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 3.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 的活动场,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有很多,且他们之间 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在翻译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 用。
1.社会因素与文化语境
1.1 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1.2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剽窃、抄译、假冒肆虐翻译市场;
版权引进无序与恶性竞争:外国的版权引进工作,特别是一些外国畅销书的版权 引进工作出现无序与恶性竞争的态势,一批批没有借鉴价值的书被引入中国,造 成了多方面的危害。
鉴于此,有人指出,中国译坛要纯洁译风,提高翻译质量,必须提高对翻译事业 的认识,从端正价值观入手。所以说,社会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翻译事业的发展。 无论是社会还是翻译界,都有责任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而不是危 害整个社会及整个行业今后的发展。
小结
作为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社会因索与文化语境往往是紧密 结合地影响着翻译活动。社会因索对翻译的选择、接受和传播 都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文化因素又是影响翻译极为复杂、极 为重要的因索。在了解这两个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与作用的 同时还要注意:第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文化语境与社会因 素,二者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它们对翻译的影响也在发展变 化着;第二,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不是独立作用的因素,它们二者 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并和其它因素一起,共同对翻译活动发 挥影响作用。
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 各国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渐频繁,对翻译的 需要越来越多,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现。
1.1.2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比如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的翻译高潮。(P129)
社会的风尚对译者选择原文本及处理原文本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例如法国“不忠的美人”之译风。(P130)17世纪初期至中叶的法国, 当时流行一种贵族沙龙的 “典雅”风尚,资产者们附庸风雅,形成了 一种轻浮 、艳丽的风气 ,这种风气对当时的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像德 ·阿布朗吉尔 ,为了适合这种社会风尚 ,在翻译中追求华美 、 俏丽的文字 ,他的翻译被梅纳日成为 “不忠的美人”。
1.1 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社会因素的概念:社会因素,也就是由社会环境构成的因素。 社会环境,则是指由人类主体聚集,汇合后所形成的社会状况 和条件。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会受到复杂的社会状况和条 件的制约,如政治、经济、社会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社会 开放程度及文化立场等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译者对翻译策略 和译文风格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
1.1.4 社会的价值观影响翻译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有可能给翻译带来 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以当今译坛的问题为例。近五六年来,中国翻译界和出版 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对中国译坛的现状一直深表担忧,指出在繁荣背后所潜伏的深 刻的危机。
名著复译热:一部《红与黑》竟有二十多个版本;翻译的责任心下降,不少译者 对翻译事业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对原文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率而操刀,急功近 利,译文品质低劣,在量的繁荣背后,隐藏着质的危机。
2.1.2 意识形态影响翻译中的增删
意识形态干预翻译的一个最典型例证就是翻译中的删改。对原文的删改一般有 三种情况。
一是当出版社或译者选择了一个文本进行翻译,译者可能会在主流意识形态的 直接干预下,删去原文中与目的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文字。
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直译、扬异善我
“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造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 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 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2] 主张“直译”, 主张“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以 改善“中国的文或话”的辞不达意和不缜密。[3]
1.2.2 文化立场对翻译的影响
在一定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空间中,译者会形成一定的文化立场,而这种立场对 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翻译涉及到原作所属的文化地位还有译者所属民 族的文化立场。一个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面对不同的作品,具有不间的态 度和不同的立场。而态度与立场的不同,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必然有别。韦努 蒂认为,如何实现文学的交流与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立场和 文化态度,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民族文学、民族文化的地位强 弱则是决定译者文化立场的重要因素。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是基于他的 一种文化立场。而毛泽东的“洋为中用"则是基于在解放后“以我为主"的认 识基础上,对待异国文化的原则。
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基本上没有摆脱这样的一 个二元对立:凡资本主义的都是腐朽的,凡社会主义的都是先进的。于是,对待 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文化,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拒绝或改造的心理。表现在 翻译上,就是对西方的文化、文学少有译介,即使译介,也是持批判的态度,于 是删改不可避免,译本归化严重。
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语境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翻译,受文化语 境的影响较为明显。文化影响着语言信息的实际应用,语言只有在特定社会 文化环境中才能彰显真正意义。语言翻译中特别是语词翻译必须依赖语言本 身所存在的文化语境,其中地域特征,文化背景、民族习惯、风俗民情、宗教 信仰、审美取向、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 直接影响着语言翻译的准确性。不同国家民族的社会文化在语篇中的文化内 涵及其语义表达,对于语言翻译效果影响较大。因此,翻译时译者必须针对相 关文化因素,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采用适当翻译方法再现原 文文化意蕴,实现两种语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1.2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什么是文化语境?
所谓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而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英国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每个言语社团 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 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 素就构成了文化语境。”也就是说,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语言特 定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社会认知和社会习惯等。
1.1.1 社会的发展呼唤翻译
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而人类社会越发展, 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 地,首先必须与外界进行接触,以建立起交流的关系,向着相 互理解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而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翻译 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的文化连接起来,在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的翻译,文化语境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人类的交际 活动受语言环境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不同的文化语 境决定着翻译中原文意义的提取,也影响着译者对不同文化语义的理解和判 断。
1.2.1 文化空间与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一个国家特定的文化空间和一个时代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于所要翻译的文本的 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五四时代的文化环境对我国 翻译事业的影响。“五四运动”时期,翻译从孕育新思想和新知识开始,不仅 为国人排除了语言文字障碍,还推动了我国文学的发展。五四前后关于外国 文学作品译介的一场大讨论,触及从作品层次到译者选材的主、客观因素何 者为重等至为关键的方面,对促进使译家及出版社朝有规模、有社会影响的 方向迈动产生了无形的而巨大的鞭策,奠定了日后的方向。那种只为取悦读 者或单纯为满足个人审美情感的译介实践受到挑战及遏制,被代之以新的追 求:为人生。从精心设计去打动读者的情怀到全力追求唤起民众参与社会变 革,达到‘足救时弊’。
读鲁迅的译文,比如他译的《死魂灵》,还有《铁流》等,可以明确地看到他 以异的文化,异的句法,异的表现法来改造,“催进”中国文化、文字和创作 的努力。可以说,他的“拿来主义”主张,决定了他对外国文化的态度,也取 决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异”与“我”之间,他采取的是“扬异”而 “善我”的立场,也反映了他对异文化的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态与气魂。
到了八十年代,开放的改革精神影响了翻译的文化心态,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 随之发生了变化,对西方文学的译介在方法上也起了变化:删节的少了,要求原 汁原味的多了。对异质文化的尊重,促进了交流,也为相互认识、相互理解减少 了冲突,给沟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2.3 文化心理对翻译的影响
刘宓庆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这些特 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开放程度 对翻译活动有着很大的制约性。一个民族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放 程度愈高,必然愈有利于翻译活动的开展。文化是不能自给自足 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否 则就会衰落乃至消亡。
[1] 转引自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89页。
[2] 转引自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