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减轻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论文

合集下载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研究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研究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研究摘要】目的:探析抗结核药物诱发的毒副反应。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确诊的40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5~54岁为对照组,17~59岁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应该正确运用抗结核药物,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结核;毒副反应;化疗药物【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065-02Study on the toxic and side effects caused by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Su B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Yuech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Guang'an 6383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adverse reaction. Methods Choose 400 cases of our hospital for TB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including 15 ~ 54, as the control group, 55 to 76 year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 of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Clinical should correct use of anti-tb drugs, reduc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Key words】Tuberculosis; Adverse reaction; Chemotherapy drugs结核病主要指的是因为结核分歧杆菌诱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比较常见的是肺结核,临床表现以消瘦、低热、乏力以及盗汗等症状为主,由于该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不仅威胁患者健康,还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依那西普是 一种 可溶性 TNF一0【受体融合蛋 白,主要机制是 结合血 清中 TNF-d,阻断 TNF-0【与 细胞 表 面 TNF 0【受 体 的结 合 ,抑制 由 TNF-d受 体介 导 的异 常免 疫反 应及 炎 症过 程 。 自 2000年 国外开始尝试使用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试 验结果 表明患者 的 BASDAI、BASFI及生 活质量均 得到改善 ,并 表 现出较好 的耐受性 J。邓小 虎等 " 进行 了随机 、双盲 、安慰 剂平行对 照的应 用依 那西普治疗 52例 AS患者的临床试 验 ,结 果依那 西普组在第 6周时可使 54%的患者 BASDAI改善 50%
6 李少红 ,马彬 ,谭继英 ,等.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 柱炎的系统评价. 中国 循 证 医 学 杂 志 ,2009,9:423-429.
7 邓小 虎 ,黄烽 ,张亚 美 ,等.依 那西普 治疗强 直性脊柱 炎的随 机、双 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军 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9,30:21-23.
河 北 医 药 2013年 10月 第 35卷 第 19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Vol 35 Oct No.19
2931
表 2。
表 2 实 验 室 指 标 变化 比 较 n =43, 4-s
注 :与 治 疗 前 比较 , P <0.05
2.3 不 良反应 本组 43例 AS患者 中有 12例 出现 了可 能与 治疗相关 的不 良事件 ,发生率 27.91% ;其 中发生注射部位反应 5例 ,上 呼吸道感染 4例 ,出现肝功 能轻度异常 3例 ,对 症治疗 后好转 ,4例上呼吸道感染加 用抗生 素治疗 。所 有患者 均未 出 现 肾功 能异 常 ,未见 严重 的不 良反应 ,安 全性评 估较好 。对 于 在 观察 结束 时仍 异常 的 实验 室检 查项 目,进 行跟 踪 随访 直至 稳 定 。 3 讨 论

抗结核药的疗效应用论文(共2篇)

抗结核药的疗效应用论文(共2篇)

抗结核药的疗效应用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抗结核药的应用疗效比较抗结核药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和吡嗪酰胺(PAZ,Z)在治疗结核病过程中常出现肝功能异常,致使部分患者中途停药影响化疗。

如何防范肝损害,提高化疗成功率,成为结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通过210例化疗前后应用保肝药的疗效比较,以寻求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有效预防方法。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防疫组在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医师指导下于2004年3月~2008年10月收治21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男169例,女41例,平均年龄(37±)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肝肾疾病及糖尿病。

其中Ⅲ型(继发型)肺结核186例,Ⅲ型加Ⅴ型(结核性胸膜炎)24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140例,对照组7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结核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两组均采用H+R+Z+E(乙胺丁醇)组成的肺结核6个月短化方案进行化疗。

预防保肝药常用水飞蓟宾(盖肝灵);加强保肝药主选联苯双酯。

治疗组化疗药、保肝药同时启用,至疗程结束;对照组直接化疗,出现肝功异常后给予保肝药至疗程结束。

观察项目(1)肝功能检查:化疗前所有患者均检查肝功两次,以除外乙肝病毒携带者;实行化疗后强化期每隔一到两周,巩固期间隔一月各查肝功一次,化疗期间如患者出现恶心、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可随时检查。

(2)肝损害观察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40U/L)和(或)血清总胆红素(SB,正常参考值≤μmol/L);肝损害程度:轻度:ALT正常值3倍(ALT≥120U/L),和(或)SB>正常值2倍(SB≥41μmol/L),经强化保肝治疗后ALT及SB进行性升高者。

(4)重新调整化疗方案标准:化疗中出现重度肝损害,中断化疗并经保肝治疗肝功恢复正常,再次投抗结核药短期内又出现肝功异常的。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2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2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药物引起的各种副反 应比较常见,是造成不规则治疗的主要 原因之一。因此,了解抗结核药物的副 作用及其防治对策对提高疗效,促进结 核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链霉素
异烟肼的不良反应
相对安全、毒副作用较少的抗结核药物。常 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1. 末梢神经炎:可增加维生素B6的尿液排泄, 使维生素B6缺乏,并降低其利用率,出现周 围感觉神经病变,使肢体末端感觉异常、肢 端无力。 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缺乏VitB6,使 γ-氨基丁酸减少,引起嗜睡、兴奋、失眠、 昏迷、惊厥、诱发癫痫发作等。有精神病史、 癫痫病史者慎用。
肝损害的临床对策
机制: 1.中毒性肝损害 2.过敏性肝损害 ① 与用药剂量无关 ② 不可预测性 仅发生在少数特异性体质者 ③ 较为一致的潜伏期多1-5周 ④ 伴有肝外组织器官损害的表现
肝损害的临床对策
停药: 1.ALT低于正常值2倍又无症状者,可在保肝治疗下, 继用原治疗药物,严密观察。如肝功能损害程度 进一步加重,则需要停用抗结核药物或更改抗结 核治疗方案。 2.ALT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者应停药,给予强力宁、 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治疗。 肝功能异常伴症状和黄疸者停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功能异常伴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变态反应停 药。
利福平的不良反应
3.肝损害:主要的不良反应。大多为无症状的血 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血 清氨基转移酶重度升高、肝肿大和黄疸。 4.致畸:孕妇特别是早期(3月内)禁用,怀孕6 个月后可根据情况酌情考虑使用。 5.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 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1%的病人会 干扰出、凝血机制,导致出血,特别是在肺结 核病人咯血时要特别小心。

护理论文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论文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论文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依然十分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结核病的治疗与治愈过程十分繁琐长久,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

然而,护理学界普遍认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并不理想,并且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规定规律、持续地服用抗结核药物的行为。

然而,目前结核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患者知识水平不足是导致服药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核病对个人和公共卫生带来的威胁是巨大的,但是很多患者对结核病的了解却非常有限,不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和服药规律等重要知识。

其次,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

由于结核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很多患者在治疗的初期出现好转后,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认为不再需要继续治疗,从而导致服药不规律或中断。

此外,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影响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核病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肝脏损害、视力下降、神经系统损伤等。

这些副作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使得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感到不适,从而影响服药依从性。

最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也是导致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不高的因素之一。

在一些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指导,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

二、影响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结核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产生影响。

首先,患者的个人因素是导致服药依从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例如,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都可能影响他们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家庭和社会支持也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身边有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和关心,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容易服药依从,并坚持完成治疗。

抗结核药物性肝脏损害的防治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性肝脏损害的防治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性肝脏损害的防治与护理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害的防治方法与护理方式。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0例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值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

结论抗结核药物性肝脏损害时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肝脏损害的防治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肝脏损害,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标签:抗结核药物;肝脏损害;防治;护理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多发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药物的常见毒副作用,以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升高最为常见,在临床治疗中时有发生[1]。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程度因使用药物的不同有所不同,大量结核患者因化疗停止导致病程延长,对疗效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进行抗结核治疗中需密切关注肝功能变化,及早发现并进行预防,确保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X线胸片、CT扫描及痰结核菌检查确诊,在进行结核治疗前肝功能正常,无肝炎及肝功能异常病史,表面抗原呈阴性。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

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齡15~72岁,平均(35.7±2.1)岁;38例继发性肺结核,15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7例结核性胸膜炎。

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16~74岁,平均(35.4±2.3)岁;36例继发性肺结核,16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8例结核性胸膜炎。

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化疗方案;痰培养呈阳性患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疗方案。

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学位论文

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学位论文

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学位论文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肺结核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其中许多人死亡。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并且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

二】针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需要采取整体化的方式,包括医生和护士的联合治疗。

针对患者不同的疾病状态,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三】整体化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和肺部病灶吸收率均有良好的表现。

此外,患者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医患和护患关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整体化护理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速度和程度,还有效地处理了结核病的合并症和并发症。

四】总之,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我们需要采取整体化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速度,同时改善医患和护患关系,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但它也可能影响全身多个器官。

其病理特征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

临床上,病情呈慢性过程,少数情况下可能急性发作,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和咯血等症状。

结核杆菌分为人型和牛型,人型结核杆菌感染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上所指的结核病多由这两种类型引起。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能通过消化道感染或皮肤伤口感染。

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病人,通过呼吸道排出大量带菌微滴,吸入这些带菌微滴就会感染。

微滴直径小于5μm的微滴能到达肺泡,因此致病性最强。

到达肺泡的结核杆菌会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在有效细胞免疫建立之前,巨噬细胞杀灭结核杆菌的能力很有限。

因此,结核杆菌在细胞内繁殖,一方面引起局部炎症,另一方面发生全身性血源性播散,成为以后肺外结核病发生的根源。

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需要30-50天时间,这种特异的细胞免疫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及其应对策略探讨

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及其应对策略探讨

计 发生 的药 品差错事故 , 主要包 括 : 药品种类发 错、 药 品数量发
如何提升病 区药 房药事管理 的质量 , 提高 医院的医疗水 平 ,
放 错误 、 药 品处 方所存在的问题未审核 出、 药 品发放 、 配 置、 使用 记 录不规范 、 药 品和患者不相符等问题 。
1 . 3 . 2患者 满意 度
复质量 环 , 达到提升 管理质量 的 目的。首 次会议分 析近两年 病 3讨 论 区药房药事管理存在 的问题 , 主要包括 药品管理、 药事 服务 管理 病 区药 房药事管理是每个 医院医疗 服务质量管理 的重点 内 中存在 的差错事故 、 患者满意度 、 病 区药房经济盈 亏情况等 指标 容 之一 。主要分成药 品管理和药学 服务两方面 的内容 。其 质量
治痰涂片 阳性患者 , 应用 4 H 3 R 3 方案/ 2 H 3 R 3 Z 3 E 3 方案进行治疗 , 双日 服用 , 隔 日服用 1 次, 在进行治疗之前 , 进行 肾功能、 肝功能 、 乙肝病毒表面抗 原、 血尿 常规检查, 在用药 1 ~2 个月之后 , 进行 二次检查 , 分析不 良反应发 生情 况。结果 大部分患 者在治疗过程 中出现 了一 种或者一种 以上不 良 反应 , 其 中常见 的不 良反应是头痛 、 头晕 、 恶心 、 呕吐, 其余 的有 腹泻、 腹痛 、 失眠 、 嗜 睡、 皮疹 、 瘙 痒等等 , 其 中, 头晕 、 头痛 与恶心呕吐出现 的中位 时间
在治疗结 核病时 , 往往需要 花费 大量 的时 间, 在 治疗 过程 中, 患 1资 料 与 方 法
者常常会出现不 同类型 的不 良反应 。这 些不 良反应不仅会影 响 治疗 效果 , 甚至会危及 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这也是产生耐药菌株

抗结核药物研究论文

抗结核药物研究论文

抗结核药物研究论文关键词: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

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

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

它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

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

发明异烟肼(INH)后,有人单用INH和联用INH+PAS或SM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2]。

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INH+PAS,疗程18个月~2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脲(TB1),俗称“老三化”[3]。

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PZA)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5]。

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一、利福霉素类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

随着RFP的发现,世界各国出现了研制本类新衍生物的浪潮,相继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但杀菌效果都不如RFP,RFP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

1.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RBU对RFP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低的( RBU也有其不足之处。

如RBU的早期杀菌作用不如RFP[7],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

有研究结果表明,RBU口服剂量300mg4h后的峰值浓度仅为0.49μg/ml,比同剂量RFP的峰值约低10倍。

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中应用效果

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中应用效果

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中应用效果导言结核病是一种有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病的情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的发病率很高。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针对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但是治疗仍然很困难,在临床上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针对结核病的治疗仍然需要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难度。

胸腺五肽是一种能够提升机体免疫力的综合性激素,其在治疗结核病之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而常规抗结核药物也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因此,本文将在总结这两种药物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初治菌阳肺结核中的应用效果。

一、胸腺五肽的应用价值胸腺五肽是一种胸腺分泌出的肽类荷尔蒙,其能够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淋巴组织等运作起到调节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因此,胸腺五肽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之中,可以通过注射胸腺五肽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

其中,在治疗结核病上的应用也有颇为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1.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胸腺五肽可以刺激机体毒素的清理和吞噬作用,它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转化为T辅助细胞,同时也会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因此,胸腺五肽可以极大的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愈效果。

2.增强抗结核药物的疗效除了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外,胸腺五肽也可以增强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胸腺五肽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也可能让抗结核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加强治疗效果。

3.减轻毒副作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较大,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胸腺五肽也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减轻这些毒副作用的发生。

由于胸腺五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可以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更稳定、更健康,从而减轻药物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二、常规抗结核药物除了胸腺五肽以外,治疗结核病的另一种基本方法就是预防和治疗药物,其中,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结核二线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分析论文

抗结核二线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分析论文

抗结核二线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不良反应。

方法:总结186例应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方法。

结果:二线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与肝功能损害,六个月最高发生率分别为:63.98%与46.23%,高于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2.69%。

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多应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盐酸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等。

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是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患者不能依存制定的治疗方案,甚至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疗效。

我们对186例应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总结如下:【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耐药结核病;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29-021 资料和方法:186例治疗患者,男106例,女80例,年龄:18-50岁110例,50-60岁56例,60-75岁20例。

其中乙肝标志物阳性但肝功能正常者18例,,酒精性脂肪肝者1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肝功能alt与ast在40u/l以下。

所有病例都为耐药肺结核患者。

2 治疗方法:治疗前三个月,丙硫异烟胺0.2每日三次口服,左旋氧氟沙星0.4每日一次口服,利福喷丁每周两次,每次0.6口服,阿米卡星每日0.8静点,治疗三个月后,停用阿米卡里,丙硫异烟胺,加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每日三次,每次0.4口服。

3 观察方法:观察每一种药物出现的主要的不良反应以及每一种药物应用的时间与出现不良反应的关系,每一个月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有不适者随时检查。

4 观察指标:4.1 肝功能情况4.2血象情况4.3胃肠道反应4.4肾功能情况4.5神经系统症状4.6耳毒性4.7过敏反应5 不良反应的表现:5.1 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不适,腹胀,饮食差。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

【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 肝损 害; 防治; 护理
I 图分类号】 4 35 R 7.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 7 — 7 12 1 )0 a 一 0 0 6 4 4 2 (0 1 1 ( ) 1 -2
能减 少感 染机 会 。
肺 结 核病 是 由结 核分 枝 杆 菌 所 引起 的慢 性 肉芽肿 性 传 染病, 排菌者 为重要传染源 , 人体 感染结 核菌后不 一定发病 , 当
护理研究
21 1 第8第8 0年O l 2 1 月 卷 期
抗结核药物 导致肝损害 的防治 与护理
吴 艳 萍
湖南省 耒 阳市 疾控 中心 , 湖南 耒 阳
4 10 2 80
【 要】 摘 目的 : 讨抗 结 核药 物 导致肝 损 害 的防治 与护 理方 法 。方 法 : 取本 科 收治 的 肺结 核 患者 3 探 选 0例 。 合 用药抗 联 结 核治 疗 的过程 中有 5例 出现肝 损 害 , 用 肝损 害药 物并 加 服护 肝保 肝药 物 。 果 : 停 结 经上 述处 理后 。 患者 肝功 能恢 复 正 常 , 治疗 , 继续 均治 愈 出院 。 论 : 结核 治疗 的联合 用药 过程 中 , 结 在抗 部分 药物 可导 致肝 功 能损 害 , 停用 肝损 药物 并 加 服护 肝药 , 利 于肝 功能 恢 复 , 有 保证 治疗 效 果 。
恢复。
1. .4加强饮食护理指 导 加强饮食护理 , 3 给予高热晕 、 高蛋 白、 高维生素的饮食 , 少食多餐 , 多摄人新鲜水果和蔬菜 , 禁
止 饮酒 【 因酒 精可 加重 肝脏 的损害 。 甸 , 1 . 密切观 察 病 情 抗 结 核治 疗 开 始后 的前 2 月 是 肝功 .5 3 个 能 损 害 的高发 期 , 密切 观察 病情 变化 。因为部 分 抗结 核药 应 物 的肝 毒性 较 大 , 肝 脏 有 一定 的 损害 , 应 用抗 结 核 药物 对 在 前 应先 检查 肝 功能 , 功 能正 常者 方可 用药网 肝 功能 不全者 肝 。 尽 量 不 用导 致 肝损 害 的药 , 必须 使 用者 , 服 药 的 同时 应 服 在 用 保肝 药 物 , 并适 当 调整 药物 剂量 。在 应用 抗 结核 药物 治疗 期 间 , 定期 检查 肝 功能 , 应 以半 月 1 为宜 。 次 如患 者服药 后 出

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1 )肝 脏 功 能 的 损 害 :肝 脏 功 能 损 害 表 现 为 发 力 、纳 差 、 欲吐、上腹不适、目黄、身黄、尿黄等肝病症状,在抗结核药治 疗中发病率较高,要定期检查或复查肝功能。若有中度或轻 度 肝 功 能 损 害,立 即 辅 以 保 肝 解 毒 直 至 肝 功 能 正 常,若 有 严 重 异 常 并 明 显 黄 疸,应 立 即 停 用 全 部 抗 结 核 药,保 肝 治 疗 至 恢复正常,方可重新开始抗结核治疗。
统 计 患 者 的 住 院 时 间 及 费 用,评 价 服 药 依 从 性,计 算 毒 副反应发生率,调查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处理临床研究全部数据资料,使用 t 检验,分析综合 护理对减缓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毒副作用的效果,计数资料通 过 χ2 检验,P<0.05 表示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6 )治 疗 中 的 心 理 护 理 :密 切 观 察 治 疗 过 程 中 抗 结 核 药 的 各 种 毒 副 作 用,一 旦 发 现 立 即 报 告 主 治 医 生,并 为 患 者 解 释 毒 副 作 用 的 发 病 机 制,对 身 体 的 损 伤 和 预 后 解 决 方 案,保 持患者稳定的情绪,避免出现紧张恐惧。 1.3 评价 科 2016 年 12 月 至 2018 年 12 月 底 收 治 的 56
例 病 患 作 为 研 究 对 象,做 回 顾 性 分 析。 所 有 病 患 年 龄 均 在 17~76 岁,平均(37.2±2.16)岁,男性 40 例,女性 16 例。初 治肺结核 17 例,复治肺结核 39 例;继发性肺结核 40 例,粟 粒性肺结核 6 例,其他类型肺结核 10 例;56 例患者中肝功能 损害 25 例,胃肠道不良反应 14 例,高尿酸血症 9 例,皮疹 5 例,视神经炎 3 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 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经比较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无显 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及处理

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及处理

药物过量的处理
INH
(1)停药。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采用短效巴比妥制 剂和维生素B6静脉内给药。维生素B6 剂量为每1mg异烟肼用1mg维生素B6, 如服用异烟肼的剂量不明,可给予维生 素B65g,每30分钟一次,直至抽搐停止, 患者恢复清醒。 (4)洗胃应在服用异烟肼后的2—3小时内进行。
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立即用1∶1000肾上腺素0.3毫升注射在TB药物注入的局部 肌肉,另以0.3毫升注射于上臂。如病情危急,可每隔10分钟 再注射0.3毫升。小儿酌减; 2、吸氧,或在病情危急时作气管插管给予人工辅助呼吸; 3、血压过低时,立即以去甲肾上腺素1毫克混入5%葡萄糖液 200~250毫升中静脉滴入,必要时可提高浓度,或用氢化考 的松100~200毫克静滴,或使用血浆。 4、肌肉瘫痪软弱无力、呼吸困难者,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 0.5~1毫升(1毫升=0.5毫克),小儿0.2~0.5毫升; 5、抢救中,不得使用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剂。
纠正肾衰
抗休克
预防
慎用或 剂量酌减
INH
精神病
肝病
禁忌
肾病
癫痫病
INH
用药前、疗程中应定期 检查肝功能,包括血清 胆红素、AST,ALT, 疗程中密切注意有无肝炎的前驱症状,一旦出 现肝毒性的症状及体征时应即停药,必须待肝 炎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后方可重新应用异烟 肼,此时必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 如有任何肝毒性表现应即停药。
三、药物性肝损的判断与处理
肝损害的诊断依据
①应用抗结核药物史。 ②治疗前肝功能检查正常。 ③有肝损害的症状及体征。 ④血清学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达到以上标准。 ⑤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在诊断过程中,尚需考虑是否同时应用其他可导 致药物性肝炎的药物。

硫普罗宁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论文

硫普罗宁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论文

硫普罗宁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硫普罗宁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方法 280例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以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于强化期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克,每日一次静滴,共两个月。

结果治疗组140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1例(0.7%)。

对照组140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15例(10.7%)。

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硫普罗宁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关键词】硫普罗宁肺结核肝损害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33-02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之一,发生率高,据国内资料统计显示,约占全部药物性肝损害的36%[1],临床上往往造成治疗中断或不规律治疗,成为治疗中的难题。

为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治疗作用,对我科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80例初复治肺结核病例进行肝功能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80例均为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初复治肺结核患者,依据1979年who颁布的《肺结核病防治方案》标准诊断,男性182例,女性98例,年龄18-65岁,病程3个月至五年零6个月,平均1-3年。

其中初治涂阴180例,涂阳60例。

复治涂阴20例,涂阳20例。

无肝肾疾病史,入院查肝功能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随机将280例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均采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方案抗结核药物组合化疗。

治疗组于强化期加用硫普罗宁注射液(河南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2克,每日一次静滴,连用两个月。

对照组单用抗结核药物组合化疗,出现肝功异常时加用硫普罗宁静滴保肝治疗。

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对出现肝功异常或有肝炎症状者每周化验肝功一次。

2 结果治疗组140例,仅一例患者应年龄较大(65岁),且既往有饮酒史,出现可逆行中度转氨酶升高,发生率0.7%,此例经抗结核药减量并加大硫普罗宁用量(0.4克每日一次),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短化方案治疗肺结核毒副反应论文

短化方案治疗肺结核毒副反应论文

短化方案治疗肺结核的毒副反应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52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036-02【摘要】目的:为探索短化方案在治疗肺结核病人中毒副作用发生的频度、强度。

方法:对805例肺结核病人采用全球基金结核控制项目统一短化方案治疗。

结果:毒副反应发生率85%,其中胃肠道反应占40.2%;因毒副反应严重而终止治疗占13%。

约80%的毒副反应发生在用药2个月内。

结论:认为毒副反应发生与化疗方案中药物组成多、剂量偏大、空腹服药及个体差异等有关。

【关键词】短化;肺结核;毒副反应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oxic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short-course chemotherapy in treati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lai guangming【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the toxic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short-course chemotherapy in treating the tuberculosispatients.methods:use the united short-course chemotherapy with the global fund of tb control project for 805 tuberculosis patients .results:the response rates of the toxic and adverse reaction was 85%, and the response rat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was 40.2%; the rates of the patientswere interrupted because of the severe side effects were 1.3%. about 80% of the side effects happened in 2 months. conclusion:the occurring of the side effects are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ingredients of the drug in the chemotherapeutic project, over dose, taking pills on an empty stomach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key words】short-course chemotherap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oxic and adverse reaction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2004年在我县正式启动,对确诊肺结核病一律采用统一的短化方案,其方案药物组成多,剂量偏大,实施范围广、毒副反应重,为探索短化方案药物毒副反应发生频率,强度。

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毒副作用护理体会

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毒副作用护理体会
1 临床 资料
5 6例患 者均 为 我科 2 0 年 ~ 0 8 期 间住 院病人 。其 中男 05 20 年 性 4 例 , 性 1 例 ; 龄最 大 7 0 女 6 年 6岁 , 最小 1 7岁 , 均 年 龄 3 . 平 72 ± 21 岁 。初 治 肺结 核 1 . 6 7例 , 治肺 结 核 3 例 ; 发 性 肺 结 核 4 复 9 继 0 例, 粟粒 性肺 结 核 6 , 它类 型 肺结 核 1 例 。 例 其 0 全 部病 例均 参 照 2 0 05年第 六 版 全 国高 等 医 药教 材标 准 明 确 诊 断 。全部 病例 均参 照卫 生 部统 一 制定 结 核 防治方 案 标 准治疗 。 5 例患 者 中 , 功能损 害 2 6 肝 5例 , 胃肠 道不 良反应 1 , 4例 高尿 酸血 症9 , 例 皮疹 5 , 神经 炎 3例 。 例 视
21 0 0年 1 月 1
19 4
抗 结 核 药 物 治 疗 中毒 副作 用 护 理体 会
侯世敏
摘 要: 目的 : 了解 抗 结核 药物 在 治 疗过程 中 出现 的毒 副作 用 临床 表 现 。方 法 : 5例 服 用抗 结核 药物 患者进 行 及 时治 疗、 理 , 对 6 护 解除 紧张 因素 。结果 :6 不 良反应 患者 经有 效 治疗后 全 部 治愈 。结论 : 5例 严格 掌握 抗结 核 药物 的适 应 症 、 禁忌 症 , 了解各 种 药物 的毒副作 用 表 现 , 格 定期 复查 , 严 以利 早期 诊 断 、 早期 治 疗 , 高原发 病 的 治愈 率 。 提 关键 词 : 结核 药 ; 副 作 用 ; 会 毒 体
中图分 类号 : 4 3 R 7. 5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0 2 — 1 9 O 10 — 9 9 2 1 )2 0 4 一 l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减轻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的探讨【中图分类号】r9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38-01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减少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最大程度的避免抗结核药毒副反应。

方法通过观察1406例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的临床反应,运用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临床医师应熟悉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发生机理,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

结论正确处理选择适合个体差异的抗结核药及适当的剂量外,不论何种原因引起副反应,均应调整药物剂量,并采取中医食疗相结合,防止食物过敏,减少毒副作用。

【关键词】减轻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探讨
结核病是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的一种疾病。

属慢性传染病,病程缠绵,特别是耐药的结核病人,更难治愈。

抗结核药是把“双刃剑”,在斩断病魔的同时,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也会深受其害。

服用抗结核药时出现毒副作用具有发生率高,种类多等特点,轻则给病人带来痛苦,重则危及生命,也是终止化疗造成不规则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减小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是我院长期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的临床反应
从对2007年7月初-2010年8月末我院收治的1406例结核病患者药物毒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抗结核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
的临床反应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1 肝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80u 118例〔连续监测法(37℃),正常值10~40u〕,alt>80u 76例,黄疸9例,其中alt
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

一般肝功损害的情况与用药的种类、剂量和数量有直接的关系。

常在使用异烟肼(inh h )、利福平(rfp r)、吡嗪酰胺(pza z)或乙胺丁醇(emb e)联合抗痨治疗中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及肝区不适时,进行肝功检查多数会发现肝功改变,并且以单纯转氨酶升高多见;严重的也可以发生黄疸,甚至出现急性肝坏死。

根据肝功损害的不同情况区别进行处理。

对服用rfp 1~2周出现单纯转氨酶增高,常称之为“一过性”的增高,往往可以不改变原抗结核治疗方案,而只加一些如肝泰乐、益肝灵等保肝降酶治疗后,多数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2 位听神经损害:130例(94.4%)由链霉素引起,8例由卡那霉素所,表现为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眩晕,平衡失调;其中二者皆有为11例。

3 血液系统异常:白细胞减少为2.0~3.8×109/l 87例,多无临床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表现为皮肤斑点状或片状紫癜,血小板减少至40~80×109/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例,初期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相应的治疗无效,继而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发热及出血倾向,经骨髓血细胞检查及活检确诊。

4 胃肠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5 药物热皮疹:高热,寒战,红斑,伴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

6 关节肿痛:关节红肿热痛,运动障碍。

7 神经精神症状:兴奋,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

8 视神经损害: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野缩小.
9 类赫氏反应:化疗至2个月病灶扩大,胸腔积液重新出现,或者积液量增多。

10 末稍神经炎:肢端麻木伴蚁走感。

11 乳腺增生:男性乳房,乳头增大伴触痛。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为32.7%,以肝损害、位听神经损害、血液学异常及胃肠反应为主,占副作用的82.1%,终止治疗率为14.6%,主要原因是位听神经损害和肝损害。

肝损害1]
各种化疗方案的共同副作用。

血液系统异常发生率占副作用的10%,占副作用导致死亡的40%。

故认为长期化疗可能造成骨髓中毒抑制或增生异常2]
反应多为药物的局部刺激,必要时应改变服药方法。

关节肿痛是吡嗪酰胺的代谢产物吡嗪酸,它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致血尿酸增高,
(下转第33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