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然哲學

From Allen G. Debus, Man and Nature in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一、文藝復興的思想與文化特徵

十六世紀末的培根(Francis Bacon)在他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一書中說:

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三種古代人不知的發現(discoveries)之力量、優點和結果,乃是最引人注目的;亦即,印刷、火藥和磁石。因為這三種已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地位;第一個在文獻上,第二個在戰爭上;第三個在航海上;隨之有不可勝數的改變..因為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派、沒有一個巨星,在對人類事務上所產生的力量和影響,會比這三個機械發明更大的。

此後,十七世紀開始展開一連串的科學革命(當然,哥白尼雖在十六世紀(1543年)中出版他的《論天體運行》,但要直到伽利略和克卜勒在十七世紀初的宣揚,哥白尼的學說才算是有革命的味道)。但,這些科學革命之所以能產生,必須上溯到它的歷史背景──即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科學史非常奇特的一個時期。它上承中世紀的傳統,下開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兩種不同思想系統的沖激摩盪,塑造了它那獨一無二的風格。一般這段時期是從1450年算起,到1600年止。換言之,有不少近代科學的創建者,如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笛卡兒等,他們要不是也被算成是文藝復興人物,就是前半生成長於此期。

對近代科學有所貢獻的文藝復興學者,對於巫術(magic)(魔法)、煉金術和占星學的興趣,不下於數學抽象、觀察和實驗。今天,要區分科學興趣和玄奧興趣很容易也有必要,但文藝復興時不行。就算牛頓和克卜勒的作品,對宇宙和諧的尋求,並不下於帕拉塞瑟斯(Paracelus, 1493-1541)、弗錄德(Robert Fludd, 1574-1637)、或狄(John Dee, 1527-1608)──後三人都試圖透過玄奧哲學的進路(即巫術、煉金術等)來理解自然。

As we proceed we shall find that controveries over natural magic and the truth of the macrocosm-microcosm analogy were then as important as the better-remembered debates over the acceptance of the heliocentric system or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在自然巫術與大宇宙-小宇宙的類比之上的爭議,在當時,和要不要接受日心系統或血液循環的爭議一樣地重要。

1. 文藝復興的科學和教育(Renaissance Science and Education)

1.1 「文藝復興」不只包含藝術和文學的再生,也包含了知識的「再生」(rebirth)。它是新科學的發展時期。

1.2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的思想特色。亦即相對於中世紀的「以神為主」而轉為「以人為本」,並高倡古希臘的古典文化。

1.3 儘管士林學院中教授教會欽定的亞氏哲學和科學,早期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者如佩脫拉克(Petrarch, 1374),非常不信賴士林學派那種技術性的、繁瑣性的學術。

1.4 人文主義者尋求人的道德改進,而非傳統學術的邏輯爭論。他們認為傳統學術的邏輯爭論毫無意義。(譬如,爭論針尖能容納多少個天使?)

1.5 這種價值上的轉移,導致對教育問題的新興趣。(一位人文主義教育家費特爾(Vittorino da Feltre, 1378-1446)建立了一個新學校,要求學生從事運動,並學習軍事技能。在教室中,學生學習修辭、音樂、地理和歷史,而且在三學科(trivium)的基礎上學習道德原理和政治行動。)

1.6 一般而言,大學仍然由亞氏科學所統領(一直到十八世紀)。(一位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者拉繆斯(Peter Ramus, 1515-1572)帶著失望地回憶他的學術訓練。他指出,學生就是反覆地研讀亞氏的工具論(Organon)──標準的邏輯教材,之後,他想看看自己能得到什麼,結果只有徒勞與挫折。「我很快地瞭解到這些辯證法(邏輯推論)不能使我在歷史與古代知識方面更有學問,也不使我更加雄辯、當一位更好的詩人、或者在任何事上更明智。」

1.7 十四世紀時,牛津和巴黎學派的科學家利用古代文獻而發展了一些新的運動理論,對後來的運動理論有所貢獻。然而這些學者仍屬於士林學派,因此受到一些人文主義者的批判。只是對很多人而言,這種科學批判像是一種奇怪的人文主義遊戲,批判者的目的是消除士林學派對古典文獻的註釋和修正,認為它們污損了古籍的原貌。科學批判者的目標是文本的純淨,而非科學真理。

1.8總而言之,文藝復興早期的教育氣候,對諸科學的發展的價值是有爭議的。大學的教育大部分很保守,而初級教育的改革又是反科學的。

2. 古典文獻(Classical Literature)

2.1 西歐人從十五世紀起,展開搜尋古希臘文獻的熱潮。有很多古希臘的文獻保存在東歐(希臘正教地區,包括希臘和今日土耳其西部,即愛琴海周遭。當時一直為東羅馬帝國所統轄),而不為西歐所知。

2.2 盎格羅(Jacopo Angelo)於1406年自康斯坦丁堡(Constantinpole),而帶回托勒密的《地理學》(Geography)。

2.3 布拉希歐利尼(Poggio Bracciolini)則於1417年發現拉克略修(Lacretius, 99-55 B.

C)(公元前一世紀的羅馬原子論思想家)的《論自然實在》(De Rerum Natura)一書,刺激了十七世紀原子論的興起。

2.4 與此搜尋純粹的古代文本同時,印刷術也在此時走入西歐,加速了古代知識的播散。由於印刷術的普及,可以產生大量標準文獻,使學者能以適當的代價取得。

2.5 然而,大部分的早期印刷本(incunabula),還是人文主義者討厭的士林學者之版本──即士林學者由阿拉伯文翻譯過來的古希臘經典。而不是那些新發現的古希臘原典。

2.6 托勒密的《天文學大全》(Almagest)的第一個印刷版本出現於1515年,乃是舊的中世紀翻譯;新的拉丁翻譯則出現於1528年,最後1538年則是希臘文原本的印刷本,只比哥白尼的《論天體運行》(1543)早五年。亞里斯多德和加崙(Galen)(權威的羅馬醫藥學家)的著作,也是循著相似的過程。

2.7 所以,很明顯的是,文藝復興好像一方面求新,而反對古代;但另方面又崇尚古希臘真正的古典。因為它所反對的古代乃是中世紀學者的翻譯和評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