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习题集清华大学第五版P15-18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99b6fdfe6bd97f192379e9a0.png)
1
23
4
精选2021版课件
1
5-1.轴测图
1.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2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5-1.轴测图
1.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3
返回
5-1.轴测图
2.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4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5-1.轴测图
8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5-1.轴测图
4.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斜二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9
返回
2.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5
返回
5-1.轴测图
3.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ຫໍສະໝຸດ 精选2021版课件6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5-1.轴测图
3.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7
返回
5-1.轴测图
4.根据物体的视图,画出斜二轴测图。
精选2021版课件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PPT课件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7f71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3.png)
28 – 3
返回
答案171
28 – 4
返回
答案172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1)
返回
答案173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2)
返回
答案174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3)
返回
答案175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4)
返回
答案176
29 – 2(1)
返回
答案177
29 – 2(2)
返回
答案178
(1)
(1)
30 – 3(1)
返回
答案179
(2)
30 – 3(2)
返回
答案180
30 – 4
返回
答案181
31 – 5
返回
答案182
31 – 6
返回
答案183
31 – 7
返回
答案184
32 – 8
返回
20-1(6)
95
21-1(7)
21-1(8)
21-1(9)
21-1(10)
21-1(11)
返回
21-1(12)
96
22-1(13)
22-1(15)
返回
22-1(14)
22-1(16)
97
23-2(1)
23-2(3) 23-2(5)
返回
23-2(2)
23-2(4)
23-2(6)
98
24-3(1) 24-3(2)
第五章 组合体及三维造型
91
17-1(1)
机械制图习题集清华大学第五版P15-18
![机械制图习题集清华大学第五版P15-18](https://img.taocdn.com/s3/m/5a130933376baf1ffc4fadee.png)
1.过点A作 DEF的垂线 AG; 2.在AG上取一点H(图中 BH为水平线); 3.求出平面BAH的实形; 4.根据互余关系,可由 求得 。
17-10. 已知直线AB//CD,且相距为10mm,求CD的正面投影c'd'。
(提示:需把AB、CD经两次换面换为垂线)
17-11. 试确定连接管子AB与CD的最短管子EF的位置及其长度。
(提示:把其中一条直线CD经两次换面换成垂线)
17-12. 电流在导线中由A流向B,试给出在点C的磁场强度方向的投影。
5.4 相对位置综合题
15-1. 作直线MN与两直线AB、CD相交,并平行于直线EF。
(提示:作BG//EF,求出CD与平面ABG的交点N,再过N点作直线MN//EF即可。)
15-2. 作一平面与 ABC平行,并使两平面距离为L。
(提示:过点C作ABC的垂线CD,用直角三角形法在CD上求出与平面距离为 L的K点;再过点K作平面(KM//AC,KN//BC)// ABC。)
*15-5. 过点K作 KMN,使两交叉直线AB、CD在其上的投影相互平行,该 平面同时平行于OX轴。
(提示:所求平面应与AB、CD的公垂线平行;又因为与OX轴平行,因此含有侧 垂线。)
作图步骤:
1.作AB、CD的公垂线:作平 面CDE(CE//AB),过点A作该平 面的垂线AH,AH即为公垂线 的平行线; 2.过点K作KN//AH; 3.过点K作侧垂线KM; 4. KMN即为所求。
6.1 换面法
16-1. 一质点M受两力MA、MB的作用,试决定合力的投影及实际大小(图 中1mm=1kg)。
16-2. 支架ABC固定在墙上,在点C悬50kg的重物P, 试决定作用于杆AC和 BC上的力(图中1mm=5kg)。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金大鹰 (2)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金大鹰 (2)](https://img.taocdn.com/s3/m/a75b09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c.png)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金大鹰简介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三维思维能力以及工程图纸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知识,金大鹰编著了这本《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金大鹰的内容概述,并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
目录1.第一章制图基础2.第二章工程图类型与范围3.第三章复习题第一章制图基础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绍了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包括制图工具、制图规范和制图符号等内容。
作者通过详细的图示和实例向读者解释了各种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铅笔、直尺、曲线板等。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制图规范,包括线条粗细、字体规范、图纸尺寸等方面,以及常用的制图符号。
本章的习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绘图题。
每个题目都配有详细的答案和解析,帮助读者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章工程图类型与范围本章介绍了常用的工程图类型及其范围,包括平面图、剖视图、立体图等。
作者通过实例向读者演示了不同类型的工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标注要求,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绘制不同类型工程图的技巧。
与前一章一样,本章的习题也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绘图题。
读者可以利用这些习题检验自己对不同工程图类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复习题第三章是本书的复习题部分,作者根据前两章的知识点提供了一系列复习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些复习题涵盖了制图基础、工程图类型和范围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复习题可以帮助读者检验自己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现和弥补知识的不足。
每个题目都提供了详细的答案和解析,供读者参考。
结论《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金大鹰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机械制图辅助教材。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绘图能力。
本书的习题部分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绘图题的形式出现,帮助读者巩固和检验所学的知识。
清华大学机械制图全部PPT课件115章
![清华大学机械制图全部PPT课件115章](https://img.taocdn.com/s3/m/78e4a6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d.png)
3
1.1.3 内容
1.图示法 在平面上表示几何元素和形体的各种方法
2.图解法 利用在平面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各种方法
3.制图基础 正确的制图方法和相关国家标准
4.机械制图 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和读图方法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4
1.1.4 学习方法
1. 空间想象及空间思维与投影分析及绘图过 程紧密结合。
2.3 尺规基本几何作图
2.3.1 过点作直线的平行线
边与线重合
A
两边对齐
A
沿边移动
A
过点C作直线
A
C
C
C
C
B
B
B
B
步骤1
《机械制图》
步骤2
步骤3
第1章 绪论
步骤4
32
2.3.2 过点作直线的垂直线
边与线重合
C A
B
两边对齐
过点C作直线
C
C A
A
B
B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33
1.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这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 2.培养以图形为基础的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和发展空间构思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和将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几
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5.培养阅读和绘制机械设计图样的基本能力。 6.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了解。
《机械制图》
第1章 绪论
方法2 利用外切菱形画椭圆
步骤3 作椭圆与 矩形相切
步骤1 画椭圆的共轭直 径、并在其上目测确定 至椭圆中心等距的点
步骤2 过各点作 椭圆的外切菱形
步骤3 画钝角边 的内切圆弧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1cf84d524de518974b7d73.png)
F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1.外螺纹、内螺纹及螺纹连接的画法。 (2)画出在长为45 mm、宽25 mm、高25 mm的铸铁块上,制出 螺孔直径为16 mm,钻深为36 mm,螺孔深为28 mm的盲孔的两个 视图。
28 36
F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1.外螺纹、内螺纹及螺纹连接的画法。
20 mm,倒角C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4.在图上标注出螺纹的尺寸。 (2)普通螺纹,大径12 mm,螺距1 mm,公差带代号7H,长度
25 mm,倒角C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4.在图上标注出螺纹的尺寸。 (3)梯形螺纹,公称直径16mm,导程8mm,线数2,公差带代号
踏架
比例 (图号)
6-3-4
6-4-1
6-4-2
6-4-3
6-5-1-1 将指定的表面粗糙度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6-5-1-2 将指定的表面粗糙度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6-5-2-1 根据配合代号,在零件图上用偏差值的形式分别标出 轴和孔的尺寸公差,并指出是哪一类配合。
6-5-2-2 根据配合代号,在零件图上用偏差值的形式分别标出轴 和孔的尺寸公差,并指出是哪一类配合。
(3)将(1)、(2)题的外、内螺纹连接起来,画出螺纹旋入 长度为20的两个视图。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2.画出左图所示管螺纹的连接图,管口倒角为C2。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3.根据螺纹标记查出表内所要求的内容,并填入表中。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4.在图上标注出螺纹的尺寸。 (1)普通螺纹,大径16 mm,螺距2 mm,公差带代号6f,长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17-18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17-18](https://img.taocdn.com/s3/m/c1ba9f4e5ef7ba0d4a733bcf.png)
17-1解1)选择型号:因此类机组一般为中小型,所需传递的功率中等,直流发电机载荷平稳,轴的弯曲变形较小,联接之后不再拆动,故选用传递转矩大、结构简单的固定式刚性联轴器,如凸缘联轴器。
2)按传递最大功率求计算转矩转矩。
由教材表17-1查得,当工作机为发电机时的工作情况系数。
则计算转矩根据计算转矩、轴的转速、外伸轴直径d=45mm查手册,可用标准GB5843-1986铰制孔型凸缘联轴器YL9。
其许用转矩为,许用最大转速。
其他主要尺寸:螺栓孔中心所在圆直径,6只M10 螺栓。
17-2解(1)选择型号:因汽轮发电机组的转子较重,传递的转矩特大,轴有一定的弯曲变形,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蒸汽,轴有伸长,故选用耐温的齿式联轴器。
(2)求计算转矩转矩。
由教材表17-1,当工作机为发电机原动机为汽轮机时的工作情况系数仍可取。
则计算转矩根据计算转矩、轴的转速、外伸轴直径d=120mm查手册,可用标准ZB19012-1989GCLD型鼓型齿式联轴器GCLD7。
其许用转矩为,许用最大转速。
17-3图17.2 题17-3图图17.3 题17-3解图解可选用一超越离合器,如图17.3所示。
电动机1和电动机2的转速是相同的,但电动机1经过蜗杆蜗轮传动后,转速降至,并有。
当两电机同时开动时,因,超越离合器松开,传不到轴上,轴由电机2带动。
若电动机1开动后,再停止电动机2,那么当电动机2停止转动时,,,超越离合器被滚珠楔紧带动轴旋转。
所以任何时间都不会卡死。
17-4图17.4 题17-4图解(1)求计算转矩转矩。
由教材表17-1查得,当工作机为车床时的工作情况系数。
则计算转矩(2)求摩擦面数目由教材式(17-7)得由教材表17-2查得,并将、、、代入上式得摩擦面数应为10。
主动摩擦片为6片,从动摩擦片为5片时,摩擦面数即可实现。
(3)验算压强查教材表17-2,取合适。
17-5答:自行车从动链轮与内棘轮3相固联,棘爪4通过弹簧始终与棘齿啮合。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 编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 编](https://img.taocdn.com/s3/m/7d2f0956d5bbfd0a7856737a.png)
e’ b’
PV 1’3’ l’
k’ 2’
a’
c’
X
f’
a
3f b 2
1l k
ec
方法二
O
利用三面共点法求解 PV∥a’f’ ,且过点c’ 。 点 K 为所求。
a’
X a
PV e’ b’ 1’
k’ l’
2’ c’
f’ d’
f db
1 k
l
2
ec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点的投影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
方法四 利用侧面投影求解 点 K 为所求。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e’ b’
PV
1’
视图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两回转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多形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 和直观图画出第三视图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 画出第三视图
方法四 利用侧面投影求解 点 K 为所求。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e’ b’
PV
1’
3’ k’
2l’’
4’
a’
c’
X
f’
a
1
3f kl 2
b 4
ec
提示: 点A为△ABC与△AEF的共有点!
方法一
O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1(5)-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1(5)-](https://img.taocdn.com/s3/m/2c972d1051e79b896902266f.png)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1(5)-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名称学生编号日期1-2图表线、比例、坡度、锥度(1)在1:1处测量空白尺寸线后填写尺寸,并画出箭头(2)参照图示,按1:2在指定位置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4)参照图1:1在指定位置绘制图形(2)参照图1:1在指定位置绘制图形1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名称学生编号日期1-3尺寸标注,几何图形(1) (1)尺寸标注错误校正,右图中标记正确(2)画一个内接正六边形的圆(3)画一个内接正五边形的圆(2)通过标注尺寸来纠正错误,并在右边标出正确的图形(4)刻写规则七边形2第1章制图课基本知识和技能名称学生编号日期1-3标注尺寸,几何作图(2) (4)参照图左上角所示尺寸,补充完整图,并标注尺寸(6)用四心近似法画一个椭圆(已知椭圆的长轴为60毫米,短轴为40毫米)(5)参照右上角图中所示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绘制。
(7)用同心圆法绘制椭圆(已知椭圆的长轴为60毫米,短轴为40毫米)3第3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类名学生编号日期3-1点投影(1) (1)根据立体图,在三面投影中作a点和b点的三面投影(3)进行点A和点B的侧投影,并结合立体视图解释点B处点A的(左)、(下)和(后)侧。
(2)做每个点的第三个平面投影,并画出它的立体4第3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类名号日期3-1点的投影(2) (4)已知的三点A、B、C的双面投影及其第三面投影(5)已知点A (10,20,15),B (0,20,0)和C (30,0,20)投影在点A,B和C的三个边上(6)假设点A与H平面的距离为15毫米,点A与V平面的距离为20毫米,点A与W平面的距离为10毫米,则得到点A的三面投影。
计算下列各点的第三个投影还解释说,甲在乙的上方10毫米,在乙的左侧15毫米,在乙的前部(7)8毫米。
已知乙在甲的上方10毫米,丙在乙的右侧15毫米,(9)侧(10)毫米,丙在丁的右侧15毫米,而戊是氟。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5de734a21614791711288f.png)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答案【篇一:机械制图习题答案5】班级姓名学号51班级姓名学号52班级姓名学号5354【篇二:机械制图习题集(第6版)答案】txt>习题集答案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 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 b(20,10,15) c(35,30,32) 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0. 已知直线AB//CD,且相距为10mm,求CD的正面投影c'd'。
(提示:需把AB、CD经两次换面换为垂线)
17-11. 试确定连接管子AB与CD的最短管子EF的位置及其长度。
(提示:把其中一条直线CD经两次换面换成垂线)
17-12. 电流在导线中由A流向B,试给出在点C的磁场强度方向的投影。
5.4 相对位置综合题
15-1. 作直线MN与两直线AB、CD相交,并平行于直线EF。
(提示:作BG//EF,求出CD与平面ABG的交点N,再过N点作直线MN//EF即可。)
15-2. 作一平面与 ABC平行,并使两平面距离为L。
(提示:过点C作ABC的垂线CD,用直角三角形法在CD上求出与平面距离为 L的K点;再过点K作平面(KM//AC,KN//BC)// ABC。)
作图步骤:
1.经两次换面把平面ACD与 ABC的交线AC换为垂线 a2b2;
2.作a2d2a2b2,可求出平面 ACD的正面投影;
3.过a1’作f1’g1’ a1’c1’,可求出 平面AFG的两个投影。
*18-15.试确定直线AB与 DEF夹角的实际大小。
(提示:由右下方图中可看出,所求 和 互余,因此可先求出 角。)
17-7. 在 ABC平面内找一点K,使点K离点A为15mm,离点B为25mm。
17-8. 作直线CD与AB相交成60 角。
(提示:此题有两解)
17-9 .直线AB//CD,求作(a)点K到直线AB及CD的距离;(L1及L2) (b)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 (L3)
(提示:需把AB、CD经两次换面换为垂线)
*15-5. 过点K作 KMN,使两交叉直线AB、CD在其上的投影相互平行,该 平面同时平行于OX轴。
(提示:所求平面应与AB、CD的公垂线平行;又因为与OX轴平行,因此含有侧 垂线。)
作图步骤:
1.作AB、CD的公垂线:作平 面CDE(CE//AB),过点A作该平 面的垂线AH,AH即为公垂线 的平行线;
作图步骤:Leabharlann 1.过点A作 DEF的垂线
AG;
2.在AG上取一点H(图中
BH为水平线);
3.求出平面BAH的实形;
4.根据互余关系,可由 求得 。
16-3. 求点D到 ABC的真实距离,并画出其垂足K的投影。
(提示:kd // X1轴)
16-4. 以AB为底作等腰三角形ABC,其高为30mm,并与H面成45 角。
16-5. 已知线段DE平行于 ABC,与三角形平面的距离为15mm,求线段 DE的正面投影。
16-6. 已知入射光线AO方向,反射光线为OB方向,试确定反射镜面的位 置及其投影。(镜面用以O为中心的正方形表示, 边长为20mm,其中两 边是水平线)。
2.过点K作KN//AH;
3.过点K作侧垂线KM;
4. KMN即为所求。
6.1 换面法
16-1. 一质点M受两力MA、MB的作用,试决定合力的投影及实际大小(图 中1mm=1kg)。
16-2. 支架ABC固定在墙上,在点C悬50kg的重物P, 试决定作用于杆AC和 BC上的力(图中1mm=5kg)。
18-13. 下图为飞机座舱的挡风玻璃,求平面M与N、M与K的两面角的真实 大小。
(提示:分别把两平面交线AB、DE换成垂线即可)
*18-14. 已知平面ACD垂直于平面ABC,平面AFG同时垂直于ACD及ABC, 求作平面ACD和AFG的两个投影。
(提示:平面ACD与ABC的二面角为90;平面AFG应与平面ACD和ABC的交 线垂直。)
15-3. 过直线AB上一点A作直线垂直于AB,并与DE相交。
(提示:过点A作平面(AM AN)AB,求出DE与该平面的交点K,直线AK即 为所求。)
*15-4. 正方形 ABCD的点A在直线EF上,点C在BG上,试完成其投影。
(提示:过点B作平面(BMBN)BG,求出EF与该平面的交点即A点;用直角 三角形法求出AB实长(边长)和BG实长,在BG实长上截取边长,求得点C,即可 完成正方形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