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摘要: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他所提出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山”壮美,象征稳重、宽厚和刚毅;“水”柔美,象征着灵活、周流和顺达;“乐水”者善于权变,“乐山”者善于坚守。
它们都是对立统一体,是和谐、是境界。
关键词:智者仁者乐水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雍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里,孔子用“山”和“水”的形象来比喻智者和仁者之所“乐”,间接地也就是折射智者和仁者本身。
“仁”跟“智”是孔子思想里的重要成分,他强调“仁智统一”,其中仁是他思想的核心,智则是实现仁的前提,进而指出了二者的区别。
但是终究,孔子把二者和谐统一了起来,“乐山”、“乐水”,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
一、仁和仁者
仁,会意字。
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
本义为两人相遇、亲密无间之意。
所以《说文·人部》释义为:“仁,亲也。
从人、二。
”
在《论语》中,“仁”字数出现达109次之多,这也就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什么呢?他对“仁”作出了多种解释。
“仁”有下述内容:“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这里,孔子首先规定仁的本质即为“爱人”。
“仁的根本在于爱别人。
”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②“孝”是君子的仁德品性,“孝”是子女奉养父母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将爱人从爱自己家人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的家人。
进而能够达到如孟子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③,正所谓“泛爱众而亲仁”。
“樊迟问仁。
子曰: 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问之, 曰: 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综观孔子对仁的种种表述,可以看出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仁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是人的合社会伦理而动的行为,是人的处世原则及方法、伦理信条和规范。
他自己也说:仁者,人之德也。
但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爱人”。
“仁是我思想的核心,而‘爱人’又是我所规定的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其它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扩充、放大和引申。
”[ 4 ]总之,“爱人”是为仁之本, “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者,人也”。
[ 2 ] P31
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解释“仁”,而且提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
”曾
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 ] P16。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说的“仁之方”,就是用“推己及人”的方式实行仁。
“忠恕之道”着重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利他、惠他精神。
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忠恕之道”,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必须有善良的本性,有“爱人”之心。
因此,仁的关键是“爱人”,只有具备了“爱人”之心,才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贯彻“忠恕之道”,将心比心,在社会互动中体谅和理解对方,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忠恕”是行为准则,“爱人”则是这个行为准则的道德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仁的核心,紧密统一于仁的范畴之中。
所谓“仁者”,即仁德之人,有仁德之人。
“仁”最早出自于《诗经》,用以描写两位强壮的贵族狩猎者“既英俊又仁”。
这里,“仁”就指带有男人气或强壮的意思。
从而孔子说“仁者”即“君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古人常说:仁者无敌。
仁者,君子,就要行天下,非为己一人。
德行天下,在己,克制私欲,留有本心,自身修为;于他,就要爱人,具备“忠恕之道”。
二、智和智者
智,是会意兼形声字,从曰,从知,知亦声。
《说文·白部》:“zhi(智),识词也。
从白、亏、智。
知、zhi本来是一个字,zhi 隶书省作“智”。
《说文·矢部》:“知,识词也。
从口、矢。
”段玉裁注,知、zhi音义均同,“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
”就是说智识敏捷,从口里出来的言词其速率犹如张弓放出的箭矢。
智是知
后起字,本义为智识敏捷,引申为智慧、聪明、计谋,又兼知识的意思。
《论语》全书提及“知”一词高达约116次。
[ 7 ]其中约有91次的“知”(读阴平) ,约有25次的“知”(读去声) 。
“知”(读阴平)是指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知识之意,属于知识论的基本范畴。
“知”(读去声)可与“智”相通,意为才智、智慧。
由学到知,由知到智,再到仁智统一。
这是由知识到智慧的上升过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论语·公治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也,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
”(《论语·宪问》)“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 “野哉,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 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
(以上读阴平)这是由学而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以上读去声)这是由“知”到“智”。
在孔子看来,人是靠学、问、思而得知的;从伦理道德价值定位而言,有了知识,才可以将知识上升为智慧,即“知识产生美德”逐步实现个体的理想人格。
无知而愚
昧的人是不能达到真正的仁的,孔子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 ,“智者利仁”,“知者乐水”(《论语·雍也》) ,“知者不失人”(《论语·卫灵公》)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
由学而知,由知而智,仁智结合,可谓圣矣。
所谓智者,就是有知识,聪明的人。
一方面,智者聪明,有知识;另一方面,智者去认知和实践的能力强,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
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为智慧而解脱,从而“不惑”。
三、何以乐山何以乐水
智者是聪明、有知识的人,仁者是有仁德的人,智者何以“乐水”,仁者何以“乐山”呢?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
所及者生,似仁。
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
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
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
绵弱而微达,似察。
受恶不让,似包蒙。
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
至量必平,似正。
盈不求概,似度。
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
”
“夫智者何以乐水也?”
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
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
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
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
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
不清以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
众人取
乎,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
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
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
是知之所以乐水也。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乐水之谓也。
”
水具备泽被万物、涤荡污浊、百折不回、平正有度等特点,孔子才会发出“智者所以乐水也”的感慨。
崇尚自然地道家对谁更是情有独钟,老子提出了道的哲学概念,然“道可道,非常道”,它“惟恍惟hu”、“寂兮廖兮”,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于是老子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水性之柔弱、无为、不争,处下正与其所主张的道的特点想接近。
儒家和道家在对水的认识和理解上虽各有偏重,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柔的水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才冲破一切阻力,奔流不息。
很多军事家都在用水之道上大做文章,如《孙子兵法》中就有“激水之疾,所以磦石者,势也”的说法;而“水滴石穿”又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警示着历代统治者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水的无穷力量又是一把双刃剑,洪水泛滥又带来数不清的灾难,于是有了大禹治水、李冰造都江堰,以至今日的葛洲坝、小浪底、三峡等水利工程,这一切都是人们认识水、利用水,从而趋利避害的智者所为。
水又是善变的,它百折千回,终归沧海,亏则盈,满则溢,寒则凝为冰,热则蒸为汽,它能为云为雾,为雨为雪,为霜为露,变幻莫测,令智者神往,又令智者沉思。
相对于水的柔、动、善变,山则是刚、静、恒定的。
人类对于山的崇拜与敬畏始于上古,《诗经•小雅•车辖》中就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
山之所以被关照,还在于山定位在“仁”的道德比附意义上,这正如孔子所说: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曰:夫山笼擞冥靠,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革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
出天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
《调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矣。
”
正因为山滋生草木,养育生灵,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奉献出无尽的资源,符合仁者的胸怀,是故“仁者所以乐山也”。
山的高度吸引着无数的攀登者。
登山能给人带来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可以获得更宽、更广、更远的视域。
登高望远,眼界顿时开阔,心胸随之豁然,孔子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境界又是何等惬意和畅快,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写十六字令“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又以革命的浪漫主义赋予了山擎天扶危的特性。
仁德的人神用如山,如《韩诗外传》中所说:“这个山,万民所瞻仰啊。
材用在这里出生,宝藏在这里培植,飞禽在这里萃集,走兽在这里群伏。
养育群物但不疲倦,有像那仁人志士的地方,所以仁者乐山啊。
”
四、乐山乐水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山可乐,水可乐,有山有水均可乐,有人乐山,有人乐水,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道理,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2]这种解释确有相当的道理。
仁者爱山,志在山的稳重博大和丰富中积蓄锤炼自己深沉宽厚的仁爱之心;智者乐水,志在水边步水而行望水而思,让碧波清流濯洗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3在人们看来,山水等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具有人的某些精神属性,或者具有与这些精神属性相类似之处,便引起了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创造性活动所把握的对象,它是真的,也是美的。
达于事理、善权变者乐水,因为水性多变、周流无滞;而安于义理、坚持操守者乐山,因为山性稳固、厚重不迁。
可见,自然的品质成了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品格的一种象征,人的主观性在把握自然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从主观道德的角度通过“化景物为情思”方式领悟自然之美,即自然美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映射,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它是善的,也是美的。
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智者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辩、科学总结。
在这里真善美实现了和谐的合一,故“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与山水为邻,大自然便在心中;与山水相契,彼此间侠骨柔肠,气声相通;与山水结缘,仁者亦多,智者亦众。
因此,我们提倡“和谐”,让“山”与“水”和谐,“乐山”者和“乐水”者“和
谐”,世界和谐!智者、仁者都进入“乐山乐水”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晓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浅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2】陈建春《论孔子“仁智统一”的人格塑造学说》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08年11月
【3】梁美华刘志《“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哲学韵味》湖北工业大学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