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软体动物的药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中软体动物的药用价值
摘要:我国是海洋大国之一,海域面积辽阔,海岸线漫长,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药物的国家之一。
远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便有海洋生物乌贼骨及鲍鱼汁的药用记载,随后历代的医药专著均有海洋生物药物。
关键词:海洋生物;软体动物;制药
软体动物门就其物种多样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
这一类动物的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体不分节,内脏团由外套膜包覆,能够分泌碳酸钙质的外壳,部分物种的外壳隐藏至体内(乌贼等)或是退化消失(蛞蝓)。
我国是海洋大国之一,海域面积辽阔,海岸线漫长,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药物的国家之一。
远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便有海洋生物乌贼骨及鲍鱼汁的药用记载,随后历代的医药专著均有海洋生物药物。
很多软体动物都具有药用价值:鲍的贝壳(中药称石决明),宝贝的贝壳叫海巴,珍珠、乌贼的贝壳叫海螵蛸,以及蚶、牡蛎、文蛤、青蛤等的贝壳等都是中药的常用药材。
从鲍鱼、凤螺、海蜗牛、蛤、牡蛎、乌贼等可以提取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
软体动物可分为7个纲:单板纲(Monoplacophora)、多板纲(Polyplacophora)、无板纲(Aplacophora)、腹足纲(Gastropoda)、双壳纲(Bivalvia)、掘足纲(Scaphopoda)、头足纲(Cephalopoda)。
其中仅腹足纲及双壳纲有淡水生活的种类,腹足纲还有陆生种类,这两纲包含了软体动物中95%以上的种类,其他各纲均为海洋生活。
乌贼、章鱼、鱿鱼等为头足类动物,属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Mollusk,头足纲Cephalopods。
乌贼Sepia骨、肉、墨、血均可人药。
现代对乌贼墨及乌贼骨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发现,令其倍受关注⋯。
章鱼Octopus,属于蛸科Octopodidae软体动物,人药始见于《本草纲目》,主治产后体虚,乳汁不足,痈疽肿毒等。
牡蜘是常见的贝类, 属于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肉嫩味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名贵海产品。
自古以来, 其壳和肉就被人们作为强筋健骨、滋补养颜的佳品, 古今中外都有极高誉称。
因其具有独特的食用及药用价值,逐步走入我们的视野。
芋螺属于腹足纲芋螺科(Conidae),与锥螺科(Turddae)、笋螺科(Terebfidae)同属于芋螺首科(c0n0itka),并且同以具有毒液装置为其特征,但是芋螺科生物毒性最大,种类最多,它们的壳很精巧,花纹美丽且变化多样。
栖息在热带海洋的浅海水域,因外形呈圆锥形或芋头状而得名。
因其特殊的毒素,我们也开始着手研究芋螺。
1、
头足类动物的药用价值在民间及药书记载中药用头足类动物主要是乌贼和章鱼。
乌贼药用部分主要是乌贼骨(海螵蛸)和乌贼墨,章鱼药用部分是章鱼肉,而鱿鱼虽为海中珍品却无药
用记载。
1.1 乌贼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作为药用乌贼仅为乌贼科乌贼属Sepia的金乌贼Sepia esculenta、针乌贼Sepia andreana和无针乌贼属Sepiella的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等。
《本草纲目》记载乌贼骨具有各种收敛作用,可治多种内外出血,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部分慢性胃炎等有效,可临床用于皮肤溃疡、褥疮等的治疗。
其收敛作用均源于乌贼骨富含钙,可中和胃酸,于皮肤、粘膜表面有制泌、收敛、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另外在民间还用于哮喘、疟疾的治疗。
乌贼墨据《本草拾遗》所述:性惊,昧涩,人心经,活血化淤,凉血止血等。
现作为一种中药,主要为止血剂,治疗出血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胃出血等‘。
乌贼肉药用,始载于《名医别录》:性平味酸,人肝、肾两经,能滋阴血,益肺气,养肝肾,补血脉,利胎产,调经带,常煮食内服。
乌贼血据《本草纲目》记载,可主治耳聋。
乌贼卵可用于开胃利水。
1.2 章鱼的药用价值在我国药用的章鱼类主要有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真蛸Octopus vulgaris、短蛸Octopus ochellatus 等。
据《本草纲目》记载:“甘咸,寒,无毒”,“养血益气”之说,药用鲜肉和干肉,沿海民间用作补益强壮药,催乳,治疟疾等。
目前认为章鱼具有消炎、活血、抗癌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等。
2 头足类药物的开发研究头足类药物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乌贼墨、鱿鱼墨和章鱼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乌贼骨和鱿鱼骨的药理活性,章鱼毒素的组成及活性,鱿鱼中活性物质等;以及头足类动物加工的副产物。
2.1 乌贼墨、鱿鱼墨和章鱼墨乌贼墨存在于墨囊内,在遇到天敌时吐出的一种防身物质,可影响或麻痹入侵者的视觉与嗅觉。
鱿鱼和章鱼也有墨囊,我国习惯按种类分开,而国外在研究乌贼墨时将动物的来源范围定为整个乌贼类动物,包括带有墨囊的软体动物。
2.1.1 乌贼墨:乌贼墨的药用价值最早始于止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抗肿瘤研究一度成为新的热点。
乌贼墨中含有高效抗癌活性成分,经提取、分离和纯化,得到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粘多糖。
这种粘多糖与蛋白分子相连,构成一种比较复杂的蛋白一多糖复合体‘引。
Takaya等首先对乌贼墨蛋白一多糖复合体进行了体外研究,发现对Meth—A肉瘤细胞无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但可以抑制小鼠体内的肉瘤细胞的生长,并发现小鼠腹腔内巨嗜细胞的活性增强,以此推测,其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肉瘤细胞的生长。
近年我国吕昌龙¨、赫生生¨、王群¨等人对其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活性.以及促凝血机理、化学特性、开发新的药理活性等方面作了研究。
2.1.2 鱿鱼墨和乌贼墨比较:20世纪80、90年代日本报道鱿鱼墨具有抗溃疡和抗肿瘤作用、”,其有效成分为一种耐热的肽多糖。
郑高利等¨的研究也发现鱿鱼墨具有和乌贼墨相似的止血和抗移植性肿瘤作用,提示二者也具有相似的生物功效;还研究了鱿鱼墨和乌贼黑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和灰分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鱿鱼墨含较多的有机物,而无机物不到乌贼墨和章鱼墨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墨的锶和铜含量非常丰富。
锶在动物的骨骼生长中有重要的作用,还能部分代替钙的功能,因此在营养保健中的作用受到关注。
墨囊中的高浓度的锶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2.1.3 乌贼墨和章鱼墨比较:1995年日本的松江一等人对乌贼墨的性质进行比较(见表1)。
由于乌贼目的乌贼有10腕,八腕目鞘科(又叫章鱼科)的章鱼有8腕,分类上有较大的不同,二者共同之处是有墨囊。
但其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
在表1中对其主要成分、触感、生物学效应、生理作用进行了比较,章鱼墨除了形成烟雾效果外,还有麻痹作用,目前还没有发现其有明显的生理作用。
2.2 乌贼骨和鱿鱼骨乌贼骨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系由N一乙酰氨基葡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用乌贼骨水提液给∞Co照射过的小鼠灌胃,可提高存活率25.2%,且使5一HT水平迅速回升,对骨髓DNA含量也有提高,表明乌贼骨有一定抗辐射作用。
化学处理过的海螵蛸还可用作接骨材料。
乌贼骨和鱿鱼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的6一结构的甲壳素和壳聚糖,与从虾蟹壳中制备的一壳聚糖的性质有较大的不同。
将.和6一壳聚糖制备成人工泪液后,B一壳聚糖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粘度。
13一甲壳素有非常高的吸湿保湿性能,也易进行化学改性,因而它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将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3.
牡蜘是常见的贝类, 属于软体动物门, 肉嫩味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名贵海产品。
自古以来, 其壳和肉就被人们作为强筋健骨、滋补养颜的佳品, 古今中外都有极高誉称。
牡蜗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 被誉为海珍之冠。
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海之奶”旧本人则视其为“根之源”、“海之玄米”。
3.1牡蜘既是食品又是良药。
牡蜘的药用价值, 我国汉代《伤寒论》中已有记载。
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有更多的注述。
曰牡蜘肉甘温、无毒, 煮食治虚损、调中、解丹毒、补妇人血气, 以姜醋生食之, 治丹毒、酒后烦燥、止揭炙食, 甚美, ‘令细肌肤, 美颜色《海草纲目》中曰牡蜘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
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 治疗寒热痰, 能补养安神。
但对牡场进行深入研究, 还只是在生物技术较为发达的本世纪七十年代。
日本科学家首先从新鲜牡蜘中提取出精粉, 并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 对牡蜘成份作全面分析,发现牡骊不仅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比例合适的微量元素、牛磺酸, 而且还含有海洋生物所特有的多种营养成份。
据分析, 干牡蜘肉含蛋白质高达环至“, 脂肪至, 肝糖至。
此外,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烟酸、碳水化合物和钙、锌、铁、硒、碘等多种营养成份。
钙含量接近牛奶倍,铁含量为牛奶的倍。
其中的天然牛磺酸,被医学界认为具有降血脂, 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人体免疫力, 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肝炎、免疫力降低等疾病洽疗中取得良好疗效, 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滋养作用。
对抗癌及防止癌细胞扩散也有一定效果。
3.2
早在抗结核药物间世之前, 牡砺制剂曾作为抗结核的特效药, 并对夜尿多, 盗汗等症状有明显效果。
牡蝎制剂的临床应用范圃随着经验的积累正在不断扩大, 如对严重酒后酒精中毒病人有效, 可消除大量饮酒后胃部不适, 恶心同时对男子的生精起强壮作用,给因精子减少而造成的不孕患者带来福音牡蜘提取物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产前或产后虚弱有明显疗效。
总之, 因为牡蜘制剂的功效广泛, 历史悠久,疗效可靠。
成为当今医药保健高科技开发的热点之一。
4.
芋螺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芋螺科(Conidae)芋螺属(Conus)的一些海产螺。
壳的边缘直,壳阶渐窄,螺塔低,螺口窄,开於第一壳阶。
能猛射出一股麻醉毒素,某些大型种曾致人於死。
常取食蠕虫和贝类,有少数能捕鱼。
多在印度太平洋区。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海荣芋螺(C.gloriamaris)长10∼13公分(4∼5吋),金黄褐色,有美丽的网纹,为世界最宝贵的贝壳,已取得标本不足100个。
4.1
芋螺毒素对靶位分子作用的高度选择性及其化学多样性对于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极有价值。
芋螺毒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用研究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已有重大进展,研究中的疾病治疗范围包括慢性疼痛、癫痫、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痉挛、癌症以及中风等。
多种具有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芋螺毒素应用于临床麻醉手术的辅助药物也在进行研究,喉部
肌肉的快速麻痹有助于气管内插管等手术。
仅近年来发表的芋螺毒素的医用专利已将近百件。
4.2
芋螺毒素药用的另一重要方向是作为抗癫痫药物。
GX一1007,即Conantokin—G,是一个含有5个羧基谷氨酸的多肽,是NMDA受体的拮抗剂,动物实验证实有良好的抗癫痫作用,对难治疗的癫痫有效,也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
芋螺毒素药用研究的其他方向还有:具有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抑制作用的T家族芋螺毒素,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以及抑制Ct。
一肾上腺素受体的一些芋螺毒素,可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过度增生引起的尿失禁。
5.软体动物的研究前景
头足类动物常被加工为干品和冻品,加工的副产物,如内脏物、骨、皮、墨汁等约占总比例的30%,而乌贼墨、乌贼骨、鱿鱼墨、鱿鱼骨、鱿鱼内脏、章鱼毒素、章鱼视紫质以及头足类动物的血液等均是加工的副产物,且是头足类药物的主要部分,这类药物的开发研究,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化废为宝,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芋螺毒素在探讨毒理药理机制、疾病病因和建立新药物靶位方面均可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如K-与芋螺毒素和钾、钙离子通道作用位点的阐明对研究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能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晓燕,等.乌贼的综合药用.中国海洋药物,1999,l8(2):46
2 蔡祖花,等、乌贼墨的药用研究概况.中国海洋药物,2000.19(5):46
3 雷晓凌,等海洋头足类药物开发前景
4 钟明鼐(Zhong MN),陈冀胜(Chen JS).芋螺毒素研究展望[J].生命科学(哳Sci),1996,8(5):23I25
5 许实波.海洋生物制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4
6 张金鼎.海洋药物与效方.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16,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