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技能)第六章 领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领导

第一节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和作用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包括三层含义:①领导活动中必须有领导者与下属或追随者;②领导者应拥有影响下属或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达到组织目标。

(二)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指挥是组织中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工作。

2.协调作用协调是领导工作的重要职能。

3.激励作用激励是有效实施领导工作的法宝之一。

二、领导影响力

(一)领导影响力的类型

概念: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1.权力性影响力

概念:权力性影响力是指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利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由组织赋予的正式职位而获得,以外推力的形式发生作用。

构成的主要因素有:职位因素、传统因素、资历因素

特点:①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被领导者的表现为被动服从;②以外推力的形式发挥作用,对被领导者的激励作用不大;③不稳定,随领导者地位改变而变化;④常依靠奖赏等附加条件起作用。

2.非权力性影响力

概念: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被领

导者虽不受正式规定和合法权力的约束,但却对领导者产生顺从和依赖,构成的主要因素有: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

特点:①具有自然性、非强制性,往往潜移默化地起作用;②下属信服、尊敬,激励作用大;③影响力稳定而持久,不随领导者职权地位的改变而变化;④对下属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二)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渗透。

三、护理管理中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

2.业务素质“专才”,“通才”。

3.能力素质

4.身体心理素质

第二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形成时期:20世纪40到50年代

(一)吉赛利的领导特质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将领导者的特质归纳为个性特征(P)、能力特征(A)和激励特征(M),并将各种特征对领导者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如下。

表吉赛利的领导者个人特征研究

重要性个性特征

非常重要督察能力(A)

事业心、成就欲(M)

才智(A)

自我实现欲(M)

自信(P)

决断能力(P)

安全的需要(M)

与下属关系亲近(P)

中等重要首创精神(A)

权力需要(M)

对高额金钱报酬的需求(M)

处理事务的成熟程度(P)最不重要性别(P)

(二)斯托格笛尔的领导个人因素论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管理学家斯托格笛尔总结了领导者的应具备的个人特征,包括:5种身体特征、16种个性特征、6种与工作有关的特征、9种社交特征。

(三)鲍莫尔的领导品质论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10种品质包括: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勇于负责、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

二、领导行为理论

形成时期: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一)领导方式论

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最早提出,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3

种类型:

1.独裁式领导也称专制型领导。

特点:权力定位于领导者,做决策时下属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只有服从和执行。适用于紧急情况下及缺乏决策能力的群体。

2.民主式领导

特点:权力定位于群体,组织成员能够参与决策、讨论,工作中有一定的自主权。适用于知识、技能比较成熟,能参与决策的群体。

3.放任式领导

特点:权力定位于成员,领导很少运用权力。适用于知识、技能成熟,能制定决策、执行任务、自我指挥与控制的少数专业人员。

(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由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提出,将领导行为归纳为两类,即任务型领导和关心型领导。

任务型领导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注重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关心型领导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善于同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两种领导行为相互结合形成4种基本的领导风格,即领导行为四分图,包括低任务高关心人、高任务高关心人、低任务低关心人、高任务低关心人。

高任务高关心人的领导风格,比其他3种领导风格更能取得高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足感。

(三)管理方格理论

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工业心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用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横坐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构造了管理方格图,其中典型的有以下5种:

1.1型:贫乏型领导者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只是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及维持人际关系。

9.l型:任务型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和效率,而不关心人,忽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虽然达到一定的工作效率,但下属士气不高。

1.9型:俱乐部型领导者只关心人而不关心生产,十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对下

属迁就,做老好人,从而维护和谐的组织气氛。

5.5型:中间型领导者对人和生产有适度的关心,保持工作与满足人们需要的平衡,维持一定的工作效率和士气。

9.9型:协作型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通过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促进工作和生产的发展,使员工利益与组织目标互相结合。员工士气旺盛,在和谐的气氛中齐心协力地完成工作任务。此型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

三、领导权变理论

形成时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

(一)权变理论

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费德勒提出。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效果的“情景因素”有三种,即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任务结构及职位权力,其中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是决定领导者在群体中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费德勒将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分成8种类型(见表)。其中,三种条件都具备是领导者最有利的环境,三者都不具备是最不利的环境。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采用以工作为中心的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较好;而对处于中间状态的环境,则采用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二)情境领导理论

情境领导理论又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管理学家赫尔塞和布兰查德提出的。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考虑,当被领导者渐趋成熟时,领导行为要作相应调整,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效果。

成熟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将两者高低组合,就形成了4种类型的成熟度构型:

表费德勒权变理论领导类型与情景变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