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理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方法与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第30卷第4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Dec 12007,Vol 130,No 14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 C M

“973”针灸专栏

有效整理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方法与要求

赵凌 任玉兰 余毓如 彭静 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摘 要:根据古代针灸文献内容丰富的特点,提出古代针灸文献研究应注意全面收集资料;注重原始

文献、同源文献的考正和引用;范围采集应明确确定;对收集资料要分类、分级;充分应用建立数据库的方法提炼、挖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应制订操作标准,统一培训,确保研究质量。

关键词:古代针灸文献;研究方法与要求中图分类号:R245;R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07)04-0001-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NO.2006C B504501)

作者简介:赵凌,女,助教;梁繁荣,男,1956年11月生;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经穴特异性研究。

Research on M ethodology and Requi re ments of the Anci ent Acupuncture

and M oxi busti on Docu ments

ZHAO L ing,R EN Yu -L an,Y U Yu -ru,PEN G J ing,L I AN G F an -R o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 M ,Chengdu,610075,China )

Abstract:Anci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 on docu ments are rich in content .W e bring f or ward the methodol 2ogy and require ments on how t o research on it .For exa mp le,collects data overall,pays attenti on t o the check and quote in p ri m itive docu ments and the consanguinity docu ments,ascertains acquisiti on range,classifies data,builds up data -base t o su mmarize and excavate,for mulates standard of perfor mance and trains researchers during the whole course t o insure the research quality .

Key W ords:Anci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 on Docu ments;method;require ment

古代针灸文献内容非常丰富,如何进行有效整理并从中发掘出对现今临床具有指导价值的相关成果,是当代针灸文献研究去伪存真面临的重要方法学问题。本题组在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过程中,通过古代针灸文献整理和挖掘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对有效整理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方法与要求建议如下,供同道参考。1 全面收集资料

针灸文献内容十分丰富,要查找的信息在文献中分布面很广,但文献研究要得出科学的结论,其

前提是具备充分的论据,而充分的论据则来源于全面的资料和对它们进行严谨的分析。论据越充分,论点的说服力才越强。因此,资料的全面收集是科学结论做出的基石。如何做到资料全面收集?我们认为首先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涉及的文献范围,查询目录书有关线索,找出相关文献信息,避免疏漏。在查询时可以参考针灸专著及包含针灸专卷、专篇论述的论著类、类书类、丛书类文献。其次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信息,如图书馆藏书、超星数字图书网和部分光盘版、网络版图书等。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30卷

2 注重原始文献、同源文献的考正和引用

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对原始文献的考正,以及对同源文献引用的处理。众所周知,古代中医文献包括针灸文献在内,都存在原始文献和间接文献两种。间接文献经过一次甚或多次传抄、转述、引录、加工后,难免会出现与原始文献相比的文字差异、内容失真、扭曲、丢失等现象。鉴于这些情况,在进行古代针灸文献的整理研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间接文献资料,以免造成资料的不真实。例如:徐凤所撰《针灸大全》首载完整的“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的“天星十一穴歌”相比较,文字差异较大。该歌诀也被《针灸聚英》记载,名为《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针灸大成》中同样收录了该歌诀,名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以上各种记载内容大体相同,但文字各有出入。综合分析,《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记载的“十一穴歌”语言精练,主治内容与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符,而其他书籍记载的“十二穴”歌诀则是经过各自作者的润色和补充、修改。由此,《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为原始文献;《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马丹阳天星十二穴”的记载都是《针灸大全》中相关记载的同源文献。又如:《针灸大全》:“内庭足指内,胃脘属阳明。善疗四肢厥,喜静恶闻声。耳内鸣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思食,针后便惺惺。”《针灸大成》:“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而《针灸聚英》则有论述:“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气虚不能食。针著便惺惺。”其中“气虚不能食”明显为传抄的失误,故在进行文献整理时,还要通过比较同源文献去伪存真,保证信息收集的质量。

3 采集文献范围的确定

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紧紧围绕目标,确定相应的文献采集对象和采集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疾病种类,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等诸多因素,古代病证名称和现代病证名称相差较大,甚至现代的许多疾病命名在古代文献中根本没有涉及,这无疑对文献采集范围的确定造成了层层障碍。例如,要分析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点,但在古代没有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完全对应的疾病病名,这就需要通过参照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标准,如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确立需要收集的相关中医针灸治疗的适应症状并加以归纳,来总结临床治疗规律。4 资料的分类和分级

在进行文献整理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量是非常大的,但必须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或资料本身的特点加以分类和分级。例如,在关于针灸的治疗文献整理中,可首先根据治疗文献自身的特点将其从关于经络、腧穴、治疗方法、病证等方面加以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研究目的进行有重点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设立不同类型文献的等级和权重,以保障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

5 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针灸古代文献的研究结果不能只解决诸如经、穴使用频次等问题,应该充分运用计算机程序系统,挖掘出更有深刻内涵的分析结果。因此,建立一系列标准的、便于检索的数据库以提高工作效率是研究的必要手段。例如,古代腧穴的命名尚不规范,常出现“一穴多名”的情况,对穴名的查找和统计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以腧穴名称与定位(G B/T12346-2006)为标准腧穴名称,收录各朝代、各文献提及到的腧穴所有别名、特定穴名,建立一个Access电子腧穴数据库,以实现对腧穴选用、配伍等信息的快速查找和统计。同时,标准数据库的建立也为进一步深入的文献分析、文献数据规律探讨和数据挖掘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制定操作标准,统一培训

一项研究的顺利进行,在研究方法成熟的基础上必须制定相关的操作标准,并采用统一培训的方式,让从事该研究的每位人员都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以保障研究的顺利实施和研究质量的统一。从资料全面收集开始直到结果的分析,各个环节都应当制订相关的操作标准,诸如:数据录入规则、文献校对规则、文献筛选规则等,以规范研究中每个步骤的实施,确保研究质量。

总之,要达到有效整理针灸古代文献,发掘、提炼古代针灸文献中蕴藏的相关规律,上述方法与要求可资借鉴与参考。

(收稿日期:2007206208)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