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幼儿胆怯心理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用“点头”、“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要求参加活动,游戏中自己有不同想法时,也不愿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更是羞于开口;家里“无法无天”,到幼儿园却判若两人不敢离开父母;课堂上不敢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不愿与小朋友交流等现象,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胆怯”。胆怯俗称胆儿小,它是心理懦弱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是对无危险情境的畏惧与退缩倾向,是一种与勇敢相反的性格意志品质。这样的情况在如今很多独生子女身上不鲜见,如何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成了一些父母的心病,不少父母在谈到孩子胆怯时,常常忧心忡忡,一筹莫展:担心孩子不敢大声说话;忧虑孩子难诉委屈;将来不能成大器;可能不会保护自己;孩子健康会受影响------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孩子的胆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胆怯的阴影,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大方开朗的生活迫在眉睫。

新《纲要》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确实,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因为它更容易被忽视,同时也更能影响幼儿的一生。由此,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成了幼儿园的主要价值取向。

著名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认为: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3—6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抓住这个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实施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对近万人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52%的人认为自己胆怯、腼腆;另一项由心理学家伯纳多西组织进行的,500人的测试表明:胆怯者竟占了48%的比例。正如上面所引述的,即使成年人当中,胆怯也是广泛存在的。只是胆怯所表现的程度和时间长短不一样罢了。作为孩子的老师和父母,应该有信心帮助孩子克服胆怯。我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发现在群体中有不少幼儿存在着“胆怯心理”障碍。尽管克服胆怯没有“灵丹妙药”,但综合中外专家的研究来看,克服和减少孩子的胆怯还确实是可能的。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分析幼儿胆怯心理的行为表现,探寻恐惧原因,建立个案观察纪录表(附后)。

2、针对有不同

行为表现的胆怯心理幼儿,讨论实施方法。

3、研讨如何让胆怯幼儿尽快从胆怯、不自信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培养目标:

1、探索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幼儿(特别是缺乏自信的幼儿)积累成功经验,形成“精神愉悦自我激励增强自信”的良性循环。

2、过客观的积极评价,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和自卑,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以自信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三)实施原则:

1、面向全体与重点施教相结合。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3、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

4、培养自信心与培养相关心理因素结合。

三、研究的过程和具体实施措施:

第一步:前期准备。

我们在实验前期发放了家庭问卷调查表(附下),为有胆怯倾向的幼儿建立个案,判断其是否胆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附表:

家庭问卷调查表

——您的孩子胆怯吗?

幼儿姓名

尊敬的家长:

您好!近期我们正在开展“克服幼儿胆怯心理”的课题研究。为了能够更确切、详细地了解你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使我们的活动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教育意义,为终身和长远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来促进孩子

第二步:观念更新,改善幼儿的心理环境。

(1)教师关怀、爱护、尊重、信任、积极接纳胆怯幼儿,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

如班上胆怯的幼儿王源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对每次的科探活动特别有兴趣。有一次在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中,我刚把垫板垫在装满水的杯子下转过来,准备做《空气的压力》实验时,

发现王源凯在下面小声地嘀咕着什么,就走过去问他,他看了看我,轻轻的说了一句:“垫板不会掉下来,因为下面有空气托住,我在书上看到过。”全班哄然大笑,我惊讶地说:“你都知道啦,真能干,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和你说得一样吗?”说着我偷偷地令实验发生一点小‘变故’,把垫板虚掩住杯口,留一条小缝,结果当然是垫板掉下来,水流了一地,小朋友一看,与预想的不一样,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因为杯子太小了,有的说因为水装太多了,有的却认为水装太少了,幼儿的发言中,在幼儿的建议下,老师又试了几次,可是却连连“失手”,小朋友一看急了,到底为什么呢?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请王源凯小朋友上来动手试一试,他愉快地答应了,在我的帮助下,他顺利的完成了这个实验。小朋友们都拍手表扬了他,课后,我还看到他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探讨呢!当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就很容易摆脱羞怯。所以平时多让孩子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多鼓励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言,千万别让孩子生活在集体活动的圈子之外。

(2)正面引导,积极评价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长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

如及时用语言(“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我们再试一次”、“你能行”等)、表情(微笑)、动作(摸摸孩子的头和手、蹲下来和孩子交流等)和象征性的奖励(比如小红花、五角星),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强化成功感。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说自信的话。如:“我能行”、“我真棒”、“胜利属于我”等。

第三步:行动干预,矫正幼儿的胆怯行为。

1、面向全体的教育行为干预。

(1)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如让幼儿轮流做小班长、领操、当值日生;美工作品全都展出,集体活动中个个参与,形成“我和别人一样好”的自我意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自我概念刚刚萌发,尚不清晰,往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有进步就及时表扬,这样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自信,从而引发其潜在的积极性。

(2)对幼儿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如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敢大胆说话的幼儿,教师鼓励其能抬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经过努力都能获得不同的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避免屡遭失败的负效应。

(3)组织幼儿与相等能力的同伴平等竞争:胜了,自我赞赏,增强信心;败了,分析原因,自我矫正,努力争取胜利。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优缺点,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缺陷,但并不代表有缺陷的人就不如别人;引导幼儿合作活动,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提高做事的兴趣,更好、更快地保证每位孩子获得共同的成功。

(4)讲英雄的故事,向英雄学习。如《董存瑞的故事》、《黄继光的故事》等。

(5)家园共同努力。介绍克服胆怯、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如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在平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一个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胆怯的感觉会大大削弱,对于孩子也一样。所以,家长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的责任。我们有时不妨故意表现出无助,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有责任心的人能自觉克服胆怯行为;又如让家长在家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如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跟谁一起玩?你们玩了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老师教了你们什么本领?”“今天中午吃什么了?味道怎么样?”等等。还可以带孩子去小伙伴家做

客,或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让他们在共同游戏、玩耍中增加孩子说话的机会;再如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