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害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害症状
水稻螟虫皆以幼虫蛀入稻株茎秆中取食。
致使苗期、分蘖期呈现枯心苗;孕穗期成为
死穗苞;抽穗期出现白穗;黄熟期成为虫伤 株。二化螟、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 枯鞘。 水稻受螟虫为害后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以分 蘖临界期到最高分蘖期补偿能力强;分蘖期 以后则无补偿作用。
三 化 螟 造 成 的 枯 心 苗

二、稻纵卷叶螟
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俗称卷叶虫、苞叶虫、
白叶虫等 。 是我国稻区常发性的主要水稻害虫,一般使 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达50%以上,甚 至导致绝产。
识别特点
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
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 黑色。 幼虫:中后胸背有8个毛瘤。 蛹长7~10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长圆筒 形。 成虫:前翅外缘有暗褐色带,内、外横线黑 褐色,之间有一短黑褐色横纹(雄蛾有一眼 状纹),后翅有横线两条。
飞 虱 危 害 症 状
发生特点




褐飞虱在山东省每年约发生3~4代。 褐飞虱在北方稻区不能越冬,具有迁飞习性,7月中、下旬 从南岭迁入北方稻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中稻黄熟收获 时,产生大量长翅型成虫,向南回迁。8月下旬、9月上旬盛 发,为害水稻抽穗至灌浆、乳熟期。水稻乳熟期至蜡熟期虫 口密度最高,是水稻受害的主要时期。 白背飞虱在山东省一年约发生4~5代。北方不能越冬。一般 白背飞虱7月下旬、8月上旬盛发,为害水稻分蘖至拔节、孕 穗期。 灰飞虱在北方稻区一年发生4~5代,以若虫在稻根、枯叶下 及土缝内越冬。主要为害秧苗和分蘖期的稻苗,同时是水稻 条纹叶枯病的主要传毒媒介。 水稻密度过大,长期深水,氮肥施用过多,导致水稻生长茂 密嫩绿,茎叶徒长,后期贪青,田间郁闭,小气候荫凉多湿, 有利于飞虱的发生危害。
发生特点
山东水稻产区一年发生三代。
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
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 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 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 水稻处于分蘖期或孕穗期,或施氮肥多,长 相嫩绿的稻田,卵块密度高。
二化螟识别特点
水稻上的主要害虫。 在北方稻区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有褐飞虱、 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
识别特征
稻飞虱的虫体很小,刺吸式口器从头部前端
伸出,后足胫节端部有一能动的距,善飞跳。 成虫有短翅型和长翅型两类,长翅型的前翅 长度超过体长,短翅型的前翅是体长的一半 左右。 若虫共5龄。 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的形态区别见表。
褐飞虱
体长2.5mm。 卵帽几乎与叶鞘相平,或 雌虫褐色, 稍外露。卵一般10余粒, 刚孵化时约1mm长,长 体长3.5mm。 到5龄时有半粒麦粒大。 肚子膨大如 双行排成卵块。卵粒长 雌虫全体褐色, 1mm左右,丝瓜形,初 全身黄褐色,隐杂有粉白 麦粒大。雄 但较深 色花纹 虫深褐色, 产时稍带黄色,孵化前黄 肚子不膨大 色
发生特点
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 第一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为害春稻和禾 本科杂草,发生数量少;第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 盛发,第三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盛发,第四代幼 虫于9月中、下旬发生。以第二、三代发生量最大, 为害最严重。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本地不能越冬。 若7~8月份山东稻区多雨、高湿,温度适宜,有利 于2~3代发生为害,如高温干旱,虫害发生轻。 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叶片嫩绿,稻株徒长,株间 郁蔽,稻纵卷叶螟发生尤为严重。
灰飞虱雌虫
灰飞虱雄虫
灰飞虱若虫
白背飞虱雌虫
白背飞虱雄虫
白背飞虱短翅型成虫
白背飞虱若虫
褐飞虱成虫
褐飞虱若虫
褐飞虱短翅型
危害特点



稻飞虱均以成虫、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以刺吸式口器刺进 水稻叶鞘和茎杆吸食汁液。 水稻分蘖期受害,茎秆上出现不规则长形棕褐色斑点,严重 时逐渐变黑,整株枯死。 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叶片变黄,稻株矮小,茎秆黑而 臭,不抽穗或抽出的穗呈褐色,籽粒空秕率高,甚至成为半 枯穗或白穗。 水稻乳熟期受害,叶灰,茎烂,形成不实穗,甚至成片倒伏 枯死。为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黑,整株枯萎倒伏,田间出 现“黄塘”、“冒穿”,逐渐扩大成片,造成全田枯荒,导 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飞虱还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
源自文库
虫态
种类
成虫
长翅型
体长3mm, 雌虫背心土黄 色,两边黑褐 色。雄虫全部 黑色 体长3.5mm, 雌虫背心黄白 色,两边褐色。 雄虫背心黄白 色,两边黑色
短翅型
体长2mm, 雌虫背心淡 黄色,两边 褐色。雄虫 全部黑色

有一个突出的卵帽,卵帽稍 微露出在叶鞘外。卵一般5~ 10粒,双行排列成卵块。卵 粒长1mm左右,香蕉形,初 乳白色,孵化前淡黄色
水稻害虫
概述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
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6%,产量占粮食作物 总产量的43%,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居粮食作 物之首。 我国危害水稻的害虫有385种,常见30多种。 严重危害的害虫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 螟虫、稻苞虫、稻叶蝉、稻蓟马等。
一、稻飞虱
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又称稻虱、蠓虫子,是
发生特点




二化螟在山东省一年发生二代,以4~6龄幼虫在稻茬、稻草 及杂草中越冬。 越冬成虫5月中、下旬至6月初出现。雌虫羽化后即能交配, 3~5天达到产卵高峰,卵孵化出幼虫进行为害。 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中、下旬,造成枯鞘、枯心苗,一代成 虫发生在7月底8月初。 二代幼虫8月上旬开始发生,造成枯孕穗、白穗或虫伤株。 二化螟一般多在施氮肥过多或追肥过晚、稻株徒长和靠近芦 苇的稻田为害较重。温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较大,一般温度 23~26℃,相对湿度86~93%时,最有利于孵化。 7、8月份多雨、潮湿、温度偏低或田间荫蔽,二化螟为害重; 反之,干旱少雨、夏季气温高,不利于二化螟发生。
若虫
刚孵出时只有小粉粒大,长 到5龄时有一粒半芝麻大,腹 部椭圆形。1~2龄体乳白色 至黄白色,3龄全身乳白色, 3龄开始出现灰褐色斑纹,腹 部背面有淡色“八”字斑纹
灰飞虱
白背飞虱
体长2.5mm。 刚孵出时只有小粉粒大,长 卵帽下陷在叶鞘内,外面看 雌虫背心黄 到5龄时有半粒稻米大,腹部 不见。卵一般7~8粒,单行 橄榄形,1~2龄全身灰白色, 白色,两边 排列成卵块。卵粒长1mm左 3龄开始身上有灰白相间的斑 淡褐色。雄 右,尖辣椒形,初产时乳白 纹,背心有一块倒“八”字 虫发生少, 色,孵化前呈黄色 形白斑 体色较深

发生特点
北方稻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稻茬、 杂草丛中和叶鞘苞内越冬。 第一代幼虫一般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 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幼虫发生在 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第二代幼虫为害最重。 直纹稻苞虫是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气候、虫口基 数、食料、天敌等条件是影响其发生轻重的重要因 素。若冬季和早春高温多湿,当年有可能大发生, 夏季高温高湿对其不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虫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钾 肥合理使用,浅水勤灌,适时烤田,防止长期深水, 促进稻株生长,达到抑虫增产的目的。 2、保护天敌:稻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如黑肩绿 盲蝽、蜘蛛类等,通过保护利用天敌,对控制害虫 为害有重要作用。如推广稻田放鸭食虫,对防治稻 飞虱有显著效果。
三、稻螟虫
鳞翅目害虫,俗名水稻钻心虫。 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二化螟、褐
边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 山东省水稻产区防治以二化螟、三化螟为主。
三化螟识别特点
成虫:雌成虫前翅近三角形,黄白色,
在中室下角有一极明显的黑点;雄成虫 前翅灰褐色,从顶角有一条褐色斜纹伸 向后缘。 幼虫:老熟幼虫大多数为淡黄白色,腹 足趾钩为单序,横向扁圆形排列。

危害特点
初孵幼虫多在心叶、叶鞘内和幼嫩叶片上取食为害。 幼虫进入2龄期开始爬至叶尖附近,吐丝将稻叶纵 卷成苞,躲在苞内啃食叶肉,被害处呈透明白条状。 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2~3片稻叶连缀在一起卷成 虫苞,取食表皮和叶肉,留下一层白色薄膜。幼虫 有转苞为害的习性,4龄后转苞频繁,一生可为害 5~9片稻叶。 为害严重时,稻田内叶片一片枯白。



卵块多呈长椭圆形,由数粒至数百粒卵组成,排列呈鱼鳞状。 幼虫有5~8龄,一般为6龄。体上有暗褐色纵线5条,即背线、 亚背线、气门线,腹足趾钩为异序全环,内侧钩长,3序, 外侧钩短,单序。 蛹长11~17毫米,圆筒形,初为淡黄色,腹部背面可见5条
纵绒,后变为棕褐色,纵线渐渐不明显。

成虫体黄褐色,前翅略呈长方形,前翅中央有一黑斑,其下 还有三个不明显的小黑斑;前翅外缘有7个黑点 。
四、稻弄蝶
属鳞翅目弄蝶科,幼虫又称稻苞虫。
我国为害水稻的弄蝶达13种以上。北方稻区
主要有直纹稻弄蝶、隐纹稻弄蝶、曲纹稻弄 蝶。 上述3种稻弄蝶中,以直纹稻弄蝶分布最广, 是北方稻区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
稻弄蝶头部
曲纹稻弄蝶
隐纹谷弄蝶
直纹稻弄蝶
直纹稻弄蝶识别特征

卵:褐色,半球形,直径0.9mm,初灰绿色,后具玫瑰红斑, 顶花冠具8—12瓣。 幼虫:体纺锤形,头正面有一“山”形褐纹,前胸背板有一 黑横纹,前胸收缩呈颈状。 蛹:淡黄色,长22—25mm,近圆筒形,头平尾尖。 成虫:触角棒状,前端弯曲呈钩状,体翅黑色,前翅有7—8 个排成半环形的白斑,后翅有4个白斑,排成一字形。
直 纹 稻 弄 蝶 成 虫
直纹稻弄蝶成虫
直纹稻弄蝶蝶蛹
直纹稻弄蝶幼虫
危害特点
隐纹谷弄蝶幼虫不做苞。 其他两种1~2龄幼虫多在叶尖或叶边缘纵卷成单叶 虫苞。 3龄后吐丝卷结数片乃至10余片叶成苞,白天在苞 内蚕食苞叶,晚上或雨天爬至苞外吃其他叶片,一 苞的叶片吃光或受惊后逃跑,可重新结苞为害。 老熟幼虫在稻丛基部结茧化蛹,或在苞内、土缝中 化蛹。 弄蝶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将全叶吃光,使稻株矮 小,成熟期延迟,稻穗缩短,每穗粒数减少,千粒 重降低;危害严重时还可食害、咬断穗子枝梗,对 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水稻品种不同受害程度有差异,一般叶 质硬肉薄、叶片窄的品种,发生轻。 2、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适时烤田,促使水稻生长健 壮,适期成熟,防止后期贪青徒长,以减轻为害。 3、开展生物防治。在发蛾盛期,用松毛虫赤眼蜂、澳州赤 眼蜂进行防治,也可以菌治虫,用杀螟杆菌、青虫菌每克含 活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每亩100~200克,再加少量洗衣 粉(约为农药用量的1/5),加水60~75公斤喷雾,一般从 孵化始盛期开始每隔4~5天用药一次,共2~3次。 4、药剂防治。抓住时机,适时用药。一般于蛾高峰日后5~ 7天或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阿 维氟铃脲复配,2.8%阿维+3%氟铃脲(金标)施药时间以 早晨、傍晚为好,阴天全天均可,如细雨天用药应提高农药 浓度。注意安全用药,防止人、畜中毒。

3、药剂防治
根据田间虫情调查,狠抓早发田和虫源中心。 最好在水稻生长的前中期,抓住孵化高峰期至低龄 若虫高峰期施药。 当若虫数量激增或出现短翅型成虫时应立即施药。 目前采用的药剂有: 噻嗪酮(扑虱灵)、ddvp+叶蝉散、吡蚜酮、吡虫 啉、锐劲特 上述农药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施药时尽量对准稻 丛基部,量要足、要均匀、保持浅水,统防统治。 “三统一”施药: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 严重受害的田块,施药时可加入0.2%磷酸二氢钾。
螟 虫 造 成 的 白 穗
二化螟造成的枯鞘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源。水稻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彻底清除 田边、沟边杂草;结冻后,把露在地面的稻茬挖出沤肥或烧 毁,消灭越冬幼虫。发生重的地块,稻草应尽早处理,于5 月前作燃料或其他用途先行处理。 2、灌水灭虫。先降低化蛹部位,后灌水淹杀。 3、药剂防治。6月中、下旬秧田后期、8月上旬拔节孕穗期 是药剂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加强田间调查,如每亩有卵块 20~30块应于孵化高峰后3~5天施药;超过40块,于孵化 高峰后1~2天用药,隔5~7天一次,每期共防治3次。 常用药剂有: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克,或50%甲胺磷 乳油150克,或5%锐劲特胶悬剂3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 100毫升,以上药剂均加水50~60公斤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