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

合集下载

《乡愁》全文与赏析(优秀10篇)

《乡愁》全文与赏析(优秀10篇)

《乡愁》全文与赏析(优秀10篇)总结篇一板书:读(诗歌)──赏(意境)──悟(情感)赏析:篇二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乡愁-乡愁余光中、阅读答案、赏析

乡愁-乡愁余光中、阅读答案、赏析

••••••••••••••••••••••••••••••••乡愁《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目录1234乡愁1乡愁原文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英文译文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2作品赏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的感情基调

《乡愁》的感情基调

《乡愁》的感情基调
《乡愁》是一首抒发诗人余光中内心深深思乡之情的现代诗歌。

整首诗的基调是忧郁、悲愤、深沉、哀伤、忧伤的,表现了诗人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四种不同的场景,即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和现在的海峡,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场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了他对祖国分裂的痛苦。

诗中的“小时候”和“长大后”两个时序语,贯穿全诗,表现了诗人成长的过程和对过去的怀念。

而“后来啊”和“而现在”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诗人用这些词语将个人的经历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诗的结尾,“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美好愿望。

这句话不仅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也使得诗人的思乡之情得以升华,表现出他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总之,《乡愁》这首诗以忧郁、悲愤、深沉、哀伤、忧伤为基调,抒发了诗人余光中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肺腑,是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乡愁》阅读及答案参考

《乡愁》阅读及答案参考

《乡愁》阅读及答案参考《乡愁》阅读及答案参考「篇一」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阅读题练习:《乡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___________手法,含蓄、委婉地把____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

余光中《乡愁》阅读题参考答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母亲新娘对比思念故国的情怀余光中《乡愁》阅读题练习:1、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2、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海峡?3、这首诗把()和()联系在一起?答案: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

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诗人的关于小时候的记忆。

小小的邮票却寄托着深厚的感情和沉重的记忆。

这样的比喻恰当有形象。

诗人把乡愁比喻成船票,是诗人对于自己成年后人生的一段记忆,诗人在其中有许多辛酸的记忆和故事,每当作者回想起来就会感到无限的怅惘和怀念。

2.诗人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是诗人的关于母亲的怀念的话,以及对于祖国的深刻的思念。

两个个体被无情地分散开,流落在不同的境遇,作者顿生感念之情。

感情的深刻由此可见一斑。

诗人把乡愁比喻成海峡,这句话则是客观的描述了大陆母亲和台湾的实际状况。

3.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住了大陆母亲和台湾的物理联系,却从不能割断两岸的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把(大陆母亲)与(台湾)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乡愁》阅读及答案参考「篇二」阅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乡愁》诗,完成16一17题。

余光中《乡愁》(精选4篇)

余光中《乡愁》(精选4篇)

余光中《乡愁》(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余光中《乡愁》(精选4篇)余光中《乡愁》篇一课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歌,学习诗歌借助具体意象表现抽象感情的方法。

《乡愁四韵》全文及注释

《乡愁四韵》全文及注释

《乡愁四韵》全文及注释《乡愁四韵》是台湾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如下: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注释:“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之一,诗人借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大陆的深深眷恋。

长江水的绵长和深沉,象征着乡愁的无尽和深沉。

“酒一样的长江水”,将长江水比作酒,意味着乡愁如同酒一般,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醉酒后的那种迷离、恍惚的感觉,正如同乡愁萦绕心头时的迷茫和痛苦。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海棠红是一种鲜艳而热烈的颜色,如同鲜血一般。

这里用“血一样的海棠红”来形容,暗示着对家乡的思念是如此热烈而深沉,以至于如同热血沸腾般的疼痛。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形象地表达了乡愁带来的内心的煎熬和痛苦。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雪花白象征着纯洁和无暇,也代表着远方的家信。

在过去,交通和通讯不发达,家信是人们与家乡联系的重要方式。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消息的渴望和期盼,等待家信的过程中,乡愁愈发浓烈。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腊梅在寒冬中绽放,香气扑鼻。

诗人将腊梅香比作母亲的芬芳,意味着家乡的一切都如同母亲的关爱一样温暖和亲切。

“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强调了家乡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家乡的气息如同母亲的气息,让人感到安心和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这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浓厚的乡愁。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以及对祖国大陆的深情向往。

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四韵》,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原文赏析一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

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

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

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

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

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_余光中《乡愁》原文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_余光中《乡愁》原文

余光中乡愁原文及赏析_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年4月22日上午,在福建泉州出席华光学院新校区“文化名人村”奠基仪式,在致词时则表示,自己的《乡愁》传颂海峡两岸,很高兴。

有人反问他,如果存有第五段必须怎么写下呢?他便在现场为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缔造第五段:未来乡愁就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是台湾“乡愁”诗的典型的代表,他的《乡愁》是一首蕴含深刻、脍炙人口的诗,写出了台湾人民与大陆血肉相联的关系和思念家乡而产生心头的楚痛,传达出台湾亲人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迫切心情。

余光中新写的《乡愁》诗第五段,表达出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盼望祖国统一的美好前程。

余光中祖籍福建,长大在南京,母亲的故乡在常州,这三地都就是他的故乡。

余光中年随父母返回大陆,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深造,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任教。

余光中出版诗集、散文等40余种,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

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对故乡怀着浓厚的感情。

至台湾后经常想念故乡,正像鲁迅诗中写下的“梦魂常向故乡驰”。

他说道:“从21岁负笈飘泊台岛,至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至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就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谈及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深情地说道,“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必须就是对包含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留恋。

”余光中在上世纪50年代赴美留学,但在那里,他始终是“无根的过客”。

余光中身居异国他乡,内心引发不可名状的压抑感和对祖国依依的留恋。

他在《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深情地说道:“我也曾就是浪子,也曾誓言不要我爱你中国的海岸,但是现在我怀乡了,我已经启程东抵,虽然金足草中国的海岸。

九年级语文上册余光中《乡愁》

九年级语文上册余光中《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的秋景和 作者心中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通过诗中具体的 形象如枯藤、老树、昏鸦等领会到的,这些就是意象。因此, 要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席慕蓉


寒风的无情冷冻了我期盼的双眸
浮动的阴霾锁住了我热望的喉咙
当风的枯枝抖落了一地的乡情
无雪的冬天破碎了一个洁白的梦
—鞠凤 写于2012年冬季
课堂写作: 以一种情感或是一个事
物、一个形象作为写作对象, 写一首三行以上的诗,至少 三节。
余光中,1928年诞生于南京, 1949年去了台湾,祖籍 福建永春。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 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 空间”。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 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漂泊于海外, 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 重要内容。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 《石室之死》、《听听那冷雨》等。
1、找意象:作者在诗中是借助哪些意象表达 自己抽象的情感的呢?
诗人分别选用“邮票”、“船票”、 “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物象来 表达感情。
2、描画面:每一节诗都是一幅生动的画, 请根据你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描画画面。
四节诗写了四个时段:“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的变化,富有结构美。 “小小的”、 “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富有音乐美

余光中诗歌《乡愁》

余光中诗歌《乡愁》

余光中诗歌《乡愁》
导读: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诗歌《乡愁》】
1.余光中《乡愁》诗歌
2.余光中诗歌《乡愁》
3.余光中诗歌乡愁
4.乡愁余光中
5.余光中乡愁
6.《乡愁》余光中
7.余光中《乡愁》
8.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
上文是关于余光中诗歌《乡愁》,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余光中乡愁原文.doc

余光中乡愁原文.doc

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赏析: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主题思想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赏析中华民族是个浪漫的民族,即使是浓浓的愁绪也能表现得异常凄美。

中华民族是个多情的民族,即使远在天涯,也时刻深深眷念着天边的故土。

当多情与浪漫相遇时,于是,便会泛滥出诗——无止无息的诗。

情是这世上极抽象的词汇,总是有着,却又总是看它不见,总需借一些物象才能捕捉到它。

在思乡愁情袭来时,“月”成了中国人的最爱,由“月”而勾出的诗便多了起来。

而余光中对着悬挂了无数个日夜的思乡的明月,却浮现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于读者眼前。

当我们感念“天涯共此时”的一刹那,这四个意象果真让人觉得,故乡就在眼前——更近了,也似乎更远了——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这真的便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了。

“乡愁”是痛苦的。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母亲”,现在又多加一个“爱人”,随着岁月的迁移,这与故乡有关的思念也在逐渐地增多、加重。

不论是生养的血缘,还是缠绵的爱恋,当它终归化为亲情的时候,当这亲情生生地被空间拉远了的时候,愁苦便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然而,毕竟这时的愁苦还可排解。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终可传去我们彼此的思念,并最终拉近这空间上的距离。

于是,在诗中,愁苦里我们享受到了幸运与幸福……岁月在更迭,乡愁在加深。

而当乡愁化作“一方矮矮的坟墓”之时,痛苦中又隐现幸福的“乡愁”里,却变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

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

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乡愁》 知识点

《乡愁》 知识点

《乡愁》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

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

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

主要诗作有《乡愁》等,著有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等。

二、写作背景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同时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说:“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

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这首《乡愁》。

三、理解词义1.嘶哑:声音沙哑。

2.悲愤:悲痛愤怒。

3.激怒:刺激使发怒。

四、问题解疑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氛围。

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隔开了“我”和祖国,而且无法逾越。

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乡愁》台湾·余光中

《乡愁》台湾·余光中

《乡愁》台湾·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注】2011年4月23日余光中在福建泉州“华光文化名人村” 奠基仪式上,续写《乡愁》最后一段。

【作者资料】360百科:余光中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和“乡愁诗人”。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皆出自余光中之口。

【评价与鉴赏】"《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乡愁》美,美的令人瞩目。

一是《乡愁》的结构美,《乡愁》共五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而未来”象一根红线贯穿全诗,随着时间的递进,主题由模糊逐渐变得明确,表现出一种简单而又清晰之美。

二是《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结构相同内容相近的五节重复,加之五节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长长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具有低回掩抑,如怨如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一条”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但是,《乡愁》也有点遗憾,那就是诗中两次用到“而”字,即有重复之嫌,又有文言之虑。

乡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乡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乡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乡愁》该诗情深意切,表达了诗人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乡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乡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台湾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乡愁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乡愁作者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乡愁的原文《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全诗如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一起来看看吧。

余光中诗歌作品《乡愁》原文及评析1【诗歌全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评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 的梦回到大陆。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啊长江水/酒一样 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
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 也不能解渴/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 还没死去/还呼吸雷雨的空气/我的血管 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 我是中国。
诗歌主题意象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 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把乡愁具体化、形象化,表现了乡愁, 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些意象,层层推进,由乡关之情、怀 亲之情到更为崇高的爱国深情,具有以 往乡愁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回味咀嚼,品读、欣赏诗歌:
乡愁一诗典雅精丽富有独特韵味;质朴清新富有生活 气息;构思精巧,结构整式,旋律优美。整体上具有结 构美,音乐美,语言美。
语文
《乡愁》
张伟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langdu
视频资料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自命“江南人”,亦自称“五陵少年”。历任 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作品多次获文 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 《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掌上雨》、《听听那冷雨》 等。
诗文解析
时间变化 意象 空间阻隔
寄托情感
小时候—— 邮票 (母子分离)
——对母亲的思念 (少年清愁)
成年后—— 船票 (夫妻分离) ——对妻子的惦念 (夫妻离愁)—思乡之情
后 来 —— 坟墓 (母子死别) ——对母亲去世的哀愁(丧母哀愁)
现 在—— 海峡 (游子与大陆的分离)——盼望祖国统一 (思归浓愁)—爱国之 情
(《敲打乐》)
作业
1、学习创作小诗,抒 发自己心中所想、所 感。 2、课外阅读其他的乡 愁诗或余光中的其他 作品。
谢谢指导!
讨论、探究:
1、这首诗借助什么意象来表达这浓浓的思乡 之情? 2、作者在安排这些意象的时侯,是按什么顺 序来安排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想想代表哪 四个人生阶段? 3、作者在描述这些意象时,用了哪些修饰性 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作者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写这些表达情感的 意象,有什么目的呢? 5、请同学说说看,为什么作者用上邮票、船 票等这些意象,就能表达出乡愁呢?它们分别 表达了怎样的乡愁?
同学们可以从意象、结构、音乐、语言艺术等去欣 赏。请任选一个角度一起来回味品读诗歌的艺术美。
诗歌艺术赏析
1、主题的深刻性 2、意象的独特性 3、形式的艺术性:
意象美、结构美 音乐美、语言美
古代关于“乡愁”的诗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