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简介

北大医学部霍莉钦

一.家庭治疗的概念

1.家庭治疗的定义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2.家庭治疗的特点

1)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2)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3)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二.家庭治疗的简要发展史

1.家庭治疗最早出现于美国。其发展归功于婚姻辅导的发起,精神医学的进步和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2.几位开创家庭治疗的重要人物

3.家庭治疗的发展

三.家庭治疗的适应症

1.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冲突、不协调,牵扯到与子女的关系。

2.家庭代际关系紧张。

3.儿童、青春期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困惑。

4.家庭遇到重大的挫折困难。

5.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特殊心理问题。

6.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情感问题及人格障碍。

四.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

(一)Bateson等的发现与家庭系统概念的引出

Bateson:“双缚理论”:

家庭带来的“病人”常常是一个伪装成情绪困扰家庭的密使,他自己可能不是这个家庭中受到最大困扰的成员,而病态的家庭系统运作方式应该是治疗师关注的焦点。

(二)家庭系统的概念

家庭系统由数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功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出此家庭的整体功能。

1.家庭系统的特点

家庭系统中各部分(子系统) 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家庭系统在家庭规则之下运作,经历着平衡机制与改变机制的冲突与调整。

2.系统的两个机制:

·平衡机制

·改变机制

3.用系统的视角看家庭:

(1)个人的情绪、行为是在家庭人际互动关系中产生的。

(2)案主是系统运作结果的承受者,他(她)常常处于“身不由己”的状况。

(3)家庭问题分析:直线的“因果关系”—→循环的“互为因果关系”。

4.家庭系统的延伸—→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社会……。

(三)家庭规则与良好的家庭规则:

1.富于人性、有人情味儿的。

2.富于弹性,不绝对化。

3.适应成长需要。

4.开放而外显的,可以自由表达。

(四)第一控制系统与第二控制系统

1.第一控制系统:

2.第二控制系统:

五.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一)心理动力理论的家庭治疗

基于心理分析模式。将重点放在一个人内在阻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此了解个人焦虑的来源。

(二)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

通过改变家庭的动力和组织去改变个人及家庭。用实在的、行动式的扮演和重演的技巧,着重交往过程,而不止是讲话的内容。

(三)沟通理论的家庭治疗

1.Satir:沟通障碍是带来家庭困扰的来源。

2.Haley确信症状不是发病者用来控制对方,而是在挣扎如何界定相互关系。

(四)行为理论的家庭治疗

1.Stuart:

家庭的痛苦是家庭成员互锁彼此,制造出来的互动模式。

2.Librman:

行为治疗师不能满足与家庭在治疗室的会谈,必要时做家庭访问或与家庭成员有关的机构、组织(学校、工作单位)接触干予。

(五)策略派家庭治疗

策略派家庭治疗是近年来因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适应社会快节奏发展流行起来的治疗流派,策略派家庭治疗由独特的思维角度出发,有鲜明的创造性与操作性。

1.似非而是介入法:

2.寻解取向的家庭治疗(精要疗法):

综上所述,家庭治疗各流派均处于发展之中。他们都在整合自己所使用的理论及方法,因此其界限越来越不分明,出现了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六.家庭治疗的局限性

1.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共同参与治疗。

2.治疗中涉及曾经相处过的原家庭成员时,因原家庭可能已不存在而无法实施治疗。

七.家庭治疗的技术

1.治疗的三原则

“假设──循环──中立”

2.治疗作为“扰动”

3.家庭治疗是“合作创作”

4.治疗者的作用和治疗关系

八.家庭治疗流程

(一)预备性访谈

1.绘制家谱图(两系三代):

1)家庭现实结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

2)家庭关系质量

3)家谱图中应注意的内容。

2.了解来访背景

1)家庭基本情况2)主要问题3)以往重大事件的影响

3.家庭关系现实

描述性规则和规定性规则

4.签定治疗协议

(二)首次访谈(治疗性会谈)

1.转诊背景:1)谁先建议来访2)过去治疗经验3)亲友及其他影响2.问题行为:

2.通过循环提问等方法:1)了解问题或症状的意义

2)明确家庭关系模式

3)寻找差异

4)探索问题解决与出现问题的可能途径:4.中间休息:

5.结束干预:致谢、总结

6.家庭作业:

(三)后续访谈

1.检查上次作业

3.首次访谈后各自的变化、感受、互动模式有否改变

3.对治疗的期望

4.家庭产生和可能产生的新观念、新行为

5.中间休息

6.结束干预与家庭作业

九.家庭治疗的临床问题

(一)家庭治疗在个别治疗中的应用

(二)家庭的禁忌和文化差异

(三)扰动的技术

1.关于提问

2.换位

3.角色扮演

4.家庭星座

(四)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治疗关系

` 治疗师的个人素质

督导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