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单项选择

1、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 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 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均衡的货币量

c. 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 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2、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a. 为负值

b. 为零

c. 为正值

d. 等于1

3、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a. 总收入小于总支出的非均衡组合

b. 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的非均衡组合

c. 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组合

d.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

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保持不变

d. 斜率增加

5、当来利率水平下降时()

a. 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右方移动

b. 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方移动

c. 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左方移动

d. 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方移动

6、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

a. 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b. 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d. 本国汇率升值

7、对于三部门经济而言,IS曲线意味着C+I+G=C+S+T,因此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a. 平衡预算政策致使IS曲线右移

b. 购买支出增加致使IS曲线右移

c. 税收增加致使IS曲线左移

d. 平衡预算政策不影响IS曲线

8、除()以外,下述因素都不可能导致IS曲线右移

a. 转移支付与税收同时增加

b. 购买支出增加100亿而转移支付减少100亿

c. 货币量增加

d. 税收增加

9、假定税率为0,边际消费倾向为0.5,则当投资增加100亿时,()

a. 收入增加200亿

b. IS曲线左移一个等于200亿的水平距离

c. IS曲线右移一个等于200亿的水平距离

d. IS曲线右移但右移的距离不能确定

10、IS曲线右移意味着()

a. 国民收入一定增加

b. 利率可能不变

c. 增税政策

d. 货币扩张

11.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A.交换媒介B.价值储藏C.价值尺度D.延期支付

12.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A.一般物价水平B.银行利率水平C.公众支付习惯D.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E.收人水平13.某居民预料债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这种行为是出于()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保值动机

14.当利率升得很高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c

A.变得很大B.变得很小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

15.凯恩斯的货币交易需求函数表达式为()c

A.L=f(P)B.L=f(Y)C.L=f(r)D.L=f(N)E.L=f(Y,r)

16.LM曲线是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它的条件是()

A.收入一支出均衡B.储蓄一投资均衡C.货币供给一货币需求均衡

D.总供给一总需求均衡E.出口一进口均衡

17.下列各种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是()

A.股票B.名画C.长期国债D.活期存款

18.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

A.把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B.出售自己的部分投资证券

C.增加自己的准备金D.印刷更多的支票

19.如果银行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把存款中20%作为通货持有,则货币乘数是()。

A.2.8 B.3 C.4 D.10

20.实际货币量等于()。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名义货币量B.名义货币量除以物价水平

C.名义货币量减实际国民生产总值D.名义货币量减物价水平

21. 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保持不动;

D. 斜率增大。

22.在萧条经济中,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

A.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23.在萧条经济中,自发性支出增加,则在各个可能利率上的产出()。

A. 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24.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

A.横截距增加;

B. 横截距减少;

C. 纵截距增加;

D. 纵截距减少。

25.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

A.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

B. 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

C. 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率息率提高;

D. 收入不变利息下降。

26. 水平的LM曲线表示()。

A.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大;

B. 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小;

C.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

D. 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

27. 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

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 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C.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

D.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28. 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29.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30.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31.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32. 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息上升,政府应该()。

A.增加投资

B.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C.减少货币供给量

D.减少投资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

33、如果投资对利率完全无弹性,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LM曲线移动会使()。

A、收入不变,利率下降

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34、在IS—LM模型中,均衡利率的决定取决于()。

A、储蓄和投资

B、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C、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关系

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35、当经济处于凯恩斯陷阱中时()。

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无效

二、多选

1、(),则Is曲线越平坦。

a.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b. 投资对利率越敏感

c. 边际储蓄倾向越小

d. 以上都不对

2、当政府增加100亿购买支出时,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5,则IS曲线右移,其水平距离()

a. 最多为200亿

b. 当税率为0时为200亿

c. 就是200亿

d. 当税率为0.6时为125亿

3、当IS曲线右移时,()

a. 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

b. 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不变而利率上升

d. 国民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

4、下列哪一项不能导致IS曲线右移()?

a. 税收下降

b. 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增加

d. 以上都不对

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

a. 增加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b. 增加净税收

c. 增加转移支付

d. 降低所得税率

6.流通中的货币即通货,包括()。

A.活期存款B.辅币C.支票存款D.纸币E.自动转帐帐户

7.假如货币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这意味着()

A.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很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不C.敏感

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影响E.陷入流动性陷阱F.陷入古典区域

8.早期货币数量理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区别之一是〔〕。

A.前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B.前者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C.后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D.后者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9.()情况会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

A.增加工资B.身体健康状况下降C.社会安定

D.政府削减对社会的保障支出

10.某国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增加,可能是由于()。

A.利率上升B.物价总水平下降C.总产出增加D.减少政府支出E.减少税收

1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接收存款B.发放贷款C.为客户办理转帐结算D.对票据进行贴现

E.购买某公司债券

12.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现金漏损率,以改变货币乘数B.变动法定准备率,以改变货币乘数

C.变动超额准备率。以改变货币乘数D.变动再贴现率,以改变基础货币

E.买卖国债.以改变基础货币

13.()不是中央银行的业务。

A.保管存款准备金B.对政府借款

C.对企业贷款D.吸收个人存款E.制定货币政策

14.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的情况有()

A.货币供给减少B.货币供给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D.价格水平下降

15.当LM曲线呈垂直线时,意味着()。

A.处于凯恩斯区域B.处于古典区域C.财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无效E.投机需求无限

16、在LM曲线为垂直的情况下,()。

A、财政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有无效

D、货币政策无效

17、LM曲线越平坦,则()。

A、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越大

B、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越大

C、财政政策对产量的作用越大

D、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小

18、财政政策的效率取决于()。

A、LM曲线的斜率

B、IS曲线的斜率

C、政府支出

D、政府税收

19、IS曲线越陡峭,则()。

A、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越小

B、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越小

C、财政政策对产量的作用越大

D、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小

20、IS—LM模型强调()。

A、经济活动中,货币领域和产品领域的差别

B、货币领域和产品领域一定要联系起来考虑

C、货币在凯恩斯体系中不是中性的

D、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决定的。

三、问答

1、IS曲线上表明商品市场达到均衡,那么在IS曲线之外的非均衡点是如何调整以达到均衡的?

2、一般而言,IS曲线的斜率为负,为什么?

3、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4.LM曲线可划分为几个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5.怎样理解凯斯陷阱区域LM曲线的特性?古曲区域与之有何区别?

6.简述IS—LM模型。

7.运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

8.运用IS—LM模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9.IS—LM模型有哪些缺陷?

四、计算题

1.已知消费函数C=11+0.8 Yd,投资函数I=900-25 r,政府支出G=100,税收T=100,试求IS方程。

2、已知消费函数C= 300+0.8Yd,投资函数I=200-15r,净出口函数X-M=100+0.04Y-5r,政府支出G=200,税收t=0.3,试求IS方程以及Y=1500时的C、I、G、X-M。

3、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L2=2000-500r,

(1) 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

(2) 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 若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可满足投机性需求的货币是多少?

(4) 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时,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为多少?

4.若交易性货币需求为L1978=0.20Y、投机性货币需求L2=100-500r

试求:

(1)货币总需求函数

(2)当利率r=0.1,Y=500时的货币需求总量

(3)若货币供给Ms=250 Y=600时,可用于投机的货币是多少?

(4)当Y=1000、货币供给Ms=250时,均衡利率水平是多少?

5.假设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000亿元,当价格水平上升10%和下降10%时,计算

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值。

6.已知货币需求Md/P=0.3 Y+100-15r,货币供给Ms=1000,P=1,请计算:当Ms增加到1090时,LM曲线如何移动?移动多少?

7、假设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r,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00r,政府支出为G=200,税收函数为T=0.2Y,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水平P=1。求:

(1)IS曲线方程;

(2)(2)LM曲线方程;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8、已知: C=100+0.7(y-t), I=900-25r, G=100, T=100, M d/P=0.2y+100-50r, M s=500, P=1,

求均衡的Y和r。

9.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参考答案:

一、1——5 AABAD 6——10 DDBCB

11——15 A D C B B 16——20 C D A C B

21——25 BAAAA 26——30 ADADB

31——35 CBACB

二、1. ABC 2. ABD 3.ABC 4.BC 5.ACD 6.BD 7.BD 8.AD 9.ABD 10.BCE 11.BDE

12.BDE 13.CD 14.AC 15.BC 16.BC 17. ABCD 18.AB

19. AB 20.ABCD

三、简答题

1、非均衡点向均衡点的调整是通过国民收入的调整来实现的,当NI>AE时,国民收入有收缩的趋势,如通过增加存货实现,反之,国民收入有扩张的趋势,如通过减少存货实现。

2、当r下降时,I将上升,导致AE上升,为达到商品市场均衡,Y也上升,因此在IS曲线上,r 和Y成反向变化。

3、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货币的需要,或者说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执行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人们在一定时期可用各种形式拥有其有限的财富,他以货币形式拥有的财富多些,则以其他形式(如实物资产及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拥有的财富就会少些。拥有其他形式的资产会带来收益,而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通常不会带来收益(比方说1万元钱放在手中哪怕10年也仍只是1万元)。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要持有一定的货币余额呢?人们宁肯把不能生息的货币贮存在手边,而不是把货币换成能带来收入的资产拥有,按凯恩斯说法,是出于以下几种动机:

一是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指家庭或厂商为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它产生于人们收入和支出的非同步性。如果收入和支出时间是完全同步的,就不会需要有闲置的货币放在手边。如人们货币收入常是按月、按季,甚至按年获得的,但支出都是经常不断的,这就产生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二是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指人们为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如个人或企业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持有一定数量的的货币。

三是投机需求。它产生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例如,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会上升时,需要及时买进债券,以便以后卖出时得到收益,这样就产生了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4.LM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垂直的LM曲线,古典的区域,意味着货币需求仅依赖于国民收入水平,不依赖于利率;水平的LM曲线,极端凯恩斯主义的情形,意味着经济处于流动陷阱中,此时货币政策无效;斜率为正的LM曲线,是一种正常的情形,货币需求既依赖于国民收入水平又依赖于利率。

5.(1)在凯恩斯流动陷阱区,LM曲线呈水平状。其经济含义是: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几乎不会引起利息的提高。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必须考虑凯恩斯陷阱区货币需求的特性。一般来说,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增加总会引起利息率的提高,但在凯恩斯陷阱区,出现了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无限大的特殊情况。因此,在国民收入增加时,利息率稍有提高,投机货币需求立即大量减少、交易货币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而利息率几乎不提高。

6.如果把IS曲线和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利息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就是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息率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值,可以通过求解IS,LM曲线的联立方程而得。

7.按照IS-LM模型的解释,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其均衡点正好处于IS曲线和

LM曲线的交点上。任何偏离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不能达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在实际中,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在IS曲线的左下方,有I>S,即存在对产品的超额需求;在IS曲线的右上方,有S>I,即存在对产品的超额供给。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点在LM曲线的左上方,有M>L,即存在货币的超额供给;在LM曲线的右下方,有L>M,即存在货币的超额需求。

当实际经济中出现以上失衡状态时,市场经济本身的力量将使失衡向均衡状况调整,直至恢复到均衡。

I>S时,国民收入会增加;IM时,利息率会上升;L

8.依据IS-LM模型,在IS曲线和LM曲线既定条件下,IS,LM共同决定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如果IS与LM曲线移动了,则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IS曲线的移动主要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引起,LM曲线的移动主要有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和需求函数的变动等因素引起。IS与LM曲线的新的交点将随IS,LM曲线变动的方向与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9.(1)IS-LM模型与简单凯恩斯模型一样,隐含着以供给价格弹性无限大为前提,也就是说,价格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在该影响中未加考虑。

(2)IS-LM模型只是总需求分析,并没有考虑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IS-LM未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

(4)IS-LM模型难以解释经济的“滞胀”问题。

四、计算

1、IS方程Y=5100-125 r

2、IS方程Y=2000-5 0r

C=1140 I=50 T=450 X-M=110

3、(1)L=L1+L2=0.20Y+2000-500r;

(2) 亿美元

(3) 2500=0.2 6000+L2,L2=1300亿美元

(4) 2500=0.2 10000+2000-500r,r =3%

4.(1)货币总需求函数L=0.20Y+100-500r

(2)L=150

(3)L2=130

(4)均衡利率水平为10%

5.当P上升10%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为909.1

当P下降10%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为1111.1

6.当Ms增加到1090时,LM曲线向右移动,想右平行移动300个单位。

7、(1)IS曲线方程:Y=2000-5000r

(2)LM曲线方程:Y=1100+4000r

(3)Y=1500, r=10%

9、Y=3075,r=4.3

(1)由Y=C+I可知IS曲线为:

Y=100+0.8Y+150-6r

即Y=1250-30r

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符可得KM曲线为:

0.2Y-4r=150

即Y=750+20r

(2)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M方程而得,即:

Y=1250-30r

Y=750+20r

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

第十四章_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参考答案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判断题 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T ) 2、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T ) 3、凯恩斯的持币投机性动机只是在债券价格预期上涨时才适用。( F ) 4、在IS曲线上方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没有达到产品市场均衡,而且投资需求大于储蓄。( F ) 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F ) 6、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投资和储蓄分别是由货币市场的利率和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T ) 7、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T ) 8、在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T ) 9、若货币供给减少或利率上升,则LM曲线向右移动。F (向左) 10、如果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接近水平形状,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不受利率的影响。F 11、根据货币的预防需求,消费计划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较高的货币需求。T 12、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T 13、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T 14、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T 15、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出售债券。F 二、选择题 1. 如果利息率上升,持有证券的人将( B )。 A.享受证券的资本所得 B.经受证券的资本损失 C.在决定出售时,找不到买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D )。 A.只有收入 B.只有利息率 C.流动偏好 D.利息率和收入 3.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C )。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 )。 A.储备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5. 如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那引起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 D )。 A.物价水平上升 B.物价水平下降 C.利率上升 D.利率下降 6. 实际货币量等于( D )。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除名义货币量 B.名义货币量减物价水平 C.名义货币量减国民生产总值 D.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物价水平 7.货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 C )。 A. 提高利率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诱使人们持有较多货币 B.货币需求是不受利率影响的 C. 降低利率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下降,诱使人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D.随着利率的下降,货币供给增加 8. 如果居民发现实际货币持有量小于合意的水平,他们就会( A )。 A. 出售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息率上升 B. 出售金融资产,这将引起利息率下降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4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LM -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下述方程是对某一经济的描述(可以假定C 、I 、G 等均以十亿美元度量,而R 以百分比度量,利率5%意味着5R =)。 ()0.81C t Y =- 0.25T Y = 100050I R =- 0700G = 0.2562.5L Y R =- 500M P = (1)IS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个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是什么? (4)用文字描述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所满足的条件,并且解释为什么该点是均衡位置。 答:(1)IS 曲线代表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也会增加。 由00.6170050Y C I G Y R =++=+-,整理得4250125Y R =-,此方程描述了IS 曲线。 (2)LM 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候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 由M L P =,得5000.2562.5Y R =-,整理得2000250Y R =+,此方程描述了LM 曲线。 (3)将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联立,有42501252000250R R -=+,解得:6R *=,3500Y *=。 (4)在LM 曲线和IS 曲线的交点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在产品市场,自主支出等于实际产出等于总收入;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利率和收入都没有进一步改变的倾向。 2.继续讨论上题所描述的经济。 (1)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自发支出乘数a 的值是多少? (2)在包括货币市场的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收入水平上升多少? (3)政府支出增加将对均衡利率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三章习题三货币市场的均衡习题答案

第三章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函数 2 、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 3 、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4、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 5 、流动偏好陷阱6、货币供给量 7、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8、基础货币 二、选择题 1.当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时,()。 A.欲望的双向一致是必需的 B.它允许不同的商品以相对价值计量 C.它可以转换为其他有价值的商品 D.它便利了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2.在大多数情况下,下列哪一项将对交易需求无影响?() A.信贷机构发展的状况 B.收入频率 C.利率 D.以上各项均有影响 3.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剑桥学派()。 A.强调货币供给 B.强调手中持有的货币需求 C.完全不同于费雪的流通速度理论 D.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唯一理论来源 4.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A.利率和收入 B.只有收入 C.只有利率 D.流动偏好 5.如果货币供给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可以期望()。 A.货币当局将无力控制货币供给 B.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供给上升 C.利率的下降导致循环中货币供给的上升 D.投资将与利率有函数关系 6.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7.凯恩斯关于社会对利率有某种标准水平的假定是() A.他的投机需求解释的关键部分 B.与他的交易需求是收入函数的论点有关系的 C.不现实的,而且也无必要,因为证券价格和利率是实际相关的

D.经典就业理论的一部分,而根本不是凯恩斯的假定 8.托宾关于投机需求曲线负斜率的解释所根据的观点是()。 A.当现行利率下降时,人们将购买证券以期获得资本所得 B.只有当充分得到补偿时,人们才会承受更多风险 C.持有证券有更多的无法补偿的损失的可能 D.利率有一标准水平 9.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投机需求和货币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供给决定,一个比较彻底的流动偏好理论主张利率决定于()。 A.货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B.货币投机需求和交易货币供给 C.货币交易需求和货币资产供给 D.可贷资金供给和货币总供给 10.凯恩斯否定利息是储蓄的报酬这一经典观点,主张利息是()。 A.有用的概念,但不可度量 B.放弃流动资产的报酬 C.约束消费的报酬 D.产生流动资产的报酬 11.如果证券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可得出()。 A.人们持有过多的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 B.人们持有过少的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 C.证券持有者将得到资本收益 D.证券持有者将蒙受资本损失 12.如果货币供给至少部分地与利率有关,我们可以认为()。 A.即使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反应,IS—LM分析仍有效 B.当利率上升时,货币供给将缓慢下降 C.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将缓慢下降 D.这将削弱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分析能力 13.假定货币供给由联储自动决定这是可行的,因为()。 A.联储可以确定流通货币的精确数量 B.政府授权联储去规定商业银行向联储借款的利率 C.联储对银行储备水平有最终的控制能力 D.银行常常不考虑利率而创造尽可能多的货币 14.我们能相当肯定地说通货膨胀将导致()。 A.利率标准水平在一段时期内逐渐下降 B.利率下降 C.利率剧烈波动 D.利率上升 15.会员银行的过度储备等于()。 A.总储备减去法定准备金 B.法定准备金减去会员银行从联储的借款 C.总储备减去自由储备 D.总储备减去法定储备金减去会员银行从联储的借款 16.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以下哪种情况将产生货币的需求?()A.购买股票、债券的风险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IS -LM 模型 ?本章介绍如下内容: ?1、IS 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2、LM 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3、IS -LM 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IS 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IS 线表明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I =S )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一 投资、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I 与i 的关系: ?以I 代表投资, 代表自发投资,b 代表投资的利率弹性,i 代表利率,则可以把投资函数写为: ?当b 既定时,i 与I 反方向变动。 可用下图表示这种关系: ?图中,I 曲线的位置由b 和 的水平来决定。 AD 与I 的关系: ?在考虑到投资的变动时。总需求函数应该写为: I () 0b i b I I >?-=I G I C AD ++=()i b Y t 1c +?-+-++=()i b Y t 1c AD ?--+=

二 IS 曲线 ?1.IS 曲线的得出 ?在图(a)中, ?i 1>i 2, ?把图上的E 1E 2点连接 ?起来就得出了IS 曲线。 ? ?IS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 对应的点,所以,IS 曲线表示了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 民收入的对应关系。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了在产品 市场上达到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关 系。 还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 公式: ? ?所以, ? ?则有, 为IS 曲线方程。 ? 2.IS 曲线斜率的决定 ?如图 ()y t 1c i b AD AD 11-+?-=()y t 1c i b AD AD 22-+?- =AD Y =()i b y t 1 c AD AD ?--+=()i b Y t 1 c AD Y ?--+=()()()() t 1c 11 a i b AD a i b AD t 1 c 11 Y 0--=?-?=?---=()ab Y b AD i i b AD a Y 00-=?-=

第三章 货币市场

Chapter 3 Money Market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ney market 货币市场fixed income security 固定收益证券bond 债券maturity 到期short-term 短期bear market 熊市bull market 牛市risk return tradeoff 风险收益平衡liquidity 流动性dealer 交易商broker 经纪商treasury bills 国库券par value 面值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coupon bonds 息票债券 certificate of deposit (CD) 大额存单time deposit 定期存款check account 支票帐户default risk 违约风险compound interest 复利commercial paper 商业票据 accounts receivable 应收账款inventory 存货discount 折扣credit rating 信用评级bankers' acceptance 银行承兑汇票negotiable 可转让primary market 一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 二级市场Eurodollars 欧洲美元repurchase agreement 回购协议financial market 金融市场municipal notes 市政票据federal funds 联邦基金 Background Financial Markets Say that you are recently married, have a good job, and want to buy a house. You earn a good salary, but because you have just started to work, you have not yet saved much.比如,你新婚燕尔,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想购置一套住宅,尽管你的薪水丰厚,但是因为你刚刚参加工作,所以积蓄甚微。 Over time you would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the house, but by then you would be too old to get full enjoyment from it.毫无疑问,将来你会积蓄到足够多的钱来实现买房,但是,到那时你年老体衰,不能从中获取充分的享受。 Without financial markets, you cannot buy the house and will continue to live in your tiny apartment. 没有金融市场,你无法购置住宅而只能继续住在狭小的公寓里。 If a financial market were set up so that people who had savings could lend you the money to buy the house, you would be happy to pay them some interest in order to own a home.如果存在金融市场,使拥有储蓄的人得以把钱贷给你去购置住宅,那么,即使要支付一些利息,你也会十分高兴。 Financial markets perform the essential economic function of channeling funds from people who have saved surplus funds to people who have a shortage of funds. channel动词,意思是引导,导向。 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从那些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Structure of Financial Markets Now that we underst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let's look at their structure. 1. Debt and Equity Markets 债务和股权市场 2.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rkets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A primary market is a financial market in which new issues of a security, such as a bond or a stock, are sold to initial buyers by the corporation or government agency borrowing the funds. 一级市场是借款的公司或政府代理机构向最初购买者出售新发行的债券和股票等证券的金

4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4.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 曲线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 答:(1) 所谓货币市场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的状态。假定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 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 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12()()M m L L Y L r kY hr P = ==+=- 推导出LM 曲线的表达式:hr m k m Y r Y k k h h =+=-或。以Y 为横轴,r 为纵轴所画的LM 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从这个等式中可知,当m 为一定量时,1L 增加时,2L 必须减少,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1L 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2L 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下降,否则,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 (2) LM 曲线推导过程见图3-9。LM 曲线实 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 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 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这个推导过程, 西方学者也常用下面这样一个包含有四个象限 的图3-9来表现。 象限(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 机需求函数22()m L r =。 象限(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应 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投机需求的 货币。由于12m m m =+,所以12m m m -=,或21m m m -=,那条和纵横轴都成45°角的直线就表示这种关系。 象限(3)的曲线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11m L =(y )。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息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包含了以上三个象限的内容。这样,将一系列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结起来,就描绘出LM 曲线。 图3—9 LM 曲线推导过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Section Ⅰ Use of English(总题数:1,分数:10.00) The world religion is derived from the Latin noun religion, which denotes both (1) observance of ritual obligations and an inward spirit of reverence. In modern usage, religion covers a wide spectrum of (2) that reflects the enormous variety of ways the term can be (3) At one extreme, many committed believers (4) only their own tradition as a religion, understanding expressions such as worship and prayer to refer (5) to the practices of their tradition. They may (6) use vague or idealizing terms in defining religion, (7) , true love of God, or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At the other extreme, religion may be equated with (8) , fanaticism, or wishful thinking. By defining religion as a sacred engagement with what is taken to be a spiritual reality, it is possible to 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n in human life without making (9) about what is really is or ought to be. Religion is not an object with a single, fixed meaning, or (10) a zone with clear boundaries. It is an aspect of Human (11) that may intersect, incorporate, or transcend other aspects of life and society. Such a definition avoid the drawbacks of (12)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igion to Western or biblical categories (13) monotheism or church structure, which are not (14) . Religion in this understanding includes a complex of activities that cannot be (15) to any single aspect of human experience. It is a part of individual life but also of (16) dynamics. Religion includes not only patterns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It is sometimes an (17) part of a culture. Religious experience may be expressed (18) visual symbols, dance and performance, elaborate philosophical systems, legendary and imaginative stories, formal (19) , and detailed rules of some ways. There are as many forms of religious expression as there are human cultural (20) . (分数:10.00) (1).[A] earnest [B] clumsy [C] naive [D] frivolous(分数:0.50) A. √ B. C. D. 解析: (2).[A] urgency [B] meaning [C] condition [D] sense(分数:0.50) A. B. √ C. D. 解析: (3).[A] exhibited [B] translated [C] interpreted [D] illustrated(分数:0.50) A. B. C. √ D. 解析: (4).[A] assure [B] admit [C] indulge [D] recognize(分数:0.50) A. B. C.

课程习题:第十一章第三讲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827655

第十一章第三讲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填空 1.不论如何划分,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 2.货币供给 = 现实流通的货币+ 。 3.市场需求 = 现实流通的货币×。 4.货币需求 = 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 5.我国的“三平”理论在以后的发展中又加上,扩展为“四平”理论。 二、判断 1.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2.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3.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难以转化的。() 4.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5.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就是市场总供需均衡。()三、单选 1.能够形成市场需求的是:() A.企业定期存款 B.居民定期存款 C.现实流通的货币 D.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2.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价格的变动 B.储蓄的变动 C.投资的变动 D.经济增长的变动 四、多选 1.市场需求的构成,通常包括:()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支出 D. 进口需求 2.如果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相对则会形成:() A.总供给不足 B.总供给过多 C.总需求不足 D.总需求过多 3.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 A.财政收支平衡 B.信贷收支平衡 C.外汇收支平衡 D.物资供求平衡 五、问答

1.简述物价水平变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3.扼要说明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4.试析市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关系。 5.试就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作一归纳、描述。 6.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7.在如何处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为什么有时候通过紧缩货币供给也达不到市场均衡的目的?

第七章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第七章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上一章IS曲线描述的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由于一般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所以无须介绍。但是微观经济学其实并未专门讨论货币现象。由于货币问题的特殊性,比如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于人们对商品需求的需求,所以宏观经济学才要研究货币的需求、供给与均衡问题。 第一节货币数量论与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数量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 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1911年,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MV=PT。此方程即费雪交易方程式。 费雪认为,在P、T、M、V这四个因素中,T、V比较稳定,可当作常量。其中T相当于本书第二章所介绍的实际GDP,其数值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V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因此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必然受M的影响。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而不是物价水平决定着货币数量。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认为,货币的单位价值决定于货币数量与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的比例。他强调人们持有货币的时间和数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而对币值的影响,这样便把货币量与物价、币值关系的研究引导到货币需求上来。1917年他的学生庇古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 式中M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k为货币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P为价格指数,Y为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庇古指出,若全社会在一个年度中的平均现金余额为M,则ky/M是每一个货币单位的实际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其中k的变动取决于人们拥有资产的选择:投资、消费,还是保持在货币形态上。若选择在货币形态上保存,必将增加现金余额,从而使k增大。在y和M不变的条件下,k的增大会使P减小,因为P=M/ky。即货币的价值与k成反比。由于强调的是人们保有的现金余额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不变的,所以庇古假定k是个常量。这样,P的高低便取决于M的多少,也就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本质。所以现金余额方程式与现金交易方程式的结论基本相同,物价水平决定于货币量,与货币量的多少同比例变动。两者都体现了“货币中性假说”,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相互独立的“二分法”思想。 但是,这两个方程式有不同的经济意义:现金交易方程式中P表明商品价格,M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强调V不变时M对P的影响,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货币的交易,没有纳入货币的需求;现金余额方程式中P表明货币价值,M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强调ky不变时M对P的影响,体现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纳入了对货币的需求。

第三章 金融市场和其他投资市场-货币市场的组成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个人理财 第三章 金融市场和其他投资市场 知识点:货币市场的组成 ● 定义: 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 详细描述: 1、同业拆借市场 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最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 2、商业票据市场。期限短、成本低、方式灵活、利率敏感、信用度高 等特点。 3、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1)安全性高、信用度好。 (2)灵活性好。 4、回购市场 回购协议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 5、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和收入免税 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是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1)不记名; (2)金额较大; (3)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动的,一般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的利率高; (4)不能提前支取,但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 7.货币市场基金

与一般开放式基金一样有较好流动性的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短期政府债券,短期企业债券等短期有价证券。 例题: 1.关于回购协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购协议比担保贷款更加不安全 B.回购协议是一种信用贷款协议 C.公司债券的信用等级低,所以不能作为回购协议的标的物 D.资金借入人将标的证券抵押给资金借出方,并承诺在未来某个时候用资金 将协议购回 E.回购协议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 正确答案:D,E 解析:回购协议本质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品的抵押贷款,所以ABC错误。 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主要有()。 A.不记名 B.金额较大 C.利率都是固定的 D.不能提前支取 E.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 正确答案:A,B,D 解析: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主要有不记名、金额较大、不能提前支取 3.()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借贷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准备金余 额,以调剂资金余缺。 A.同业拆借 B.商业票据 C.承兑汇票 D.回购 正确答案:A 解析: 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借贷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准备金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的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本章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引进货币市场,构建IS-LM 模型,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两市场中,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本章仍然假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需求的增加只增加收入,不会提高价格。 第一节 投资函数 一、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1.投资的含义 这里的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内的总投资,包括企业在国内购买厂房、生产设备、软件(固定投资)与增加存货(存货投资)等方面,即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中的I ,是社会总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投资不仅包括I ,而且还包括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例如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加生产者的知识积累,提高生产技能等。 2.投资的种类 投资可分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两种。重置投资是指企业为补偿厂房设备等的损耗而进行的投资。净投资是指企业为增加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 3.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就是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投资流量来源于资本存量,又会增加资本存量。若重置投资等于零,则资本存量的变动量就等于投资量,即:I K =?。 二、影响投资的因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与预期 企业只有在预期现在的投资能在将来带来利润,即预期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因此,要理解企业的投资决策或投资函数,首先必须理解投资成本、投资收益与预期。 1.投资收益 厂房与设备等投资品往往能使用许多时期,在每一时期都能带来一定的收益,直至最后损耗完毕。显然,投资收益在未来经过若干时期后才能全部得到。投资不仅是联系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桥梁,而且也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十分重要。 2.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由三方面组成: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概述

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教学目的: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的基础上,建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或称IS-LM模型,为第五章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打下理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有: 1、投资函数的决定与变动; 2、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的推导方法、斜率和位置; 3、均衡利率的决定:货币与货币供给的定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4、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的推导方法、斜率和位置; 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IS-LM模型的基本思想,简单 凯恩斯模型和IS-LM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6、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斜率和位置。 “本章介绍的IS-LM模型是短期宏观经济学的核心”1,它得益于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1904~1989)1937年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的论文2。它最初是被“作为一个框架,用来澄清凯恩斯的理论与他的先行者们的理论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严格地在基本的IS-LM结构中去阐释凯恩斯的理论贡献的尝试,是由阿尔文·汉森、佛朗哥·莫迪利亚尼、劳伦斯·克莱因、唐·帕廷金以及其他人做出的。这样,IS-LM不但变成宣传凯恩斯思想的工具和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主要依据,而且在几十年中变成了一般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的起组织作用的概念”3。尤其是“汉森经常使用显示国 1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7页。“IS-LM分析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的最流行的解释”。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09页。 2J·R·希克斯:《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个值得推荐的解释》,《西方经济学经典选读》,海天出版社,第153页。3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05页。对于IS-LM模型的性质,布劳格做了如下论述(同前第140-141页): 凯恩斯的《通论》是一部令人迷惑不解的著作,许多人读过《通论》但不能把握它的中心意思;《通论》抨击所谓的‘古典经济学’,但又没有明确说出古典经济学是什么,以及古典经济学家指哪些人。希克斯认为凯恩斯这部著作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商品劳务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对比;在商品劳务市场中,计划的储蓄和投资通过收入总额的变动被纳入均衡,而在货币市场中,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通过利率的变动被纳入均衡;两种市场必须同时处于均衡才能产生凯恩斯所说的‘失业均衡’,即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希克斯创造出一个图解:以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息,上述两类市场中各自达到的均衡用一条曲线描绘出来,两条曲线的交点便是‘失业均衡’。至此为止,所有这些都是几何游戏。但是,希克斯接着说明,凯恩斯对IS曲线和LM曲线的典型斜率有自己的见解,而他的前辈‘古典学派’却有另一种见解,正是对

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 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考点一.产品市场的均衡和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只能引起国民收人或总产出的相应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通常这种现象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公式:y=ad=c+i+g+nx 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和净出口nx是称为内生变量,是经济模型或经济体系中与其他经济变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变量,为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政府支出g为外生变量。作决定于政府的经济政策。 ady,产品供不应求,厂商会扩大生产,y会增加。 ad=y,社会生产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 存货变动机制: 存货投资包括意愿存货投资和非意愿存货投资 存货包括企业库存原材料、待销售的产成品和半成品或在产品。 产成品方面的存货投资,厂商不能完全控制,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市场需求减少,产品供大于求,实际的产成品存货投资大于意愿的产成品存货投资,厂商会减少产量,产出减少,并最终趋于均衡产出。反之,厂商会增加产量,产出增加,并最终趋于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c=c 0+cy。c 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为自发消费或自主消费,c为每增加 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人所引致的消费变动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即为: 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减的趋势。因此,消费曲线实际上是一条抛物线。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即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自发消费增加可以使消费曲线向上平移,反之则向下平移;当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时,消费曲线的斜率会变大,即消费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反之,消费曲线的斜率会变小,即消费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 储蓄函数:s=s 0+sy。s 为自发消费,是一个负值。s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 收入所引致的储蓄的变动量,称为边际储蓄倾向,它是一个大于零小于l的参数, 公式为: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即 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的关系:mpc+mps=1, apc+aps=1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收入公式表明:均衡国民收入与自发消费和投资需求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 4.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或 均衡收入公式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而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税收的增加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反之亦然。因此,当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要增加国民收入,刺激经济增长,就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法或减少税收的方法增加总产出;反之,当经济出现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以采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的方法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抑制通货膨胀。 5.乘数 乘数包括自发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含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净出口乘数。 (1)投资乘数k,即变动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单项选择 1、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 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 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均衡的货币量 c. 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 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2、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a. 为负值 b. 为零 c. 为正值 d. 等于1 3、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a. 总收入小于总支出的非均衡组合 b. 总收入大于总支出的非均衡组合 c. 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组合 d.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 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保持不变 d. 斜率增加 5、当来利率水平下降时() a. 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右方移动 b. 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方移动 c. 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左方移动 d. 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方移动 6、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 a. 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b. 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c. 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d. 本国汇率升值 7、对于三部门经济而言,IS曲线意味着C+I+G=C+S+T,因此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a. 平衡预算政策致使IS曲线右移 b. 购买支出增加致使IS曲线右移 c. 税收增加致使IS曲线左移 d. 平衡预算政策不影响IS曲线 8、除()以外,下述因素都不可能导致IS曲线右移 a. 转移支付与税收同时增加 b. 购买支出增加100亿而转移支付减少100亿 c. 货币量增加 d. 税收增加 9、假定税率为0,边际消费倾向为0.5,则当投资增加100亿时,() a. 收入增加200亿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 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 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 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