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余热发电与EMC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余热发电与EMC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我国余热余压发电发展轨迹 (3)
4
二、EMC发展概况..................................................................................
三、我国焦化、钢铁行业余热余压发电市场潜力大 (7)
四、多项政策确保余热余压发电快速发展普及 (11)
五、EMC模式余热发电市场空间广阔 (13)
一、我国余热余压发电发展轨迹
余热余压发电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这些副产热能、压差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
发电转换成电能,目前广泛应用于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化工,煤
炭等行业。

余热余压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合理高效的
利用余热余压是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放眼国际,目前除日本、韩国、泰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以外,其他
主要发展中国家和中欧的部分国家的水泥余热发电普及率非常低。

以印度为例,截至2008年底,印度国内水泥生产线约600条,水泥产量约1.6亿吨,仅为中国的10~15%,但其人口在10亿以上,人均水泥使用量仅为中国人均水泥使用量的十分之一,预计到2017 年,印度国内水泥产量将增长到近 4.79亿吨,基本全部是新型干法生产线,均可安装余热发电系统,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节能产业网预测,国际
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水泥余热余压发电生产线需求量比例基本在
1.3∶1的规模,全球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至少还有10年的发展空间。

二、EMC发展概况
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是合同能源管理,是余热余压发电的一种模式,因其效率高,更专业,更先进等特点现在被
更多国家、公司接纳。

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及投资收益的节
能服务方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 24915-2010)中的定义为: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
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EMC因其节能效率高,更专业,更先进等特点,以EMC为主的余热余压利用模式,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在国外,EMC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北美和欧洲,EMC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在我国,EMC最早是以传统设计模式出现,设计方只提供余热
发电项目设计的可研报告及施工图纸等,传统设计模式基本随着余热发电行业的产生而兴起。

EMC的发展是在1998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合作引进中国。

在2007年前后快速崛起,因其具有合作方风险低、节能效率高等特点,更能适应市
场需求,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