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同德国古典美学的承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5月 Vol. 26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4
────────── 收稿日期:2003-04-02 作者简介:陈粤(197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 63 -
《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同德国古典美学的承继关系
陈 粤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具有内在的联系,使人性复归,恢复完满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是他们共同关注的主题。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实践是审美实现的途径而非根源,将康德、席勒的美学理想付诸实践,这是马克思对美学史的最大贡献。
关键词:《巴黎手稿》;康德美学;席勒美学;人性复归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3-0063-03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蕴涵的美学思想是我国美学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分别出现了两次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虽然论争持续的时间很久,但是这些论争的观点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影响了对《巴黎手稿》的全面认识。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进而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一
20世纪80年代的论争所关注的问题比较全面,如人性解放、人的异化、美的规律等等。而90年代的论争则只限于“美的规律”的讨论。两次论争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论者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阐释《手稿》的美学思想。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本文不想卷入论争,所以也不想过多地讨论论争的问题。“审美能力和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人性,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的现象,……惟独审美能力和审美活动,只有人化的人类才能具有,它是人类与动物界最后的分界线,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人身上最令人惊叹,最难以捉摸的现象”。[1](P22)如果美学问题陷入无休止的名词概念的争论之中,试图使美学学科绝对概念化、逻辑化,那么这就使美学这一富有激情的学科丧失了它的迷人魅力,而且这种所谓“六经注我”的方法已经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理解与认识产生了偏差,问题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所以我们脱离这种无谓的争论,将马克思的思想放到整个德国古典美学、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史的宏观环境中去理解,或许不无裨益。
人们通常只是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了马克思,这只是看到了一方面。《巴黎手稿》中提出的主要的美学观点包括:美的规律、异化、人的解放、人在对象中确证自己等。如果我们看得更远更深刻一些,我们可以在《巴黎
手稿》中看到两个人的思想的影子:康德、席勒。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如果从美学角度看,我以为,并不是如时下许多人所套用的公式: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而应该是康德-席勒-马克思。”[2]
从思想来源来说,康德对人的理性的高扬,对人的感性、知觉能力的确认,对人的类本质的深入研究,席勒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探索,这些都给了马克思深深的启发,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性复归,达到完美的状态,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也正是启蒙运动以来大多数哲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人是世界的目的,所以要全面的研究人,在他们的思想里充满着对人性的高度关注。康德将审美作为连接知性、感性的桥梁,席勒把审美作为人的自我解放的途径,而马克思则对他们的思想加以改造并进行了独创,把他们的思想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地上,将人的实践第一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康德到席勒再到马克思经历了一步步的发展过程。康德完全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确证美的存在,而席勒则试图使人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他们还只是从思想、理论的角度从人的理性对美进行分析;到了马克思,他给问题找到了答案,把人类的审美实现归结为实践。所以,实践应当是审美的手段、途径而非根源。
二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说:“我之理性所有之一切关心事项(思辨的及实践的),皆总括在以下之三问题中:(一)我所能知者为何?(二)我所应为者为何?(三)我所可期望者为何?”[3](P554)不难发现,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终其一生,康德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康德的理性不同于黑格尔那种霸气十足,高高在上的理念,而是从人本身出发的超验存在,是为人服务、正
第26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 64 -
视人本身存在的理性。所以康德哲学把人的主体性视为根本,“人向自然立法”,人的存在的主体性意义是康德的哲学、伦理学和美学所关注的重心。
这种思想体现在美学领域,就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言:“美若没有着对于主体的情感的关系,它本身就一
无所有。”
[4](P264)
“凭借概念来判定什么是美的客观的鉴赏法则是不能有的。因为一切从下面这个源泉来的判断才是审美的,那就是说,是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客体的概念成为它的规定根据”。[4](P277)那么,对于主体的情感、感觉的这种定位是否就是说审美的根源是单单的感性呢?这是不符合康德的思想的,康德所做的努力正是要弥合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界限,调节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之间的矛盾。正如康德所说:“接受性和自发性的成果是无法分离的。感觉确实同理性思维一样,是我们获得经验所必须的,但是,脱离概
念的感觉是盲目的感觉。”
[5](P180)
在这里,康德体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而又真实、深刻的一面,人类无法确证自身是否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但是人类又确实是自在自为的存在,所以,面对这样的“二律背反”康德提出了“自发性思维”这个虽然模糊却十分准确的概念,揭示了审美这一复杂的过程。即便如此,总要对审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康德的审美判断中,美是在想象力与悟性的协同作用下,感性和理性的交融所达到的一种自由活动的状态:“但是一个表象,如果某对象是赖它而被认识的,那就是说,赖它而达到一般认识——这个表象就必须具有想象力,以便把多样的直观集合起来,也必须具有悟性,以便由概念的统一性把诸表象统一起来。”[4](P263)在这里主体与客体是互动的关系,经过主客体的交互融合,从而实现了康德所说的“美的理想”。这“美的理想”就是“只有人不顾到享受而行动着,在完全的自由里不管大自然会消极的给予他什么,这才赋予他作为一个人格的生存的存在以一绝对的价值……”[4](P254)
康德的这种思想既影响到了席勒,也影响到了马克思,马克思所说的“人在对象中确证自己”,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正是来源于此,它意味着强调人是一种自我创造性的存在,是对人作为主体,作为目的本身的意义的回归。实践,这一对象化、主客体交互融合的途径是马克思的天才发现。对于康德对马克思的影响,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巴黎手稿》正视自然和人性之间基本的解构关系,通过劳动自然被不断地人性化,人性则不断地被自然化。通过这种公平的交换,主体和对象不断地进入对方,对于马克思来说,这是历史的希望,对于康德来说,这是一种调节的前提;但是,在马克思关于主体在对象中确证自己的理论,以及康德关于在审美活动中充满渴望的一瞥表达了人类铭记在
心的目的性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着难以企及的距离。”
[6](P198)
另外,德国古典哲学用“类”的存在物来说明人的社会属性。“类”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历史的范畴,个体与类的统一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此看来,马克思所说的“五官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值得我们深思。它是否说明了在“历史”中形成的感觉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塑造作用呢?这也就是说,作为单个的个体,他的感觉知觉必然要受到历史的人的类的感觉知觉的制约,也必然的被历史所制约。每个个体继承的正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所积累的经验形式与思维形式。美感作为人类的高级情感,更是如此。其实这不就是康德意义上的先验理性(“历史”的类的感觉知觉)与感性(个体的五官感受)吗?
三
在席勒的美学里,人是唯一关注的核心。在席勒看来,“美”不仅是一个客观的对象化的存在,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主体存在的状态。席勒把审美看成是摆脱了外在的物质需求的束缚而达到的外在与内在的自由的一种状态。席勒的美学思想继承了康德的衣钵,并为康德美学找到了现实性的客观基础。在现实性中寻找真、善、美的统一。审美的游戏冲动是主体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结合,是主体在自由自觉的状态中主体与对象的相互和谐。
但是社会现实又是如何呢?“人们在他们的行动中勾画出自己的形象,在这场现时代的戏剧中,他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一方面是野蛮,另一方面是萎靡不振:人们堕落的这两种极端竟在同一时间里结合在一起!”[7](P46)在这样的现实里,“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人的活动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样人们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支配者,他往往把人们其余的素质都压制了下去。”“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7](P50-51)人在这样的现实中,随着人类的逐步进步却日渐被异化,分工使人性越来越分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人类恢复完满和谐的人性,使人达到“完整的人”呢?那就是理性和自由!“只有当在伦理的人的身上原始冲突、盲目本能的对抗平息下来,在人身上粗野的对立已经停止时,人才能发展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只有当人的性格的独立性得到了保证,只有使对他人专制形式的屈从让位给庄严的自由时,人才能够使他内在的多样性服从理想的统一性”。[7](P57)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促使席勒从社会现状的分析中提出了美育的重要理论。
美育,就是要克服人性的分裂,培养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大自然是我们的第一造物主,而美则是人类的第二造物主。美使分裂的人性又重新恢复到它的完满的状态。而人性的实现又离不开我们的自由意志:“如果人要在各种场合下都能使自己的判断和意志成为类的判断,如果他要从每一有限存在中找到通往无限存在的道路,从依存状态中迈向独立和自由,他就要设法使自己不再只是单纯的个体,只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他要能够并准备好自然目的的狭窄圈子提高到理性的目的,他就必须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