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业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铜业行业研究分
析报告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2016年中国铜业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一、铜业相关概述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
我国是铜消费第一大国,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以及电子领域等。
同时,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领域中,铜也存在大量的新增需求。
多年来,我国铜消费一直持续快速增长,但受铜矿山产出增长缓慢及废旧铜产出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精炼铜供应始终无法满足精炼铜消费的增长,精炼铜缺口逐年增大。
宏观面而言,国内铜的需求旺盛,铜供应的短缺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铜精矿的市场前景良好2013年以来,全球铜市场供需出现一定转变,未来随着铜矿企业产能逐步扩张,铜市场供应将出现过剩局面,但由于国内铜精矿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国内矿山建设的相对薄弱,故国内铜精矿产品的市场地位暂时未明显受到进口铜精矿冲击的负面影响。
二、铜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国外精铜消费结构
国外精铜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占总消费量的48%,其次为电子电力,占比21%。
中国精铜消费结构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以及大量外资的流入,中国当仁不让地变为了世界工厂和铜消费增长的集中地。
中国的铜消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电力、家电、汽车等这些行业,大致结构如下:电力46%、建筑18%、家电16%、交通运输9%,其他11%。
如下图:
三、全球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铜产量和生产格局变化不大。
2015年全球铜矿产量1870万吨,其中,智利铜产量57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铜矿供应国,供应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其次是中国和美国,2015年铜矿产量分别为175万吨和125万吨。
中国铜矿产量自2012年以来波动幅度不大,2014年铜矿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10%;2015年铜矿产量175万吨,同比下降0.56%。
2016年3月份全球铜矿山产能为198.9万吨,同比增长3.86%,产能利用率为84.8%。
2015年,全球精炼铜总产量为2726.3万吨,较2014年增加2713.2万吨,增长0.48%。
2010年-2015年全球精炼铜产量虽逐年上涨,增速却2013年来,逐年下滑。
2016年3月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204.2万吨,同比增长了6.91%。
1-3月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576.5万吨,同比增长了7%。
201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2288.4万吨,与2014年精炼铜消费量持平。
2015年全年,全球铜储量为7.2亿吨,同比增长2.86%。
其中,智利铜储量为2.1亿吨,将近全球三成储量。
而中国铜储量仅3000万吨,占全球铜储量的4.2%。
2016-2017年铜价将显著受到来自供给层面的压力,铜价有下行的风险。
根据统计,2016-2017年将是全球铜精矿供应的高峰期,铜精矿(含铜量)供应量将分别达到1959.8万吨、2069.1万吨,供应增速分别达到5.0%,5.6%。
据统计全球主要铜产地2016-2017年铜矿供应增量,2016年主要的供给增量来源于秘鲁(100万吨),其中Freeport的CerroVerde扩建项目(20万吨增
量)、Teck资源与AQM合资的Zafranal项目(50万吨增量)、五矿集团的LasBambas项目(27万吨增量)将成为秘鲁供给增量主要来源。
2015年全年秘鲁铜产量为170.5万吨,2016年秘鲁供给增速理论应该达到50%以上。
秘鲁今年料成为仅次于其邻国智利的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国。
三、中国铜业发展现状
2016年5月中国精炼铜出口量同比飙升256%,至84959吨,创2012年5月来的新高。
据了解,多为国内冶炼厂出口所致。
2016年2月中国精炼铜消费量为177.万千吨,同比增长了9.4%。
近年来,中国铜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
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2016年1-6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512万吨,同比增长0.1%,增幅回落0.2个百分点。
其中,铜产量为403万吨,同比增长7.6%,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
另外,1-6月铜材产量为968万吨,同比增长13.0%,增幅上涨2.5个个百分点。
铜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因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近6年来铜价持续下跌,2016年更是跌入低谷,价格更是不断刷新历史新低,铜加工行业多数亏损。
主要因为铜供应过剩顽疾难改,等因素影响。
2011年铜现货价格高达万美元/吨,但2016年铜现货每吨已经下滑至4932万美元,现货结算价格下滑近半。
四、中国铜业竞争企业分析
五、中国铜业发展前景
一、中国铜行业的需求则主要来自于电力、建筑和家用电器。
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铜内需的主要动力,铜行业的需求约有46%来自电力。
根据《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达5.3万亿元,比
“十一五”增长66%。
其中,电源投资2.75万亿元,电网投资2.55万亿元,一定程度上支撑铜消费需求。
二、建筑行业是中国铜消费的第二大行业,占比约为18%。
2016年1-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达59521.61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18.3%;2016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7954.22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33.2%。
三、房地产行业的阶段性好转对铜的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家电行业是中国铜消费的第三大行业,约占铜需求量的16%,涉及的产品包括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
总体上看,相较于2015年,家电板块对于铜的需求有待提升。
但据于全球经济不太景气,2016年国内精炼铜消费增速约2.6%,弱于供应增速。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