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的教学设计
本次课的基本信息
一、教学背景
本次授课内容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中免疫学部分中的重点内容,是将免疫学知识应用在临床上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掌握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并且可以应用学到的机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过敏现象。

三、教学方法:
本次课为讲授课,以在课堂内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并讨论为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几组过敏反应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适时引入课题
I型超敏反应。

(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常见的过敏有哪一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讨论中来。

)(二)讨论设计的三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讨论这些情境中的现象是否正确,让学生带着疑问来探讨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
制(通过讨论这些现象,引起学生对过敏现象本质的思考)。

具体内容:
情境一:本情境主要为了表达人们对I型超敏反应理解的一个误区,即:多接触变应原即能够产生抗性,不再对其过敏。

情境二:以前接触过的物质,再接触也不会对其过敏。

情境三:以前过敏过的东西,再接触一定过敏。

(三)讲授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1.机制分三个阶段
致敏阶段即变应原刺激B细胞,使之产生IgE,IgE与机体
内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

(在此强调这次接触只是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E,
即使接触的再多也不会出现过敏现象。

产生的IgE
在体内存在的时间有限制)。

激发阶段变应原再次入侵后,与存在的IgE结合,触发原
本与IgE结合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其内的生物活性介质: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
化因子,激肽原酶,前列腺素。

效应阶段产生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在机体相应器官,引起
机体三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
腺体分泌增加。

即出现过敏现象。

(四)通过一个模式图再次强化理解
(五)强调机制中理解的难点,并解答前面情境中对过敏现象理解的误区。

即:1.多次接触变应原并不能解除对其过敏。

2.再次接触以前不过敏的物质,可能会发生过敏。

3.曾经过敏过的物质,再接触不一定过敏。

五、教学总结
未讲授该次内容时,许多同学对于常见的过敏反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识不到本质。

通过本次教学,让同学们理解了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并促使其在遇见这些现象时可以用本理论在说明
解释。

对日后的护理工作(比如皮试)起到一个理论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