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自主学习、面授辅导、 小组学习、专题讨论、作业讲解、问题答疑等 形式。
自主学习:学员根据文字教材中每一章节的具 体教学内容中教师对重点知识的提示、以及学 习难点的简释,通读教材,结合历代文论选读 指导纲要和作业册,认真领会知识点,熟记基本 概念,掌握中国历代文论的灵魂和实质。
后者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言之,这个 “道”不是抽象的哲理性的道,而是具体 地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人伦道德的道, 亦即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则是圣人之心 的体现,所以它和“诗言志”在文学本源 上有共同之处,都是指文学本源于人心。
这里我们讲的文学源于道,是指前者,即是指 文学源于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这是 属于道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道家认为宇宙间 万物皆源于道,文学自然也不例外,也是道的 一种体现。所以,庄子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只 有达到了合乎自然之道的境界,才是最高最美 的境界。他把音乐上的“天籁”、“天乐”、 绘画上能超乎言意之表的境界,作为文学 艺术的最高理想。这种观点表现在文学理论上, 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所说的,人文 的本质乃是“道之文”,这“道”即是指与天 地万物根源一致的自然之道。
扬雄在《法言•问神》篇中说道: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也。”中 国古代讲文学的真实性,不是 讲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符合 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而是讲 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否真 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在的心灵世 界。
㈡ 源于道——道家
文学之源于道,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 指文学的本源为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 之道,二是指文学源于儒家的社会政治之 道,亦即六经之道。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课程设计思想
一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一定程度上了解古代散文作家;二 是掌握一些诸如伟大诗人屈原等自 己的文学(美学)观点,从而加深 对其作品的理解;三是借助这些带 有深刻美学思想的文论文章的学习, 简单了解古代美学的诸如意境等的 基本范畴、基本脉络;
课程设计思想
四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 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 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 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五是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发他们对 文学研究的兴趣。
第二讲导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古代 的哲学思想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 联系,有以下这样五个重要的特点。
一、关于文学的本源——心与道 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
说法:一是本于心,二是源于道,分 别出于儒道两家的哲学观和文学观
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大序》说:“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 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
儒家:人心→感物→
道家:自然之道→人心→文学
只是儒道两家对文学产生最 终根源的看法上侧重点不同,一 在人心,一在自然之道,但都承 认文学是人的心灵创造之结果。 这是符合于文学创作实际的。
二、关于文学创作的构思——虚静说
中国古代有关文学创作构思的理 论,都强调作家在构思以前必须 要具有“虚静”的精神状态,认 为这是使构思得以顺利进行的首 要条件。
然而人的感情之激动,系受外界事物之所触发。 《礼记•乐记》在解释音乐产生原由时说道: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 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此原理亦通于诗。 不过,物感只是促使人心发生由静而动的变化之 条件,人的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仍是人心所固 有的,不过因物感才使之由隐而显而已,故诗之 源非在物仍在人之心。
学习方法指导
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学员在专科未 曾学过的学科。本学科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 古代诗歌,古代散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 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要参考 学习指导中提供一些学习译文,作到深入浅出, 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一门带有专 题研究性质的课程,需要大家更多的阅读思考, 而不是死记硬背。希望同学们重视教材,要读 懂教材中一些重点文章,又不局限于教材,结 合相关的作家作品,能在教材的引导下,大量 阅读相关的作品和研究文章,加深对教材的理 解和掌握,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自主学习要结合教材内容带着问题去学习。
学习方法指导
面授辅导: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回 答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员学习 方法,处理作业中的共性问题。
小组学习:根据地域划分学习小组,在教师指 导下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专题讨论:《中国历代文论》的教与学,应重 视对中国传统文学现论的思考和分析,应重视 对传统文学批评继承与反思,通过学习,切实 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自已的文学创作,提 高创作水平.当然有志于文学评论的人更要学好 这门课。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以载道观点的认
然而,持这种观点的,并不否认文学是人 的心灵之创造,只是认为人的心灵最终也 是自然之道的一种体现。故而主张文源于 道者,也常常以人心作为中介。刘勰就是 如此。他曾肯定“诗言志”说,认为人文 是人的性灵所钟之表现。但人也和宇宙万 物一样,也是自然之道的一种体现。人和 万物的区别只是在人是有灵性的,是“有 心之器”,而不像万物一样,是没有灵性 的,是“无识之物”。所以文也是“道之 文”。为此,我们可以如下公式来表示儒 道两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 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 氵龠五藏,澡雪精神。”
一、道家
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 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 静笃”的思想,《管子》一书中,在论述心作为 思维器官的作用时,也分析过虚静的问题。庄子 则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 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认 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 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 最深刻的认识,进入“大明”境界。庄子的虚静 是排斥人的具体认识与实践的,但是他在运用虚 静的学说去分析许多技艺神化故事(如庖丁解牛、 轮扁斫(zho)轮、津人操舟、吕梁丈夫蹈水、 痀偻者承蜩)时,这些故事本身却又说明了只有 在大量具体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上,方能达到出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