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石油芳烃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化工、医药、农药、颜料、染料、涂料等工业领域。

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是化工行业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芳烃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就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展开探讨。

一、芳烃生产技术现状芳烃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物,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通过催化裂化、重整、烷基化等过程可以得到芳烃。

催化裂化是目前最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之一。

在炼油厂生产芳烃主要采用的是载体催化裂化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催化剂来改善油品的裂化性能,提高芳烃产率。

重整技术也是生产芳烃的常用技术之一,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烷烃转化为含芳烃的混合物。

芳烃还可以通过煤焦油加工和煤制油加工等方式进行生产。

芳烃的生产技术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三是传统生产工艺成本高、设备老化等方面的制约。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芳烃生产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急需引进新技术,提高芳烃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二、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效低能耗技术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效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可以降低催化裂化和重整等生产过程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 多元化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是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朝着多元化产品结构的方向发展,开发出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芳烃产品。

3. 芳烃生产技术的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4. 绿色环保技术绿色环保技术是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C9芳烃石油树脂生产技术进展

C9芳烃石油树脂生产技术进展

催化聚合和 自由基聚合 3 。石油树脂的许多物 种

8 ・ 2


Hale Waihona Puke 体 第 2 O卷 化 性质 中 , 重要 的是 软化 点 、 最 色相 。要求 其 软化 点 5 ̄ 10℃ , 相 小 于 1 , 黄 至 暗 褐 色 。C 0 4 色 3浅 9
馏 分 的聚合 方式 对 C 芳烃 石油 树脂 的色 相 、 9 软化
∞ 驺

组分
环 戊 二 烯

质量分数/
以及涂料 、 合剂 、 胶等行 业 。 粘 橡
目前 , 国乙烯装 置 副产裂 解重 芳 烃 C 馏 分 我 9 仍 主要用 作燃 料 , 只有 少 部 分 用 于 石 油树 脂 的 生 产 , 大部 分 装 置 生产 规 模 小 , 术 比较落 后 , 且 技 产
甲苯 乙 苯 对 二 甲苯 苯 乙烯 邻 二 甲苯 丙 烯 基 苯
三 甲苯 + 甲基 乙 苯 甲 基 苯 乙 烯 甲 基 苯 乙烯 + 甲基 乙 基 苯 乙 基 乙 烯 基 苯
品品种单 一 , 质量 不稳定 , 料 消耗 高 , 原 污染严 重 ,
急需 通过 工艺 改进 克服 上述 缺 陷 。随着 乙烯 装置 的不 断扩 建和 建设 , 。 分 产 量 的增 加 , 。 烃 C馏 C 芳 石油树 脂 的研究 开 发力 度 的不 断 加大 , 。 烃 石 C芳
长、 链转 移 和链 终 止 , 活性 中心受 离子 对 的离解程 度 影 响很大 , 当反 应介 质 、 剂不 同 时活性 中心 也 溶
不 同 。催 化 聚合法 在 合 成 C 。芳烃 石 油 树 脂 中是
出现最早 的 、 应用 最广 的 , 部分 文献 中提 到 的石 大

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

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

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技术,它通过将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芳烃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

由于芳烃类化合物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原理、工艺流程、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一、技术原理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是指将合成气(一般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芳烃类化合物的过程。

在这一技术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经过适当的催化剂作用,可以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条件下形成芳烃类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的核心在于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反应体系和催化剂,实现合成气的高效转化,从而获得高纯度的芳烃产品。

二、工艺流程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合成气制备、催化反应和产品分离等步骤。

在合成气制备阶段,通常采用气体转化或气体合成反应来产生合成气。

接下来,合成气与催化剂在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催化转化,生成芳烃类化合物。

通过精馏、结晶、萃取等分离技术,将目标产品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出来,并获得高纯度的芳烃产品。

三、技术优势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化工生产技术。

利用合成气作为原料,无需进行石油炼制过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压力。

通过一步法直接转化,能够减少反应步骤和中间体的生成,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还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当前绿色环保发展的趋势。

四、应用前景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技术在化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芳烃产物方面,芳烃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石化、染料、医药、化肥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合成气作为丰富的化工原料,利用其直接制备芳烃,可以有效节约石油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芳烃生产工艺

芳烃生产工艺

芳烃生产工艺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染料和香料等领域。

其主要生产工艺有煤焦化法、石油裂化法和煤炭气化法等,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几种工艺。

煤焦化法是生产芳烃的传统工艺,它是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来制得芳烃。

首先,将煤炭粉碎成小颗粒,然后在高温下进行干馏,煤中的有机物质就会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相产物。

其中,液体相主要是芳烃。

接下来,通过精馏和分离工艺,将液体相中的芳烃进一步提纯,得到所需产品。

石油裂化法是目前较为主流的芳烃生产工艺,它是将石油裂解成较小分子量的烃类,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芳烃。

具体来说,将石油加热至高温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裂解成低碳烃和芳烃。

然后,利用催化剂进一步对低碳烃进行分子重构,合成所需的芳烃。

最后,通过分离和提纯工艺,得到高纯度的芳烃产品。

煤炭气化法是一种将固体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芳烃的工艺。

首先,将煤炭粉碎后与氧气或水蒸气加热至高温进行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即合成气。

然后,利用催化剂将合成气进行转化,生成芳烃。

最后,采用分离和提纯工艺对得到的芳烃进行处理,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这几种生产芳烃的工艺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煤焦化法适用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目前已逐渐被替代。

石油裂化法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效率高。

煤炭气化法则可利用煤炭资源生产芳烃,但由于气化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尚未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总的来说,芳烃的生产工艺涉及高温、催化和分离等多个环节,不同的工艺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工艺被开发出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

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

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1T16:03:14.6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7期作者:高勇[导读] 中石化在发展过程中,开发出一套具有全新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成套技术,该技术具有极高的系统集成高度以及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高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辽宁抚顺 113001摘要:中石化在发展过程中,开发出一套具有全新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成套技术,该技术具有极高的系统集成高度以及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所以在中石化项目工程中,通过芳烃成套技术能够更好地攻克技术壁垒,属于世界级先进炼油技术。

关键词:芳烃成套技术;中石化;开发及应用引言:芳烃成套技术主要是利用芳烃这种有机化学物质作为基础的工业原料,因此芳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当中,然而芳烃成套技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技术,在中石化炼油技术中,已经实现了重整、芳烃抽提、歧化和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技术的实现,唯独缺乏对吸附分离技术的实现,随着芳烃成套技术基础条件的具备,促使我国中石化炼油技术得到提高,不仅节约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大幅度节能降耗。

1.芳烃成套技术带来的创新和社会效益1.1芳烃成套技术的创新首先是需要创新相关工艺技术,利用化学方式替代物理吸附的方式,从而实现对原料的创新,由于精制寿命能够延长40-60倍,所以使得固废排放减少了98%,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其次可以更好地创新芳烃高效转化与分离出新型的筛选材料,有利于使芳烃的转化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也能得到提高。

然后是通过集成创新控制的方法,从而做到对智能化的有效控制,所以为了避免在最短的时间出现大流量变化的调控,就需要确保装置的安全运行效率。

最后是对芳烃联合装置能量进行深度的创新,可以使芳烃运行装置实现内外部同时输送的目的,降低了综合耗能。

1.2芳烃成套技术的社会效益在芳烃成套技术的社会效益中,中石化通过芳烃成套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高了环保,从而达到了国家环保的监测标准要求。

芳烃的生产-芳烃的主要生产技术可修改文字

芳烃的生产-芳烃的主要生产技术可修改文字
芳烃的主要生产技术
加剂

CONTENTS

01 生产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 02 芳烃之间的转化技术 03 芳烃的主要分离技术
01
生产芳烃的 主要工艺过程
生产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
01
02
03
04
催化重整生 产BTX芳烃
高温裂解制 乙烯副产 BTX芳烃
煤加工副产 BTX芳烃
轻质烃芳构 化生产BTX
芳烃
生产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
1.催化重整生产BTX芳烃

BTX芳烃的主要来源 可以生产BTX芳烃,也可生产高辛烷
值汽油。 特点:含甲苯及二甲苯多,含苯较少,
催化重整生产BTX的产率分布与原料 组成和工艺类型有密切关系。
生产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
催化重整生产工艺主要有 固定床半再生式和循环再 生式,以及移动床连续再 生式三种类型。
特点:工艺过程简单,可长时间连续运转,会腐蚀 反应器腐蚀,操作比较难控制。
芳烃之间的转化技术
02
歧化和烷基转移
以甲苯为原料通过歧化可生产 苯和二甲苯
以甲苯和C9芳烃为原料,通过 烷基转移可生产苯和二甲苯
芳烃之间的转化技术
03
甲基化
以甲苯和甲醇为原料,开发各 种工艺和催化剂,生产二甲苯
芳烃之间的转化技术
固定床半再生式工艺流程
生产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
移动床连续再生式工艺流程
生产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
2.高温裂解制乙烯副产BTX芳烃
BTX芳烃的第二大来源,芳烃中苯含量较多。
3.煤加工副产BTX芳烃
占比很小
4.轻质烃芳构化生产BTX芳烃
采用低碳烃类或液化石油气选择性地转化成BTX芳烃,是一个 正在开发中的技术。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探讨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探讨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探讨摘要:芳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材料,但芳烃市场目前面临供给短缺的状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升资源效率,减少能源物耗是中国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展开分析,探究了芳烃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芳烃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芳烃生产技术;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前言:芳烃是有机化学工业中最基础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原油和煤焦油。

目前芳烃的大量生产都是利用芳烃联合设备进行的,典型的芳烃联合设备还有石脑油加氢、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加氢等专门制造芳烃的设备,和芳香烃类转移和芳烃分离装置。

涉及的关键性工艺技术主要有:催化剂重整、芳烃抽提、甲基乙烯歧化、烷基转化、二甲苯异构化以及PX分离等芳烃转化工艺技术。

一、芳烃生产技术现状(一)催化重整技术催化重整技术,是在现代化原油生产中改善原油品质和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技术手段。

本文从字面含义上来阐述说明,所谓催化重整技术,就实质上而言是把已经生产或待提炼的化学原料加以催化,同时经过再次处理改善所应用原材料的品质。

催化重整法是以石油为原材料,在机械催化的影响下,将烃类分子物质再次排列成新分子物质的工艺步骤。

其重要目的是为了制造高辛烷值的物质。

其次是为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品和精细化工产品提供原材料。

在目前芳烃的工业生产使用技术中,催化重整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其自身的原料预处理和重整化工序之外,还需要添加的芳烃抽提和精镏设备。

催化剂重整技术在实际使用的流程中,根据对目的产物特点的不同,其程序也存在着不同变化。

以目前石油化工系常见的方法而言,其方法中包含了预处理、催化剂重整、溶液抽提、芳烃精馏等的共同步骤。

(二)芳烃分离技术1.芳烃抽提技术催化重整油或获取芳烃的重要途径,所用到的通用技术就是芳烃抽离技术。

目前主流的芳烃抽提工艺包括抽提蒸馏法和液液抽提法。

其中液液抽提法是借助芳烃与非芳烃在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溶剂中,表现出不同的溶解度,进而对芳烃分离获取的技术,所用溶剂性能的优劣,对流程布置、装置操作条件及能耗情况有决定性影响。

石油芳烃的生产技术

石油芳烃的生产技术

石油芳烃的生产技术引言石油芳烃是指石油中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在石油加工和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石油芳烃的生产技术,包括石油中芳烃的来源、芳烃生产的主要工艺以及相关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石油中芳烃的来源石油中的芳烃主要来自于原油中的脂肪族化合物经过热解、裂化等过程产生的副产物。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原油首先会经过蒸馏、加热和裂化等处理,这些过程会导致原油中的脂肪族化合物分解产生芳烃。

此外,石油中的芳烃也可以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脂肪族烃转化为芳烃。

芳烃生产的主要工艺裂化法裂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石油芳烃生产工艺之一。

它是通过将重质脂肪族烃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芳烃的过程。

裂化法可以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

热裂化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通常温度在500-600摄氏度之间。

在热裂化过程中,重质脂肪族烃中的碳-碳键会发生断裂,生成大量的芳烃。

热裂化的优点是生产过程简单,但由于高温下易产生焦炭,因此需要频繁清洗催化剂。

催化裂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沸石和氧化铝等。

催化裂化的优点是生产过程温度相对较低,不易产生焦炭。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并改变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然而,催化剂的选择和再生成本较高。

氢化法氢化法是一种将脂肪族烃转化为芳烃的工艺。

在氢化法中,脂肪族烃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相应的芳烃。

氢化法通常需要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催化剂的选择在氢化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催化剂有铁铬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等。

氢化法相比于裂化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控制芳烃的生成量和质量。

而且,氢化法的副产物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

然而,氢化法的能源消耗较大,加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杂环化合物的转化杂环芳烃是一种含有其他元素(如硫、氮等)的芳烃,它们常常具有较高的环境毒性。

在石油加工中,杂环芳烃的转化是非常重要的环保工艺之一。

常用的杂环芳烃转化工艺包括氢化、氧化和加氢裂化等。

石油芳烃的生产—芳烃的生产方法及来源认知

石油芳烃的生产—芳烃的生产方法及来源认知

氧化
烷基萘
脱烷基

氧化
芳烃的生产方法及来源认知
芳烃: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4.对二甲苯产业链












石油芳烃
芳烃生产
芳烃分离
苯 甲苯 二甲苯 C9芳烃
芳烃转化
芳烃的生产方法及来源认知
芳烃: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2.芳烃的生产方法
芳烃生产
石脑油
催化 重整
芳烃生产过程 B T
裂解汽油 汽油 C5~200℃ 加氢
芳烃 抽提

烃 分
X
馏 C9
芳烃分离与转化
脱烷基
B T
歧化 C8分馏
X 邻二甲苯
OX
异构化
对二甲苯
吸附分离
PX
芳烃的生产方法及来源认知
芳烃: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3.主要芳烃的用途
加乙烯烷基化
乙苯 丙酮
脱氢 双酚A
苯乙烯
聚苯乙烯、丁苯橡胶、 ABS树脂
聚碳酸酯、环氧树脂
加丙烯烷基化
异丙苯 苯酚
酚醛树脂、苯胺、壬基酚等
加十二烯
十二烷基苯
合成洗涤剂

加氢
环己烷
己内酰胺
✓异丙苯、十二烷基苯、萘和苯乙烯
基本化工产品和重要的化 工原料:合成橡胶、合成 树脂、合成纤维、洗涤剂 及药物、香料、染料、助 剂和专用化学品等工业的 重要原料。
芳烃的生产方法及来源认知
芳烃: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2.芳烃的生产方法
煤炭 焦化分馏
裂解
汽油 催化加氢

芳烃生产技术研究

芳烃生产技术研究

第46卷第2期2018年1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6No.2Jan.2018芳烃生产技术研究李小辉(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现代化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化工以及生产中对化学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化学原料的生产技术要求也随着提升㊂主要以芳烃的生产技术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传统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以及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芳烃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讨论与构想,并结合实际,分析总结了我国芳烃生产技术的主要进展与研究成果,更好地把握当前我国芳烃生产技术的研究使用现状㊂关键词:芳烃;催化重整;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8)1-0021-03作者简介:李小辉(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炼制㊂Study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romatic HydrocarbonLI Xiao -hui(CNOOC (Taizhou)Petrochemical Co.,Ltd.,Jiangsu Taizhou 225300,China)Abstract :Along with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the demand of the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 chemical industry and production is higher and higher,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hemical raw material are also improved.Taking aroma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On this basis,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oma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and bined with the actual analysis,the main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aroma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oma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better grasped.Key words :aromatics;catalytic reforming;production technology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㊂根据芳烃的化学性质以及物理结构来看,该物质多用于石油化工的生产中,但是其性质同时也表明了芳烃具有一定的化学危害,如果使用不当也极易造成损伤[1]㊂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芳烃的利用使用效率,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投入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研究,在最大限度降低其危害的前提下,优化芳烃的生产技术,以进一步的提高芳烃的利用效率㊂1 传统芳烃生产现状目前来说,芳烃作为石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原料之一,相关部门在对其化学性质以及物理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后发现,该化学原料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利于石油化工的生产以及研究,但是其化学性质本身也带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这就极大的提高了芳烃生产技术的难度[2]㊂为了更好的研究讨论与创新发展芳烃生产技术,本章节针对传统芳烃生产现状以及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做出了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为接下来对芳烃生产技术的创新研究奠定基础㊂目前,石油芳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主要通过现代化的芳烃联合装置来实现,而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环节:催化重整㊁裂解汽油加氢㊁芳烃抽提㊁芳烃转换㊂1.1 传统芳烃生产现状和技术1.1.1 催化重整技术催化重整技术是现代化石油工业生产中提高石油质量和生产石油化工的重要手段,我们就字面意义来解释说明,催化重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已经或待提炼的化学原料进行催化,并且通过再次处理提高其应用原料的质量㊂催化重整是以石脑油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分子结构的工艺过程㊂其主要目的为:(1)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2)为化纤㊁橡胶㊁塑料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3]㊂就目前芳烃的生产应用技术中,催化重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除其本身的原料预处理与重整两个工序外,还需增加芳烃抽提与精镏装置㊂催化重整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按照对目的产品要求的不用,其程序也存在着差异㊂就化工系常用的加工方案来说,其方案包括了预处理㊁催化重整㊁溶剂抽提㊁芳烃精馏的联合过程㊂具体如图1所示㊂当前在芳烃生产的技术中,催化重整装置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时也受到了多个公司的研究㊂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催化重整技术在BTX 的效率,韩国SK 公司与Zeolyst 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了较为先进的催化重整技术,即ART㊂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石脑油为原材料,通过采用牌号为ART-11的贵金属分子作为催化剂,在通过氢脱烷基反应和烷基反应将石油中的22 广 州 化 工2018年1月芳烃成分进行重整,从而提高其质量㊂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放置在一台闲置机器上完成的,其生产的甲苯纯度较高,降低了生产技术的成本,是值得推广使用的芳烃生产技术之一㊂图1 催化重整技术Fig.1 Catalytic reforming technology1.1.2 裂解汽油加氢芳烃在生产萃取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裂解这一环节㊂而在高温裂解这一环节中,在以粗汽油作为裂解的原材料时,大约每1t 乙烯会产生同等质量的裂解汽油㊂而裂解汽油中进行芳烃的回收时,需要进行两端加氢:第一段采用重金属加氢,而第二段则采用非贵金属加氢,其根本作用是在萃取BTX 后,需要对其进行杂质的去除处理㊂1.1.3 芳烃抽提芳烃抽提在本质上来说就是芳烃的萃取,是利用萃取剂在混合物质中将芳烃分离出来㊂该技术手段的核心是通过芳烃萃取剂的特殊化学性质,将混合成分中的芳烃萃取出来,然后在后续的精馏分离,从而得到较高纯度的芳烃㊂但是,该项技术手段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多数化学原料的化学性质较为不稳定,所以在萃取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失误㊂1.2 开拓芳烃来源的新技术途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并且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在生产技术手段的创新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以求在技术手段层面上取得成功,为我国的社会建设与重要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㊂就当前的芳烃生产技术而言,该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是能够推动我国化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新技术的开发与研制不仅需要科研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同时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㊁物力资源来保障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为我国的芳烃生产技术的研究创新提供硬件设备的保障㊂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内多个石油化工厂对于芳烃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从而对与萃取芳烃的生产技术的要求就随着增高㊂并且,由于现代化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化学原料,从而也必须加快对增产芳烃的生产技术的研究㊂例如,在对不利于LPG 馏分以及轻石脑油馏分等都必须经由Ba 和K 改性的分子筛制而得[4]㊂就目前芳烃的生产技术来说,Parex 工业采取了牌号为ADS-27作为吸附剂,在保证二甲苯纯度的同时,提高其收率,这也是近年来对于芳烃生产技术的一大提高,并且也在今后的发展中展现出来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㊂在今后的发展中,石油化工企业会在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化学原料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纯度与质量必须从根本上得到保障㊂在当前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轻质芳烃作为较为重要的基本石油化工原料之一,其生产技术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研究㊂我们在针对轻质芳烃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其所包含的苯㊁甲苯㊁二甲苯的应用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㊂并且,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合成橡胶㊁合成纤维㊁合成树脂三大合成材料逐渐成为现代化工业生产以及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料以来,市场中对于芳烃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㊂不仅如此,国内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燃油市场对于高辛烷值汽油的需求量成持续增长的态势,而芳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成为我国相关产业部门重点研究的对象㊂目前,开发新的芳烃来源以及生产技术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催化重整技术则是炼油企业以及芳烃萃取的主要手段㊂而芳构化则是主要利用该手段来进行芳烃的萃取,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改性后的沸石子催化剂将低分子的烃类直接重整为苯㊁甲苯以及二甲苯等轻质芳烃,从而满足工业生产部门的需求㊂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甲烷芳构化仍处于实验室的研究创新阶段,并没有完全投入使用,但是作为一项具有战略研究意义的创新技术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其作用不容小视㊂2 我国芳烃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化工行业对于化学原料以及各类建筑材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㊂并且,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长期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表明,在一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有关环境的各类因素条件,并且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的开发创新的技术㊂对于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化工业在研发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㊂2.1 技术设备落后芳烃生产技术,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化学实验来实现化学物质的萃取,使其达到一定的浓度从而应用到化工企业中去㊂但是,该项技术在研发与创新时,由于科研技术人员在研发的过程中,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为研发创新所提供的硬件设备达不到所需的要求,所以芳烃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达不到要求,最终使得芳烃及相关化学原料在生产萃取的过程中,满足不了所需条件㊂2.2 无法从根本保障芳烃的纯度芳烃生产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其从根本上是为了保障芳烃的纯度能够达到所需标准,但是由于科研技术人员在研发的过程中,设备技术条件落后,从而导致其在芳烃的萃取过程中浓度较低,不能满足化学工程的需要,最终影响了相关行业工程的正常推进与发展㊂2.3 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脱离芳烃生产技术在研究创新的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及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原料支撑㊂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障芳烃生产技术的质量,是科研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㊂而在当前芳烃生产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相关的技术设备以及理论知识过于落后,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其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出现脱离,不能满足芳烃生产技术创新的需要,从而不利于芳烃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从而影响了相关行业的正常推进与发展㊂3 芳烃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引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对芳烃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所以在此基础上,也就加大了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研究㊂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生产技术的起步较晚,在前期的发展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经过了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与完善,我国芳烃生产技术在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步㊂就目前我国芳烃生产技术的发第46卷第2期李小辉:芳烃生产技术研究23展情况来看,该技术在创新引进与吸收研发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较为客观的进步与发展,并且也在相关行业内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我国的芳烃生产技术也已经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㊂举例来说,目前我国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安装了芳烃的生产装置,该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率先实现了独立安装㊁自主生产芳烃的先例,这也是国内首发自主生产芳烃的化工公司,打破了少数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㊂除此之外,在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方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先后开发成功ZA型及HAT型两种催化剂㊂ZA型催化剂达到当时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HAT型催化剂属目前国际先进水平㊂我国对于芳烃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为催化重整技术,并且该项技术在应用研究过程中,随着对其技术手段以及细节的研究和把握,我国自行开发的半再生催化重整工业和工程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并且也在次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的创新研究㊂4 结 语综合上述研究分析,我们知道芳烃对于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意义之大,所以对于其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也成为了相关行业以及科研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工作㊂并且,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可知,芳烃特殊的化学性质,决定其在进行污染危害防护的同时,必须提高芳烃生产萃取的纯度与使用效率,所以目前我国所应用的催化重整等技术手段应当在进一步的进行完善㊂目前,总结国内外对于芳烃的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来看,全球范围内掌握了芳烃成套生产技术的专利商共有两家公司,分别是UOP和IFP公司㊂所以,针对于这两家公司先进的研究成果,我国在结合实际情况之后,吸收借鉴了这两家公司对于芳烃生产技术的可鉴部分,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专利特色的生产技术㊂所以,为了能够使我国芳烃生产技术有更好的提高,推动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就必须结合传统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知识技术手段不断的进行创新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㊂参考文献[1] 徐虎,朱乃玺,唐立,等.二甲苯工艺及生产[J].化工设计通讯,2017(8):12-15.[2] 朱良.混合二甲苯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化工,2010(10):9-11.[3] 孔德金,杨为民.芳烃生产技术进展[J].化工进展,2011,30(1):16-25.[4] 姜晓花.中国石化芳烃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7,33(4):45-47.(上接第20页)[7] 韩玉刚,汪小舟.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广东化工,2014,14(12):104-105.[8] 赵丹,尹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简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5):35-39.[9] 张红英,姚元虎,颜雪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及其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6):50-53. [10]李跃金,赵荣芳,李丹.超临界CO2萃取大豆油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5):206-208,212.[11]戚向阳,曹少谦,陈伟,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杨梅核仁油脂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4,14(4):51-56. [12]薛晋.CO2超临界萃取小米糠油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程,2017(1):25-27,47.[13]吴静.花椒精油的提取工艺㊁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活性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7.[14]吕小刚,顾丽莉,孔光辉,等.超临界萃取 HPLC法检测烟叶中马来酰肼残留[J].精细化工,2016,33(12):1370-1374. [15]廖延智.超临界萃取野生艾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3(4):46-49.[16]石琳,阳元娥,姚勇芳.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41-21643.[17]石一飞,陈巧青,徐永进,等.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浙贝母花生物碱的工艺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7(19):34-36,40. [18]李青宇,孟哲,王磊.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提取甘草多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7,38(09):1-5.[19]李响,王卫飞,周瑢,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20):280-283,287.[20]刘明石,崔玮琪,金元宝,等.超临界CO2萃取沉香叶挥发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14,33(2):63-65.[21]王建松,李远彬,王羚郦,等.超临界和亚临界提取的沉香精油的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5):1082-1085.[22]梁呈元,佟海英,赵志强,等.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薄荷油的化学成分比较[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1):81-84.[23]陈燕.薄荷精油的分离㊁鉴定及微胶囊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24]王仲,高宇,高洪福,等.不同产地薰衣草花中精油化学成分分析[J].北方园艺,2017(6):140-143.[25]Nagpal V,Guigard S E.Remediation of flare pit soils using supercriticalfluid extrac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05,4(5):307-318.[26]V Librando,O Hutzinger,G Tringali,et al.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marine sediments and soil samples[J].Chemosphere,2004(54):1189-1197.[27]Naeenia M H,Yaminia bin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with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for extrac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from soil and marine sediment samples[J].Supercritical Fluids,2011,57:219-226.[28]王少芬,魏建谟.超临界流体萃取金属离子在环境分析上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4,32(8):1110-1115.[29]欧阳勋,陈家玮,张小岗.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土壤中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质通报,2010,29(11):1655-1660. [30]Wai C M,Wang S J.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Metals as complexe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7,785(2):369-383. [31]Lin Y,Brauer R D,Laintz K E,et al.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 from solid materials with a fluorinated beta-diketone[J].Analytical Chemistry,1993,65(18):2549-2551. [32]Erkey C.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f metals from aqueoussolutions:A review[J].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00,17(3): 259-287.。

苯与甲醇烷基化生产芳烃技术

苯与甲醇烷基化生产芳烃技术
表 2 吸排抗菌 POY135 dtex / 72 F 物理指标
Table 2 Physical index of POY135 dtex / 72 F
测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抑菌率达 99% 以上ꎬ
参考文献:
纤度 / dtex
134. 8
断裂强度 / (cNdtex - 1 )
1. 95
good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by using a spinning box body of 281 °Cꎬa wind pressure of 30 Paꎬand a winding
speed of 2875 m / min.
Key words:PETꎻdynamic mixingꎻspinningꎻantibacterial fibers

苯与甲醇烷基化生产芳烃技术
日前ꎬ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开发的苯与甲醇烷基化生产芳烃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ꎬ填补了国内由苯
增产二甲苯的技术空白ꎮ
该技术通过苯与甲醇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甲苯、二甲苯ꎬ为对二甲苯原料来源提供新方法ꎬ缓解二甲苯原料短缺矛盾ꎮ
2008 年ꎬ乌石化开始进行苯与甲醇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的探索性研究ꎬ历时 10 年科技攻关ꎬ经过前期小试和中试研究掌
握了催化剂制备技术ꎬ完成了催化剂的工业放大生产ꎮ 2018 年 10 月ꎬ乌石化公司完成了 3 万 t / a 的工业现场试验装置标定和
50 万 t / a 工艺包编制ꎮ
( 郑宁来供稿)
and so on. The effect of spinning conditions on the indexes of absorption of antibacterial polyester filament was stud ̄

芳烃的生产工艺

芳烃的生产工艺
后来,以法拉第为代表的科学家对煤焦油产生了兴趣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了 以芳香烃为主的多种重要芳香族化合物,又以这些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多 种染料、药品、香料、炸药等有机产品。到十九世纪中叶,形成了以煤焦油为原 料的有机合成工业。
河南城建学院
石油化工作业论文
系别: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1014102 姓名:赵家敬 学号: 101410249
201rocarbon) ............................................................................................ 5 芳烃的定义及其分类 ..................................................................................................... 5 芳烃的来源.................................................................................................................... 5 起初源于:煤焦油。 .............................................................................................. 5 现代来源: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 .................................................. 6 芳烃的利用、研究及进展 .............................................................................................. 6 一、简单芳烃的利用 .............................................................................................. 6 二、重质芳烃的利用 .............................................................................................. 7 (1)重质芳烃用于塑料工艺充当增塑剂 ....................................................... 7 (2)重质芳烃用作沥青基碳纤维的主导原料 ................................................ 7 (3)重质芳烃于优化炼油工艺 ...................................................................... 8 (4)重质芳烃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8 (5)以重质芳烃制备多环芳烃树脂............................................................... 9 (6)重质芳烃用于生产针状焦 ...................................................................... 9 (7)以重质芳烃制备混合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 10 (8)重质芳烃作芳烃导热油........................................................................ 10 (9)重质芳烃作优质碳黑原料 .................................................................... 11 (10)重质芳烃用作道路沥青调合组分 ....................................................... 11 (11)重质芳烃作油墨溶剂油 ...................................................................... 11 芳烃的危害.................................................................................................................. 12 典型芳烃的生产工艺 ................................................................................................... 15 一、经典粗苯加氢工艺 ........................................................................................ 15

石油芳烃的生产—裂解汽油加氢生产芳烃(1)

石油芳烃的生产—裂解汽油加氢生产芳烃(1)
H2O以及饱和烃) 工艺条件:非贵金属Co-Mo-S/Al2O3催化剂 (320-360℃ 气相反应 2.97MPa) 指标: 含硫<2×10-6 (W%)
2、裂解汽油加氢生产芳烃的流程组织 加氢反应原理
2、裂解汽油加氢生产芳烃的流程组织
两段加氢法典型工艺流程
C6-C8
Pd/Al2O3
60-110℃ 2.60Mp
项目九 石油芳烃的生产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技术

任 务 三
氢 生 产 芳
裂 解 汽 油

裂解汽油加氢生产芳烃
1、裂解汽油的组成
C6-C9+芳烃
裂 解 汽 相当量的单烯烃 、二烯烃、 油 苯乙烯及少量烷烃 的 的作用下很易氧化并聚



二段加氢

对后序生产芳烃工序的催化剂、 吸附剂均构成毒物
馏分 Wt%
C4 <0.5
C5
C6
C7
C8
15~25 30~40 15~22 10~16
C9+ 8~15
裂解汽油产量、组成、以及芳烃的含量,随着裂解原料和裂解条件的不同而 异。裂解汽油在芳烃抽提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为后加工过程提供合格的原料。 目前普遍采用催化加氢精制法。
2、裂解汽油加氢生产芳烃的流程组织
Co-Mo-S/Al2O3
329-358℃ 2.97Mp
从裂解汽油中获取芳烃的工艺过程有两部分: ➢ 裂解汽油的加氢精制 ➢ 芳烃的萃取分离
一段加氢(低温液相加氢,高活性催化剂)
二烯烃→单烯烃 烯基芳烃→芳烃 工艺条件:贵金属Pd/Al2O3 催化剂 (60-110℃ 液相反应 2.60MPa) 指标:二烯烃含量< 2%
二段加氢(高温气相加氢,钴-钼催化剂) 单烯烃→饱和烃 脱除S 、O 、N 等有机化合物(生成气态H2S、NH3 、

石油炼制中芳烃的分离和合理的利用

石油炼制中芳烃的分离和合理的利用

石油炼制中芳烃的分离和合理的利用摘要综述了催化裂化石油中的芳烃对油品的性质及石油炼制工艺和生产的影响. 主要论述了石油芳烃的分离和合理的利用,并提出了将重油轻质化分离石油芳烃的方法, 石油芳烃的合理综合利用为更好的满足市场生产的需求提供了线索.关键词:芳烃;石油炼制;石油;催化裂化;分离;利用引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科技生产速度,我国化工行业的有机合成工业也发展很快,尤其是塑料、纤维和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使得芳烃这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从石油中分离得到。

芳烃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

芳烃分单环芳烃和多环芳烃,非苯芳烃。

芳烃在石油的催化裂化原油中芳烃含量是很高的,但还有相当多的非苯芳烃。

这些芳烃对石油炼制生产工艺有不利的影响。

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法使其分离才能更好的利用。

1石油芳烃的重要来源科技的发展带动工业的发展,从煤焦油分离出来的芳烃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发展了以石油为原料制取芳烃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将轻汽油馏分含6-8个的碳原子烃类,在铂或钯等催化剂存在下在450~500℃进行脱氢、环化和异构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而转变为芳烃。

在今天有很多国家,石油芳烃已成为主要的芳烃来源,日本是从1958年开始由石油生产芳烃,我国从1965年开始石油生产芳烃,到1980年石油BTX以占全国BTX总产量的56.7%。

世界上芳烃的生产的快速发展是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产量的增长是紧密相关的。

然而,芳烃在其他行业中也有很多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染料、医药、农药和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由此可见,芳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油中的芳烃主要来源于炼油过程中的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它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分子的结构发生重排生成所需要的新化合物的工艺过程。

开始的催化重整的催化剂采用铂,又称铂重整。

他的原料油一般是馏分较低的石脑油。

他的目的是为了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目的是为了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催化重整中又分为芳构化、异构化、加氢裂化反应。

石油芳烃的生产..

石油芳烃的生产..

(二)催化重整工艺的发展简介
• 催化重整工艺的发展,一般由催化剂发展来带动, 但同时具有其独立的一面。催化重整工艺根据催 化剂和原料的接触及再生方式分为固定床半再生、 固定床循环再生、流化床连续再生、移动床连续 再生等重整工艺。催化重整典型的工艺发展情况 如表4—12所示。
(三)催化重整的发展趋势
二、裂解汽油加氢精制过程
• 为什么要加氢精制? • 由于裂解汽油中含有大量的二烯烃、单烯烃。因 此裂解汽油的稳定性极差,在受热和光的作用下 很易氧化并聚合生成称为胶质的胶粘状物质,在 加热条件下,二烯烃更易聚合。这些胶质在生产 芳烃的后加工过程中极易结焦和析碳,既影响过 程的操作,又影响最终所得芳烃的质量。 • 硫、氮、氧、重金属等化合物对后序生产芳烃工 序的催化剂、吸附剂均构成毒物。 • 所以,裂解汽油在芳烃抽提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为后加工过程提供合格的原料。 • 目前普遍采用催化加氢精制法。
• 1.重整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 (1)在金属组元方面主要是改变催化剂经书组元配比和第三金属组元 的加入,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2)在载体方面,研究应用新型载体。 • (3)优化金属和酸性活性平衡。 • (4)在催化剂制备技术方面,研究开发纳米级控制金属活性中心和酸 性活性中心在载体上均匀分布,使金属组元之间及载体之间有良好的 相互作用。 • (5)研究开发重整催化剂的新材料。 • 2.重整工艺的发展趋势 • (1)连续重整在液体收率、氢气产率及开工周期方面优于半再生重整 装置,使其在今后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2)半再生重整通过技术改造及选用新型催化剂,使其在未来很长时 期内与连续重整共存。 • 3.扩大与优化重整原料 • 发展催化加氢生产石脑油、催化裂化和焦化石脑油加氢,扩展优 化重整原料的来源

石油芳烃的生产技术课件(PPT67张)

石油芳烃的生产技术课件(PPT67张)

石油 芳烃 的生 产
石油化工教研室
15

• • • • • • •
石油 芳烃 的生 从化学反应可知,催化重整反应主要有两大类: 产
(二)催化重整催化剂


脱氢(芳构化)反应和裂化、异构化反应。 这就要求重整催化剂应兼备两种催化功能,既能 促进环烷烃和烷烃脱氢芳构化反应,又能促进环 烷烃和烷烃异构化反应,即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 现代重整催化剂由三部分组成: 活性组分(如铂、钯、铱、铑) 助催化剂(如铼、锡) 酸性载体(如含卤素的γ-Al2O3) 其中铂构成活性中心,促进脱氢、加氢反应; 而酸性载体提供酸性中心,促进裂化、异构化等 反应。
生产过程


重整氢
重 整 原 料 的 预 处 理
非芳烃
芳 烃 抽 提 精 馏 芳 烃
苯 甲苯 二甲苯 重芳烃
≤C5烃
重 整 反 应
重整原料
重整生成油
芳烃
石油化工教研室
8
(一)化学反应


• 催化重整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类:
石油 芳烃 的生 产
• 1.芳构化反应
• • • • • • (1)六元环烷烃脱氢反应; (2)五元环烷烃异构脱氢反应; (3)烷烃环化脱氢反应; 2、异构化反应; 3、加氢裂化反应; 4、缩合生焦反应。
石油 芳烃 的生 预分馏的目的是根据目 产
石油化工教研室
原料油预处理工艺流程


石油 芳烃 的生 产
石油化工教研室
23
预加氢化学反应


石油 芳烃 的生 产
石油化工教研室
24
1.固定床半再生式重整 工艺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