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7 CFU / mL ( Bergeron et al ,2004) 。Biblioteka Baidu养细菌数量 的提高,有利于形成细菌聚合物———生物絮团。
在调节水体中的 C / N 比方面,可参考以下公式 ( Avnimelech,1999) :
△CH = ( feed × Nfeed × N ) excretion /0. 05 式中: △CH 为池塘中所需要碳水化合物的添 加量; feed 为投喂给养殖生物的饲料量; Nfeed 为饲料 中的 氮 含 量 ( 如 30% 蛋 白 质 饲 料 含 有 4. 65% 的 氮) ; Nexcretion为养殖生物排泄氮占投喂饲料氮的比例 ( 一般为 50% ) ; 0. 05 为 常 数,由 以 下 数 字 计 算 得 出: 0. 05 = 50% × 40% /4; 其中,50% 是所添加的碳 水化合物的含碳量; 40% 是微生物转化效率; 4 是微 生物中的 C /N 比。 按此公式推算,使用 30% 蛋白质含量的饲料, △CH = ( feed × 0. 0465 × 0. 5 ) /0. 05 = 0. 465 × feed,需要添加投入饲料量 46. 5% 的碳水化合物( 此 时投入物质的 C / N 比为 10. 75) ,才能使异养细菌同 化养殖生物所排放的氮成为微生物性蛋白质。
2.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Harbin 150070,China)
摘要: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人工调控养殖系统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起到维持水环 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的一项技术。从生物絮团形成的条件、组 成、生态功能以及国外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此项技术在中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絮团技术; 对虾; 养殖; 应用 中图分类号:S967.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3075(2011)05 - 0129 - 05
1 生物絮团形成的条件、组成和影响因素
1. 1 形成条件 根据 Rosenberry( 2006) 对生物絮团形成条件的
研究结果,采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池塘需具备以 下条件: ⑴过滤消毒设施。通过砂滤网过滤养殖用 水,消除体积较大的有害生物,配备蓄水池对养殖用 水进行沉淀、消毒后方引入养殖池塘; ⑵池塘底部铺 膜。铺膜池塘的优点在于虾池的水质不受底质影 响,比较稳定,而且清理池底既方便又彻底,可减少 池底污染和病害发生; ⑶完备的充氧设施。采用生
一般认为细菌细胞中的 C / N 比约为 5 ( Tupas & Koike,1990) ,但实际养殖池塘水体中 C / N 比要 低于 5,提高池塘水体中的 C / N 比将有利于细菌自 身的繁殖; 一是向养殖池塘投入饲料的同时,添加投 入有机碳源物质如蔗糖、葡萄糖、糖蜜、细米糠和木 薯粉等; 二是使用低蛋白含量的饲料。试验表明,在 养殖池水中投入碳水化合物或使用低蛋白质的饲料 可有效提升水中的 C / N 比,并且使池水中以自养性 细菌为主的系统转变为异养性细菌为主的系统,同 时 可 将 异 养 细 菌 总 数 从 104 CFU / mL 提 高 到
对虾的代谢产物、残存饲料和浮游动植物的残 体通过细菌的降解作用,转化成为营养物质供浮游 微藻利用,进而培养浮游动物。细菌在降解转化代 谢产物的过程中,随着自身繁殖数量增加也絮凝成 为生物絮团。Moss & Pruder( 1995) 研究表明,形成 的生物絮团可以作为饵料的一部分被养殖生物食 用,这 样 减 少 了 饲 料 投 喂 量,降 低 了 饲 料 系 数; Schneider 等 ( 2006) 用糖蜜作为有机碳源用于罗非 鱼养殖池,发 现 此 碳 源 可 以 促 进 异 养 细 菌 的 繁 殖; Hopkins 等( 1995) 使用蛋白含量为 40% 和 20% 的 饲料饲养凡纳滨对虾,发现其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 应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池水中还有大量的颗粒型 有机碳( POM) ,它是由 46% 的活体( 藻类、细菌和原 生动物) 与 54% 的有机碎屑所组成,大于 5 μm 的 POM 可以被养殖动物摄食; 添加糖类可增加水中的 溶解有机碳( DOC) 含量,促进细菌与浮游藻类的生 长,再与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凝聚成颗粒型有机碳, 可供养殖动物摄食并促进其生长。McIntosh( 2001) 和 Avnimelech 等( 1994) 发现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可 以使养殖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由 25% 提高到 45% 左右; Burford 等( 2004) 利用15 N 来追踪养殖对 虾对生物絮团的摄取和利用,表明养殖对虾每天自 然摄取的氮大约有 18% ~ 29% 来自于生 物 絮 团; Avnimelech 等( 1989) 利用13 C / 12 C 追踪罗非鱼对生 物絮 团 的 利 用,也 得 出 了 类 似 的 结 论; Panjaitan ( 2004)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的 对虾养殖池塘,饲料使用量减少了 30% 。
2011 年第 5 期
罗 亮等,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131
化; ⑶通过异养细菌利用氨氮合成自身细菌蛋白。 研究表明,在有充足的有机碳和合适的 C / N 条件 下,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会最先利用氨氮转化成细 菌自身蛋白; 当有机碳成为限制性因素时,自养细菌 就 起 主 要 作 用,它 通 过 硝 化 作 用 来 消 耗 氨 氮。 Avnimelech( 1999) 的试验表明,直接向池水中添加 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 C / N 比,促进细菌同化虾池 所排放的氨氮成为微生物蛋白质,并提供给对虾摄 食利用,显著地减少池水中氨氮的积累。 2. 2 国外应用
收稿日期:2011 - 03 - 02 基金项目: 现 代 农 业 ( 虾) 产 业 体 系 建 设 专 项 资 金 ( NYCYTX46) ; 南 海 水 产 研 究 所 中 央 级 公 益 性 基 本 科 研 专 项 ( 2008YD01、 2010YD05) ; 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 201103034) ;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30800851)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0151030002000008 ) ; 广 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 A200901B02、A201001B02 ) ; 广东省鱼 病防治专项( 2130108) ; 广东省科技计划( 2010B02039001) 。 通讯作者:李 卓 佳,1956 年生,女,研究员。E-mail: zhuojiali609 @ 163. com 作者简介:罗亮,1986 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虾健 康养殖技术。E-mail: llno. 1@ 163. com
约 3 733 hm2 ,废水排放总量约为 1. 95 亿 t,排放的 COD 为 11. 6 万 t,氨氮为 63. 9 t。高位池养殖万元 产值废水和 COD 的排放量远远高于其他农业行业。 近年来,随着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和养殖户观 念的改变,上述指标虽有所下降,但对虾养殖业的自 身污染 仍 相 当 严 重。以 色 列 养 殖 专 家 Avnimelech 倡导的生物絮团技术具有降低饲料消耗、减少养殖 污水排放等特点,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 之一( Stokstad,2010) 。本文从生物絮团形成的条 件、组成、生态功能及其技术在国外的应用现状等几 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此项技术在中国对虾养 殖中的应用前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自身污染物如氨氮、亚硝酸 盐氮等无机氮均会积累,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 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樊甄姣等( 2005) 认为控 制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浓度是防治贝类疾病发生的关 键措施之一; Ebeling 等( 2006) 认为在高密度集约化 养殖中,氨氮的积累成为限制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 水产养殖中氨氮的转化主要有 3 种方式: ⑴通过微 藻的光合作用吸收; ⑵通过自养细菌的硝化作用转
2 生物絮团的生态功能和国外应用状况
2. 1 生态功能 生物絮团作为微生物的集合体,在生态系统的
微生物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生态调控中起 着重要作用( 包卫洋等,2010) 。李卓佳等 ( 2008 ) 把生物絮团作为对虾养殖系统各种物质循环中非常 重要的一环; 其在养殖池塘中的生态功能主要有两 方面: 一是生物絮团中的细菌转化氮、磷等养殖自身 污染物质成为菌体蛋白质,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 等有害物质,净化了水体; 二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 机碎屑、残饵和排泄物等均可以通过细菌粘附聚集 成生物絮团的一部分,进入养殖生物的食物链,提高 物质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饲料系数。因此,通过形 成生物絮团,既解决了养殖水体有害物质积累的问 题,又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养殖生物对 饲料的需要量,增加了收益 ( Bergeron et al,2004; Avnimelech,2007) 。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世界性的对虾病毒性疾病 大爆发,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对虾养殖产生了沉 重打击并且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此后几年间,人 们反思过去的养殖理念,开始创新养殖模式和技术、 引进培育优良对虾品种,从而使中国对虾养殖发展 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赵法箴,2004) 。中国对虾 养殖产量也从 1994 年低谷时的 6. 39 万 t ( 麦贤杰 等,2009) 提高到 2009 年的 133 万 t ( 农业部渔业 局,2010) ; 然而,当前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仍然处 于规模产量型阶段,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益带来的 发展局限性和负面效应已经暴露出来。刘贤词等 ( 2009) 曾对海南省高位池养殖的污水排放情况进 行了调查,发现 2006 年全海南省高位池养殖总面积
櫍殻
櫍櫍櫍櫍櫍殻
第 32 卷 第 5 期 2011年 9月
櫍櫍櫍櫍櫍殻
综述
櫍殻
水生态学杂志 Journal of Hydroecology
Vol. 32,No. 5 Sep. , 2011
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罗 亮1 ,2 ,张家松1 ,李卓佳1
(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Characteristics of Bio-flocs Technology and Its Further Application in Shrimp Culture
LUO Liang1,2 ,ZHANG Jia-song1 ,LI Zhuo-jia1
( 1.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Guangzhou 510300,China;
在生物 絮 团 形 成 的 过 程 中,溶 解 氧 和 合 适 的 C /N比是需要给以高度重视的影响因素。随着池塘 中外来有机碳源的增加,有机物质就会增多,此时以 异养细菌为主的异养生物将利用有机物质,并同时 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在整个以生物絮团技术为基 础的养殖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溶解氧。有资料表 明,应用生物絮团技术进行养殖,在对虾养殖池塘要 配备 15 kW / hm2 功率的充氧装置供给氧气,而在集 约化罗非鱼池塘则要配备 75 kW / hm2 的功率供给 氧; 大 量 供 氧 所 消 耗 的 电 量 也 增 加 了 养 殖 成 本 ( Avnimelech,2004) 。在 美 国 的 南 加 利 福 尼 亚 州, 有的养殖户用纯氧导入池塘来提高溶氧量,这种方 法在成本上可能会更低一点。
130
第32卷第 5 期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年 9 月
物絮团技术的养殖池塘,水体中要保持足够的溶解 氧; 通过装置向水体中充氧,一方面可以保持水体中 高含量的溶解氧以用于各种生物需求; 另一方面在 充氧的过程中可以使水体循环流动,让营养物质、浮 游动植物和细菌达到动态平衡。 1. 2 组成要素
Chamberlain & Hopkins( 1994) 在罗非鱼和对虾 生长试验中指出,当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时,降低饲料 蛋白质含量和减少养殖水交换量均不会对养殖生物 的生长产生影响,这个研究结果极大地促进了生物 絮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生物絮团技术是借鉴城市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的原理,通过人为添加有机 碳物质,调节水体的 C / N 比,提高水环境中异养细 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氨氮等 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并且通过细菌 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生物所摄食,起到调控水质、 促进营养物质循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生物成 活率的作用。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是由细菌群落、浮 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聚合物质相互絮凝而成 的细菌团粒( Schryver et al,2008) 。 1. 3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