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四(-2017)高考真题说课材料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8088bcd15abe23482f4d61.png)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
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考点】三娘子【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
(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高中历史选修4
![高中历史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19f24b687e21af45b307a8b3.png)
高中历史选修 4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嬴政嬴政(前259—前210)秦国第34代君主13岁即位(前247年)21岁亲政(前239年)2、原因:2)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基础3)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4)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补充材料:修建郑国渠修水渠计划是韩国的“疲秦计” ,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
连通了泾河、洛水,灌溉关中大片良田。
后嬴政识破了韩的阴谋,下达“逐客令”。
李斯规劝后,秦王幡然醒悟,撤销“逐客令”。
而“疲秦之计”也成了强秦之策3、进程:1)先灭弱韩:前230年2)离间灭赵:前228年3)水灌灭魏:前225年4)王翦灭楚:前223年5)北灭燕国:前222年6)完胜灭齐:前221年二、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尊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尊中央三公地方郡县“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
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评价中央集权制度(1)、积极: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2)、消极:建立地主阶级对人民的专制统治奠定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格局2、全面统一:1)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奠定中国的基本疆域2)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文化发展3)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交流4)统一驰道:——促进交通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200多万人/年课外链接: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2aad4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6.png)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历史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地位及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总结,又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背景。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根据新课标我设置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交战双方、性质、结果及以及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3、通过评价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构建本课知识树,探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战争的性质、后果和深远的影响。
2、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以史为鉴的意识。
3、通过图片欣赏,观看影片,焦点关注,时事报道等活动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从而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等恐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以维护世界和平。
2、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说课稿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说课稿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f0147c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9.p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一份关于孙中山的资料卡,要求学生收集和整理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包括他的生平事迹、革命理念和实践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
2.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孙中山革命历程的短文,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分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实践,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分析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一本关于孙中山的书籍,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深化对孙中山的认识。
2.撰写一篇关于孙中山革命理念和实践的读后感,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分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参与线上讨论,就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和实践,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拓宽视野,提高合作能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系统地介绍孙中山的个人背景、革命理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他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贡献和影响。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孙中山的革命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领导的革命活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我会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孙中山的评价和观点,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交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三选修4历史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三选修4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51381168884868662d6f0.png)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与备考方略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知识整合]1.中外历史人物一览表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1)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在评价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要求。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2)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其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3)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
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的侧重。
(4)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
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①“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②“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
该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适合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
(5)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在具体评定时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
3.注意认识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
说课稿: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说课稿: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https://img.taocdn.com/s3/m/b5a9040d05087632311212e4.png)
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说课稿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分析本课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的第一课,又是这册教材的起始课,主要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则。
本课主要介绍了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历史活动,包括其历史功绩和暴政,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
教给学生学会根据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客观公正的去评价历史人物。
2.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3.教学目标要求及确立依据1.知识与水平:掌握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了解秦始皇的暴政。
准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水平和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以歌曲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教材。
分组合作学习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列出其功与过,展示材料,分析重要活动的原因及影响。
根据史实准确评价秦始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度析人物活动,学习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确立依据:通过初中历史及必修一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影视剧、书籍的观看与阅读,学生对秦始皇的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尤其对这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兴趣很高。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上目标。
4.说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突出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历史人物每一项活动的作用,增强直观性;通过层层设问,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前后联系,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知识迁移整合水平,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全面客观的评价秦始皇突破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拓展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
高中历史说课稿10分钟(优秀4篇)
![高中历史说课稿10分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6ef1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e.png)
高中历史说课稿10分钟(优秀4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如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较新高中历史说课稿10分钟(优秀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说课稿模板篇一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材分析: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本课主要讲美国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
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后来又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且对我国当今政治的改革大有裨益。
因此本节内容的地位十分重要。
2.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邦联与联邦的区别;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能够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美国两D制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历史唯物世界观B.通过学习三权分立,认识国家稳定对于当今各国的重要意义。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分权制衡的原则难点:对比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方法1、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初中课程中已经有所涉猎,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主要是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
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2、学法指导:卢梭说过: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
因此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3、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以设问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如独立后的美国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美国的开国元勋是怎样解决的?4、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三、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过程:(本课我将在忠于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1、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奥巴马与华盛顿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用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如: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谁?那美国一任总统是谁?他对美国有何贡献?这样从现实入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间距离。
最新高中历史选修四(-2017)高考真题教学文稿
![最新高中历史选修四(-2017)高考真题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0ff5c6e60b1c59eef9c7b458.png)
高中历史选修四(2013-2017)高考真题1.(2017全国1卷)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2.(2017全国2卷)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0185c7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6.png)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李时珍的生平背景、医学成就及《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悟,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独立思考和应用能力。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简要总结;二是让学生选择一种中医药材,了解其功效和应用,并进行分享;三是要求学生思考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让他们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投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讲授法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李时珍的生平背景和医学成就等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对《本草纲目》的理解和评价;案例分析法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李时珍的医学贡献;合作探究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实践来生成知识。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
![2017年秋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dabef0cab8f67c1cfad6b87d.png)
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
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
——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材料三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
该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
快,风格诙谐得当,每一小部还有大量当红艺人加盟,因此一播出便得到
历史题材的作品,你有怎样的认识? 答案 不可以。原因:文艺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
认识:历史题材的作品在涉及具体人物、事件时,要尊重史实。
答案
历史材料题的六大隐性突破点
材料题可分为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正确找出历史材料题中 的隐性突破点,是判断和解答材料题的关键。 (1)标点符号。尤其以句号和分号的思考价值最大。因为一个句号或分 号就是一层意思,可以提炼出一个要点。 (2)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在一段文章中,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核心部分。 (3)题干中的提示信息。也是仔细审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此能够揣摩 出命题人的意图和考查方向。 (4)材料中的时间或人物。时间、人物往往是解题的风向标。
解题思路
答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答案 评述:维护了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
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解题思路
由“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知高仙芝为维护唐朝统治,
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由材料 “ 率军征讨,大肆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答案 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
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圣雄甘地》说课稿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圣雄甘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d648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5.png)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四《圣雄甘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圣雄甘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的一篇重要的历史课文。
该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圣雄甘地这一历史人物的生平、主要思想和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圣雄甘地作为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和印度国父,对印度独立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圣雄甘地的生平、主要思想和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 2. 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 3.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引导学生运用前后对比、归纳总结等思维方式,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对和平、非暴力抗议的重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了解圣雄甘地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2. 分析圣雄甘地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圣雄甘地的政治思想的理解; 2.学生对圣雄甘地非暴力斗争的认识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印度国旗的图片以及播放印度国歌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印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入课文:通过提问“你们对印度有了解吗?你们知道圣雄甘地是谁吗?”引入课文内容。
课文讲解: 1. 通过讲解圣雄甘地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让学生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从律师转变为政治家的历程,以及他对非暴力抗议和和平主义的主张。
2. 重点讲解圣雄甘地领导的盐法抗议运动,通过分析运动的目的、策略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到圣雄甘地引领了一场非暴力、和平的抗议运动,对印度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文拓展: 1.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非暴力斗争与暴力斗争的优劣势”; 2.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领导者,圣雄甘地在运动中有哪些领导才能和思想?”课堂练习: 1. 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几个问题,如“圣雄甘地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是什么?”; 2. 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如模拟演讲、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高中历史说课稿(优秀3篇)
![高中历史说课稿(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2d26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0.png)
高中历史说课稿(优秀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历史说课稿(优秀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共10篇)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75a87a1eb91a37f1115c48.png)
篇一: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高中历史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版高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第课的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是第一部分说教材。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教材,我主要分析一下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
1、教材地位2、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从历史史料中汲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选取优秀的史料、图片或影视片断,结合课本内容,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推理法等多种方法来学习历史知识;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主动接受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教材和学生是组成一堂课的两个基本要素,备好一堂课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更要了解我们面对的学生,下面我就说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具备了一些历史自学的能力,对本课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掌握而非理性的分析,还停留在感性阶段。
高一的学生与初中时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智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适合高一学生)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兴趣,他们乐观、积极、自信,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贯彻普通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当适当地给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教会他们站在足够的高度用世界史的眼光来看待所学知识。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案(3篇)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f9c4c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1.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 能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古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
- 难点:对古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历史资料- 小组讨论表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古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
二、讲授新课1. 农业的发展- 讲解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农业工具的演变。
- 分析古代农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手工业的发展- 介绍古代手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 分析手工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商业的发展- 讲解古代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包括市井、商队等。
- 分析商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4. 社会结构的变化- 介绍古代社会的主要阶层,如士、农、工、商。
- 分析社会结构变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四、课堂小结- 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那么这些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二、讲授新课1. 古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 分析古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如自给自足、封闭性等。
2. 古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讲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如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又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017高考历史选修四
![2017高考历史选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31fa10ac51e79b89680226c4.png)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历史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7全国Ⅰ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2017全国Ⅰ卷)47.(15分)(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2017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专题4 3圣雄甘地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专题4 3圣雄甘地](https://img.taocdn.com/s3/m/e648fb443b3567ec102d8a1f.png)
历史 M 选修4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非暴力主义 (1)理论来源 素食 、不杀生的主张。 ①印度教毗温奴派的仁爱、_______ ②《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 仁慈 改造人类,并创造了非暴力 (2)理论内容:主张以 _______
抵抗的斗争形式。
民当局与甘地达成协议。
历史 M 选修4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3.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 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为了稳住印度,表示 国大党 支持战争,甘地拒绝了这 战后给予印度自治,条件是_______ 一提议。 (2)发起了让英国人滚出印度的运动。
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
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 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历史 M 选修4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材料三
贾·尼赫鲁记述道:“乔里乔拉事件后,我们的
历史 M 选修4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概况
①开端:1919年11月第一次同英国政府提出“不合作”主 张。 ②发展:1920年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和甘地起草 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 ③高涨:迅速席卷整个印度,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完全 陷入瘫痪。 ④结果: 1922年2月,乔里乔拉村事件后,甘地终止了这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