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RFID的编码调制和校验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物联网 RFID 编码与调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 RFID 系统中,编码与调制则是实现高效、准确数据传输的核心环节。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 RFID 。
简单来说,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RFID 系统通常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后端数据库组成。
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存储着相关的信息;阅读器用于读取标签中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后端数据库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编码与调制就像是信息传递的“使者”。
编码是将数据转换为特定的符号序列,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表示和识别。
而调制则是将编码后的符号序列加载到射频信号上,使其能够在空间中传播。
常见的 RFID 编码方式有多种,比如曼彻斯特编码、米勒编码等。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是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中间都有跳变,从高电平到低电平表示“0”,从低电平到高电平表示“1”。
这种编码方式的优点是自同步性好,即在接收端可以很容易地根据编码的跳变恢复出时钟信号,从而准确地解析数据。
米勒编码则是在“1”的中间有跳变,“0”的中间没有跳变。
它在保持一定同步性的同时,减少了信号的变化次数,从而降低了能量消耗。
除了上述两种编码方式,还有脉冲间隔编码、脉冲位置编码等。
不同的编码方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能量消耗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调制。
RFID 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式主要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振幅键控(ASK)是通过改变射频信号的幅度来表示数字信息。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1.产品的追溯功能
2.数据的读写功能
3.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
4.耐环境性
5.可重复使用
6.穿透性
7.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2、RFID标签的应用及防伪特点
应用1:2009年五粮液集团投入2亿元的巨资购买R F I D系统,以满足五粮液高端产品对安全防伪和产品追溯管理等功能的需求,构建一个完整的RFID整体解决平台。
1.6什么是1比特应答器?它有什么应用?有哪些实现方法?
答:
11比特应答器是字节为1比特的应答器。
2应用于电子防盗系统。
3射频标签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产生载波的谐波。
1.8 RRFTD系统中阅读器应具有哪些功能?
答:
①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
②以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
③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
生成公钥
随机生成数字k作为私钥,我们将其乘以曲线上称为生成点G的预定点,在曲线上的其他位置产生另一个点,即相应的公钥K.
生成器点G被指定为secp256k1标准的一部分,并且对于所有密钥始终相同
5.8说明射频识别中阅读器与应答器的三次认证过程。
答:
三次认证过程
阅读器发送查询口令的命令给应答器,应答器作为应答响应传送所产生的一个随机数RB给阅读器。
第2章电感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
2.2画出图2.26中P点处的电压波形,并进一步比较图2.26所示电路与图2.28(a)所示电路的不同点。
答:
图2.26所示电路与图2.28(a)所示电路的不同点:
图2.26所示的电路里面加入了滤波电路和跟随电路,而图2.28(a)没有。并且图2.28有二极管,来进行确定导通哪个三极管,但是图2.28(a)没有,这就使得图2.28(a)变成了标准正弦波。
第五章 RFID系统的编码、调制与解调

3.单边带调幅(SSBSC)
DSBSC 信号的两个边带是完全对称的,每个边带都携带了 相同的调制信号信息。从节省频带的角度出发,只需要发 射一个边带(上边带或下边带),因此得到单边带调幅。 单边带信号的带宽 BW F2 F1 。与AM信号及DSBSC信号相 比,单边带信号频带缩减了一倍,且功率利用率提高了一 倍。 SSBSC信号的表达式为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7)差动编码
在差动编码中,每个要传输的二进制“1”都会引起信号电平 的变化,而对于二进制“0”,信号电平保持不变。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8)脉冲—间歇编码
在下一脉冲前的暂停持续时间t 表示二进制“1”,而下一脉 冲前的暂停持续时间2t 则表示二进制“0”。
这种编码方法在电感耦合的射频系统中用于从读写器到电子 标签的数据传输,由于脉冲转换时间( t pulse Tbit )很短,所以 就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证从读写器的高频场中连续给射 频识别标签供给能量。
1
0
1
1
0
0
1
0
(9)脉冲位置编码
脉冲位置编码(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与上述的脉冲间歇编 码类似,不同的是,在脉冲位置编码中,每个数据比特的宽度是一致的。
读写器 信息源 信号编码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号译码 电子标签 受信者
噪声
读写器结构
信号编码系统的作用是对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传输信号能够 尽可能最佳地与信道相匹配,防止信息干扰或发生碰撞。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

7.2 RFID信源编码方法
曼彻斯特编码器电路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7.2 RFID信源编码方法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 曼彻斯特编码通常用于从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因为这有利于发现数据传输的错误。这是因为在比特长度内,“没有变化”的状态是不允许的。当多个标签同时发送的数据位有不同值时,则接收的上升边和下降边互相抵消,导致在整个比特长度内是不间断的负载波信号,由于该状态不允许,所以读写器利用该错误就可以判定碰撞发生的具体位置。 曼彻斯特编码由于跳变都发生在每一个码元中间,接收端可以方便地利用它作为同步时钟。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信道复用 一般每个需要传输的信号占用的带宽都小于信道带宽,因此,一个信道可由多个信号共享。但是未经调制的信号很多都处于同一频率范围内,接收端难以正确识别,一种解决方法是将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从而实现在一个信道里同时传输许多信号,提高信道利用率。
信源编码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将数字信号编码成更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所存储的信息都已经是数字信号了,本书介绍编码均为数字信号编码。
7.1 RFID系统的通信过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如图所示。
信源编码与信源译码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以及完成
模/数转换等;信道编码与信道译码的目的是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
力,提高传输的可靠性;数字调制是改变载波的某些参数,使其按
照将要传输信号的特点变化而变化的过程,通过将数字基带信号的
编码与调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RFID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传输。以读写器向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为例,被传输的信息分别需要经过读写器中的信号编码、调制,然后经过传输介质(无线信道),以及电子标签中的解调和信号解码。本章将具体介绍RFID系统常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法。
情境二:RFID设备安装调试:子情境3:RFID编码、调制与数据校验.

三、RFID常用的编码方法
1.编码格式
(3)单极性归零(Unipolar RZ)编码
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正电流持续的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 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完全不发送电流。
(4) 差动双相(DBP)编码 (5)米勒(Miller)编码 (6) 差动编码
三、RFID常用的编码方法
信号调制的方法
在无线通信中,调制是指载波调制。载波调制,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参 数的过程。
1)调幅
2)调频 3)调相
一、
信号与信道 编码与调制 RFID常用的编码方法 RFID常用的调制方法 RFID数据校验
二、
三、
四、
五、
三、RFID常用的编码方法
二进制编码是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按照数字编 码方式,可以将编码划分为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单极性码使用正( 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双极性码1为反转,0为保持零电平。按照信 号是否归零,还可以将编码划分为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归零码在码元
一、信号与信道
2.信道
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渠道,如短波
信道、微波信道等;另一类是电磁波的导引传播渠道,如电缆信道、
波导信道等。 RFID 的信道是具有各种传播特性的空间,所以 RFID采用 无线信道。 (1)信道带宽 信号所拥有的频率范围叫做信号的频带宽度,简称为带宽。
BW f 2 f1
输技术中,对信号频域的研究比对信号时域的研究更重要。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表示的信息,其信号的幅度、 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数字信号是指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
4.2 RFID编码与调制技术(2018新)[48页]
![4.2 RFID编码与调制技术(2018新)[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e0813baf12d2af90342e6ae.png)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米志强
目录
1 2 3ຫໍສະໝຸດ RFID编码 RFID调制 RFID数据校验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1.数据和信号
数据可定义为表意的实体,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某些 时间间隔上取连续的值,例如,语音、温度、压力等。数字数据取离散值, 为人们所熟悉的例子是文本或字符串。在射频识别应答器中存放的数据是数 字数据。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4.2)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2.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信号的带宽是指信号频谱的宽度。很多信号具有无限的带宽,但是信号的大部分能 量往往在较窄的一段频带中,这个频带称为该信号的有效带宽或带宽。
RFID编码
揭开RFID神秘面纱——分析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3.传输介质 与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似,信道也可以分为传送模拟信号是的模拟信 道和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但应注意的是,数字信号经数模变换后就可以在 模拟信道上传送,而模拟信号在经过模数变换后也可以数字信道上传送。 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系统里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 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RFID射频识别系统信道的传输介质为磁场(电感耦合)和 电磁波(微波),都属无线传输。
RFID标签芯片原理与设计——调制与编码

EOF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单副载波表示的逻辑0; 2. 24个频率为fc/32的脉冲; 3. 非调制时间768/fc(约56.64us)。
RFID标签芯片编码——15693
使用双副载波时的SOF
SOF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27个频率为fc/28的脉冲(约484.28kHZ); 2. 24个频率为fc/32的脉冲(约423.75kHZ); 3. 双副载波表示的逻辑1。
RFID标签芯片编码与调制
信号编码系统是对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传输信号
能够尽可能最佳的与信道相匹配,防止信息干扰或发生碰 撞。
调制器用于改变高频载波信号,即使得载波信号的振幅、
频率或相位与调制的基带信号相关。
射频识别系统信道的传输介质为磁场(电感耦合)和电磁
波(微波)。 解调器用于解调获取信号,以便再生基带信号。
RFID标签芯片编码与调制
3、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按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方向,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主要由
读写器(发送器)中的信号编码(信号处理)和调制器(载波电路), 传输介质(信道),以及电子标签(接收器)中的解调器(载波回路) 和信号译码(信号处理)组成。 RFID系统最终要完成的功能是对数据的获取,这种在系统内的数据 交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RFID读写器向RFID电子标签方向的数据传输 和RFID电子标签向RFID读写器方向的数据传输。
RFID标签芯片编码——15693
使用单副载波时的位编码方式
设计要点:产生副载波,后半部分与低电平相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要点:产生副载波,前半部分与低电平相与
RFID标签芯片编码——15693
(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编码和调制

未来,射频识别技术将更加标准化,不同厂商的设备将能够更好地 互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推动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将在物流、生产 制造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02
信号干扰和噪声问题
在复杂的环境中,射频识别信号可能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和噪声的影 响,导致识别精度下降。解决方案包括采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 法,以及优化标签和读写器的设计。
隐私和安全问题
射频识别技术涉及到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 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03
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统一,导致不同厂商的设备互操
作性差。需要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推广,促进技术的标准化和
互操作性。
技术应用前景
1 2 3
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实现标签与 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03
编码技术
编码方式
线性编码
将数据以线性方式编码成一系列的码元,每个码 元由若干位组成,代表不同的信息。
循环编码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循环规则进行编码,使得数据 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哈希编码
将数据通过哈希函数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用于快速查找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医疗器械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医疗器械的型号、规格和使用状态等信 息,方便管理。
药物管理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药物的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等信 息,提高药物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6
结论
技术发展前景
编码和调制技术的不断进步
《rfid原理及应用》第3章编码和调制

《RFID技术基础》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数据和信号
3 编码和调制
数字数据取离散值,为人们所熟悉的例子是文本或字符串。在射频识别应答器中存放的数据是数字数据 。
02
数据可定义为表意的实体,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某些时间间隔上取连续的值,例如,语音、温度、压力等。
01
*
数据和信号
3 编码和调制
*
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幅波
*
3 编码和调制
数字调制ASK方式的实现
国际标准ISO 14443的负载调制测试用的PICC电路
01
02
*
3 编码和调制
数字调制ASK方式的实现
国际标准ISO 14443的负载调制测试用的PICC电路
应答器谐振回路由线圈L和电容器CV1组成,其谐振电压经桥式整流器VD1~VD4整流,并用齐纳二极管VD5稳压在3 V左右。副载波信号(874 kHz)可通过跳线选择Cmod1或Rmod1进行负载调制。由曼彻斯特码或NRZ码进行ASK或BPSK副载波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密勒(Miller)码
密勒码编码规则
bit(i-1)
bit i
密勒码编码规则
×
1
bit i的起始位置不变化,中间位置跳变
0
0
bit i的起始位置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1
0
bit i的起始位置不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02
*
3 编码和调制
(完整版)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第1章RFID概论1.2简述RFID的基本原理答:1.4简述RFID系统的电感耦合方式和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答:原理:①电感耦合:应用的是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②反向散射耦合:应用的是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特点:①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 225khz和13. 56mhz。
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
②反向射散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 915mhz, 2.45ghz,5.5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的距离为3~10m。
1.6什么是1比特应答器?它有什么应用?有哪些实现方法?答:①1比特应答器是字节为1比特的应答器。
②应用于电子防盗系统。
③射频标签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产生载波的谐波。
1.8 RRFTD系统中阅读器应具有哪些功能?答:①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
②以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
③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
④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1.10 RFID标签和条形码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何不同?答:特点:RFID标签:①RFID可以识别单个非常具体的物体。
②RFID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③RFID采用无线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④RFID的应答器可存储的信息量大,并可以多次改写。
⑤易于构成网络应用环境。
条形码:①条形码易于制作,对印刷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条形码成本低廉、价格便宜。
②条形码用激光读取信息,数据输入速度快,识别可靠准确。
③识别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须专门训练。
不同点:而RFID不要求看见目标,RFID标签只要在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内就可以被读取。
1.12参阅有关资料,对RFID防伪或食品安全追溯应用进行阐述。
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3(详细分析:编码)共6张PPT

74HC74
以下用矩形脉冲为例来介绍几种常用的脉冲波形和传输74码0型4 。
bit i的起始位置不变化,中2间C位LK置跳变
1
1)、 RFID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格式
CLK
Q
CL
输出
非门
VCC
编码器电路
4
3 编码和调制
❖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以下用矩形脉冲为例来介绍几种常用的脉冲波形和传输码型。 1)、 RFID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格式 图4-9数据矩形码的脉冲波形 曼彻斯特(Manchester使)能码(PR 端) 三、RFID编码、调制与数据校验 1)、 RFID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格式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2C解LK码器 bit i的起始位置不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曼彻斯特码编码器时序波形图示例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C解LK码器 bit i的起始位置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 以图下4-9用数矩据形矩脉形冲码为的例脉来冲介D波A绍T形A几(种数据常)用的脉冲波形和传输码型。 bit i的起始位置不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bit i的起始位置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0 bit i的起始位置不跳变,中间位置不跳 变
6
数据时钟 CLK
NRZ 码数据
1
0
0
1
1
0
曼彻斯特码
3
三、RFID编码、调制与数据校验
❖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1)、 RFID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格式
图4-9所示为4种数字矩形码的脉冲波形。
图4-9所示为4种数字矩形码的脉冲波形。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

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物联网RFID-编码与调制1.简介在物联网中,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品的追踪和管理中。
RFID系统由读取器和标签组成,其中读取器通过无线电波与标签进行通信。
编码与调制是RFID技术中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RFID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编码技术编码技术用于将数据转换为RFID标签可以识别和处理的形式。
常用的编码技术包括以下几种:2.1.Manchester 编码Manchester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编码技术,它将每个输入比特位转换为两个时间间隔相等的信号。
其中一个信号表示逻辑高电平,另一个信号表示逻辑低电平。
ler 编码Miller编码是另一种常用的编码技术,它将每个输入比特位转换为三个时间间隔相等的信号。
Miller编码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表示逻辑高和逻辑低。
3.调制技术调制技术用于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为能够在无线电波中传输的信号。
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以下几种:3.1.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调制是一种简单的调制技术,它将数据转换为不同幅值的无线电信号。
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值,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据。
3.2.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调制是一种调制技术,它将数据转换为不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
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据。
4.法律名词及注释●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远程物品识别和追踪的技术。
●编码:将数据转换为特定形式的过程,以便在RFID系统中进行识别和处理。
●调制:将编码后的数据转换为能够在无线电波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RFID标准文档2.编码与调制实验报告3.RFID系统示意图。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 Ci⊕C0=0 i-1
…… (3)
对于奇校验, 合法码字应满足
n ∑ Ci⊕C0=1 …… (4) i-1
二、RFID调制
1、脉冲调制 将数据的NRZ码变换为更高频率的脉冲串,该脉 冲串的脉冲波形参数受NRZ码的值0和1调制。
主要的调制方式为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FSK
数据时钟
数据 NRZ 码
0
0
1
1
0
FSK 脉冲 f0 f0 f1 f1
FSK脉冲调制波形
13
PSK1和PSK2
数据 NRZ 码 PP PSK1 P PSK2 P PP PP PP 0 0 1 1 PP
TYPE A中定义了如下三种时序: (1)时序X:该时序将在64/fc处产生一个“pause”(凹槽); (2)时序Y:该时序在整个位期间(128/fc)不发生调制; (3)时序Z:这种时序在位期间的开始时,产生一个“pause”。 在上述时序说明中,fc为载波13.56MHz,pause凹槽脉冲的底宽为 0.5~3.0μs,90%幅度宽度不大于4.5μs。用这三种时序即可对帧 进行编码,即修正的密勒码。 逻辑“1”选择时序X;逻辑“0”选择时序Y。但有两种情况除外, 第一种是在相邻有两个或更多的“0”时,此时应从第二个“0”开始采用 时序Z;第二种是在直接与起始位相连的所有位为“0”时,此时应当用 时序Z表示。 另外,通信开始时,用时序Z表示。通信结束则用逻辑“0”加时序Y 表示。无信息时,通常应用至少两个时序Y来表示。
1、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
编码控制 7486 数据 CLK 异 或 7404 2CLK 1 非门 VCC
使能(PR 端)
PR D 74HC74 CLK CL
Q
Q
输出
曼彻斯特码编码器时序波形图
编码器电路
2CLK
CLK
DATA(数据)
异或输出
注:ISO18000-6 TYPEB 读 写器到标签之间采用的是曼 彻斯特编码
t
2 ASK信号 t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
注:调幅技术实现起来简单,但容易受增益变化的影响,是一种 低效的调制技术。
调制深度
B
A
mA=(A-B)/(A+B)*100%
17
ak a b c s(t) s(t)
1
0
1
1
0
0
1 t t t
d
t
e
t
f
t
g
2 FSK信号
t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时间波形
注:该技术抗干扰性能好,但占用带宽较大。
3、副载波调制与解调
在RFID系统中,副载波的调制方法主要应用在频率 为13.56MHz的RFID系统中,而且仅是在从电子标签向 阅读器的数据传输中采用。
对13.56MHz的RFID系统,大多数使用的副载波频率 为847kHz(13.56MHz/16)、424 kHz(13.56MHz/32) 212 kHz(13.56MHz/64)。
26
检纠错码
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
k n r
信息码元 k
监督码元r
27
检纠错码的分类
检纠错码
检纠随机错误码
检纠突发错误码
卷积码
分组码
分组码
交织码
非线性码
线性码
比特交织码
字节交织码
非循环码
循环码
海明码
奇偶校验码
CRC
RS
BCH
28
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数据校验方法。 实现方法: 在每个被传送码的左边或右边加上1位奇偶校验位0 或1, 若采用奇校验位, 只需把每个编码中1的个数凑成奇数; 若 采用偶校验位, 只要把每个编码中1的个数凑成偶数。 检验原理: 这种编码能发现1个或奇数个错, 但因码距较小, 不能 实现错误定位。 对奇偶校验码的评价:它能发现一位或奇数个位出错,但无错 误定位和纠错能力。尽管奇偶校验码的检错能力较低,但对出 错概率统计, 其中70~80%是1位错误, 另因奇偶校验码实现简 单, 故它还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校验方法。 实际应用中, 多采用奇校验, 因奇校验中不存在全“0”代码, 在 某些场合下更便于判别。
注:ISO18000-6 typeA 由标签向阅读器的数据发送采用FM0 编码
5、PIE编码
PIE(Pulse interval encoding)编码的全称为脉冲宽度编码,原理 是通过定义脉冲下降沿之间的不同时间宽度来表示数据。
在该标准的规定中,由阅读器发往标签的数据帧由SOF(帧开始信 号)、EOF(帧结束信号)、数据0和1组成。在标准中定义了一个名 称为“Tari”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基准时间间隔,该时间段为相邻两 个脉冲下降沿的时间宽度,持续为25μs。
在二进制时分为: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 (FSK)、相移键控(PSK)。其中,ASK属于线性调 制,FSK、PSK属于非线性调制
数字调制的分类
注:RFID系统通常采用数字调制方式传送消息,调制信号(包括数字基带信 号和已调脉冲)对正弦波进行调制。
1 s(t) Tb 载波信号
0
1
1
0
0
1
t
一、RFID常用的编码方式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可以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 “0”。 RFID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 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RZ)编码、差动双 相(DBP)编码、密勒(Miller)编码和差动编码。
1
0
0
1
0
1
t
原始信息
载波
t
2PSK
t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间波形
注:用180相移表示1,用0相移表示0。这种调制技术抗干扰性能最好, 且相位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定时信息来同步发送机和接收机的时钟,并对传 输速率起到加倍的作用。
脉冲调幅波
V V T
τ
0
B
A t 0 t
τ
T-τ
τ
(a)数字调幅波波形
00001 00010 00100 00111 01000 01011 01101 01110 10000 10011 10101 10110 11001 11010 11100 11111
奇偶校验的校验方程
设7位信息码组为C7C6C5C4C3C2C1, 校验码为C0 ,则对偶校验, 当 满足 C7⊕C6⊕C5⊕C4⊕C3⊕C2⊕C1⊕C0=0 …… (1) 时, 为合法码; 对奇校验, 当满足 C7⊕C6⊕C5⊕C4⊕C3⊕C2⊕C1⊕C0 =1 ……(2) 时, 为合法码。这里的⊕表示模2相加。 对于偶校验, 合法码字应满足
V
(b)mA=1 的调幅波波形
0
fC -
1
fC
fC
1
f
(c)脉冲调幅波的频谱
20
用于动物识别的代码结构和技术准则 ISO 11784和11785应 答器采用FSK调制,NRZ编码
ISO14443从阅读器向标签传送信号时,TYPE A采用改进的 Miller编码方式,调制深度为100%的ASK信号;TYPE B则采用 NRZ编码方式,调制深度为10%的ASK信号。
编码控制 非门 曼彻斯特码 1 CLK 7474 D CL VCC
Q
PR
Q
密勒码输出
用曼彻斯特码产生密勒码的电路
数据 数据时钟
1
0
1
1
0
0
1
0
NRZ 倒相的 曼彻斯特码
密勒码
1
0
0
0
0
1
1
0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
1
1
0
0
0
密勒码波形及与NRZ码、曼彻斯特码的波形关系
3、修正密勒码编码
注:在ISO/IEC 14443标准(近耦合非接触式IC卡标准),TYPE A中 采用修正密勒码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制。
编码器 数据 NRZ 码 输入 b 异 或 c a 13.56MHz 时钟 e 13.56MHz 128 分频 数据时钟 使能 计数器 d 修正密勒码 输出
假设输入数据 为01 1010
(a)修正密勒码编码器原理框图 波形C实际上是曼彻斯特的反相波形,用它
a b c
的上升沿输出变便产生了密勒码,而用其上 升沿产生一个凹槽就是修正密勒码
从标签向阅读器传送信号时,二者均通过调制载波传送信号, 副载波频率皆为847KHz。TYPE A采用开关键控(On-Off keying)的Manchester编码;TYPE B采用NRZ-L的BPSK编码。
ISO 15693标准规定的载波频率亦为13.56MHz,阅读器和标 签全部都用ASK调制原理,调制深度为10%和100%,
第3讲 RFID的编码和调制
RFID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按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方向,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主要由
读写器(发送器)中的信号编码(信号处理)和调制器(载波电路), 传输介质(信道),以及电子标签(接收器)中的解调器(载波回路) 和信号译码(信号处理)组成。 RFID系统最终要完成的功能是对数据的获取,这种在系统内的数据 交换有两个方面的内容:RFID读写器向RFID电子标签方向的数据传输 和RFID电子标签向RFID读写器方向的数据传输。
74HC74Q
74HC74Q (输出)
1
0
0
2、密勒码编码
密勒码(Miller)也称延迟调制码,是一种变形双向码。 密勒码编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