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董轲,顾炳权,韦三华,张惠中(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比较RPR,ELISA,TPHA三种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一期梅毒、61例二期梅毒、24例潜伏期梅毒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RPR,ELISA,TPH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PR,ELISA,TPHA三种方法针对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度分别为85.8%,94.5%,96.9%;特异性分别为87.3%,98.0%,100.o%。其中一期梅毒RPR,ELISA,TPHA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0%,100.o%;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应用统计学处理后发现,RPR与TPHA,ELISA的检出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ELISA,TPHA两种方法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ELISA,TPHA2种检测方法与RPR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考虑到ELISA较TPHA方法的试剂成本便宜,且操作简便,为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梅毒;RPR;ELIsA;TPHA

中图分类号:R759.1;R446.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414(2007)06—062—02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和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非特异性的类脂抗原血清学实验和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两大类。本文拟对RPR,TPHA,ELISA三种检测方法学进行比较,为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筛选提供实验资料。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我院皮肤科经临床确诊的127例梅毒患者血清,其中一期梅毒血清42份,二期梅毒血清61份,潜伏期梅毒血清24份。健康查体人员血清150份。

1.2试剂RPR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0829。ELISA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51208。TPHA试剂由英国OMEGA公司生产,批号为7008285。

1.3方法①RPR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分别滴加血清和试剂各50弘l于纸片上,然后将纸片放在100次/min的振荡仪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虿)ELISA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加样后,37℃孵育30min,再加入显色液,37℃暗处孵育10min,加入终止液,用酶标仪在波长450nm比色,读取每孔以值。若样品A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要)TPHA试验:在室温条件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剂将血清稀释,分别加人致敏和未致敏红细胞,孵育45,--60rain观察结果,出现凝集者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每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之间采用妒检验。2结果

2.1RPR,ELISA,TPHA分别检测127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其检出率分别为:85.8%,94.5%,96.9%,其中一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3.8%,92.9%,95.2%;二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96.7%,100.o%,100.oH;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9.1%,83.3%,91.7%(如表1)。

2.2RPR,ELISA,TPHA分别检测150例正常人(排除输血史、不洁性交史的健康查体者)血清标本,其特异性分别为87.30//,98.oH,100.o%(如表1)。

表1RPR,ELISA和TPHA对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

2.3统计学分析:利用Z2检验显示,RPR和TPHA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血清标本有明显差异(酽一8.45,尸<0.05);RPR和ELISA两种方法也有明显差异(Z2=4.34,P<0.05);而ELISA和TPHA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妒=0.36,P>0.05)。

3讨论梅毒(TP)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解放初期我国已经基本消灭了梅毒,但改革开放以来梅毒又死灰复燃,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螺旋体的重要致病因子包

作者简介,董轲(1971一),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免疫学实验室诊断工作.通讯作者l张惠中(196l一),男,教授。主任医师,Tel:029--84777165,84777634.

括12种膜蛋白和几种溶血素[1],侵入人体后经过三周潜伏期发病,出现硬下疳,即一期梅毒。若一期梅毒不治疗或治疗不当,螺旋体侵入血液循环后形成全身的炎症,出现扁平湿疣等症状,即二期梅毒。三期梅毒为晚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4~5Y出现损害,病变为梅毒疹和树胶样肿,会侵犯到皮肤、黏膜、骨骼,i0一--20Y后可侵犯心血管与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主动脉炎等。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诊断、治疗。

梅毒血清学试验是梅毒诊断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TP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类为抗TP的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在梅毒早期患者经充分治疗后滴度可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当病情复发或再感染后可由阴性转阳或滴度逐渐上升,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固定,即治疗6"--9ITIO后滴度无明显下降或两年后血清仍未转阴。非特异性试验包括了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TPUST等方法,它们是检测患者血液中抗心磷脂抗体。特异性抗体在血清中可长期甚至终身存在,特异性试验有TPHA,TPPA,TP—ELISA,FTA—ABS等。

RPR试验是应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抗原改良后的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进行检测,该试验操作简单、快速,而且抗类脂质抗体的消长曲线与梅毒的临床症状相关性较好,RPR试验所得的抗类脂质抗体效价随着病情的变化常与梅毒的活动性平行。因此,RPR试验适用于人群的筛查、疗效观察以及判断是否复发及再感染。但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为梅毒螺旋体侵犯及损伤组织所产生,出现较晚,一般在硬下疳出现,4w才能检出,故RPR对一期梅毒抗体检出敏感性较低&],本组为73.8%,并且该法特异性较差,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时均有假阳性,本组假阳性率为12.7%。应当注意的是,二期梅毒血清由于抗体过高易出现假阴性,即前带现象(prozonephenomenon)。在临床上由于前带现象而导致的误诊并不少见Is]。因此,当临床上怀疑梅毒,而RPR试验为阴性时应进行确诊试验。

TPH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的是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既使患者经过足够治疗,IgG抗体仍能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所以患者可能终身阳性,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时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比较好,而且相当接近。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大约经过3W的潜伏期,在入侵部位发生硬下疳,出现硬下疳5~15d即可在血清中检出抗体。但TPHA为血球凝集实验,测定过程中包括多次吸液过程,易造成操作者差错[4],其实验结果又依赖于操作者肉眼判断和解释,而且结果不易保存。有报道称[5],由于TPHA使用的为完全抗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故使该方法受到一定限制。ELlSA方法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重组TP蛋白酶多肽作为抗原,将TP重组抗原包被在微孔测定板上,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TP抗体,该方法操作简便,一次可完成多份标本的检测,是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6]。

参考文献:

[1]FraserCM,NorrisSJ,eta1.Completegenomesequ—ence

oftreponemapallidum,thesyphilisspirochete[J].Science,1998,281(5375):375—388.

[2]阮豪骥.两种梅毒检验方法比较的初步研究[J].检验医学,2005,22(2):180.

[3]朱燕萍,马新华,杨虎.前带现象二期梅毒疹误诊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3):204.[4]龚匡隆,尤永燕,邵长庚,等.梅毒血清实验的内部质量控制D].中华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1):311.[5]张峥蝾,孙皓,鲁润明,等.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探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

疫学杂志,2000,20(1):781.

[6]YoungH,MoyesA,SeagarL,eta1.Novelrecombi—nantantigenenzymeimmunoassayforserologicaldi—

agnosisof

syphilis[J].JClinMicrobiology,1998,36(4);913.

收穑日期12007.05.08

一氧化氮(NO)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姜帆1,姜船2(1.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2.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监管处监所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t由于NO在体内扮演着生理和病理双重角色,所以它在体内的产生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从NO的理化生物学性质、合成代谢、生理、病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自由基

中图分类号:R313;Q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414(2007)06—06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