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_辛健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418e910453610661ed9f47c.png)
DOI :10.19392/j.cnki.1671-7341.201906041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孙晶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电气类专业是一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工科类专业,传统的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需求,现在企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
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高校都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本论文主要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坚持大类培养,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双创能力进行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希望为研究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教育部发布《新工科建设指南》,对工科专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现在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是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电气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保障。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能力素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在是大学生核心能力之一,必须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纳入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电气类高级技术人才应该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掌握电气类基础实验的技能,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信息处理能力、具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职业岗位的能力,同时应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2坚持大类培养,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2.1将双创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双创工作,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2bb51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6.png)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30.181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仝兆景 郑征 付子义(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摘 要:电气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果产出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间仍有较大差距。
针对此问题,开展了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对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针对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考评体系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通过实施一课多师制、将企业导师引入课堂教学、实施学生导师制等有效举措,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模式创新 项目驱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c)-0181-02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受到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竞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客空间建设等措施开展改革探索,但在大学生实际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成果产出方面仍有较大的前进空间,仍需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2,3]。
电气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气工程学科,相关学科包括控制、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等。
针对电气类专业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未来电气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本文依据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电气类人才的需求,结合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电气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家进步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
1 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评方式,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逐步使创新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通过项目驱动和成果示范,形成优良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e432d9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7.png)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随着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电气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电气类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首先,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电气类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同时,学生需要参与实践项目,增加实践经验,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实验室、提供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从课程上着手,学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
这些课程应该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同时涵盖创业基本知识、商业模式分析、市场营销、团队管理等内容。
学校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创新创业课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项目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类竞赛和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校内应该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提供资金、人力、资源等支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四、扶持创新创业学校应该积极扶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源,如资金、场地、导师等。
在学校内建立创业孵化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五、加强实践与就业相结合最后,学校应该加强实践与就业的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市场。
学校可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配合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此外,学校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端电气类专业人才。
总之,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项目、扶持创新创业和加强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电气类专业人才。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765ad96529647d272852d4.png)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作者:仝兆景郑征付子义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30期摘要:电气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果产出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间仍有较大差距。
针对此问题,开展了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对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针对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考评体系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通过实施一课多师制、将企业导师引入课堂教学、实施学生导师制等有效举措,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项目驱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c)-0-02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受到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竞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客空间建设等措施开展改革探索,但在大学生实际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成果产出方面仍有较大的前进空间,仍需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2,3]。
电气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气工程学科,相关学科包括控制、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等。
针对电气类专业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未来电气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本文依据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电气类人才的需求,结合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背景,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电气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家进步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
1 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评方式,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逐步使创新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通过项目驱动和成果示范,形成优良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97355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5.png)
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当今社会,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气信息类专业,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对电气信息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产业。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在其中脱颖而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恰恰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成了当下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高校不得不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探索。
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强创新创业的理论教育,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高校也可以加强实践教育,通过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创业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资源,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真正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技巧。
这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还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为了更好地探索和实践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育模式。
一些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导论”、“创新创业实践”等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依然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ac6673f0c22590103029dc6.png)
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作者:李慧,熊鸣,厉虹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2期李慧,熊鸣,厉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2)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更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在分析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44-02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因其正处于人类思维创造发展的重要阶段,成为了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中华民族若想在21世纪取得科技、军事、农业、工业等各方面的飞跃发展,离不开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性人才。
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电气工程学科属于实践性、工程性比较强的学科,该学科不仅包括强电、弱电,还与控制技术、电工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关系密切[1]。
该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复合、高素质的技术型电气工程师,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推进电力工业、电气设备、电气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就实践教学方面的培养力度而言,使教学目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在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身上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创新思维能力缺乏。
大学生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创新思维能力总体评价较差,其具体表现为:缺乏深度思考及另辟蹊径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能力,比如像发言稿、专业课小论文、毕业论文等缺乏新意。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8a5476783d049649a665892.png)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电气类专业为当代科技领域的重点专业之一,更是当今尖端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学科。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推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以沧州师范学院为例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发挥校企合作等,探索电气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标签: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0 引言随着全世界工业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中,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维敏锐、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大学生,正处于思维创造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为了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
中华民族若要在21世纪取得军事、科技、工业、农业等方面的飞速发展,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大量创新型人才。
电气类专业为当代科技领域的重点专业之一,更是当今尖端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学科,数量逐渐增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把电气类选为专业发展方向。
本文结合沧州师范学院机电工程系提出了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1 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跨学科最多、最具备综合应用的学科,不但需要教师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必须通过各类方法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我院采取了三种方法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选派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二为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部门及企业挂职,把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三则是邀请电力行业的企业家、专家、杰出校友到学校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导师,安排好教学并进行有效沟通,采取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专题讲座等形式,保障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 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传统的教育课程设置,电气类专业大多除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外,一般缺乏增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交融的通识课程及创新创业专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54796d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b.png)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话题。
电气类专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既在传统领域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也应该具备新兴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开设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实际应用场景,掌握行业技术前沿,提高学生操作实验、实地调研的技能。
其次,在实践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方案、实现创新,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设计竞赛、节能减排项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另外,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注重跨学科交流和协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很多行业都具备了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就需要电气类专业人才具备跨学科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针对这一点,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组织多学科创新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能力。
此外,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需要重视国际化教育。
电气类专业人才应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全球化视野。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国际学生交流、赴海外实习、开设双语课程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跨学科交流和协作以及国际化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电气类专业人才。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ac960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2.png)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作者:李鹏飞王化冰赵换丽来源:《速读·中旬》2020年第04期◆摘要:新工科的发展背景下,本文以学生为中心针对电气类专业存在的问题,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针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素养进行探讨,为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一、引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为应对金融危机挑战、重振实体经济,主要发达国家都发布了工程教育改革前瞻性战略报告,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应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摸清行业现有问题,进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产业行业要求的工科人才。
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新产业的发展依靠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新工科的内涵应在于提高学生的适应变化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
为此,高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并逐步构建创新创业体系,优化教育设施,变革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办出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电气类专业存在的问题1.知识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所学的理论内容与实际专业技术和企业需求脱节,在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和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下,电气类专业需要构建创新实践类课程体系,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中也缺乏相关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创新实践课程较少且碎片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工程应用,课程与实践不相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问题,因此需要更新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2.创新实践活动系统性不足。
创新平台下电气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精品文档
![创新平台下电气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d62a5a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5.png)
创新平台下电气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当前社会面对的现实有金融危机、人才挖掘、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资源分配等。
大学生就业是这些现实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它为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指明方向,还为学生提出了发展的要求――要学习与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有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
这个平台将科学理论知识、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创业中成长,在创业中建立自己的事业,鼓励当代学生树立勇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本领,实现强国的目标。
如何在创新平台下,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一、创新教育下大学生能力现状与特点大学生能了解创新的意义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意识,但是创新行为不足。
表现在对创新的态度与行为不能持之以恒,遇见困难容易逃避等。
这就需要相关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建立解决困难的信心,充分调动其热情去解决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实施后,无法使学生具备计划与实施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也无法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本科生面对书本上的枯燥理论知识与一些简单的实验课,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各种考试与各种专业的等级能力证书上,而社会、企业所要求具备的创新能力却没得到真正的培养与提高。
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与提高的措施及方法(一)将创新意识、思维与创新行为有机结合创新意识、思维支撑创新行为,创新行为影响与激发创新意识、思维,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从而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建立学生间团队合作关系,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想,培养创新思维,让他们的思维模式在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发展;要将创新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向学生开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812ce8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c.png)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2021年第0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6-0112-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常文平,廖青华,郭贝贝(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针对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案。
从创新思维训练到学科基础创新,再到专业创新,最后到综合创新,通过四年不断线的全方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综合素养,为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方案,推动应用型高校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创业;应用型高校;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06.0431引言“创新创业”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此,2015-05,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落实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任务作出系统设计;2017年教育部先后制定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1-3],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以迎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河南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积极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校企调研通过对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许继集团、中国能建集团安徽省电力建设二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南泰隆电气有限公司、郑州问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多家电力企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了国内电力企业生产和技术应用现状,准确掌握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现场电气工程师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对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城建学院等10余所本科院校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兄弟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情况,吸纳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bb87a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气类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如何培养电气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电气类专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略了创新创业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理论探讨、模式研究、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索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电气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为电气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建议和倡导,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电气工程类专业注重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于创新的培养则显得不足。
在当前快速变革的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缺乏实践和项目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社会对于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除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外,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而目前很多电气类专业人才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
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更好地培养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电气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字数:210】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类专业人才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34891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2.png)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目前的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仅能够促进该行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该工程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与其他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为了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促进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方案计划,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本篇文章主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创新随着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气工程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为了能够使得电气工程相关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应的地位,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的管理员就必须要提高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重视程度,同时还需要对管理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以此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实际情况目前,电气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且其中的自动化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建筑行业中,通过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且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各大行业逐渐提高了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以此也有效的促进了电气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历年来我国对于电气工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促进该行业快速的发展,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很多制度,并明确了该行业发展的目标。
通过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行业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实际工作中各种设备运行的效率,便于后续管理、维修等工作高效、便捷的开展,同时通过分布式的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与质量。
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f92c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7.png)
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研究目的二、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现状1.基本技能掌握程度2.实践操作能力3.创新能力三、培养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策略1.加强基本原理教育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问题解决能力4.激发创新意识5.加强实践环节四、实施效果与分析1.学生技能提升2.创新能力增强3.实践成果展示五、总结与展望1.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意义2.面临的挑战3.未来研究方向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现状1.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电气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实习等环节,可以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发表论文等途径,了解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表现。
三、培养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策略1.加强基本原理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实验课时,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4.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5.加强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习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施效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探索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9175bd12af90242a995e513.png)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探索作者:刘晓芳,贺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1期刘晓芳,贺伟(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44)摘要:为适应激烈竞争、富有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文基于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本质特点,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条件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对高校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科技创新;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70-02基金项目: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河南省科技厅2016年软科学立项,立项编号:162400410212作者简介:刘晓芳(198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城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邮箱:liuxiaofang@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已经被电气信息类技术所渗透,因此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电气信息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家倡导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下,高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高度重视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
本文根据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以及该行业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特殊要求,结合河南城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突破原有课程的界限,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含义及本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须具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
而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上,以及在将来所从事的科研或设计等工作上,都和科学信息技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即大学生在面临艰巨问题时,能够有恒心、有毅力,在面对具体科研和设计问题时,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思维力和洞察力,并且要培养大学生的志向和兴趣。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06431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d.png)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新工科的理念应运而生,成为了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模式。
新工科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工程人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1. 增加实践性课程设置在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并不缺乏,但是实践性的课程相对较少。
而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案例,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提升专业实验室建设水平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和仪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加大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提升实验室的设备水平和实验条件,让学生有更好的实践环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强化跨学科融合教育新工科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接受跨学科融合教育。
学校可以针对专业特点,与其他专业进行交叉合作,开设一些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4.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1.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是新工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参与到创业项目中,锻炼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 利用竞赛平台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锻炼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探索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7611f3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9.png)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部门和电气工程专业机构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等多方面来实现。
首先,要促进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课程设置入手。
针对电气工程专业,应该设置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的理论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要实现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改变教学模式。
应该采用以实践为主导,理论辅助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实践实际工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系列的技能,以及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培养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
学校可以开设真实的电气工程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学习实际工程知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最后,学校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如参加学术论文比赛、技术竞赛、工程创新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探索。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等多方面入手,统筹谋划,以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c562a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9.png)
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研究
近年来,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在教学方面要注重对电气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思维能力纳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其次,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创新创业的乐趣。
同时,可以建立一些学生科技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再者,在实践环节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
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安排一些职业发展的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最后,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更好地发展。
总之,建立一套适合电气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不仅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要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电气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