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平均值建模与控制

合集下载

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高电压直流(HVDC)传输系统被广泛应用,以解决传统交流输电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HVDC系统中,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MM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换流器拓扑结构,能够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电压调节。

为了实现对MMC的控制和优化,需要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其动态特性。

MMC的数学模型通常基于电路等效原理和电压源等模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MMC数学模型。

首先,MMC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流电压源和一组电容和电感组成的分别与直流电压源并联和串联的二极管和开关单元。

根据电路等效原理,可以将MMC模型化简为一个等效的电路网络。

其次,MMC的数学模型需要考虑到其动态特性,包括电压和电流的响应速度、能量损耗和功率因素等。

这需要考虑到电容和电感元件的动态特性以及开关单元的工作方式。

通过适当的参数选择和数学建模,可以准确地描述MMC的动态响应。

最后,MMC的数学模型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

MMC的控制策略包括电压控制、电流控制和功率控制等,其中电压控制是MMC的关键功能之一。

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MMC的
稳定工作和有效能量转换。

总之,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数学模型是描述其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基础。

通过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MMC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平均值模型的建立与仿真(修改版)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平均值模型的建立与仿真(修改版)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平均值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院(系):指导教师: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五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成都工业学院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有着不再需要滤波器、可以向无源网络供电、能够改变电流方向、可以快速调节有功、无功功率的优点,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因为其低运行损耗、输出波形质量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已经成为了首选的换流器拓扑,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大热门。

通过研究MMC的拓扑结构、MMC的工作原理来建立MMC的数学模型,然后对MMC的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得到MMC的平均值数学模型。

研究MMC的调制策略,选择适用于MMC平均值模型的调制策略,并且该调制策略要适用于选择的电容电压平衡策略和环流抑制策略。

对电容电压不平衡产生机理、相间环流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然后选择适用的电容电压平衡策略和环流抑制策略,并通过详细模型的仿真来验证选择的策略有效性。

最后,建立MMC平均值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与详细模型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a相电流波形进行比较,验证MMC平均值模型的有效性和其精度,通过Matlab中的函数调试出平均值模型和详细模型的运行时间,比较后得出加速比,验证其能否加速仿真。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朱经纬;付文轩【摘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因其具有公共直流母线的模块化拓扑结构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电能质量治理以及电气传动等领域.分析MMC拓扑结构,建立MMC数学模型,研究MMC运行控制规律;对MMC内部环流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推导了桥臂电流与内部环流的关系;分析了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控制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减小环流幅值.%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to HVDC,power quality control,electric drive and other fields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 of modular topology of common DC bus.Topology structures of MMC were introduced,and then mathematical models of MMC were established as well as its regulation of operation control.The mechanism,quality and functions of circulation formation were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of bridge arm and circulating current was deduced.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of MMC was analyz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ub-module capacitor voltage is balanced and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amplitude is decreased effectively under the adopted control strategy.【期刊名称】《电气传动》【年(卷),期】2017(047)005【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子模块电容电压;模型预测控制【作者】朱经纬;付文轩【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64多电平的拓扑结构在高压大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MC)控制方法,该方法将传统MMC的控制方式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控制性能。

在该方法中,将MMC划分为多个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都由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控制,同时,使用一种新型的状态估计算法,提高了MMC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硬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控制;单元模块;状态估计算法1. 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对电力品质的日益重视,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MC)作为一种新型的柔性交直流转换装置被广泛应用。

传统MMC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PI控制,虽然这种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MMC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控制精度低、容易产生谐波、并网容易出现故障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MMC的控制性能、降低控制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 MMC的模块化控制针对MMC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块化控制方法。

该方法将MMC划分为多个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由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控制。

这种模块化的控制结构不仅可以降低整个控制系统的复杂度,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同时,由于单元模块能够独立地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因此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MMC,从而提高控制性能。

3. MMC的状态估计算法为了更加精确地估计MMC的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状态估计算法。

该算法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和输出反馈控制器(OFC),通过对MMC的状态进行动态估计,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MMC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MMC的高效控制。

4. 仿真与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模块化MMC控制和状态估计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仿真结果表明,模块化控制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MMC的谐波含量,提高MMC的并网能力和控制精度。

同时,状态估计算法可以准确地反映MMC的状态,从而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均压优化控制仿真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均压优化控制仿真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均压优化控制仿真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 中的均压优化控制进行的研究,整个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仿真需要将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且各个子模块电压差值需要尽量的小,从而保证整个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对载波移相脉宽调制策略进行推导与改进,使得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稳定,且子模块电容电压在合理的控制中保持均衡。

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均压;载波移相脉宽调制Simulation Study on Optimal Voltage Equalization Control o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Z5号宋体oufucheng Daipanyang(Aba Teachers University,Si chuan Wenchuan,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voltage optimizationcontrol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The whol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simulation needs to convert the input three-phase AC into DC, and the voltag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sub-module needs to be assmall as possible. Thus, the whole system can run stably, and the strategy of carrier phase-shifted PWM is deduced and improved, so that th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can be stable in a shorter time, andthe capacitance voltage of the sub-modules can be balanced in a reasonable control.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prove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keywords MMC; sub-module voltage equalizer; carrier phase shift PWM引言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电能的损耗也随着高压长距离输电不断增大,从而使得直流输电在电力传输中脱颖而出。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建模与控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建模与控制

c o mp o n e n t , DC c o mp o n e n t a n d t h e s e c o n d c o mp o n e n t o f a r n l c u r r e n t . T h e n e w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b a s e d o n MMC a r m c u r r e n t wa s p r e s e n t e d , r e li a z i n g e x t e r n a l p o we r c o n t r o l a n d i n t e na r l c i r c u l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o f MMC.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c o n f i r m t h e v li a d i t y a n d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y. g

2 3 0 0 0 9 ;
2 3 0 0 0 9 )
要: 分析 了模块化多 电平换流器 ( M MC) 的拓扑结构及 原理 。基 于 MMC的桥
臂 电流 , 建 立了新型的电磁暂态模型 , 其 中包 括桥臂 电流 中基 波分量 、 直流 分量和二 次 分量的线性化方程 。在此模型基 础上 , 针对 MMC桥臂 电流 中各分 量提 出相应 控制 策 王新 颖 ( 1 9 8 8 一) ,

分布式 电源 ・
低压 电器 ( 2 0 1 3 No . 7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 块 化 多 电 平 换 流 器 的 建 模 与 控 制

一种优化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均压控制方法

一种优化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均压控制方法

2. MMC 基本工作原理
如图 1 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拓扑结构。由三相对称的三个结构相同的相单元构成换流器,每相
DOI: 10.12677/jee.2018.62022 190 电气工程
刘英杰 等
Figure 1.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MMC 图 1. MMC 拓扑结构
An Optimized Voltage Balancing Method for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Yingjie Liu, Jijiang Song, Yixia Niu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Received: Jun. 8 , 2018; accepted: Jun. 22 , 2018; published: Jun. 29 , 2018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具有高度的模块化结构,输出电平数高,能
文章引用 : 刘英杰 , 宋吉江 , 牛轶霞 . 一种优化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均压控制方法 [J]. 电气工程 , 2018, 6(2): 189-198. DOI: 10.12677/jee.2018.62022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工程, 2018, 6(2), 189-198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jee https:///10.12677/jee.2018.62022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力电子装置,在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MMC的电磁暂态特性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分析至关重要。

开展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通过对MM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结合现有建模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更为高效、准确的建模策略。

本文首先介绍MM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现有建模方法的主要问题和局限性,接着详细阐述本文提出的高效建模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还将对高效建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磁暂态建模提供一种新的高效方法,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基本理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是一种先进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特别适用于高压大功率的电力系统应用,如高压直流输电(HVDC)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MMC的基本结构由多个级联的子模块(Submodule, SM)和一个公共的直流侧电容组成,每个子模块都可以独立控制其投入或切除,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细调节。

MMC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子模块的级数来实现电压等级的提升,同时保持每个子模块相对较低的电压应力。

子模块通常采用半桥(Half-Bridge, HB)或全桥(Full-Bridge, FB)结构,其中HB结构包含两个开关管和一个电容器,而FB结构则包含四个开关管和一个电容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桥臂平均值模型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桥臂平均值模型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桥臂平均值模型陈宁,齐磊,包萌,崔翔(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摘 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的快速仿真模型是进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

在众多模型中,MMC 的桥臂戴维南模型应用最为广泛,通过研究发现其仿真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在MMC 桥臂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利用能量均分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桥臂平均值模型。

该模型显著减小了戴维南等效模型的计算负担,提高了模型的仿真效率。

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可以适用于环流抑制、交直流侧故障仿真等应用场景。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磁暂态仿真;桥臂等效模型;戴维南等效模型;平均值模型中图分类号:TM1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19051160 引言近年来,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迅速。

柔性直流电网具有灵活性高、送电可靠性高、输电损耗低等优点,是未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1-3]。

MMC 中每个桥臂由数量众多的子模块串联组成,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电力电子元件,导致其完整的电磁暂态模型的仿真速度极慢。

MMC 的提速模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文献[4]系统地总结了现有MMC 的仿真模型,按照适用的仿真步长将MMC 的电磁暂态模型分为了微秒级模型与纳秒级模型,包括MMC 详细模型、基于受控源的MMC 通用等效模型[5]、基于戴维南等效的仿真模型[6-7]、桥臂等值模型[8-9]以及平均值模型[10-13]。

在以上模型中,戴维南等效模型因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和仿真速度而得到广泛应用。

PSCAD 目前提供戴维南等效模型的封装模块,进一步对其进行了推广[14]。

但是戴维南模型在每一个步长中均需要计算并存储所有子模块电容电压,并且需要使用电容电压排序算法。

随着电平数与实际工程中MMC 数量的增加,其仿真速度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数学建模与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其中,用于电力变换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而对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来说,数学建模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数学建模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概念及特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是一种应用于高功率电力电子补偿、驱动等领域的电力变换器。

与传统电力变换器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好的电力质量和更高的效率等优点。

其实现方法是通过并联多个交流电源和电容、电源开关器件,在无需任何额外的输出滤波器的条件下,构成多个输出电平,实现直流电压变换。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可重构性: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电压级数目,实现最佳的功率匹配。

2.高效率:由于无需输出滤波器,因此不仅能够减少磁性元件的大小和重量,还能提高效率。

3.输出电压质量优秀:在满足一定的调制策略下,输出电压具有较低的失真和较小的开关噪声。

4.可靠性高:由于输出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使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数学建模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数学建模实质上就是描述它的输入-输出关系。

以下将介绍两种不同的数学建模方法。

1.能量平衡法建模能量平衡法建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能量守恒原则,建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电路方程,用于分析其输入和输出电路的关系。

具体而言,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中,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分别对每个电容、电源开关进行分析,建立其电路方程。

同时,在考虑开关状态的同时,对每个开关器件进行电流通道和电压通道的分析,建立对应的拓扑结构。

2. 矢量控制法建模矢量控制法建模的思路是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电路分解为多个独立的等效电路,并对每个等效电路进行控制。

通过电压调制和电流控制两部分控制方式,精确控制每个等效电路的状态,实现对整个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控制。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
1 MMC 数学模型
MMC 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变换器有 3 个相单元,每相分为上下两桥臂,每个桥臂都由 N 个相同的子模块和桥臂电抗串联而成。
+ SM1 + SM1 + SM1
uua
udc 2
− R
L
相 单 元
L
R udc + 2
ula

SM2 #
uub
SMN −
R
iua
L
isa
ila
L
摘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在中高压大功率
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2013DFB60250);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 新项目(CX2014B130)。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ject (2013DFB60250); Hunan Provincial Innovation Foundation for Postgraduate (CX2014B130).
电能变换场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推导了模块化多电 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离散状态方 程,针对 MMC 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基于 有限控制集合的简化模型预测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模型预测 控制所需的循环计算和预测值计算次数。所提模型预测控制 由最优输出电平求解和电容电压平衡控制两部分组成。首先 求取满足交流电流和环流控制要求的桥臂输出电压电平,并 以此电平及其邻近的电平为有限控制集合,考虑上下桥臂电 容电压之和与之差的控制,求得桥臂输出电平最优解;电容 电压平衡控制则由电压预测值排序法实现,用电压增量表示 附加的开关动作,修正电容电压预测值后再进行排序,实现 电压平衡控制并降低平均开关频率。在 PSCAD/EMTDC 中 搭建 MMC 时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 性和有效性。

混合储能电动汽车中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储能电动汽车中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储能电动汽车中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本文介绍了混合储能电动汽车中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混合储能电动汽车是一种结合了传统燃油动力和电池储能系统的新型汽车。

其中,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能将不同能源的电能转换为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能。

因此,准确且高效的变流器控制对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开发一种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以提高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性能。

通过建立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我们可以实时预测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和电压,并进行优化控制。

这种控制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的动力需求,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的变流器控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和应用。

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的概念和优势混合储能电动汽车是一种结合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的汽车。

它采用多种能源储存设备,如电池和超级电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行驶里程。

相比传统的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混合储能电动汽车具有以下优势:能源灵活性:混合储能电动汽车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需求,在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之间自动切换,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较低的排放水平。

行驶里程:混合储能电动汽车可以通过离心式发动机或燃料电池等传统动力源提供长程驾驶里程,同时利用电池等能源存储设备提供纯电动驾驶模式,满足长途和城市行驶的需求。

可再生能源利用:混合储能电动汽车可以通过电动驱动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动力,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能量回收利用:混合储能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等能源储存设备中,以供后续驱动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混合储能电动汽车结合了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的优势,具有能源灵活性、行驶里程远、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能量回收利用等优势,是未来可持续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