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是每个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唐王朝的藩镇割据之后,以后的朝代都在为如何集权于帝王而想尽办法。在这些方法中,杯酒释兵权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受历史学家关注的。那么,从政治权利方面来讲,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呢?
首先,实现了手握兵权,集权于中央的目的。在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就完全掌握了当时主要的军事力量;禁军的控制权,控制禁军相当于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兵力,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帝王受到地方将领的威胁,使得帝王的话语权变重,避免了内战的爆发,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然后,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改革兵役制度的目的。在杯酒释兵权之后,由于赵匡胤掌握了大部分的兵力,使得他后期所实行了一系列兵役制度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后来的更戍法和养兵弥乱,这两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无一不是这次事件的铺垫。如果兵权并未集中到帝王身上的话,这种改革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实施,而不受到将领的阻挠的。
总而言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集权于帝王,避免内战的爆发,另外的一方面就是兵役制度的顺利实施,这两个方面是这次事件的最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比如避免拥兵自重等,都在这次事件中可以顺利实现的。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简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发生在宋朝时候的事情,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赵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拥戴当上皇帝的,他一直担心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被手下们黄袍加身。后来,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这些武将对自己的威胁,使得宋朝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一些人认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非常和善的,很多开国君主都是找个理由杀死跟随自己的开国功臣。赵匡胤不杀掉这些功臣反映了他柔和的执政理念,在俘虏南唐后主李煜后,赵匡胤只是将李煜软禁,并没有杀了他。
宋朝的前面是五代十国,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很多武将拥兵自重,靠着手下的兵力割据一方。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君主,但这些君主都没有使自己的王朝持续下去。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他迫切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持续的王朝。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正是在五代十国背景下进行的,很多高级将领在杯酒释兵权的情况下丧失了兵权。赵匡胤解除了这些武将的兵权后,为新诞生的宋朝迎来了安定的局面。宋朝初年没有了什么战乱,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叛乱的风气不再有。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出现
了稳定局面,不会再有武将割据叛乱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的军队战斗力骤然下降,在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时经常打败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景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建隆二年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宋太祖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赵普就向他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