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计划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护理计划3篇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任何一门独立的专业性学科都应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的基础,护理学的护理理论或模式在指导护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护理计划范文,仅供参考。
社区护理计划范文篇一:
根据《哈尔滨市创建国家省级示范和市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标准》。
在香坊区人民医院的管理和要求下,根据我社区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为目标,制定20xx 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在医院护理部的管理下,按照护理部的管理组织体系,落实护理管理责任,完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
、在护理部管理下,完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社区质控小组
组长:秦xx 组员:费xx 马xx 张x
2、制定科室自控方案,每周一次进行质量考核评价,记录考核结果。
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整改。
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按照香坊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重
新完善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考核标准,进行护理质量评价。
社区质控组每周检查一次社区护理质量,记录检查结果,每月一次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质控结果及时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及复检安排。
在科室护理例会上科室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按照护理部的护理标准及管理要求,落实安全目标管理,确保护理工作安全。
社区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社区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xx
委员:xx xx xxx xxx
1、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2、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流程。
3、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
4、质量与安全小组履行职责,定期自查、评估、分析和整改。
、继续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1、实行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管理制
度。
有护理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护理安全事件有原因分析和讨论。
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培训。
2、社区建立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及处理管理制度,有差错事故的处理、分析、讨论、整改、上报等工作流程。
3、社区建立护理安全公布制度,每季度公布一次并记录。
4、完善风险管理,建立转院交接程序,制定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抢救、静脉输液、查对制度等。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科室有设施、仪器、药品、氧气的安全操作、管理措施及交接记录。
7、充分发挥专项安全管理小组作用。
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等,严格落实防范管理措施并有记录。
8、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落实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熟练掌握静脉输液、各种注射、过敏性休克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
、提高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两次核对,药品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严格规范护理行为。
1、门诊药品的存放、使用规范管理,定期检查,按制度规定认真执行和落实。
社区门诊抢救车、抢救箱、常备药品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专人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有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
近期失效药品用红色标签识别,提示先行使用,高危药品要有醒目标识,定位放置。
2、办公室护士每个月对药品进行自查,社区安全管理小组每个月对抢救车药品、常备药品进行检查。
3、严格规定除紧急抢救重症患者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对科室首次使用的新药,使用前要查阅使用说明书,正确实施给药,同时认真落实每日小查对。
确保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巡视病房。
1、静脉输液袋上贴有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配药护士姓名的标签,输液巡视卡护士认真、及时填写。
2、静点室内有输液患者时,注射室护士不得离开治疗室。
保证及时有效的观察静点患者,以确保静点患者的安全。
三、加强护士在职培训,实施分层次培训工作方案及考核计划,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培训:
按照香坊区人民医院的要求,每月参加医院举办技术操作及基本知识培训班,分层次培训。
、社区护士业务学习及培训考核要求
按照社区护士的分层管理制度和专科要求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及考核项目,认真组织落实。
1、护理技能培训重点:社区门诊全科护士费艳洁、马丽影、张红为N3级护士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吸痰技术、除颤技术、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呼吸机使用技术;信息管理室护士齐凤钰、张敏、乔丽、吕彦欣等护士为N1级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口腔护理、各种注射、心肺复苏、压疮预防级护理、灌肠技术、氧气吸入、导尿技术、雾化吸入疗法、吸痰技术、除颤技术、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护理理论培训内容: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及国家要求的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要求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三基护理知识,应急预案等。
同时注意针对社区专科特点开展目标明确的业务培训,强化护理学习效果。
3、科室业务学习要求:每月组织2次业务讲座。
四、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加强应急事件管理,不断提高急诊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
加强临床护理应急预案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
参加护理部举办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培训。
1、药物引起过敏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3、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应急预案及程序。
4、火灾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五、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注重护理梯队建设
1、加大社区护士培养力度:选派护士到社区护理培训基地,进行专科护士培训。
2、加强年轻护士培养:以强化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操作及专科护理知识为主。
制定出社区护理理论,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按计划组织培训、考核一次。
技术操作考核按评分标准评分并记录存在问题。
社区护理计划范文篇二:
护理程序的第三个步骤是针对护士提出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是护士为提供持续护理、预防或减轻护理对象健康问题而制定护理对策或措施的过程,包括确定护理诊断的排列顺序、制定护理目标、拟定适当的护理措施和书写护理计划4个组成部分。
确定护理诊断排列顺序护理诊断可以按照首优、中优和次优诊断进行排序。
首优诊断涉及的问题是直接威胁生命并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的,如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有关中优诊断涉及的问题不直接威胁生命,但
可能导致身心不健康,如褥疮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有关次优诊断涉及的问题一般不会导致身心障碍,可以最后考虑,如角色紊乱。
制定护理目标计划的第二步是针对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即期望的护理结果。
护理目标的制定应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时间明确i陈述简单明了,选用能够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动词。
目标应被护士和护理对象共同认可。
1.护理目标分类护理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护理目标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实现的目标,通常为几周或几个月。
短期护理目标通常少于l周。
2.护理目标陈述包括主语,即护理对象或与护理对象有关的因素;谓语,指主语将要完成的动作,可以是功能的改进、行为的改变、知识的增加或情感的稳定等;行为标准,是指行动应达到的标准或水平,可以是时间、速度、距离或数量等能够进行观察和测量的标准;状语,指加在动词上的条件或修饰,用来解释活动在什么时间内、何种情况下完成的。
拟定护理措施护理措施的内容包括评估性措施、独立性措施、治疗性措施。
1.评估性措施评估是一特定的活动计划,用以发现护理对象的问题,是提供护理措施的基础。
2.独立性措施是护士能独立决定实施的措施。
3.治疗性措施护士根据护理对象的身体状况,遵医嘱为其治疗,换药。
书写护理计划当确定护理措施后,护士应将护理对象的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即将护理诊断、目标、措施成文。
社区护理计划范文篇三:
社区护理实施是指社区护理计划实施后,社区护士根据计划的要求和具体措施开展护理实践活动。
社区护士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危险因素、建立支持系统等。
社区居民不仅仅是被动护理服务的接受者,而且是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社区护理计划实施成功与否,与护士的领导,决策和沟通能力有很大关系,对社区护士要求较高。
计划实施步骤如下:
一、实施社区护理计划
社区健康干预的对象是社区居民,获得预期结果的必要条件是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社区护理人员有义务唤起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承担对自己得健康应负的责任。
计划实施的步骤为:
1.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计划前,明确几个问题,如实施过程中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是否明确实施的目的、工作日程等,才能保证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2.实施时为护理对象营造一种安全舒适的氛围,计划实施地点、环境、室温、设备等均应考虑在内。
3.完成护理计划与其他卫生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护理计划。
4.确认及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要对每天的活动详细了解,如确认人力、时间、环境安排是否合理,针对那些干扰因素要重新评估,随时进行监测、调整、监督。
5.记录护理实施情况社区护士要及时、如实、准确地记录护理计划实施情况以及服务对象的反应,体现护理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二、社区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
社区护理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主要评价实施护理活动后的效果,将护理对象的实际状态与护理目标作比较,确定达标的程度。
评价并不意味着护理程序的终止,若目标达到,说明通过护理措施,解决了护理问题;若目标未达到,则要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重新评估,从而形成护理程序的循环。
社区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依赖于对社区健康的连续性评估,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护理计划的不断修改和实施。
社区护理评价分为结果评价和结构-过程评价。
1.结构-过程评价是按护理程序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标准加以评价。
如在评估阶段,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社区的资料;在确定健康问题阶段,问题是否反映了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问题的可行性等;在计划、实施阶段,评价
是否充分考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意识,是否考虑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实施是否按计划进行等,通过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指导护理活动的不断完善。
2.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在社区经过护理干预后,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的总体评价,判断目标是完全达到、部分达到、还是未达到。
分为近期结果评价和远期结果评价。
近期结果评价主要包括护理对象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情况等。
远期结果评价包括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费用效益评价等。
社区护理评价方法
1.干预活动的快速评价法包括定性调查法:即专题小组讨论、个别访谈法和观察法。
定量调查法:即抽样问卷调查法和特殊问卷调查法。
2.利用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评价包括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即评价护理对象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
人文环境监测:即评价政策和社区环境因素的改变。
死亡监测:即评价护理对象疾病死亡率的变化。
发病监测,即评价护理对象发病率的变化。
社区护理评价内容
1.健康目标的进展评价社区护理计划是否满足居民的需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达到程度如何、是否有未完成的目标及原因、有无需改正的地方、
2.护理活动的效果通常在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要评价的内容,要了解有无达到促进社区人群健康、维持健康、预防疾病的实际效果。
3.护理活动的效率评价时除了注意目标有无实现、效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将社区护理活动的投入与所获得的成果进行比较,了解投入/结果是否合理,有无超出计划的额定。
4.护理活动的影响力评价护理活动为社区人群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可从效益的持久性与收益人群的广泛性来判断。
社区健康护理评价指标
1.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总人口健康着百分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两周每千人患重病人数、两周每千人卧床14天人数、每千人患慢性病人数、每千成人患一种以上疾病人数。
2.社区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指标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服务、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具体评价指标有:医疗服务的相关指标、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
3.社区卫生资源的评级指标卫生资源包括人力、物
力、财力、技术、信息等方面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每万人口医生数、每万人口护士数、每万人口药剂师数、每千人口床位数和卫生经费占国民总产值的百分率等。
4.费用的效益评价指标投入的费用一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得医疗费以及设备费等实际耗费费用;间接费用包括因疾病造成劳动能力丧失等理论消耗费用。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费用与效益分析、费用与效果分析和最小费用分析。
5.社区卫生读物影响力评价指标影响是指社区卫生健康护理服务对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和居民健康质量所起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和社区文明事业的贡献,可以用质量调整生命年等指标表示。
6.生活消费模式指标生活消费模式指公众消费量及各种消费所占比例,可通过政府统计数据获得。
生活消费模式指标有年纯收入、消费构成和居民消费水平等。
7.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指标社会发展离不开健康的个体,社会发展又是关于社区健康状况的重要间接指标。
社会发展程度再高,若无社会公正做保障,社会居民的健康状况得不到改善。
影响社区护理评价的因素
影响社区护理评价的因素社区护士自身的能力,社区护理评价过程中需要用社区护士的观察力、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的能力,而且社区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结果。
因此,要求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应用评判性思维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社区护理评价是社区护士对整个社区护理计划实施完成情况的回顾和总结,是社区护理程序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下一个护理程序的开始或制订下一步社区护理计划的基础。
社区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要重视社区护理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