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训练题(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增其旧制(规模) B.朝晖夕阴(日光)C.去国怀乡(国都) D.南极潇湘(到极点)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B.宠辱偕.忘(一起)C.薄暮冥冥..(昏暗) D.日星隐曜.(太阳)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有去国怀乡 B.属予作文以.记之巻石底以.出C.处江湖之.远马之.千里者 D.或.异二者之为一食或.进粟一石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或异二者之为.捕鱼为.业 B.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C.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 D.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伯乐不常有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D)A.文中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6、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C)A.“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B.本文在语言上骈散结合,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B)A.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B.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2段,写景、抒情的是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C.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岳阳楼记》中考真题集锦《岳阳楼记》中考真题集锦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甲)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③不可具状具: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①后天下之乐而乐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A. B.②烟云竹树而已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①处江湖之远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C. D.②竹工破之②子声丁丁然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译文: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分)译文:12.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答:答案.9.①求:探求。

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

,③具:全,都。

④被:通“披”,披着。

(2分。

每词0.5分)10. B(2分。

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

B连词,因为。

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

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11.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中考试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中考试题

《岳阳楼记》各地中考试题集锦一一.2020四川自贡市(课改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2.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

15.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②夫战,勇气也。

译文:一.12—15.CADA16.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里)。

②作战,是靠勇气的。

(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4分,一小题2分。

二.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会: 把: 和: 已:
聚集 持,执 和煦 停止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1-
1.岳阳楼记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 处)。(2分)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寒雁一影 飘零天末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2-
1.岳阳楼记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共3 分。“大观”1分,“备”1分,句意1分)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共3分。 “猛”1分,“雪山”1分,句意1分)
-4-
1.岳阳楼记
2.重要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010安徽]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
畅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5-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7-
1.岳阳楼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句/2023四川广安]
宾语前置:指将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
以示强调。
翻译技巧:仍用“调”的方法。本句中,疑问代词“谁”作
介词“与”的宾语,调整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
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2年岳阳楼记中考题集锦

2022年岳阳楼记中考题集锦

2022年岳阳楼记中考题集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14分)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C.而不知人之乐.D.射者中,弈者胜.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分)(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7.(3分)B.离开(A.断绝/极;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8.(3分)D(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9.(5分)(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10.(3分)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2分)日照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各地历年中考真题选编

《岳阳楼记》各地历年中考真题选编
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
【解析】
(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注意“属”是通假字,“去”是古今异义词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 语的规范翻译。①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这就 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嗟夫:唉。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表委婉 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 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17.(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分)
(2)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考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2分)
18.C(3分)
19.参考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
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流血流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4分)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析】
6.
(3分)
C
(国都,都城)
7.
(3分)
A
(A.都是:的;
B.这样/……的样子;C.表顺承/表转折;D.他 表诘问语气)
8.
(3分)
B
(这“览物之情”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核心思想的体现。

2. 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述的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作者登上岳阳楼时的愉悦心情。

二、选择题1.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

A. 不因为物质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B. 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C. 不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感到喜悦或悲伤D. 不因为个人的遭遇而感到喜悦或悲伤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岳阳楼的特点?()。

A. 地势险要B. 历史悠久C. 景色宜人D. 规模宏大答案:A三、简答题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达“忧乐”之情的?答:范仲淹通过对比不同天气下岳阳楼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登楼远眺,心情愉悦;而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人们则感到忧虑和沉重。

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2. 《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答:“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和伟大胸怀,他们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动摇,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福祉。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岳阳楼记》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 文中“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如何理解?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巴陵(今岳阳)的美景,主要体现在洞庭湖的风光上。

洞庭湖的广阔和美丽,是岳阳楼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反映了当时岳阳楼的什么社会功能?答:这句话反映了岳阳楼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文人墨客聚会交流的场所。

当时的文人墨客常在此地聚会,吟诗作赋,抒发情感,体现了岳阳楼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以上试题及答案涵盖了《岳阳楼记》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篇经典古文的基本内容和深层含义。

全国各省市《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全解析

全国各省市《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全解析

全国各省市《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全解析二、阅读能力考查.〔 60 分)(一)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完成10-14题.( 12 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假设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0 、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人持汤抚灌(《送东阳马生序》 )B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前人之述备矣属予作文以记之D .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1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 2 分)( 1 )薄暮冥冥 ( 2 )多会于此( 3 )春和景明 ( 4 )不以物喜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①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13 、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答复)( 2 分)答:14 、《岳阳楼记》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2 分)10、(2分)B11、(2分)(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12、(4分)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品,学习完《岳阳楼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岳阳楼记》的考题吧!《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集锦习题: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14.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退”指的是____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文章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2分)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答,.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①天涯海角涯:②日薄西山薄:③白头偕老偕:④如临大敌临: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

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分)答:。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6题。

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一、2006南京【古文阅读】〔甲〕嗟夫!….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自是.数年之后()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1分)(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1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答案:7. (2分)(1)他的(2)这(每小题1分)8. (2分)B9. (4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10. (3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1分)二、2006日照(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文】嗟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集锦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答:答:“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

2、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 分)答:“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二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③两段对第④段的作用。

(3 分)答:○2○3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

这两段描写为第○4段的议论奠定基础。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2分)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

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

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分)6、《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忧”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醉与乐的情怀。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汇编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汇编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汇编《岳阳楼记》中考试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分)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答,。

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①天涯海角涯:②日薄西山薄:③白头偕老偕:④如临大敌临: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商旅不行,倾楫摧。

译文:。

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

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分)答:。

答案:4.(2分)北宋(宋代) 范仲淹5.(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6.(2分)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经典练习题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经典练习题

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3分)答: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一)课文第一、二段1.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要点:答案:滕子京谪守的时间、政绩(重修的背景)和作者作记的缘由。

2.表明滕子京的政绩的文字是:“,。

”答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第2段描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①照应文题;②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答案:壮阔、浩渺5.“前人之述”指的是“”。

作者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①“前人之述备矣”,不用多写;②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自己的胸襟和伟大抱负。

6.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为了引出古代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从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2分)(二)课文第三、四段1.两个画面景物的特点分别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或“给人的感受”或“抒发的情”)。

(都用四字回答)答案: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2.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2分)①;②。

答案: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3.这两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3分)答案: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4.作者写不同景色产生不同感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①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的思想感情。

②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

5.《岳阳楼记》虽然表现了登楼者的两种不同的情感,但是产生的原因相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登楼者产生悲喜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岳阳楼记》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6.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请分析作者的用意。

(3分)17.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3分)14.(2分)(1)属:通嘱、嘱托、嘱咐(2)微:无,没有15.(4分)(1)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2分)(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16.(3分)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没有必要重复,(1分)作者借景抒情,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1分)以湖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抒发作者的政治抱负作铺垫。

(1分)17.(3分)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岳阳楼记中考集锦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集锦及答案

《岳阳楼记》温习一.2010年长沙市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傍晚冥冥(逼近)(2)多会于此(在,到)(3)春和景明(日光)(4)不以物喜(因为)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气候.(2)微斯人,吾谁与归?(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1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到处颂扬的成语,譬如形容风景和事物多种多样,异常壮不雅的气候万千 ;形容心情坦荡,精力高兴的心旷神怡 .11.请依据上句,接洽《酒徒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述的景物特色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酒徒亭清幽秀美桃花源安静幽美小石潭凄清幽深(抓住景物特色,相符春联的根本请求即可)1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示的襟怀胸襟幻想有什么内涵接洽?【相干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世界为己任,奋发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大方论世界事,奋掉落臂身.甚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耐劳自励,食不重肉,老婆衣食仅自足罢了.答: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幻想,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世界为已任”“耐劳自励”分不开的.(答案中抓住了“少有大志,每以世界为己任,奋发苦读”.“ 每大方论世界事,奋掉落臂身”.“ 耐劳自励”等症结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幻想之间的接洽即可)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寻找古代品德崇高的人的思惟(或心理).(2)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在世界人放心之前先放心,在世界人快活之后才快活.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接洽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迁客骚人_________形成了比较.(2分)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惟情绪?(3分)答:表达了作者愿望与前人同志的思惟情绪(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同伙的期望之情(1分).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火重视物资和金钱,斤斤计较小我得掉;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寻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幻想境界.请联合这两者谈谈你的熟悉.(3分)答案:不雅点明白,言之成理,阐述清晰即呵.: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世界人放心之前先放心,在世界人享乐之后在享乐,形容关怀人平易近的疾苦,以世界为己任 ,表现了一种忧国忧平易近,祖先后己的崇高品德.而与当今社会,那些过火重视物资和金钱,斤斤计较小我得掉的人形成光鲜的对比.我小我以为建立嵬峨的幻想,不为小我得掉而懊末路,对社会义务和幻想我感想颇深:在物资生涯越来越充裕的今天,愿望使得人变得鄙陋,崇高与实际脱节,实际与肮脏合拍.社会规矩似乎永久跟崇高和道德尴尬刁难.人们的道德精力越来越沦丧,.于是,我们不克不及不思虑如许一个问题:为了使物资文明和道德文明同步调和成长,我们应若何弘扬道德精力,若何掌控道德幻想的高度,若何修建起基本稳固的道德幻想大厦.让每个个别都能充分施展所能,人尽其才,而不是无法无天,随便损害他人.在幻想境界和道德境界上,道德的焦点内涵不再是倡导无前提的就义,而是建议尽可能地创造和施展,经由过程为人所广泛承认的合法合理的轨制来发掘人道深处的潜在创造力,进步其承担风险的才能,而不是应用强迫性的轨制去抹杀人道的自利才能,强化人道中的乞求依附偏向,经由过程倡导就义来遏制强者的成长.这就是新时代的新道德的新内涵.新高度.古道德滑坡不必害怕,新道德再生须要尽力.三.(2009年重庆)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2)连月不开(转晴)(3)去国怀乡(分开)(4)宠辱偕忘(全,都)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朝晖夕阴,气候万千.凌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更无限无尽.(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天然景物而触发的情绪,怎能不克不及有所不合呢?3.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比.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绪变更的两个原因.小我的遭受(以己悲)外物的触发(以物喜)4.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比方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妙之态.(手段1分,联合手段剖析画面2分.)5.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 “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可以或许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合风景产生了“悲”和“喜”的情绪,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标是什么?请联合选文答复.(2分)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情绪,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惟情绪,也标明作者愿望像“古仁人”那样“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7.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须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意见.(3分)有须要具备“古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剧烈,成败得掉是人生常事,须要我们摆正心态.开朗面对,练就一颗顽强的心才干立于竞争前列;(2)固然我们身处和平成长年月,但是还会见临很多艰苦,须要我们以世界为己任,安不忘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如许,才干让我们的平易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3分,请求从“奔放襟怀胸襟”和“崇高幻想”两方面答复,只写一方面得2分)四.2006年四川自贡市(课改卷)浏览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来岁,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建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予不雅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2.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C)A.胜状:名胜,好风景. B.横无际涯:宽敞无边.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方极远.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是以后世称诗工资骚人.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对第一段文字的懂得和剖析,不准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扼要记述了滕子京重建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启事.B.“越来岁”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明显.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同伙滕子京.15.对第二段文字的懂得和剖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A.这段文字具体描述了洞庭湖及其四周的风景.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不雅”的小结,简练不繁.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合的情怀.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翠,映入帘中(里).②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害怕的气势.)五. (一)浏览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13分)(甲)予不雅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山洞瞑,晦明变更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喷鼻,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合,而乐亦无限也. (选自《酒徒亭记》)18.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每题1分,共4分)(1) 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日光(2)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气候(3)日出而林霏开:)散(或“散开”) (4)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生19.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经常应用的四字词语,写鄙人面的横线上.(2分) (甲) “浩浩汤汤”或“气候万千” (乙) 内情毕露2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野芳发而幽喷鼻. 译文: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喷鼻味.21.(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合?(3分)①(甲)文是写水景,(乙)文是写山景}; ②(甲)文写了朝暮之景,(乙)文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文写景凸起其阔大壮不雅,(乙)文写景凸起其秀美多变.(答对1点给1.5分,答对2点给满分)六.(1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不雅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方千.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成,樯倾楫摧;傍晚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高低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泅水;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平易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文章的作者是北宋(宋代)(朝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人名).(2分)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拍.(每句只标一处)(2分)①前人之述备/ 矣. ②然则/ 何时而乐耶?6.依据你的积聚,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述洞庭湖风景的一个完全诗句.(2分)答示例一:八月湖程度,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7.依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懂得,解释下列加侧重号的词语.(4分)①天际海角涯:边②日薄西山薄:逼近③白头偕老偕:一路④如临大敌临:面对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商旅不成,樯倾楫摧.译文:商人和搭客无法通行,桅杆竖直,船桨折断..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比较,凸起“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开朗襟怀胸襟和崇高情操.10.岳阳楼景致治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依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解释性的文字.(3分)答: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有名的景致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不雅赏洞庭湖的壮美气候.历代文人诗人登临抒情,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是以有名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小测
(北京海淀卷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2~26小题。

(1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22.“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2分)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__的特点。

(2分)
25.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__和__的语气语调。

(4分)
2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7个字)(2分)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广西)(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__”,“退”是指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__”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__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安徽省(课)[三] (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甲]: [乙]: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河池市(课改区)二、古诗文阅读(16分)
【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乙】至若春和景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以.战B.彼竭我盈,故克之.水陆草木之.花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恶有甚于.死者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
8.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风光无限美。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展示给你的画面。

(4分)
9.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分)
10.【甲】段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乙】段展示了作者远大的抱负。

你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忧乐观?请结合【甲】段或【乙】段说一说。

(4分)
(苏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A.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湘西自治州(湖南省)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于是入朝.见威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野芳发而幽香。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

(2分)
[甲]:
[乙]:
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

(3分)
甲登楼所见水景写景突出阔大壮观
乙登山所见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日照(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春和景明景:②四时之景不同景:
③而或长烟一空或:④把酒临风把: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分)
文段写景抒情
甲一段淫雨霏霏
二段喜
乙先写山间之朝暮乐
再写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9.“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

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分)
三十比较阅读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①《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_的和谐之音。

②《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_的理想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

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

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案:13.与民同乐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4.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符合要求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