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用轿车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用轿车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国家用轿车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汽车工业是一门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龙头产业,是关联度和波及效应大的产业。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于一身。
我国发展汽车工业,通过轿车大量进入家庭之后,加速建立轿车大批量生产体制。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扩大出口的战略目标。
这样家用汽车工业才能真正稳固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汽车工业的核心是轿车工业,没有轿车工业的汽车工业不可能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巨大带动效应。
目前在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中,75,为轿车。
这些轿车中,除少量的为公用、经营用(如出租车)外,80, 以上为家用轿车。
由此可见,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轿车工业的发展,而轿车工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轿车进入家庭。
美国、日本和西欧主要国家,以及韩国都是在轿车进入家庭后,轿车产量高速增长,积累大量资金,从而使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所以,对家用轿车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二、我国家用轿车的市场现状
我国的汽车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一个种类相对齐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水平日益提升的汽车工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家用轿车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乘用车全年销量首次超过500万辆,达到518万辆。
其中基本乘用车(轿车)销量达到383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4,(见表一所示)。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家用轿车工业发展大致经过从引进技术转向自主研发的创建阶段和由通过合资形式的技术引进转向自主研发的发展阶段。
这是我国家用轿车工业全面发展的阶段,从依靠合资模式的技术引进转向自主研发阶段。
快速增长的家用轿车市场表一
年份汽车总销量(万辆) 增长率轿车销量(万辆) 增长率
2000 208 14.10% 60.4 66.95%
2001 234.2 16.60% 72.15 19.30%
2002 325.1 38.80% 112.48 55.90%
2003 444.4 36.70% 202.00 79.59%
2004 507.0 14% 232.61 15.15%
2005 575.82 13.54% 278.75 19.83%
2006 721.6 25.13% 382.89 36.89%
2007 879.15 21.84% 472.66 23.46%
1. 家用轿车工业对外开放合作过程
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提出了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填补了家用轿车工业几乎空白的历史。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汽车特别是家用轿车工业的差距,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步走上依靠合资、开放市场进行技术引进的道路,发生这种转向的决定性力量来自发展家用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随着中国市场对轿车,尤其是家用轿车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国内轿车生产量在满足不了现状的前提下,导致轿车进口量在2O世纪8O年代前半期连年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国家于1986年正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并确定了发展轿车工业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
2(家用轿车工业的自主品牌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214(6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7, ;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67,。
此外,自主品牌轿车出口量达到9万多辆,同比增长两倍。
可见,在刚刚过去不多时的2006年,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我国家用轿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一)品牌化
1(品牌定位
品牌化的前提是对产品进行品牌定位,它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形象,有助于品牌传播,也能体现品牌的个性。
所以它是国外汽车品牌普遍具有的重要特征。
如“沃尔沃”的安全。
“宝马”的速度,“丰田”、“本田”的节能,以及“劳斯莱斯”的尊贵和卓越的品质。
这些品牌的定位迎合了消费者心理需求,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2(符合消费需求
我国家用轿车品牌化是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变化而改变的。
从2006年开始,国内的多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跑车和轿跑车产品。
时尚、个性等流行元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企业纳入到产品设计所考虑的范畴之内。
具体到量产车型方面,华晨骏捷在外观设计上略带“小宝马”风格,吉利也推出了首款以“钻石切割”理念设计的“金刚”轿车,奇瑞两厢中级车A3、比亚迪F8敞篷跑车很快也将从概念走向量产。
可见,品牌化不是盲目的。
它要在深入了解消费者及目标市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从消费者的“期望需求”上找到与目标品牌的价值契合点。
当同类产品竞争激烈时,品牌化更是影响企业成功是否的重要因素。
(二)国际化
从国外汽车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各大知名汽车企业均已经国际化,可以说国际一体化是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的共性。
对于我国家用轿车工业来说,国际化也是其成功的选择。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战略跨越和突围,需要认识和突破障碍,而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及每个企业自己的独特经营理念和实际情况,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应当选择一条最合适企业本身的道路。
如奇瑞与克莱斯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又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国际化之路,两者合作将利用双方合资优势,形成新型的战略联盟,克莱斯勒公司从奇瑞已开发的产品中选取几款产品进行局部改型后,以克莱斯勒旗下品牌进入北美和欧盟市场。
奇瑞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借助国际巨头的经验、技术、服务以及销售网络,使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迅速达到发达国家市场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挺进欧美市场。
而两者的合作是基于“优势互补”基础之上的,克莱斯勒利用奇瑞在小型车领域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增强其在小型车市场的优势,在获得利润的同时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由此可见,奇瑞与克莱斯勒走了一条新型跨国合作之路,企业之问没有国界,而企业无国界的一个最大标志就是全球活动的同步性。
1(全球同步标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走向深入,而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流。
2(企业无国界尤其是全球营销活动同步发布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很少见的全球化受益者。
3(企业无国界体现跨国公司把中国市场越来越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他们把最先进的产品拿到中国来,并与国内合作。
4(企业无国界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标志。
国际市场的一种竞争,在中国国内的市场越来越表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的竞争。
而以往,多是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划分。
同时,由于国内企业的逐渐强
大,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他们对竞争的理解越来越表现为国内的竞争演变为国际化的竞争。
(三)环保、节能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
1(环保与节能
数据显示,全球石油储量仅够再用约50年,能源短缺成为全球问题。
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机动车的燃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38亿吨和2(56亿吨,供应十分紧张。
而且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一直以来在困扰着全世界。
在这种事实条件下,就要依据先进的技术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我们目前的能源消耗已经很大,未来的能源肯定是制约我们所有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汽车行业最大的制约因素不是市场,也不是技术而是能源。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专家预测,今后1O年一2O年是我国汽车的能源结构发生重要改变的时期。
作为家庭轿车,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是节能,甚至可以说节能与否决定着家庭用车的走向。
2(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
高新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覆盖了汽车产品从开发、制造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使汽车产品的研究及制造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
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使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由原来的5—6年缩短为现在的1O一12个月,并且提高了设计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给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先进制造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可能使未来的汽车工业从“制造一销售”模式转变为更加灵活的“按需制造”模式。
(四)规模化
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力求通过大批量生产去降低成本,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所以,制造商的生产规模越大,平均到每辆轿车的生产成本就越低,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和降价空间就越大,而销售额只是浮在水上的花,利润才是沉在水底的果,那么只有那些盈利能力强的制造商才能将自身的事
业做大做好,才能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制造商的生产规模大,轿车的产量高,意味着社会上拥有该种品牌轿车的用户比较多,备件购置、车辆修理和维护保养就会比较方便。
参考文献:
【1】P?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十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栾志强,陈红华(汽车营销师(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范小青(汽车营销实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志迎,丰志培,董晓燕(中国轿车产业发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吴文彩(汽车营销(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