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效果观察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工作,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例母婴同室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宫底每日下降幅度、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观察,并设非母婴同室的母婴200例作对照组。结果:发现实行母婴同室能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率提高,促进子宫复位,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并为延长母乳喂养时限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母婴同室进行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婴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母婴同室;早期授乳;母乳喂养;效果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18-02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产科发展的趋向,为了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对母婴同室产妇与非母婴同室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宫底每日下降幅度、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等进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随机选择2010年37—42周,在我科室正常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实验组,并以同年分娩,条件相同但未实行母婴同室的产妇200例作对照组。

1.2 方法实验组于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内协助婴儿吸吮产妇乳头,以后按需哺乳,在母亲未泌乳之前不加

任何代乳品。

非母婴同室组出生后立即抱入婴儿室,6小时开始喂水,12小时开始以3小时间隔用奶瓶喂牛奶,乳胀后开始定时哺乳,无乳或乳汁不足者,加代乳品。

1.3 统计学方法

表1,3和4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卡方检验;表2通过stata 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分娩后始动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3.0 p<0.01)。见表2 2.3 新生儿发病情况实验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见表3

2.4 产后4个月时母乳喂养情况实验组产后4个月坚持纯母乳喂养者88%,而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仅26.5%,有显著性差异

(p<0.01)。见表4

3 结论

3.1 母婴同室早期授乳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母婴同室是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而且便于母婴早接触、早期授乳,婴儿频繁吸吮。当婴儿在饥饿时哺喂吸吮母乳,必须母子同室才有可能实施,否则饥饿时喂糖水或牛奶,会干扰婴儿不再吸母乳,以至于影响乳汁分泌。新生儿出生后20-50分钟时,正处于兴奋状态,此时的吸吮反射最强[1]。此时频繁吸吮乳头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促使垂体分泌催乳素,能够提高母体血清prl水平,

其值与吸吮时间成正比[3]。

3.2 母婴同窒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的康复频繁吸吮经神经末梢将刺激传入垂体后叶增加催产素分泌,产生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母体内的蛋白质、铁等能通过产后闭经得以贮存,有利产后康复;哺乳期闭经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哺乳增加的消耗,可加速体内在孕期积累的脂肪减少,利于早日恢复体型[2]。

3.3 母婴同窒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刚出生的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维生物的侵袭,母乳喂养激活并增强婴儿免疫防御功能,为婴儿提供源自母体内的免疫物质,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母乳中寡糖、脂质及它们的结合物具有中和毒素,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作用,可保护粘膜不受病原微生物侵入并与病原结合促其排出[2];母乳中含有婴儿4—6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中的酪蛋白少,在胃内形成凝块小,易消化吸收;母乳中乳糖含量高,利于脂类氧化和糖原在肝脏储存,促进肠内乳酸杆菌生长;母乳脂肪球小,有乳脂酶,可促进脂肪消化,尤其适宜胰脂酶活力较低的新生儿及早产儿[2]。早开奶可增加新生儿的肠蠕动,使胎粪排出速度加快,减少了高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有利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所以早期授乳,频繁吸乳的婴儿疾病发病率低于非母婴同室组。

3.4 母婴同室为母乳喂养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勤吸吮频繁刺激乳头,使母血中催乳素维持较高水平状态,相应增加了泌乳量,延长了母乳喂养时限。

由此可见母婴同室母乳喂养能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率提高,促进子宫复位,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并为产后母乳喂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4 结论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身体的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雅荪、吴世仪:早吸吮和乳房排空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4;29.466

[2] 熊庆、吴康敏:妇女保健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6.1(1):196-197

[3] 成要平、王冬英、张延丽等,哺乳期妇女血清泌乳素与泌乳关系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0):6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