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砷锑低品位难浸金矿石的氰化浸出试验

合集下载

我矿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试验

我矿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试验

我矿难处理金精矿各处理方案对比分析历年来我矿通过外委和自已多次对难选冶金精矿进行焙烧氰化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我矿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法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下面就历次实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所做的小型试验试验原料为选矿富集得到的高硫金精矿,化学分析结果如下(此试验为1999年完成):表1 主要化学组成(Au、Ag单位为g/t,其余为%)方案1 固硫、固砷焙烧氰化试验通过添加生石灰熟石灰添加剂,在焙烧过程中,使二氧化硫与砷固定,既保证金的浸出,又达到环保要求。

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固砷焙烧预处理及氰化试验固砷焙烧氰化的实验分析:通过加入固砷剂焙烧,砷的固定率约为95%,而金的浸出率在80~~85%之间。

由于精矿含砷、硫高,加入石灰量大,反应生成的砷酸钙造成的二次包裹,明显地降低了金的浸出率。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理想。

方案2 二段焙烧氰化试验:一段焙烧在低温、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下,使砷以三氧化二砷的形式挥发;二段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下焙烧,使硫化物充分氧化。

保证金的浸出。

实验结果见表4表4 二段焙烧焙砂粒度与金浸出率的关系二段法焙烧氰化实验分析:随着焙砂粒度变细,金的浸出率逐渐提高。

一段的温度为500至550摄氏度,时间为60至90分钟,中性或弱氧化气氛下进行;二段的温度为700摄氏度,时间为120分钟,氧化气氛下进行。

金的浸出率大于92%。

其中砷的脱除率为80%左右,硫的脱除率可达96%,硫化物氧化比较彻底。

方案3 一段焙烧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氧化焙烧,部分砷挥发,部分砷残留于焙砂中。

实验结果见表5表5 一段焙烧焙砂粒度与金浸出率的关系一段焙烧氰化实验焙浇温度为700摄氏度,时间为180分钟,金的浸出率约为95%,氧化渣含金5g/t左右。

其中砷的脱除率接近70%,硫的脱除率大于98%。

金的浸出率随焙砂的细度的增加有所提高。

对含砷硫化物难处理金矿,多倾向于两段焙烧,以利于砷的脱除,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收稿日期:2023-10-20;修回日期:2023-12-01作者简介:余鹤雷(1996—),男,工程师,从事选矿工艺研究与选矿药剂研发工作;E mail:59580480@qq.com余鹤雷,王 闯,高起鹏,马忠臣,徐耀强(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金品位73.27g/t、砷品位6.61%、硫品位16.78%,是典型的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直接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浸出率仅为88.02%。

为提高金浸出率,进行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浸出试验研究,制得的焙砂使用环保型浸出剂浸出。

最终得到浸渣金品位4.32g/t,金浸出率95.43%的良好指标,金浸出率提高7.41百分点,对处理同类型金矿资源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金精矿;焙烧;浸出率;环保浸出剂;砷;硫 中图分类号:TF831 文章编号:1001-1277(2024)02-0047-04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40210引 言塔吉克斯坦某含砷金精矿含杂质元素砷和硫,砷硫化物能很好地溶于碱性介质,形成亚砷酸盐、硫代亚砷酸盐等[1-2],影响金与CN-、O2之间的化学反应[3-4],对金氰化浸出影响较大。

生产现场直接采用氰化炭浆工艺处理时,金浸出率仅为88.02%,试验结果不理想。

研究采用两段焙烧—浸出工艺处理该金精矿,该工艺具有成熟度高、适应性强、处理量大等优点[5-7],同时使用环保型浸出剂,金浸出率可达95.43%。

研究结果为含砷金精矿中金的高效回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同类型金矿资源处理起到了指导作用[8-10]。

1 金精矿性质试验样品为塔吉克斯坦某黄金公司提供的含砷金精矿。

试验样品中主要为硫、铁、砷元素,并有伴生金,金为主要有益组分。

主要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石墨等,自然金多以单体颗粒或裸露金形式存在。

试验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2 研究方法焙烧条件试验以碳、硫、砷的脱除率为判断依据,表1 试验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Table1 Analysisresultsofchemicalcompositionfortestsamples成分Au1)Ag2)AsSCSbFew/%73.2715.856.6116.782.080.07320.35成分CaOMgOAl2O3SiO2CuPbZnw/%0.6971.098.5232.610.0710.0560.088 注:1)w(Au)/(g·t-1);2)w(Ag)/(g·t-1)。

含碲金矿石的氰化浸出研究

含碲金矿石的氰化浸出研究

含碲金矿石的氰化浸出研究
姜涛
【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
【年(卷),期】1990(000)005
【摘要】本文考查金银碲化物在氰化物溶液中的溶解行为,研究含碲金矿氰化浸出的工艺特点,为制定含碲金矿的提金工艺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姜涛
【作者单位】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80
【相关文献】
1.含硫砷锑低品位难浸金矿石的氰化浸出试验 [J], 王林祥;廖璐;贾凤梅
2.提高含碲金精矿中金、银氰化浸出率试验研究 [J], 薛光;于永江;薛元昕
3.含碲金精矿氰化浸出的试验研究 [J], 汪景岐;张承泰
4.从某含碲废渣中氧化浸出碲的试验研究 [J], 刘建华;李啊林;张新宪
5.含方锑金矿和锑化物难处理金矿石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某含砷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率试验研究

提高某含砷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率试验研究

提高某含砷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率试验研究杨建强【摘要】某难浸金矿石金品位3.18 g/t,采用常规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仅为65%左右,属于较难浸金矿石.试验研究查明了金浸出率不高的原因是矿石中存在斜方砷铁矿、毒砂所致,通过添加助浸剂对该矿石进行氰化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助浸剂辅助氰化金浸出率提高25.47%.【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5(031)003【总页数】3页(P40-41,73)【关键词】难浸金矿;斜方砷铁矿;毒砂;助浸剂【作者】杨建强【作者单位】中钢集团湖南凤凰矿业有限公司,湖南凤凰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31某金矿是典型少硫化物含砷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矿石中金的粒度较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金主要包裹在硫化物中,且金的载体矿物硫化物主要为毒砂、斜方砷铁矿。

采用单一氰化,其氰化浸出率仅为65.72%,针对矿石性质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添加助浸剂辅助氰化工艺降低毒砂、斜方砷铁矿在氰化过程中对金浸出的影响,达到提高金浸出率的目的。

1.1 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如表1结果所示,矿石中影响金氰化浸出的有害元素主要为As。

1.2 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斜方砷铁矿、黄铁矿、毒砂等;主要的非金属矿物是石英、长石等;贵金属矿物为含银自然金、自然金和银金矿。

主要载金矿物为斜方砷铁矿和毒砂。

1.3 主要载金矿物斜方砷铁矿和毒砂的嵌布特征毒砂、斜方砷铁矿,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组成部分,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也是矿石中的主要含砷矿物,是影响金浸出的有害矿物。

多呈它形粒状、不规则状,粒径大小不一,可由0.01~1.8 mm,部分最大可达2.4 mm。

二者紧密共生,多与磁黄铁矿、黄铁矿、石墨和钛铁矿等共生。

显微镜下可见金矿物包裹于其中或沿其裂隙分布。

1.4 金的粒度特征和形态特征金的粒度范围为变化较大,长径可由0.002~0.09 mm,短径可由0.001~0.017 mm,金的粒度分布较不均匀,既有明金,又有显微金,多为细线状和长条形-四边形;其次为三角形、不规则状和粒状,分布于矿石中。

硫精矿中难选金银焙烧浸出研究

硫精矿中难选金银焙烧浸出研究

硫精矿中难选金银焙烧浸出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3T06:24:11.14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刘娟陈群[导读] 某高金硫精矿全泥氰化时金、银浸出率低,一段焙烧预处理会导致金、银的二次包裹。

试验结果证明,二段焙烧效果明显优于一段焙烧效果,可减轻氧化铁的烧结程度,降低铁氧化物对金和银的包裹,金浸出率为79.86%,银浸出率为68.13%。

焙烧过程中,将NaOH、CaO和KMnO4组合在一起,作为焙烧添加剂,金的浸出率提升到87.43%,银浸出率提升到85.8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加入组合焙烧添加剂,可提高焙砂孔隙度,氰化尾渣表面腐蚀较严重,有助于浸出剂和金、银的接触。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岭金矿山东烟台 265400摘要:某高金硫精矿全泥氰化时金、银浸出率低,一段焙烧预处理会导致金、银的二次包裹。

试验结果证明,二段焙烧效果明显优于一段焙烧效果,可减轻氧化铁的烧结程度,降低铁氧化物对金和银的包裹,金浸出率为79.86%,银浸出率为68.13%。

焙烧过程中,将NaOH、CaO和KMnO4组合在一起,作为焙烧添加剂,金的浸出率提升到87.43%,银浸出率提升到85.8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加入组合焙烧添加剂,可提高焙砂孔隙度,氰化尾渣表面腐蚀较严重,有助于浸出剂和金、银的接触。

关健词:含金硫精矿;全泥氰化;二段焙烧;焙烧添加剂前言:硫精矿中金银计价标准远低于其它含金银副产品,如果直接销售,金银利润损失较大,如果堆存待用,占地、管理成本高。

如何从难选冶副产硫化精矿中提取出金和银。

提升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目前已成为企业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下文以中国西南某含金和银硫精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对不同焙烧条件对金和银的浸出率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从而提升此类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1实验1.1 矿石性质1.1.1 矿石成分本实验选取西南某金、铜、铅和锌多金属矿浮选后为矿样,获得的含金硫精矿。

某含砷锑难选金精矿氰化浸金试验

某含砷锑难选金精矿氰化浸金试验
S e r i a l N o . 5 3 8




M0D ERN MI NI NG
总 第5 3 8期 2 0 1 4 年 2月 第 2期
某含砷锑 难选金精矿氰化漫金试验
盛 晓明 赵福财 孙美芬 王路平
( 招金 矿 业股份 有 限公 司)


对某含砷锑难选金精矿进行 了预先碱浸一焙烧一 氰化试验研 究, 着重探讨 了硫化钠

啷 嚣
号 |
而提 高 , 但 增加 到 一 定 浓 度后 , 锑 浸 出率 反 而 下 降 ,
盛 晓明( 1 9 7 8 一) , 男, 主任 , 助理工 程师 , 2 6 5 4 0 0山东 省招远 市 盛泰路 1 0 8号。
算金浸 出率 , 其试验流程见 图 1 。
1 6 0
盛晓明 赵福财等 : 某含砷锑难选金精矿氰化浸金试验
2 0 1 4年 2月第2期




浸 出液 浸 出时 间/ mi n
图 3 浸 出 时 间对 锑 砷 浸 出 率 的 影 响
▲ 一锑的浸出率 ; ◆ 一砷的浸出率
液 固 比为 1 : l 、 常温浸 出, 改 变硫 化钠 浓 度 , 考 察 其
尸—
浸 出液 浸 出 渣
对锑 浸 出率 的影 响 , 试 验结 果见 图 4 。
焙烧之后碱浸 , 砷、 锑只有小部分浸出 , 焙烧碱浸 处
注: Au 、 Ag 含量单位为 g / t 。
理后 再氰化 , 金 的浸 出率 提高 5个百 分点 左右 , 浸 出
表 2 金 物 相 分 析 结 果
效果不明显 ; 碱浸一焙烧一氰化工艺中, 以硫化钠和 氢 氧化钠 为浸 出剂 预 选 除 去绝 大 部 分 的锑 , 浸 出渣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发布单位:中国黄金矿业网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巫汉泉,张金矿(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摘要:介绍某难浸金矿石的特性及在某些条件下的全泥氰化和柱浸试验结果,以及含碳低品位金矿石堆浸时提高金浸出率的有关措施。

关健词:金;氰化;堆浸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一1277(2005)03一0032-031引言随着黄金开采业的发展,在易处理金矿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深入研究难处理金矿石的选冶工艺,对开发利用这类资源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对西北某地的含砷锑碳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石的性质及处理工艺进行了一些研究,初步掌握了该矿石的特性,并探讨了用堆浸法处理该矿石的适宜工艺条件。

2矿石性质2.1矿石的矿物组成该矿石属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石英网脉化砂岩型金矿石。

地表矿石氧化程度高,风化破碎,泥化较严重。

矿石中主要矿物有石英、褐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及碳质物等。

2.2矿石的化学成分2.3矿石的粒度特性对粒度为一4Omm、品位为2.05g/t的原矿样进行了筛析,其中一200目粒级的产率为10.76%,金品位为6.57g/t,金的分布率为34.42%。

而一0.9mm级别的产率达37.20%,金品位为3.52g/t,金的分布率为63.78%。

这说明矿石破碎后,金富集在细粒级中。

矿石中矿泥含量较高,影响堆浸时矿堆渗透性。

2.4矿石中金的浸出特性一200目的原矿样焙烧后用王水溶矿,测出金的品位为2.02g/t。

一200目的原矿样未经焙烧直接用王水加热浸出lh,金的浸出率为58.42%,尾渣金品位为0.84g/t。

当一200目的原矿样未经焙烧直接用逆王水加热浸出lh,金的浸出率为78.71%,尾渣金品位为0.43g/t。

以上浸出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难浸类型。

一200目未焙烧物料用热王水浸出时,金的浸出率只有58.42%,还有41.58%的金或被包裹在毒砂及辉锑矿中或被矿石中的碳所吸附,留在尾渣中。

某含金银硫精矿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某含金银硫精矿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表 1 硫精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成分 w/% 成分 w/%
S 47.10
As 0.48
Aua 2.46
Cu 0.09
Agb 40.60
Fe 44.45
C 0.59 SiO2 4.51
F 0.086 MgO 0.25
Pb 0.12 CaO 0.24
Zn 0.031
aw(Au)/(g·t-1),bw(Ag)/(g·t-1)。
3∶1,氰化钠用量 4kg/t,搅拌速度 1380r/min。试验 结果见表 2。
表 2 硫精矿直接氰浸出试验结果
序号 1 2 3
平均
金浸出率 /% 39.12 39.46 38.99 39.19
银浸出率 /% 19.21 20.02 20.78 20.00
收稿日期:2017-12-24;修回日期:2018-03-15 作者简介:尹常文(1991—),男,云南腾冲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选矿工作;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衙村,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
高,在焙烧温度 600℃,焙烧时间 3h,石灰调 pH值至 11,搅拌速度 1380r/min,磨矿细度 -0.043mm
占 92.48%,氰化钠用量 3kg/t,矿浆液固比 3∶1,浸出时间 36h的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
81.41%,银浸出率 46.77%,较直接氰化浸出分别提高 42.22百分点和 26.77百分点。
焙烧—氰化浸出试验流程见图 1。
图 1 焙烧—氰化浸出试验流程
2.2.2 焙烧条件试验
在高温焙烧环境中,硫精矿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三
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气体,其中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
是影响反应进程的 2个重要因素。
2.2.2.1 焙烧温度

含砷, 硫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研究

含砷, 硫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研究
图 4 NaCN 浓度条件试验结果
由图 3 可以看出 ,NaCN 浓度越高 ,金氰化浸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尾渣含 Au 125133g/ t ,金浸出率 10190 %。 直接氰化浸出结果表明 ,金精矿直接氰化对单 体金浸出有效 ,但对毒砂 、黄铁矿包裹金无作用 。 213 氧化焙烧 - 氰化浸出 21311 焙烧条件试验 2131111 焙烧温度试验 对本金精矿进行焙烧温度对比试验 。焙烧时间
固定为 110 h 。 所产焙砂进行氰化浸出以评定焙烧效果 ,试验
33
行 , KS Y - 12/ 16 型可控硅温度自控器控温 ,温度误 差 ±10 ℃。
矿浆采用 JB50 - D 型增力电动搅拌器搅拌 。 212 直接氰化浸出
将金精矿磨细至 - 42μm ≥95 % ,取 100 g 磨细 金精矿 ,L/ S 3 ∶1 , CaO 调 p H 至 10 ~ 1015 。NaCN 0123 % ,每 小 时 滴 加 0105 mL 助 浸 剂 , 常 温 搅 拌 12 h ,后过滤 、自来水淋洗三次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 :2009 - 05 - 15
Study on Roasting2Cyanide Leaching of Gold Concentration Conta ining Arsenic and Sul phur
L I Jie

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堆浸预氧化一矿石卸堆一细磨一炭浸提金等工艺 , 为解决 有机 碳 的钝 化 问题 还研 究采 用硫 代硫 酸盐 提 金、 硫脲提金等非氰化提金工艺。 但由于成本及技术 问题 , 仅有美 [N w ot  ̄ em n 公司采用BO R IP O 工艺( 即 采用原矿堆浸生物预氧化一矿石卸堆一细磨一炭浸
HUANG o g h n ,W U e g ln ZOU n ,W ANG Zh n -s e g Z n — ig, Ga g Rui y n —og
(inMii ru o, t.Zj nn n tlria Istt, h nh n, ui 6 20 Zj nn G opC .Ld, inMi ga dMe l gclntue S aga g F j n 3 4 0 ) i g i i au i a
2 期 第 3 卷 3
有 色 冶 金 设 计 与 研 究
21 0 2正
4 月
低品位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一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黄 中省 , 伍赠玲 , 刚 , 邹 王瑞永
( 紫金 矿业集 团股 份有 限公 司 紫金 矿冶 设计研 究 院 , 福建 上杭 34 0) 6 2 0
Ex e i e t l t d n B o x d t n a d Cy n d n a h n fLo G r d f a t r l e p rm n a u y o i o i a i n a i i g Le c i g o w- a e Re r co y Go d Or S o
出率 分别 为4 . %、 43%、24 %。 5 2 5 .6 5 . 3 5
[ 关键 词 ] 处理金 矿; 浸生物 氧化; 难 堆 氰化 ; 回收 率
中 图分 类 号 :F 3 T 8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4 4 (0 2 2 0 0 一 4 10 — 352 1) — 0 i 0 0

含砷锑金精矿的生物预氧化-氰化浸金研究

含砷锑金精矿的生物预氧化-氰化浸金研究
D N in , I i ,B IY nhn C I e gp n , U Bn J N a E G Q o g L a Q n A u —a , A n —e g X i , I G T o F A ( co lfMi rl P oe i n iegne n ,C n a ot nvrt , h n sa4 0 8 H n n C ia Sh o o n as rcs n a dBon ier g et l u U i sy C a gh 10 3, u a , hn ) e sg i r S h ei
浸 出率仅 4 %左右 ; 1 而经 过 1 2d的生 物氧化预处理 , 金浸 出率可达 7 .5 6 5 %左 右 , 提高 了 3 . 2个百分点 。生物预氧化 可 以脱 除金 56 精矿 中的砷 , 的浸 出率 与砷的氧化率成正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能为生物预氧化含砷难处理金 矿氰 化浸金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金 关键 词 : 金矿 ; 生物预氧化 ; 物浸出 ; 生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 菌
Absr t t d e r are u n l a h n fg l o c n r t e rn re i n n i n t cd t i b c l t ac :S u i swe e c rid o to e c i g o od c n e tae b a i g a s n c a d a tmo y wih a iih o a il us f ro xda s b i p e x d t n a y n d to e r o i n y bo- r o i a i nd c a i a in. Re u t fp e xd t n s o d t a h p i m o o i ai n tc n o s l o r o i a i h we h tt e o tmu bi- x d to e h i s o c lp r me e swe e a o lws h n t lp v l e wa n te r n e o . a a a tr r sf l o ,t e i ii H au si h a g f1 8~2. a 0,t e p ril ie fo e wa 一0. 7 h a tce sz so r s 04 mm ,o i to e e a u e wa 5~3 C ,r t tn p e ft e s a i g tb e wa 40 r xdai n t mp r t r s2 0o oa i g s e d o h h k n a l s 1 /mi n,t e b c e ill a s h a tra o d wa 2 0% ,t iui —o i a i s 1 he l q d s ld r t wa 00: o 2,t e p l e st s 1 h u p d n i wa % ~2% y a d o i a in t s 2 d. Th e c i g n xd t i o me wa 1 e la hn

含砷锑硫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含砷锑硫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8-04-15;修回日期:2018-06-12 作者简介:许晓阳(1986—),男,福建厦门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工作;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大道 1号紫金大厦,紫金矿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364200;Email:378796466@qq.com
2018年第 8期 /第 39卷
选 矿 与 冶 炼 69
1.90%)进行系列研究,650℃焙烧 1.5h,磨矿细度 -0.074mm占 95%,氰化浸出 NaCN用量 5kg/t,浸 出时间 36h,结果见表 1。由表 1可知,无论焙烧前 还是焙烧后进行碱浸处理,均能有效提高金回收率。 采用碱浸—焙烧—磨矿—氰化工艺,控制碱浸时间使 焙烧时 锑 含 量 不 同 (见 表 2),当 锑 质 量 分 数 低 于 0.3%时,对金浸出率影响较小。
5.90 88.2
5 碱浸—焙烧—酸洗—磨矿—氰化 79
5.65 89.1
注:碱浸溶剂为 Na2S溶液。
表 2 锑质量分数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序号 锑质量分数 /% 渣率 /% 渣金品位 /(g·t-1)金浸出率 /%

<0.1
84.0
6.02
87.7

0.3
84.4
6.10
2Sb2S3 +9O22Sb2O3 +6SO2, 2Sb2O3 +O22Sb2O4。 金世斌等[5]对 含 锑 金 矿 的 原 矿 (Au3.68g/t、 S4.41%、As1.26%、Sb0.013%、有机碳 0.43%) 和精矿(Au26.8g/t、S14.65%、As0.75%、Sb0.18%、 有机碳 1.14%)进行焙烧—氰化处理。试验发现, 控制焙烧温度 520℃,时间 120min,精矿焙砂氰化效 果最佳,金浸出率达 85.11%;当焙砂添加 Sb2O3(配 矿Sb质 量分数 3.0%)时,氰化指标并未发生变化, 表明焙砂添加 Sb2O3不会影响氰化结果;而当试样添 加 Sb2O3(配矿 Sb质量分数 3.0%)进行焙烧时,焙 砂氰化金浸出率严重下降,原矿降低 34百分点,精矿 降低 18百 分 点。同 时 文 中 还 指 出 先 湿 法 除 锑 (碱 浸)后焙烧—氰化可提高金回收率。 袁朝新等[6]针 对 含 砷、锑、碳 难 处 理 金 精 矿 (Au 41g/t、S18.5%、As1.10%、Sb2.10%、有 机 碳

某低品位金矿氰化浸出试验

某低品位金矿氰化浸出试验
试样装柱后用 pH=11.5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 对柱内矿石进行预处理,待渗出液 pH>11、液面不 再发生明显下降为止,开始喷淋氰化钠溶液进行浸 出。为查明 喷 淋 强 度 对 金 浸 出 率 的 影 响,1#、2#、3# 浸柱喷淋强度由低到高。在试验过程中,氰化钠浓 度按从高到低分阶段进行喷淋。喷淋制度为每天连 续喷淋氰化钠溶液 16h,间隔 8h,连续喷淋 45d。 在设定的 喷 淋 制 度 下,每 天 测 量 浸 出 液 的 体 积 和 CN-浓度,并取 100mL浸出液分析检测金含量,并 补加 NaCN和 NaOH使溶液的 CN-浓度和 pH维持 在设定的范围内,返回喷淋。每隔 4d,浸出液用活 性炭吸附 5h,吸附后浸出液经调 pH和 CN-浓度后 返回喷淋,从而完成 1个循环。浸出完成后,浸渣经 漂白粉氧化破氰后再水洗、晒干、破碎、混匀缩分、取 样,分析浸渣中金含量,计算金浸出率。
SerialNo.598 February.2019
现 代 矿 业
MODERNMINING
总 第 598期 2019年 2月第 2期
某低品位金矿氰化浸出试验
刘 猛 胡杨甲 赵志强 罗思岗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 某低品位金矿石金品位 0.65g/t,可综合回收银。金多以粒间金的形式嵌布于褐铁 矿与脉石矿物中,裸露金占总金的 95.52%,50.75%的载金矿物分布于 40~100μm粒级中。为合 理回收该矿石中的金,采用柱浸—活性炭吸附提金工艺来模拟现场堆浸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矿 石粒度 -20~-15mm、浸出液喷淋强度 10L/(h·m2)、浸出 35d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 75%左 右,说明该金矿石适宜采用柱浸工艺提金。
3。
表 3 不同分布特征的金在共生矿物中的分布率 %

国外某含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试验

国外某含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试验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9.04.013收稿日期:2018-12-06作者简介:张伟晓(1971-),男,河南灵宝人,工程师;通信作者:闾娟沙(1973-),女,河南灵宝人,工程师.国外某含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试验张伟晓,闾娟沙,张济文(灵宝灵金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灵宝472500)摘要:国外某选矿厂浮选所得金精矿,其中杂质元素砷、硫、铁主要以毒砂和黄铁矿的形式存在于金精矿中,多数金被包裹在硫化物中。

该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有70.89%。

对比通过碱浸、细磨和热压氧化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后金的浸出率,最终选定酸性热压氧化浸出。

在氧化矿浆浓度20%、氧分压0.7MPa、搅拌速度600r/min、温度160℃、氧化反应3h的预处理后进行氰化浸出,金浸出率达到97.49%。

关键词:含砷金矿;预处理;酸性热压氧化;浸出率中图分类号:TF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9)04-0056-04Technological Test on Abroad Arsenic Bearing Refractory Gold MineZHANG Wei-xiao,L Juan-sha,ZHANG Ji-wen(Lingbao Lingjin Technology Co.,Ltd.,Lingbao 472500,Henan,China)Abstract:Gold concentrates obtained by flotation from a foreign concentrator,in which the impurityelements arsenic,sulfur and iron were mainly present in form of arsenopyrite and pyrite,and most of goldwas encapsulated in sulfide.Gold direct cyanide leaching rate was only 70.89%.Acidic hot-pressureoxidative leaching was selected after comparing gold leaching rates of three different pretreatmentmethods,i.e,alkali leaching,fine grinding and hot-pressing oxidation.Gold cyanidation leaching rate is97.49%after pretreatment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ncluding oxidation pulp concentration of 20%,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0.7MPa,stirring speed of 600r/min,temperature of 160℃,and oxidationtime of 3h.Key words:arsenic-bearing gold ore;pretreatment;acidic hot-pressure oxidation;leaching rate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需求的增加和易处理金矿资源减少的矛盾逐渐凸显。

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原矿的生物预处理—氰化提金试验

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原矿的生物预处理—氰化提金试验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5.07.013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原矿的生物预处理—氰化提金试验董博文(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1)摘要:某含砷含碳难处理卡琳型难选金矿中金主要以显微、亚显微形式被毒砂所包裹,浮选金矿的回收率不足40%,直接氰化回收率更是不足5%。

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矿石细度-74 μm占81%、温度30 ℃、pH 1.6左右、矿浆浓度20%、细菌氧化4 d的条件下,硫氧化率达到95%以上,金浸出率提高到93.81%。

关键词:细菌氧化;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浸出率;氰化中图分类号:TF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5)07-0000-00 Bio-oxidation-cyanidation of Arsenic/Carbon-bearing Refractory Gold OresDONG Bo-we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ow-Grade Refractory Gold Ores, Xiamen Zijin Mining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361101, Fujian, China)Abstract:Gold particles in Carlin-type arsenic/carbon-bearing refractory gold ores were encompassed by arsenopyrite under micro/submicroscopic structure. Flotation recovery of gold was 40% below, and gold cyanidation recovery was 5% below. Oxidation rate of sulfur is 95% above and cyanide leaching rate of gold is improved to 93.81% by biooxidation-cyanidation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ncluding particle size of 81% -0.074 mm, temperature of 30 ℃, slurry pH value of ~1.6, slurry concentration of 20%, and biooxidation duration of 4 days.Key words:bacterial oxidation; arsenic/carbon-bearing refractory gold ores; leaching rate; cyaniding细菌冶金(生物冶金)技术对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率高,目前已广泛用于从低品位复杂矿和硫化矿中提取有价金属[1-5]。

金精矿硫氰酸盐浸金试验研究

金精矿硫氰酸盐浸金试验研究

2.4 液固比
在 pH值 1、二氧化锰添加量 1g/kg、硫氰酸钠浓
度分别为 1.0mol/L和 0.6mol/L、浸出时间 48h的
条件下,设定液固比分别为 1∶1,2∶1,3∶1,4∶1,5∶1,
考察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 5。
图 6 二氧化锰添加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 6可知:随着二氧化锰添加量的增加,金精 矿金浸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二氧化锰 添加量为 1g/kg时,金浸出率达到最高;继续增加二 氧化锰添加量,金浸出率下降,这是由于过量的二氧 化锰在酸性条件下会使 SCN-分解,进而降低金浸出 率。 2.6 甘氨酸添加量
2021年第 7期 /第 42卷
选 矿 与 冶 炼 65
1.0mol/L和 0.6mol/L、浸出时间 48h的条件下,设 定二氧化锰添加量分别为 0,1,2,3,4g/kg,考察二氧 化锰添加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 6。
图 4 pH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成深红色配离子 Fe(SCN)x3-x(x=1~6),部分铁表 面发生溶解反应,使金颗粒暴露,增大了 Au与 SCN-
64 选 矿 与 冶 炼
黄 金
图 1 试验原料 XRD谱图
表 1 试验原料主要元素分析结果

试验原料 Au1) Ag2) Fe S Pb Al Cu 低硫金精矿 47.22 39.00 32.99 2.29 2.42 10.60 0.66 焙烧金精矿 51.90 170.00 51.34 0.43 3.52 3.67 0.52
目前,非氰 浸 金 方 法 主 要 有 硫 代 硫 酸 盐 法 [2-3]、 硫脲法[4-5]、多 硫 化 物 法[6-7]和 硫 氰 酸 盐 法 等。盐 和 氧 化 剂 组 成,常用氧化剂有 Fe3+、MnO2、O2、H2O2 等。其浸金 实质是电化学腐蚀溶解过程,即金粒在阳极表面失去 电子,与 络 合 剂 形 成 稳 定 的 络 合 物,从 而 实 现 浸 出[8]。BARBOSAFILHO等[9]在 pH值为 1~2的条 件下,采用 Fe3+ -硫氰酸盐法浸金,发现金浸出率很 高且浸金速率很快。KHOLMOGOROV等[10]采 用 硫 氰酸钾溶液浸出难处理毒砂精矿中的金,结果表明, 在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 95%。对于铁氧化物 包裹型金矿石,在酸性条件下,部分铁氧化物溶解形 成 Fe3+,增强了浸金体系的氧化效果,使包裹金得以 浸出[11]。硫氰酸盐具有稳定不易分解、配合能力强、 选择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有前景的 非氰浸金剂 。 [12-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针 对 内蒙古 某含 硫砷 锑低 品位难 浸金 矿石 原矿 品位低 , 硫、 砷、 锑含 量 高 , 直接 氰化 浸
出金浸 出率低 等 特 点 , 对其采 用混合氧 化剂 ( H O +K Mn O ) 进 行预 处理后 , 在 氰 化 钠 用 量 为
1 . 5 k g / t 、 p H为 1 0~1 1 、 液 固比为 2 : 1 、 浸 出时间为 3 6 h的条件 下 , 获得 了金 浸 出率 为 8 5 . 2 3 % 的指
体 来说 是高 品位 、 易 处 理 金 矿 资 源 日益枯 竭 , 低 品
位、 复 杂难处 理矿 石 越 来越 引起 人 们 的关 注 … 。 因 此, 对低 品位 难处 理 金 矿石 的选 矿 工艺 进 行研 究具 有 重要 意义 。富含 硫 、 砷、 锑 等杂质 的金 矿石通 过 常 规 方法 氰化 浸 出 , 金 回收 率 较 低 , 属 于 难 处 理 金 矿 石 。这 类金 矿石浸 出率 低 的原 因主要是 硫砷锑 矿物 对 金形 成 了包 裹 , 阻 碍 了 金 与 氰 化 物 的 直 接 接
件下 的浸金 效果 。试验 结果 见表 2 。
表 2 不 同预 处理 方 法 的金 浸 出 率
1 矿 石 性 质
试 验矿 样为 内蒙古 某含硫 砷锑 低 品位难 浸金 矿 石, 矿 石 中载 金矿 物 主 要 有辉 锑 矿 、 毒砂 、 黄 铁 矿 以
及 黏 土矿物 等 , 脉 石 矿 物 主要 有 石 英 、 方 解石 、 白云
Se r i a l No . 53 9 Ma r c h. 2 0l 4




总第5 3 9期 2 0 1 4 年 3月 第 3期
M 0DERN MI NI NG
含 硫砷 锑 低 品位 难 浸金 矿 石 的氰 化 浸 出试验
王林 祥 廖 璐 贾凤 梅
( 内蒙古 自治 区矿 产 实验研 究所 )
石、 褐铁矿 、 长石 、 绢 云母 等 。矿石 化 学 多元 素 分 析
见表 1 。
表1 矿 石 化 学 多元 素 分 析
成分 A u
含量
后 氰 化 浸 出 理后氰化浸 出
加。 。
全 泥 氰 化 浸 出
s … . s ~ s … z . ,

K M n O +全 泥 氰 化 浸 出
王林 祥 ( 1 9 7 2 一) , 男, 副所长 , 高级工程师, 硕士 , 0 1 0 0 3 1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市 玉泉 区 昭君 路 l 6号 。 1 38
混合氧化剂预处理氰化浸 出法相 比, 采用氢氧化钠
和 硝酸铅 预处 理后 再 氰化 浸 出的 方法 , 金浸 出率 更 高, 但是工 艺 复杂 , 且 预处 理 时 间 较 长 , 而金 浸 出率
和C N一 接 触完 成氰化 浸 金过 程 。根 据试 验 结 果 , 与
注: 其中A u 、 A g含 量 的 单位 为 g / t 。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矿石中 A u的 品位 较 低 , 为 4 . 5 9 g / t , 且 影 响 金 浸 出 的杂 质 元 素 S 、 A s 、 S b含 量 较高 , 因此难 于通过 常 规 氰化 浸 出方 法取 得 理 想 浸
触 J , 所 以在 进行氰 化 浸 出前 需要 对矿 石 进 行 预处
于辉锑 矿 、 毒砂、 黄铁 矿 及 黏 土矿 物 中 , 另 外 有少 量
裂 隙金 和粒 问金赋 存在 褐铁 矿和黏 土矿 物 中。
Hale Waihona Puke 2 试 验 结 果 与讨 论
2 . 1 氰化浸 出探 索试验
为探 明该 矿 石合 理 氰化 浸 出方法 , 将 矿 石 破碎 至一 3 2 5目占 9 5 %, 分 别 采用 不 同 的方 法 预 处理 金 矿石 , 然后进 行全 泥氰 化浸 出试验 , 比较 不 同工艺条
理, 破坏 其结 构 , 使 被 包 裹 的金粒 暴 露 出来 , 充 分 与 浸 出剂 接触 , 从而 有效 提高金 浸 出率 。 目前 , 国 内外
对 难浸 金矿 石 的预处 理 方 法 主要 有 焙 烧 氧化 法 、 热 压 氧化 法 、 生 物氧 化法 和化学 氧化 法等 _ 3 J 。
A g
T F e
A s
C u
P b
4 . 5 9 1 2 . 5 1 . 0 2 0 . 2 1 0 . 0 0 7 0 . 0 0 8 0 . 1 0 0 . 1 9
成分
含量

M g O C a O F e z 0 3 F e O S i O 2 A 1 2 O3 N a 2 O

Z n S b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对矿 石 直 接 进行 全 泥 氰 化浸 出, 金 浸 出率 很 低 , 仅 1 9 . 2 5 %, 表 明该 矿 石 属 于难 浸金 矿石 。采用 3种不 同方法 对金 矿石 预处理 后再 进行 全泥氰 化浸 出 , 金 浸 出率 均有 显 著 提 高 。这 是
0 . 8 5 0 . 4 1 0 . 4 8 0 . 5 1 2 . 3 6 6 7 . 5 2 1 5 . 6 1 1 . 0 5
由于通过 在矿浆 体 系 中添加 强碱性 或 强酸性 氧化 剂 预处 理金 矿石 , 可 以氧化包 裹金粒 的毒 砂 、 辉 锑矿 等 硫砷 锑矿 物 , 使 金 充 分 暴 露解 离 l 1 J , 从而可以与 O ,
标 。
关 键词 混 合氧化 剂 低 品位
难 浸金矿 石 预 处理 氰化浸 出
随着金 矿 的不 断开 采 , 世 界 黄金 的发 展趋 势 总
出效果 。矿 石 中的金 主要 以 自然金 和银金 矿 的形式 存在 , 8 2 . 1 5 % 的金嵌 布粒 度 为 2~3 m, 主要 包 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