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面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 0.87 1.12 VS 1
例如: 0.5,
VR 1, VS
即VR VS
。
瑞雷面波是非均匀的纵波 和非均匀的横波干涉叠加而成 的,它是地震波中一种重要的 波类。在地震记录中,它出现 在纵波和横波之后,振幅很强, 频率较低。与体波相比,面波 能量在横向衰减较小,因而在 天然地震中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 zy ]1 [ xy ]1
z H
0
[ z ]1 z H 0 自然满足
z 0
0 自然满足
H V 2 VL 2 VL 2 L 2 1 2 1 1 tg 1 2 2 VS 2 VS 1 VL VS 1
结论:Vl介于Vs1和Vs2之间。
斯通莱面波的存在条件为:
斯通莱面波的存在条件为:
v t 2 0 y y 0 u v 0 y x y 0
VR 2 VR 2 VR 2 2 16 1 2 1 2 瑞雷方程,用于求瑞雷 V Vs Vs 波的传播速度。 p
泊松比与
VR Vs
的关系曲线
瑞雷波传播时质点运动的椭圆图示 瑞雷波具有以下特点:
§10-2
洛夫面波
洛夫面波是 1911年英国力学家洛夫(A.E.H.Love) 首先提出 的。这种波发生时,介质至少要有两层,上层中的Vs要小于下 层中的Vs。面波存在于分界面之下,传播速度介于上下层两个 横波速度之间。洛夫波是横波,其质点运动与分界面平行。它 是SH型的横面波。 形成要求:当横波速度较高的半无限弹性介质上覆盖以低 速层时,则在覆盖层和半无限弹性介质的分界面上可以形成这 种SH型的面波。 根据对洛夫波的认 识,求相应地满足波动 方程的解,解有下述特 点:
§10-1
瑞雷面波
在弹性介质的自由界面附近存在一种沿界面传播的波, 这种波随着离开界面的深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它的传播速 度比体波小。这种面波称为瑞雷面波。
设此面波引起的介质质点位移在xoy平面内,相应的 位移分量为:
u u1 u2 v v1 v2
u1和v1满足无旋波(纵波)的波动方程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初步研究,R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 应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 查明工程区地下介质速度结构并进行地层划分; ⑵ 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原位测试; ⑶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勘察; ⑷ 地下管道及埋藏物的探测; ⑸ 地下空洞、岩溶、古墓及废弃矿井的埋深、范围等探测; ⑹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及饱和砂土层的液化判别; ⑺ 公路、机场跑道质量的无损检测; ⑻ 江河、水库大坝(堤)中软弱夹层的探测和加固效果评价 等; ⑼ 场地土类别划分及滑坡调查等; ⑽ 断层及其它构造带的测定与追踪等。
1、它是SH型的面波,因此,设它沿着x轴方向传播,则相 应的振动应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分界面,即振动应该沿着y轴 方向,从而位移只有分量v; 2、在层内质点的位移按简谐规律变化。
3、在半空间(即半无限弹性介质)质点的位移,则随着z的 增加而迅速衰减。
因为是SH型的横波,故v≠0,u=w=0。
2 v1 Vs12 2 v1 , (h z 0) t 2 2 v2 Vs 2 2 2 v2 , (0 z ) t 2
第十章 面波
从震源发出的波动有两种成分: 一种代表介质体积的涨缩, 称为涨缩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又称纵波。 另一种成分代表介质的变形,称为畸变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 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又称横波。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远离震源的地方这两种波动就分 开,纵波先到,横波次之。因此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 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只能有P波和S波存在,它们 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所以叫做体波。 但地球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在界面附近,体波衍生出另 一种形式的波,它们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 衰减,这种波称为面波。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 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 如果地震的震源较深,震级较小,则面波就不太发育。
体波:纵、横波,在整个空间
面波:弹性分界面附近
瑞利面波:自由界面,地滚波,R波
特点:低频、低速,能量大(强振幅),旋转(铅垂面, 椭圆,逆转),天然地震中,危害极大 勒夫面波:低速带顶底界面,平行界面的波动,振动方向垂直 传播方向,SH波 特点:对纵波勘探影响不大,对横波勘探严重干扰
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 约为3.8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记录到。如果地震非 常强烈,面波可能在震后围绕地球运行数日。面波实际上是体 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 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 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u1 2 2 V p u1 2 t 2 v1 V p 2 2 v1 t 2
2
u2和v2满足等容波(横波)的波动方程
u2 2 2 Vs u2 2 t 2 v2 Vs 2 2 v2 2 t
2
解方程: 边界条件为:
[ y ] y 0 [ xy ] y 0
边界条件为:
1、在z=0的平面上,位移和应力连续
v1 z 0 v2 z 0
[ zy ]1 [ xy ]1
z 0
[ zy ]2 [ xy ]2
z 0 z 0
[ z ]1 z 0 [ z ]2
ຫໍສະໝຸດ Baiduz 0
自然满足 自然满足
z 0
2、在z=-H的平面上,应力等于零
2 4
VR Vs 2 1 2 令 , 2 Vs V p 2(1 ) 8(2 ) 2 8 8 0 1 1
6 4
结论:瑞雷面波沿自由界面传播,其振幅随深度按指数衰减, 它的速度小于横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VR Vs
瑞雷面波沿自由界面传播,介质质点的运动特点:在自由界面 的质点作逆时针的椭圆运动。
§10-2 斯通莱面波 (斯通利Stoneley 面波)
在两种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介质的分界面上可能存在一种 类似瑞雷面波型的面波,这种面波称为斯通莱面波。 其振幅在分界面两侧固体中都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 而呈指数衰减; 其波速比界面两侧的任何一种固体的横波的波速都要小; 但是对固体的性质有相当严格的限制,否则这种波不能 存在。
面波有多种,最重要的叫做瑞雷波和洛夫波。 瑞雷波存在于地球表面之下,是1885年英国物理学家瑞雷 (J.W.S.Rayleigh)首先在理论上导出,以后在地震记录中得到证实。 这种波的振幅在地面最大,随着深度而指数缩减。它有一定的传 播速度VR,比横波速度Vs略小一些。当波向前传播时,介质质点 的运动轨迹是向后倒转的椭圆。这样的运动不是单纯的胀缩或畸 变。瑞雷波不是单纯的P波或S波,而是两种成分都有。 洛夫波是 1911年英国力学家洛夫(A.E.H.Love) 首先提出的。 这种波发生时,介质至少要有两层,上层中的Vs要小于下层中的 Vs。面波存在于分界面之下,传播速度介于上下层两个横波速度 之间。洛夫波是横波,其质点运动与分界面平行。 以上两种面波的速度都比体波小,但在地震记录上,面波的 振幅一般比体波大,原因之一是:体波是在三维中传播,而面波则 是二维的,所以体波位移随距离的递减率要比面波快。在离开震源 一定距离后,地震记录上的面波就比较显著了。不过地震的面波 成分和它的激发条件极有关系。大地震的面波总是很显著的,但 小地震的面波有时并不发育。
(a)瑞雷面波的传播
(b)洛夫面波的传播
面波勘探,也称弹性波频率测深,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面波分为瑞雷波(R波)和洛夫波(L 波),而R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容易 识别也易于测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是指瑞雷面波勘探。 人们根据激振震源的不同,又把面波勘探分为①稳态法、②瞬 态法、③无源法。它们的测试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产生面波的震源 不同罢了。 1938年德国土力学协会首次尝试用稳态振动来检测岩土的各种 弹性力学参数。1960年美国密西西比陆军工程队水陆试验所开始开 发类似的技术方法,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均未获得成功。 70年代初美国F· Chang等人利用瞬态激振产生的瑞雷波来研究浅 K· 部地质问题,并于1973年在第42届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年会上发表了 “Rayleigh Wave Dispersion Technique for Rapid Subsurface Exploration”(瞬态面波在浅层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报道了有关的 研究成果。在稳态方面,直到80年代初,日本的VIC株式会社经过 多年的研究试制,推出了GR-810佐藤式全自动地下勘探机,才使 该项物探技术在浅层工程勘察工作中得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