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也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和传统的幼儿园有质的区别。不再是哄小孩为主,而是将开发幼儿智力,培养良好习惯作为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从教育者抓起,因此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是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的高校都有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也有更加深远的目标,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时代对学前教育的要求
(一)传统学前教育的误区
学前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还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传统中对教育的划分是启蒙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直至高等教育。启蒙教育一般都是五周岁左右开始,之前的阶段被当做“懵懂”而被忽视。后来,城市都有幼儿园,孩子一周岁后被送去幼儿园,这个时候也没被当做学前教育对待,有些幼儿园教师没有专业技能,以带孩子为主,只能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工,会简单的生活自理。那时候的幼儿园老师不要求有专业素质,只要性格和蔼,能够耐心地照顾孩子就令人满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也懂得互相帮助,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但在智力开发,潜力发现上有所欠缺。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们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有的甚至从胎教开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这样一来,学前教育概念也被隆重推出,于是大量的私立幼儿园出现,有双语幼儿园,还有各种培养幼儿专长的幼儿园,如音乐、舞蹈、美术之类。一些私营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天才”观,在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学。
但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样的方式严重违背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要求,这样的早期开发严重挫伤幼儿的身心发展。除了极少数具有天赋的孩子在专业上有所成就之外,大多数人不仅没有学到专业知识,反而对繁重的学习产生了厌倦,这种情况到进入初中后就会显现出来。
(二)学前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学前教育,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还存在着误区,从不重视到矫枉过正。在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方面,也同样存在着误区。
我国上世纪的幼儿教师,主要任务就是“带孩子”,被称作保育员,除了少数专职人员之外,大多数人的文化、专业知识都不高。到了上世纪末,学前教育开始受重视,才开始大量培养专业人才,但在大学扩招时期,学前教育专业一直被当成“带孩子”“哄孩子”的,很多人不愿意就读。因此一些学前教育专业只能降低招生门槛,招收初中毕业生就读,并且对这些学生要求不严。一些不怎么爱学习
的初中毕业生就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
这些学生大多数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女孩,连自己生活尚且难于自理,又没有过去那种传统家庭中的氛围熏陶,缺少责任感。因此很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性情急躁,不懂得爱护幼儿,常出现虐待儿童现象,从前几年的温岭虐童中的拎耳朵、扔垃圾桶,到后来的扇耳光,用针扎手。尽管社会反映强烈,对虐童教师处罚也严厉,但虐童事件每年都会发生,这就不仅仅是个别人的原因,而是一种社会原因造成的普遍现象,其根源,不仅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素质有关,还牵涉到待遇问题、家长问题。
目前,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目标、意义并不清楚,大多抱着个人主观意见,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就应该学很多知识,也不管自己的孩子能力如何。这样也无形中给幼儿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很多老师身兼数职,既要管理幼儿的日常生活,又要负责教育工作。加上幼儿不懂事,一个问题要反复地指导,这样一些教师不堪心理重负,采取极端行为。
因此,重视学前教育,首先要培养一批合格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过去,我国的幼师都是中等职校培养,随着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起点从原来的初中毕业生上升为高中毕业生,在培养方式上也有所改进。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类型
传统的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培养幼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主。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模式上,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培养的专业人才有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音乐教师,还有可以为学前相关机构服务的育婴师、幼儿营养师、亲子教师;以及从事幼儿媒体传播相关的幼儿主持、幼儿统觉感官师等。
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学前教育要本着科学的原则,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来进行教育,而这种教育不是幼儿园方面的,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因此从孩子婴儿期开始,家长就要在育婴师和幼儿营养师的指导下,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样才能和幼儿园教育衔接。
(二)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都本着以培养合格人才为主要目标。设置的课程包括基本素质与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几个方面。
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职业道德和健
康的心理。在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一定的外语,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善待幼儿,不会因为自己心理不健康而来虐待幼儿。也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专业知识课程方面,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幼儿心理学,懂得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要懂得幼儿成长中的身体发育规律,能够做好幼儿常见病的防护处理。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特征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要努力创设适应幼儿成长、生活、游戏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而不是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来强迫幼儿服从自己,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职业技能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多种技能,除了专业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绘画技能,手工制作,因为幼儿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全靠教师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慢慢引导学生。因此每个幼儿教师,都要擅长乐器演奏、画画,以及唱歌跳舞,还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创作,像编排舞蹈、设计手工制作。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抓。
第一,在招生中把好质量关。因为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形象非常重要,因此在招收学生时,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只有那些具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学生才可以胜任,不能盲目地为了满足招生人数而降低要求。
第二,在教学中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定期地让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习,在生活中来感悟幼儿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补充专业知识。这种实践和实习不同,不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发现不足也没有机会弥补。应该在学习的第二年,就要在教学中安排实践课,让学生亲自参与幼儿教学,从中感悟幼儿特点,以便在后来的学习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更加完善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