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的特点
发表时间:2019-06-10T16:39:28.2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作者:蔡琏[导读] 小学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基础时期,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的采用律动教学的方式,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艺术情感,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蔡琏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鹤溪小学 325400
【摘要】小学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基础时期,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的采用律动教学的方式,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艺术情感,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32-01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趣味性的事物,长时间的文化课程对他们探究知识的热情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律动教学的方式可以改善这一消极的课堂局面,完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加速学生发展的进程。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小学音乐律动教学进行粗浅的解析,希望可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一、多种律动方式,优化课堂氛围
在我国小学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模式,枯燥的音乐教学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略显单调,对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曲目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有助于提升小学音乐的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节拍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他们一起对律动的动作进行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还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让音乐课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播放节奏感不同的曲目,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完善学生脑海中音乐学习的思维模式,带动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律动教学当中。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歌词的不同创编律动动作,这种创编方式实现了语文与音乐的学科整合,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对歌词产生更多的联想,促使其更好的沉浸于歌曲的学习当中。比如,在进行“好朋友”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依据歌词做动作,改善以往小学音乐枯燥的教学局面,为小学音乐注入更多的活力,形成积极活跃的优质教学氛围。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生活引导,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音乐的亲切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依据歌曲形成的情境进行动作的创编,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当中。不论哪种创编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发展空间,培养他们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小学音乐的高效发展,让律动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不同形式律动,点燃参与热情
音乐律动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反复动作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带动学生取得更多的收获。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固定律动,在每节课特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律动教学,帮助他们缓解文化课程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探究的欲望,让音乐为他们带来放松的感觉。在固定律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游戏,引导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一起拍手,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的节奏感促使其对音乐更加的亲切。其次,教师也要适当的进行即时的律动教学,让音乐课堂为学生带来新鲜感,进一步提升其参与音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即时律动的时间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定,让即时律动为音乐课堂的教学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师的教学当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律动教学,可以有效的削弱文化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学生一起在音乐课堂中创造更多趣味性的内容,让惊喜点燃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从而为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做出更多的铺垫。
三、高效律动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生处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律动教学的方式,非常契合这两项要求,可以为小学生的成长营造更加优质的空间。首先,律动教学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依据音乐的不同自行设计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建议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几个人一个小组对动作进行设计,降低他们心中对成人的畏惧心理,给予学生充足的互动空间提升他们自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让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带动其积极的参与到律动教学的音乐课堂当中。其次,小学生身体处于发育的阶段,教师在传统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歌曲反复的进行歌唱,不仅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会对他们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律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歌曲进行聆听,让学生在肢体动作和音乐节奏中进行学习,提升了他们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促使其对歌曲产生更多的领悟。另外,律动教学为学生利用肢体参与音乐学习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激发学生舞蹈方面的潜能,提升学生四肢协调发展的能力,再加以教师积极的引导,律动教学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
结束语: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律动教学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让音乐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参考文献:
[1]刘莉.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探究[J].艺术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