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首先,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其次,德国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18世纪启蒙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上的直接先导。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响应“返回自然”的口号,和英国的感伤主义结合起来,产生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类富有浪漫激情的作品。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首先产生在德国。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
浪漫主义运动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运动,由于作家的立场不同,形成两个对立的流派,即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一)、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二)、注重描写和赞美自然景色,抒发作者对自然的感受。
(三)、浪漫主义作家、诗人重视民间文学,常采用民歌歌谣作为创作的素材和借鉴。
(四)、表现方法上,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强烈的艺术效果。他们的故事情节曲折,以不同寻常的环境、非凡的英雄人物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从体裁上看最常用的体裁是抒情诗,除了抒情诗外,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也是常用体裁。
四、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发展概况
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在德国产生,然后影响到英、法和欧美其他国家。(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浪漫派(即耶拿派)。代表人物有奥古斯特·威廉·封·施莱格尔(1767-1845)
弗里德里希·封·施莱格尔(1772-1829)、诺瓦利斯(1772-1801)、路德维希·蒂克(1773-1853)。该派以施莱格尔兄弟在耶拿创办的杂志《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的主张:要求个性解放,强调创作自由,反对传统束缚,鼓吹艺术无目的论。实践这一主张的是诺瓦利斯的《海的颂歌》(1800)。
2、中期浪漫派(即海德尔堡派)。代表人物是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1838)和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1842)。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两兄弟收集出版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后期浪漫派。代表人物是霍夫曼(1776-1822)和沙米索(1781-1838)。
海涅
《论浪漫派》一书集中表现了海涅的文学观点。
海涅的政治诗含有辛辣的讽刺,节奏有力,文字朴素,譬喻生动,形象通俗鲜明。
海涅最突出、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全诗共二十七章,主题:以冬天象征死气沉沉的德国,通过童话般的幻想,逐章对德国的检查制度、关税同盟、骑士制度政治上的分裂等现状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1、“湖畔派三诗人”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不满,长期寓居西北部湖边,忘情于山水之间,因而得名。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都曾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他们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否定文学反映现实,否定文学的社会作用。湖畔派致力于描写远离现实斗争的题材,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描写神秘而离奇的情节和异国风光,美化封建的中古。他们笔下的大自然往往带有神秘色彩。
其中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1798)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1800年,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再版所写的序言,从诗歌的题材、语言、诗的本质和诗人的特殊才能等方面阐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张:(1)主张要扩大诗歌题材的范围,不仅写伟大的历史事件,而且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2)强调要揭示人的内心世界。(3)强调诗人要充分发挥丰富想象力。(4)强
调向民间文学学习,注重学习、借鉴民间诗歌的创作方法。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华兹华斯最优秀的抒情诗《丁登寺》实践了这一主张。
柯勒律治的诗具有奇幻神秘的色彩,代表作《古舟子咏》。骚塞:《书斋咏怀》。
2、拜伦、雪莱、济慈和司各特
(1)、拜伦
180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1812年,《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1、2章)。1813-1816年,“东方叙事诗”《异教徒》(1813)、《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海盗》(1814)、《莱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1815)和《巴里希纳》(1815)。
拜伦式英雄:东方叙事诗作品的中心人物是“拜伦式英雄”,他们蔑视“文明”社会,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反叛精神。情节主要写个人的复仇和反抗,背景多为南欧的大海、原野或土耳其王宫等。主人公往往为了个人自由、爱情幸福而奋斗,他们傲视独立,行踪诡秘,脱离社会,脱离群众,奋斗没有明确的前景,最后遭到失败或死亡。这种叛逆性格后来还有所继续和发展,成为他的许多作品的中心人物。(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
代表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人物形象:一个是哈洛尔德,是个虚构形象。为了把游历部分连接起来而虚构出的人物,对他的描写不完整;另一个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与哈洛尔德不同,他的思想积极、有敏锐的观察力。
长诗的艺术特色:第一,最主要特点是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是一首叙事诗,并不侧重叙事,而侧重抒情,把主观抒情放在突出地位;第二,对比手法的充分运用,这也是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可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用自然的美和社会的丑加以对比,突出作品所表现的的主题;第三,对自然景物和社会习俗的现实的、鲜明逼真的描写;第四,语言上的特点是简洁、生动、自然流畅,是作家感情的流露,无矫揉造作之感。
代表作:《唐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