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人大版第九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有、集体企业存在大量的冗余人员,他们处于隐性失业或就业
不足状态;
• 农村中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
9
9.3 失业类型
• • • •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失业类型的区别:贝弗里奇曲线
10
9.3.1 摩擦性失业
•产生原因:由于职业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有职位空缺 的雇主和寻找工作的人互相之间,需要花时间去寻找,产
• 失业量中不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丧失信心的工人就是指那些想得到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找过工作但没有在近四周内寻找工作,或者是由于缺乏工
作机会或只是由于个人因素如年龄、种族及缺乏技能而找不着工作的人。
• 失业率不能反映隐性失业者,如很多人兼职工作者的工作时间远低于他们
愿意工作的时间或制度工作时间。
• 官方失业率夸大了因失业而造成的经济成本。失业保险的接受者可以因接
人在一个有限时期内休假而不是要求辞退这个人来
减少摩擦失业。
13
9.3.2 结构性失业
•
产生原因: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 能、学历、地理位置或年龄相关。更具体地说,不匹配的原因可能由人力资本投资的 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动,如各产业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的空间 转移等
4
• 失业的存量和流量模型的意义在说明:尽管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
在定时间内的失业水平(静态指标)是一定的,但这一静态指标 的结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即造成这一失业水平的原因可能是完 全不同的,这就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减少失业率提供 了依据。
• 失业的存量和流量模型还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失业水平,
•搜寻理论还解释了,人们进入婚姻速度的快慢。在搜寻的过程中,如
果鲜花的差别程度大,数量多,则搜寻的预期收益就大,人们就越愿
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搜寻鲜花,单身的时间就越长。对非鲜花来说,这
一结论也成立。如果一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大,开放程度高,那么这个 区域的单身男女就多。
25
(2)麦柯尔模型:
• 求职者常常按先后顺序做出工作搜寻决策,当遇到
生了在工作和进出劳动力之间的持续流动过程。
•即使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是平衡的时候,摩擦性失业仍然 存在。
11
• 特征:
• 它影响了跨越所有人口群体、行业和地区中相对大的数目的人。
• 倾向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 • 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 摩擦失业不仅仅带来经济成本,还会带来一些明显的经济利益。
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这样一种状态。
•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充分就业:(1)从劳动供求关系的角度
来理解,充分就业就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
满足了劳动者的就业需要;(2)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来理解, 充分就业是指总需求增加时,总就业不再增加的状态,因为凡是接受
市场工资率的工人都能工作。
值可归结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19
•
若失业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如何识别其原因?
• 如果失业率增加是由于失业者的增加(劳动需求的减少)而不是职位空缺
的减少造成,或者失业增加大于职位空缺的减少,这就是周期性失业。如: 从J到M点的移动:
• 如果失业的增加伴随着职位空缺的同时增加,这就是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
•
• • • •
Pun:失业者中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nu: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eu:就业者中成为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ue:失业者中成为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各变量顶部的加号意味着该变量的增加将提高失业率,而减号则意味着该变 量的增加将降低失业率。
• 对单个工人而言,如果短期失业使它能进行更大范围的工作
搜寻,那失业就是一项值得的投资;对整个经济而言,如果
劳动力流动过程是为了在地区和企业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劳动
力分配,那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必要的。
12
• 减少摩擦失业的公共政策 • 在劳动力市场上增大工作信息的流动 • 1993年实施的美国联邦家庭医疗假期法案,允许工
劳动就业状况。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 第一,统计上有两个失业率。 •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失业人员指有非农户口,在一定劳动
年龄内(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 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业登记的人。
•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人口中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
在调查期间无工作,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
• 搜寻的时间长度取决于最低可接受工资水平与企业提供的工资分布频率之间 • 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企业所提供的工资分布频率曲线将会向左移动,例如
取失业保险的时间长时,搜寻的次数也增加(N4)
24
•“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搜寻理论解释。在婚姻市场上,一个男人是否
搜寻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战略地位,二是搜寻的成本收益比较。鲜
花较非鲜花的战略地位高,牛粪较非牛粪的战略地位低,因此,牛粪 较非牛粪更主动地搜寻,非鲜花较鲜花更主动地搜寻。这样,鲜花插
在牛粪上的可能性就大。丑女配俊男的机会也大。
17
•为什么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还存在失业呢?如果劳动力市
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由于信息不完全、流动性障碍及
劳动者技能与企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那么在充分就业状 态下就没有失业。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存在, 所以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会有一定的摩擦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也就是说会存在一定的失业率,这个失业率就叫自然失业
失业,如:点J向点K的移动。那么,如何确定该移动是由于摩擦性失业还 是结构性失业的原因造成的?
• 方法一:考察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的分散度。在多个行业和地区中的
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大范围上升将表明是摩擦性失业;而一个地区
的职位空缺集中,另一个地区的失业集中则表示是结构性失业。
• 方法二:看失业持续时间的统计情况,经历长时间失业人数的比例上
•
特点:
• 倾向于集中在确定的群体,即那些受技术改变,所在企业衰退或在整个国家内的
工作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群体。
•Leabharlann Baidu失业时间相对较长。
•
减少结构失业的几种公共政策
• 政府对培训项目的提供或资助 • 通过提供再次安置津贴鼓励失业者流动,走出经济不景气地区。 • 通过提供给长期失业者的公共服务工作,这是政府作为最后雇主的应对措施。
人员。
• 第二,我国失业人员的范围是不考虑农村的。
8
• 第三,失业与就业概念范畴交叉
• 登记失业者中有相当部分人员正在打工或从事其它有酬的临时工
作,并不是真正的失业者,存在着所谓“隐性就业”的情况;
• 国有、集体企业在册职工中有一部分人员并未从事劳动,如一些
下岗及内退人员等,但仍被作为从业人员统计;
•
• •
NE:从非劳动力进入到就业状态,即新进入或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
NU: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失业状态; UN:失业者退出了劳动力队伍
3
• 失业率与各种流量的函数关系为:
+ - - + + -
• • •
u为F中各种流量的函数, Pen:就业者中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ne: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并且找到了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第一份超过其最低可接受工资时,求职者就会接受
该份工作。
• 最低可接受工资:求职者考虑从事某一工作时愿意
接受的最低工资。最低可接受工资由求职者以前工 作所获得的工资水平、习惯的生活消费水平以及朋
友或熟人的工作状况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6
•
W1:最低可接受工资,低于W1的工作将会被其拒绝。 的联系。保留工资越高,搜寻时间就越长。
•
搜寻工作的收益是求职者认为多联系一家雇主所获得的收入增加的现值。
搜寻工作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23
•工作搜寻最优次数的决策遵循边际收益法则。当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时,就达到了工作搜寻的最优次数(N2)。
•当搜寻工作的边际收益增加时,如工资离散程度大,或可搜
寻的范围广时,搜寻的时间次数增加(N3)
•当搜寻工作的边际成本减少时,如失业保险的水平高,可领
劳 动 经 济 学
L a b o r E c o n o m i c s
赵显洲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1
9 失
9.2失业的测量 9.3失业类型 9.4失业原因
业
9.1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9.5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2
9.1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 • •
EU:从就业状态进入到失业状态,可能是因为解雇、临时解雇或辞职; UE:从失业状态进入到就业状态,包括新就业者和重新就业者; EN:从就业状态到退出劳动力市场,例如退休或上学中途退出劳动力市场者;
• 在经济上升时期,整个经济状态在曲线B1上移至L点,L点的劳动
需求大于劳动供给,说明职位空缺相对于失业量过多。
• 在经济衰退时,J点向右下方的移动,例如移到M点,M点的失业
率为U2,说明职位空缺相对于失业量过少。
• 如果整个经济是充分就业的(J点),那么失业率应该在U1点。 • 因此,U2-U1的差值就是测量的周期性失业量,其他的失业余
14
9.3.3 周期性失业
• 产生原因:经济中总需求不足以为求职者创造足够的工作。与经济运
动的上升和下降周期性变化有关,周期上升时期,失业率下降,经济
衰退期,失业率上升。
• 特点:随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而变化,倾向于影响整个经济的范围。
• 减少周期性失业的公共政策
• 最直接的办法是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确保持续健康稳定的经济
率或充分就业失业率,但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职位空缺数
与失业人数是相等的。如图中的J点,存在着U1的失业人 数,K点,存在着U2的失业人数。
18
• 贝弗里奇曲线(用以识别周期性失业):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如B1、B2,该曲线表明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怎样在经济周期中的变
化。
• 从任一充分就业状态,如点J开始
有解释影响求职者接受一份工作的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 工作搜寻理论,包括斯蒂格勒模型和麦柯尔模型,对此作出了解释。
22
(1)斯蒂格勒模型:
•
搜寻工作是有成本的,包含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为搜寻工作的 直接花费,机会成本是前面已通过面试而可能得到的职位工资,而且时间 越长,机会成本越大。搜寻工作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企业也要了解求职者的信息,了解信息需要时间和过程,这样摩擦 性失业就出现了。
• 由摩擦性失业的定义可以看出,摩擦性失业的失业水平由进入和退
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流量和失业者找到并接受工作的速度决定的, 进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越多,摩擦性失业率越高,求职者找到并接
受工作的速度越慢,摩擦失业的时间越长,但摩擦失业的定义并没
增长率。
• 另一个方法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扩大就业。
15
9.3.4 失业类型的区别:贝弗里奇曲线
16
• 纵轴:经济中职位空缺的数目
• 横轴:失业人数
• 45º角的直线(用以识别摩擦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职位空缺数目与
失业的数目相等的线,即:一般意义上的充分就业状态。
• 所谓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
或者某一群体的失业水平,取决于各种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流 量的相对流动比率,是各种流量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既定
失业水平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人的短期失业也可能是少数人的
长期失业,而少数人的长期失业应当更加引起社会的关注。
5
9.2 失业的测量
• 国际上的定义
• 就业者:在调查周内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付酬工作或在家庭企业中
每周工作最低15小时的无酬劳动者。一个人有工作但因为休假、
疾病、天气或罢工而暂时离开也被认为是就业者。
• 失业者:一个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1)他没有工作(2)
如果提供工作,他愿意并且有能力工作(3)他在调查周的前4周
内积极寻找过工作。
• 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人数。
6
•
人们对政府有关就业、失业量的测量的批评意见
受失业保险而不工作,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生活,即社会保险和救助项 目使失业的人数增加,并造成失业的经济损失增加。
• 劳动力人口统计构成发生变化。比如,青少年与妇女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
场,这两个群体所占比重的增长导致所测量的失业率上升,因为这个群体 退出劳动力市场可能是因为不想工作。
7
• 我国关于失业现象的统计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经济运行中实际的
升就意味着结构性失业问题将变得更严重一些。
• 点J向点N移动:可能来自需求不足和结构性失业的共同作用。
20
9.4 失业原因
9.4.1 工作搜寻理论
9.4.2
9.4.3
刚性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
21
9.4.1 工作搜寻理论
• 工作搜寻理论:
• 在劳动者与工作匹配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了解企业及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