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音乐产生原因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总第75期)文章编号:1002-2236(2002)04-0039-03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原因之我见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 马晓鹃

内容提要: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是联结19、20两个世纪的纽带。本文论述了印象主义音乐及其特征、产生的原因、历史地位等,重点研究分析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后期浪漫派和民族乐派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直接来源(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及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法兰西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德彪西本人的个性、美学观点等因素)等几方面的原因,从而对把握印象主义音乐及其开拓性的历史地位有着更加明晰、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音响 音色

引 言

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我们只能这样来形容、描述它:纤巧、朦胧、梦幻、恬静、变幻、优美、雅致、飘逸、稀薄、不可捉摸、若隐若现、视觉体验、光与色彩……。

一、印象主义音乐及其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Impressionism music,亦译印象派音乐),产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法国,是受“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通过音乐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

觉和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派音乐家完善了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纤巧、稀薄、朦胧、飘逸的音乐风格。印象主义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彪西,此外,拉威尔、杜卡,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戴留斯、意大利的雷斯庇基、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也时常被不同程度地划入印象派。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德彪西以其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的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二、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11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这种冲突导致音乐风格的巨变,以及音乐审美观念的大起大落。”纵观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20世纪现代音乐,无

93

不是按照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进行发展的。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浪漫主义经过后浪漫主义(以瓦格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为代表)的半音化和声已经促使调性功能体系走上了末端(尽管19世纪浪漫民族主义作曲家引进了各自具有强烈民族性格的音乐语汇与形式),开始流露出风格僵化与公式化的倾向,这时,必然要产生出一种新的音乐观念、风格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印象主义音乐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了。所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现代音乐革命一个符合逻辑的发展。

为了摆脱传统音乐的束缚,寻求新颖的音乐形态与表现方法,运用音乐语言表现光与色的瞬间运动,印象派音乐家们以音响与音色作为他们追求的目标,采用了一系列西方音乐不常用的新鲜手段,具体表现在:

(1)调式

中古教会调式的复活,五声音阶、全音阶的运用。为摆脱长久以来大、小调对音乐思维的统治,印象主义不得不转向新的音阶结构,故中古教会调式、五声音阶(具有东方情调)及全音阶(一种人工调式)等大、小调以外的调式被广泛运用。调性的功能被大大地减弱,二、三、六、七度和增、减音程、大跨度的调性关系经常被用作色彩性的调性对置。

(2)和声

大量运用非功能性的和声结构及不协和音,使和弦进行可以脱离调式或调性联系而独立存在,如各种色彩性的和弦(在三和弦七和弦上附加其他的音)、各类不协和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平行和弦(印象主义音乐常用手法之一)和四度叠置的和弦等。

(3)音乐结构

既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句末终止式、四小节句型、首拍为强拍等结构原则,追求连贯的不间断的带即兴性的音的流动,也打破了浪漫主义的漫长乐句和涨潮退潮式的结构特征,而寻求一种支离破碎的、片断性的乐句组织,然后将其镶嵌拼拢,组织起来。总之,瞬间的色彩变化与整体的不间断流动相结合,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结构特征。

(4)配器

瓦格纳式的庞大乐队编制仍然保留,但用非常细致的手法加以处理。铜管乐器常加弱音器,木管乐器多使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则采用更加细致的分奏,打击乐器中的三角铁、竖琴等在色彩性处理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同时,印象派音乐家为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飘逸及朦胧的情调,常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

印象主义音乐在调式、和声、织体、音响、曲式、配器等音乐基本构成的各个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但严格地说,印象派音乐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存在已久。从历史上看,印象主义音乐的一些特点或者说是因素、倾向,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就有所体现。例如,早在肖邦时代,他就已认识到色彩性音乐的价值,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也是德彪西推崇肖邦的一个重要原因)。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那复杂、朦胧、富于色彩变幻的和声,也可谓具有一定的印象主义气质,他们二者对钢琴音乐的细腻处理和踏板的巧妙运用,都对印象派的钢琴作品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的一些作品的标题本身就含有印象派音乐的特色,如《鬼火》,就是用音乐来表现光的快速运动。除此以外,穆索尔斯基和瓦格纳的作品也有许多新颖的音响组合,这些音乐因素对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由此可见,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与后期浪漫主义思潮有关。从晚期浪漫主义对色彩和声的更广泛的运用和因高度半音化导致的调性模糊、瓦解趋势到民族乐派对异国情调和东方音乐色彩的关注,都对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直接来源

如果说,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直接来源却是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印象主义”(Impres2 sionism)这一术语的产生,最初来源于绘画。1874年,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在巴黎展出,受到评论家勒鲁瓦的嘲讽。他将莫奈和其他参加展出的画家称为“印象主义者”。作为一种回报,1877年,莫奈和德加、西斯莱、雷诺阿这一艺术家群体,以挑战的姿态,就用了“印象主义者”这一名称来举办画展。在他们的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