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赛论文
物联网小论文
![物联网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cab31310a6f524ccbf8529.png)
学号:1103030228 班级:11级光伏发电2班物联网的发展及应用1、概念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目前多个国家都在花巨资进行深入研究,物联网是由多项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提出将书籍、鞋、汽车部件等物体装上微小的识别装置,就可以时刻知道物体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实现智能管理。
Auto-ID的概念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技术为支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Mobi—Coml999上提出了传感网(智能尘埃)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
同年,麻省理工学院的GershenfeldNell教授撰写了“When Things Start to Think”一书1-引,以这些为标志开始了物联网的发展。
2、物联网概念的兴起物联网概念的基本要点物联网概念是怎样兴起的,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来自“传感网”,是作为重大IT技术提出来的。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到了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 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一文,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情况的变化出现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
2009年初,奥巴马在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并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从此物联网的概念进人了国家的战略层,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随即物联网概念也在中国升温。
3、中国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毕业设计论文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7957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0.png)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然后,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和相关技术。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本文总结了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和解决方案。
最后,对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它将传统的互联网扩展到了物理世界中,使得各个物体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通信和数据交换。
这一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工业效率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开始意识到物联网技术的潜力,并积极投入到相关的研究和开发中。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物联网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并深入分析物联网技术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物联网技术概述2.1 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对各种物体进行标识、接入互联网、互相通信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事物间的联系和互操作的技术。
它可以使得各个物体能够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目标。
2.2 物联网技术发展历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晚期。
当时,一些学者和科技公司开始研究和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起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
在21世纪初期,物联网技术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3.1 智慧城市概念和特点智慧城市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它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各个方面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控制决策,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物联网小论文
![物联网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b26b3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4.png)
物联网小论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正逐渐成为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要力量。
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更是一种能够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紧密相连的创新理念。
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传感器、网络等技术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这些设备可以小到一个智能手环,大到工业生产线上的复杂机器。
它们能够收集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或其他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在智能家居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甚至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天,当你还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提前打开空调,让家中变得凉爽舒适,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能医疗设备如血糖仪、血压计等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数据,并将其传输给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医院中的医疗设备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水平。
交通领域同样因物联网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状况、车辆流量等信息,从而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减少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车辆本身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驾驶、远程诊断等功能。
工业领域是物联网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场景。
通过在生产线上部署传感器和联网设备,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和隐私问题。
由于物联网设备收集和传输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物联网的安全防护机制至关重要。
其次是标准和互操作性问题。
目前,物联网市场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标准和协议,这导致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有关物联网论文3000字
![有关物联网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b2edc7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71.png)
有关物联⽹论⽂3000字 物联⽹是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以下是⼩编给⼤家整理的物联⽹论⽂的内容,欢迎⼤家查看。
《新⼀代信息技术——物联⽹》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们发明了“物联⽹”。
物联⽹作为⼀种新的⽹络形式,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正在探索过程中。
本⽂主要介绍我对物联⽹的⼀些认识和见解,以及对物联⽹可能会引发的创新型应⽤的分析。
对物联⽹的认识 物联⽹是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顾名思义,“物联⽹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
这有两层意思:第⼀,物联⽹的核⼼和基础仍然是互联⽹,是在互联⽹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络;第⼆,其⽤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相连接,进⾏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种⽹络。
物联⽹作为⼀种形式多样的聚合性复杂系统,涉及了信息技术⾃上⽽下的每⼀个层⾯,其体系架构⼀般可分为感知层、⽹络层、应⽤层三个层⾯。
物联⽹是以感知为⽬的的物物互联系统,涉及⽹络、通信、信息处理、传感器、RFID、安全、服务技术、标识、定位、同步、数据挖掘、多⽹融合等众多技术领域。
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各国不同的单位和机构均初步建⽴了各⾃的技术⽅案,但核⼼技术研发⽅⾯缺乏单位间的协同攻关,各类⽅案间缺乏统⼀的规划和接⼝,处于离散状态。
另外,由于物物互联应⽤领域众多,各类应⽤特点和需求不同,当前技术解决⽅案⽆法满⾜共性需求,尤其在物理世界信息交互和统⼀表征⽅⾯。
这对物联⽹产业发展极为不利,亟须建⽴统⼀的体系架构和标准技术体系。
物联⽹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只不过在中国是称作“传感⽹”,国际上则称为“物联⽹”。
物联网 论文
![物联网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c4d4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0.png)
物联网论文物联网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接着分析了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对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物联网的定义和特点1.3 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架构第二章:物联网的应用领域2.1 智能家居的应用2.1.1 家庭安全系统2.1.2 智能家电控制2.1.3 健康监测2.2 智能交通的应用2.2.1 车联网技术2.2.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2.2.3 智能驾驶技术2.3 智能医疗的应用2.3.1 远程医疗2.3.2 医疗监护系统2.3.3 医疗设备互联第三章:物联网技术的挑战与问题3.1 安全和隐私问题3.2 数据管理和分析问题3.3 设备兼容性问题3.4 网络拓扑和协议问题第四章:解决方案4.1 安全和隐私保护方案4.2 数据管理和分析解决方案4.3 设备兼容性解决方案4.4 网络拓扑和协议优化方案第五章:物联网的未来发展5.1 技术发展趋势5.2 应用领域的拓展5.3 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式结论通过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总结出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提出了解决物联网技术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
进一步展望了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论文、调研数据和统计图表等,供读者深入了解和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将传感器、智能设备等物理对象连接起来并实现智能交互的技术系统。
2、数据管理和分析:指对物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3、设备兼容性:指不同厂商生产的物联网设备之间能够互相连接和通信的能力。
4、网络拓扑和协议:指物联网系统中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信协议,包括星型拓扑、网状拓扑等。
物联网技术论文(集锦15篇)
![物联网技术论文(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9d57c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6.png)
物联网技术论文(集锦15篇)物联网技术论文1摘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工业检测等方面的物联网技术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的举足轻重起来,特别是现代这种充分满足了个人生活追求与精神追求开始向着个人健康重视的倾斜。
物联网这种快速便捷的实时监控功能也将得到迅速与广泛的应用,但就像大多数信息产业浪潮一样,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对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研究1 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物联网的安全系统的安全性可以理解为其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到计算机自身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的安全等都与其安全性有着密切联系。
简而言之,从技术角度来讲,作为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物联网,其不可避免会出现互联网上出现的安全问题,当然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未来作为信息化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对构建本国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2 物联网的安全问题由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等组成的物联网。
除了较为依靠稳定的像由数据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重要安全问题还是集中在网络层与感知层,要知道虽然网络层基于因特网的基础之上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能力,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特别是近几年来物联网的大力发展,大量的企业经营的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的拥有大量价值的金融数据被放在网上。
就为很多的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甚至在现在逐渐发展为有组织的国际化犯罪。
所以在多元异构的物联网系统中,保证信息的加密与相应的隐私保护变得更加困难。
2.1 感知层面的安全防护技术感知层面代表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在具有快速精准的信息汇聚、融合、传输等方面的优越性的同时,因为其感知节点呈多源异构性,通常情况下功能的简易性,都决定了其无法拥有较为复杂的安全防护能力,最后因为其不同的数据传输标准,不能提供较为统一的安全保护体系。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dab21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e.png)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这个词汇在近年来越来越常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将它们串联起来,实现智能化控制,增强人与物的互动,甚至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进行预测、调整,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不过,物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风险,例如网络安全问题、隐私泄露等等。
这篇文章将从这些方面对物联网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是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架构,可以实现各种设备之间通信的网络系统。
它最初的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真正得到了落实,慢慢变成了当下普遍认知的物联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联网逐渐从简单连接终端设备的意义上升级,变成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丰富资源,将物与物、人与物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其次是物联网技术的架构和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
而目前新兴的技术,如5G和人工智能也成为了物联网的重点发展方向。
这些技术在整个物联网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更加智能地进行联网控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包括网络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问题。
物联网中嵌入的传感器能够收集到各种数据,并且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大规模传输,这也带来了许多网络安全上的问题。
隐私泄露是在物联网的通讯和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解决物联网中各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需要优化物联网中的加密机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
对于隐私问题,则需要制定严格的政策法规,让隐私泄露的风险得以最小化。
此外,我们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物联网的智能化水平,使得它能够更加灵活、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
《物联网》论文
![《物联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c621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7.png)
《物联网》论文物联网论文摘要: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物品被连接到互联网上。
本论文旨在探讨物联网的概念、架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包括物联网的本质及其关键特点。
然后,讨论物联网的架构,分析物联网中的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组成和功能。
接下来,探讨物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
最后,分析物联网面临的挑战,包括安全性、隐私保护、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概念、架构、应用、挑战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第二章:物联网的概念2.1 定义2.2 本质2.3 特点第三章:物联网的架构3.1 感知层3.2 传输层3.3 应用层第四章:物联网的应用4.1 智能家居4.2 智慧城市4.3 智能制造第五章:物联网面临的挑战5.1 安全性5.2 隐私保护5.3 数据管理第六章:解决方案6.1 安全性解决方案6.2 隐私保护解决方案6.3 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结论通过对物联网的概念、架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面临着安全性、隐私保护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适当的解决方案,可以克服这些挑战,推动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物联网相关案例研究报告2、物联网技术白皮书3、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IoT):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和物品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
2、感知层:物联网架构中的一个层次,用于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信息,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
3、传输层:物联网架构中的一个层次,用于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包括网络协议、通信模块等。
4、应用层:物联网架构中的一个层次,用于实现各种应用功能,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全文结束:\。
物联网技术论文15篇
![物联网技术论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a69b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9.png)
物联网技术论文15篇物联网技术论文1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个浪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专题。
电子商务这几年虽发展迅猛,但物流配送、产品质量、假货等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物联网简介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按约定的协议,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光纤传感、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起来,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的典型特征(1)全面感知: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等,实现对物体的全面感知。
(2)可靠传输: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传感网等多种方式将感知的信息传送到处理中心。
(3)智能处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智能处理算法和模型。
3、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中国的物联网研究并没有盲目跟从国外,而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应用需求,积极开展基础标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中国物联网在车辆管理、调度以及物流的物品运输、仓储、监测和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以应用为牵引发展特色,并在标准、技术、产业以及服务和应用等方面,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中国物联网产业已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应用启动”阶段,多地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突出“示范应用”。
二、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不对称问题电子商务并不是面对面的交易,而是通过商品的标题、图片、宝贝描述来获取商品的信息,买家对于商品的认知取决于卖家的描述,若卖家不诚信,则造成买家对商品的认知产生偏差,卖家甚至可以利用掌握商品信息的主动权误导买家,如经营商发布虚假商品信息等,使得市场中出现了一些商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网络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往往和网上的商品介绍相去甚远。
2、物流问题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是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的最接近的环节,物流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效果;但由于中国目前物流发展还较落后,没有形成高效的物流体系,多以第三方配送为主,而第三方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影响用户对商品的满意度,目前电子商务中投诉最多的是物流配送服务方面。
物联网应用论文[范文大全]
![物联网应用论文[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e1c3f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c.png)
物联网应用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物联网应用论文物联网应用论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联网应用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联网应用论文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物流机械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物流机械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机械设备管理进行优化,使物流机械设备管理不断得到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二、物流机械设备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管理的优点。
1.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物流机械设备的精确管理。
实现精确管理是物流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果把物联网标签嵌入到每台物流机械设备中,就能做到对所有物流机械设备进行唯一识别,并进行精确唯一的管理,标签记录的信息将会伴随机械设备从出厂到报废的全寿命过程。
通过这个标签,我们可以随时知道这台机械设备的各种信息。
2.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物流机械设备实时可视管理。
可视化管理一直都是现代机械设备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对于物流机械设备管理来说,可视化管理将会极大地提高管理效能,从而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每台机械设备上的物联网标签,就可以随时感知每台机械设备现行的各项状态,并反映到后台管理平台上。
通过智能化处理,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达到可视化管理的目标。
3.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物流机械设备的智能管理。
物流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危险的情况,目前这些应急处置还主要依靠于人工,处置反应时间较长。
物联网结业论文(五篇模版)
![物联网结业论文(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27b1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d.png)
物联网结业论文(五篇模版)第一篇:物联网结业论文物联网结业论文姓名:王** 学号:*********** 学院:计算机学院班级:****** 手机:***********2016年6月18日物联网开启智能生活一、何为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晦涩难懂,甚至你可以简单地把他理解成个体(广义)之间通过一个网络相互连接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同时通过云端服务器的强大计算匹配能力转化不同种类的信息转化与关联,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最终目的。
可以说物联网的灵感来源于当下流行的互联网,但其功能与效率将会比互联网更强大,在一些功能的实现过程中,物联网将会比现行互联网节省更多的资源,相应的也会节省更多的时间,实现更高的效率。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但是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物品连接更加的简化,而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PC而进行的互连。
因为互联网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故我们使用物联网来解决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问题。
物联网安全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物联网安全技术论文赏析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a559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9.png)
物联网安全技术论文赏析八篇物联网平安技术论文第1篇【关键词】物联网;智能技术;云计算1.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通过改造物质世界来满意自身需求的力量也相应的提高,因此“物联网”的概念也呼之欲出了,本质上来说物联网是基于原有的通信网、互联网“物物相连”。
然而物联网技术不是所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的简洁叠加,而是更深层次的将上述技术有机交融,并且添加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与协作[1]。
2.物联网技术和讨论2.1 RFID信息采集是物联网的基础。
目前的信息釆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标签等方式完成。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进行全双工数据通信,从而自动识别对目标对象并猎取相关的数据,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适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
RFID突出的优点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便利。
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有机的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2.2 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是将分布式信息釆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融合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自组织等特点受到广泛的重视,是推动经济进展和维护国家平安的重要的技术。
物联网可以通过遍布各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
物联网丰富的应用和浩大的节点规模既带来了商业上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物联网由众多的节点连接构成,无论是釆用自组织方式,还是采纳现有的公众网进行连接,这些节点之间的通信必定牵涉到寻址问题。
2.3 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将一个智能化的系统植入物体中,使物体具备肯定的“主观能动性”即智能性,能够与用户进行沟通,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的智能技术讨论包括人工智能的理论的讨论、虚拟现实及各种语言处理的入机交互技术与系统、可精确性定位跟踪的智能技术与系统、智能化的信号处理。
2.4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讨论结构尺寸在0.1nm-100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物联网应用论文3000字
![物联网应用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b535210bb4cf7ec4bfed030.png)
物联网应用论文3000字篇一:物联网应用论文物联网论文姓名:汪千飞班级:国贸111班学号:2403110018摘要: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背景,传感网的原理、应用、技术,无锡是首个国家传感网信息中心。
以最具代表性的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为例,对物联网的网络体系与服务体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关键词:物联网RFID 传感网 M2M物联网的原理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
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新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令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应用与技术物联网可以以以电子标签和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码为基础,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形成实物互联网络,其宗旨是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通。
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论文
![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54902ecf84b9d528ea7ab4.png)
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论文精品文档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论文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是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关于物联网技术的论文一:物联网技术浅谈【摘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互联成网。
物联网技术是当今的前沿技术,是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物联网技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国都十分重视并作为战略产业来研究和发展。
本文从物联网的由来、物联网的特征、物联网的类型、物联网的组成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物联网技术。
【关键词】物联网;特征;组成;关键技术一、物联网的由来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5年出现在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书中,在该书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了Internet ofThings的概念,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称为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明确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了物联网就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相连,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
xx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xx:物联网》,1 / 19精品文档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我国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从而物联网作为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
物联网就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传感设备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即英文名称为“Internet ofThings”,简称IOT。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RFID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和共享。
物联网论文3000字
![物联网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87bc52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d.png)
物联网论文3000字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的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物联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物联网》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的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传感网于1999年最先被提出,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随后引申为物联网这一概念,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国内3G发展、二维码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在物联网的出现基础之上将有空前的发展前景,为全世界信息产业带来又一次跨越式的产业变格,前景广阔,趋势诱人。
中国当前发展物联网的时机已成熟,在一些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这将为以后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协议、信息交换、智能识别。
这是一篇介绍说明性的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介绍物联网这一个新的概念,让更多的人去理解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发展如此迅速,很快在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那么更多的人去了理解物联网也就显得必要,这篇文章将引领您走进物联网的世界。
将会介绍物联网是怎么一种运行模式以及物联网存在的必要性,物联网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会让您明白物联网有哪些作用及其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您将看到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二者的联系。
物联网的前发展过程等。
一、历史溯源1.1物联网的前身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
不过,当时不叫“物联网”而叫传感网罢了。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和开发。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影响力。
1.2物联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acc5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c.png)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慧物流作为其重要应用领域,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研究,分析了智慧物流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各个领域,如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对智慧物流的全面探索。
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物流行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物流方式面临着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物联网技术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实现智慧物流的有力工具。
2.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2.1 智能仓储管理物联网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仓库内货物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传感器设备能够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提醒物流公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通过RFID技术,实现仓库货物的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仓储管理的效率。
2.2 智能运输调度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和运输状态,通过交通流量分析和路径规划等算法,实现智能运输调度。
同时,物联网技术能够对货物进行实时追踪,提供实时运输信息,以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快速交付。
2.3 智能配送服务物联网技术通过集成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智能配送服务。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追踪货物的实时位置,提前了解到货物的配送时间,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同时,物流公司能够通过云平台进行订单管理和路由优化,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3. 智慧物流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智慧物流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实时处理,提高了物流运作的透明性和可控性。
同时,智能仓储、智能运输调度和智能配送服务等应用,使得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3.2 挑战智慧物流在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隐私与安全问题、技术标准的缺乏以及高昂的投资成本等。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907795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0.png)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1物联网技术2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的平台物联网技术以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为平台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化。
建设工程管理涉及的信息量大、面广、琐碎,对建筑材料的全流程检测涉及大量时间与空间信息,对建筑物全寿命检测需要在建筑物每个主要承重构件上布置几个到十几个RFID。
因此,在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中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庞大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价格大大下降,传感器价格迅速下降,这使得在建设工程中大量使用传感器、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化成为可能。
2、1感知层感知层是指通过RFID采集信息,使物体携带自身信息并实现流动数据更新累加[4]。
在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中,感知层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产品信息,运输中形成的物流信息链,经手人员信息等。
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中感知层主要采集的信息涉及主要承重构件的设计信息、验收情况、使用中检测信息等。
2、2传输层传输层即网络传输技术,用于解决网络层的网络接入、传输、转化及定位等问题。
由于无线局域网具有高移动性、抗干扰、安全性能强、扩展能力强、建网容易、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建设工程信息量大、施工环境复杂,考虑到要实现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应尽量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传输层,方便日后系统更新换代。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看来,可以采用无线局域网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的传输层平台。
2、3应用层3物联网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模式3、1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3、2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检测的具体做法是将具有应力感应功能的RFID在不影响构件结构功能的前提下放入主要承重构件中,如框架梁、框架柱等。
根据构件的受力要求,RFID应布置在拉、压应力较大处,并且录入其对应的构件基本信息,如设计信息、建设单位信息、施工单位信息等。
随着工程的进行,不断录入新信息:验收时录入每个构件的验收情况与验收人员信息,投入使用后实时检测每个构件,记录每个构件的受力情况,消除安全隐患,使建筑寿命合理化。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3320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3.png)
关于物联网的论文第一点: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物联网,即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物体通过网络互联,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美国Auto-ID公司提出。
此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逐渐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知阶段,主要以RFID技术为核心,实现对物品的识别和追踪;第二个阶段是传输阶段,主要以无线传感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第三个阶段是应用阶段,主要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2年,我国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
此后,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
第二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技术。
1.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技术。
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二维码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查询和传输。
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主要包括无线传感网络、互联网和卫星通信等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互联网和卫星通信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
3.应用技术:应用技术是物联网的价值所在,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处理和决策支持。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识别和自动化管理,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
物联网毕业论文5000字
![物联网毕业论文5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994bf0f6f1aff00bfd51e5f.png)
物联网毕业论文5000字篇一:物联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题目智能wifi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姓名学号系(院)班级指导教师_________职称年月日摘要智能wifi目前应用于各行各业,方便、快捷的智能wifi在企业和家庭中已经入住。
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1. Wifi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运用。
2. 基于安卓系统手机wifi的家用智能遥控器开发3. 智能电网中的wifi无线智能家庭系统。
本文就是基于智能wifi,分析智能wifi分别在商用领域和家用领域的应用。
第1章介绍了什么是智能wifi和智能wifi的特点。
第2章介绍智能wifi的工作方式和它的优势。
第3章介绍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家庭网络结构和wifi技术在家庭无线网络中的实现。
第4章介绍基于安卓系统手机wifi的家用智能遥控器开发。
第5章主要介绍智能电网中的WiFi无线智能家庭系统。
第6章设计心得总结了开发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智能插座,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遥控器目录第1章绪论 .................................................................. (1)1.1 什么是智能wifi ................................................................ (1)1.2 智能wifi和普通wifi的区别 .................................................................. . (1)第2章智能wifi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 (2)2.1 wifi技术 .................................................................. .. (2)2.2 WiFi的工作方式及其优势 .................................................................. (2)2.2.1 WiFi的工作方式 .................................................................. (2)2.2.2 wifi的优势 .................................................................. .. (3)第3章家庭无线网络中的WiFi的实现 .................................................................. .. (4)3.1 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家庭网络结构 (4)3.2 WiFi技术在家庭无线网络中的实现 (4)第4章基于安卓系统手机wifi的家用智能遥控器开发 (7)4.1 意义 .................................................................. (7)4.2 系统的结构 .................................................................. (7)4.2.1 家用智能遥控器客户端的构成 .................................................................. . (7)4.2.2 wifi转红外模块 .................................................................. .. (8)4.3 实验测试 .................................................................. . (9)第5章智能电网中的WiFi无线智能家庭系统 ..................................................................115.1 系统构成与概述 .................................................................. .. (11)5.2 家电控制 .................................................................. .. (12)5.3 智能安防与三表集抄 .................................................................. (12)5.4 家庭智能终端 .................................................................. (12)5.5 结论 .................................................................. . (13)第6章设计心得 .................................................................. .. (14)致谢 .................................................................. ..................................................................... (15)参考文献 .................................................................. . (16)第1章绪论1.1 什么是智能wifi1、WiFi行为管理宽带控制----自由操控上网用户带宽和时长上网行为控制----小包优先策略2、WiFi认证老顾客自动登录-避免繁琐的输入密码自定义面认证登录3 、WiFi营销自动品牌展示,个性化广告可直达用户眼前智能客户管理,自动采集和分析顾客信息100%精准广告投放1.2 智能wifi和普通wifi的区别顾客在等待、休息的间隙,经常会需要刷微博、用微信、看新闻,也会用手机查一下附近美食、娱乐等,如果有Wi-Fi,客户会觉得非常方便。
物联网相关技术论文范文怎么写
![物联网相关技术论文范文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ac34b1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b.png)
物联网相关技术论文范文怎么写在现代技术发展中,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互联成网。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物联网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物联网技术论文篇一:《试谈物联网关键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热点话题的兴起,物联网产业逐渐成熟,正在从科研单位的实验室走进了普通居民的生活。
物联网被认为是信息产业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
我国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将会对它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物联网互联网1 物联网概述物联网作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概念的提出已经很久,最近几年由于和大数据的结合,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整合部分,是在当前互联网基础上的功能和范围的延伸。
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统一编码物品和制作通讯协议,将传感技术结合通信、控制技术按照标准将任何物品之间、以及物品与互联网之间相连,进行信息的共享和管理。
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在其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给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作为信息化浪潮下下一个振兴经济的关键点,在许多国家物联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在未来五年内,物联网将达到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产业容量将达到30倍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产生的经济拉动力。
基于这种原因,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
近年来,物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销售业、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中的使用最为广泛。
这种新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时长,带了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通信协议规范得到逐渐的统一化,它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而同时大量新型传感器的使用,是的它的适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甚至是防恐中都得到体现。
其中以美国、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努力,使得一个开放、透明的物联网标准开始逐渐形成,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论文题目:无线声控数据采集小车团队:孔亮惠小旭许磊马增协组织院校: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提交时间:2012年8月25日摘要:本设计系统采用STM32F103ZET6为控制核心,由语音识别控制平台和智能探测小车两部分组成。
其中,语音控制平台由语音识别模块,无线收发模块,TFT图像显示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构成;智能探测小车由L298N驱动模块,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摄像头数据采集模块构成。
作品实现了语音识别,远程控制,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显示。
关键词:无线传输、语音控制、数据采集、图像显示Abstract:The system uses STM32F103ZET6 as the control core, from the voice identification control platform and intelligent detecting car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Among them, the voice control platform by a speech recognition module,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the TFT image display module, voltage conversion module, the microprocessor control module; intelligent detecting car driven by L298N module, the microprocessor control module,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and camera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Work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peech recognition, remote control, data acquisi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nd displayKey words: wireless transmission, voice control, data acquisition, image display引言:该作品包含无线声控及图像采集处理,在很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地方,智能探测小车拥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智能小车正在向着智能探测和智能监控方向发展。
基于这些背景,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基于STM32的无线声控智能探测小车。
无线声控数据采集小车商业计划书一、作品简介本作品主要应用于无人境地智能探测。
该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语音识别控制平台和智能探测小车。
语音识别控制平台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语音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图像显示模块构成。
智能探测小车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摄像头模块、L298N驱动模块构成。
整个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语音识别控制平台负责智能探测小车的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语音识别控制功能。
其中无线收发模块负责数据的接收,语音识别控制模块实现对小车的控制,TFT模块可以实现小车定位与图像显示的功能。
智能探测小车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发送。
其中L298N电机模块完成对小车的驱动,摄像头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无线收发模块则将采集的信息发送。
当小车行驶时,通过摄像头采集信息,经过无线模块传输信息,TFT显示所采集的图像,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实现对小车行驶路径的控制,系统的实物图如图1-2所示图1-2 系统实物图二、硬件设计该作品使用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它采用32位cortex-M3内核,集CRC计算单元、DMA、AD、DA、RTC、FSMC、SDIO、SPI、bxCAN、I2C、等于一体,性能齐全,功能强大,且体积小,功耗低,处理速度快。
2.1语音识别控制平台2.1.1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分为特定语音识别和非特定语音识别两种。
考虑到作品实用范围,本作品采用非特定语音识别芯片LD3320。
LD3320芯片是一款“语音识别”专用芯片,由ICRoute公司设计生产。
该芯片集成了语音识别处理器和一些外部电路,包括AD、DA转换器、麦克风接口、声音输出接口等。
本芯片在设计上注重节能与高效,不需要外接任何的辅助芯片如Flash、RAM等,直接集成在现有的产品中即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声控/人机对话功能。
并且,识别的关键词语列表是可以任意动态编辑的。
语音识别过程如下图2-1:模块原理图如图2-2:图2-22.1.2 无线通讯模块NRF24L01是一款工作在2.4~2.5GHz世界通用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芯片。
无线收发器包括:频率发生器、增强型SchockBurst模式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解调器。
功率输出、频道选择和协议的设置可以通过SPI接口进行设置。
本控制台采用2个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其一通过指令的发送,用于控制智能探测小车的运行。
其二用于接收摄像头数据。
无线电路图如图2-3:图2-32.1.3 TFT显示屏TFT是常用显示屏,配置好相应寄存器即可实用。
本作品采用3.2寸TFT 320QVT,控制芯片为SSD1289。
首先将智能探测小车采集到的数据(STM32处理器所获得的摄像头数据)通过无线模块NRF24201传递给语音识别控制平台的STM32,然后通过TFT显示。
2.1. 电压转换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是由电压转换芯片7805、AMS1117,旁路电容以及滤波电容构成,实现对3.3V和5V的电压转换。
其连接电路如图2-4所示图2-42.2智能探测小车2.2.1车身选择小车采用圆形车身,两个电机控制左右轮,前后位两个万向轮。
通过左右轮差速控制方向,运动灵活,并且可实现原地旋转。
小车车身如下图:2.2.2OV7670 图像传感器OV7670 CAMERACHIPTM图像传感器,体积小、工作电压低,提供单片VGA摄像头和影像处理器的所有功能。
通过SCCB 总线控制,可以输出整帧、子采样、取窗口等方式的各种分辨率8位影响数据。
该产品VGA图像最高达到30帧/秒。
用户可以完全控制图像质量、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
所有图像处理功能过程包括伽玛曲线、白平衡、饱和度、色度等都可以通过SCCB接口编程。
OmmiVision 图像传感器应用独有的传感器技术,通过减少或消除光学或电子缺陷如固定图案噪声、托尾、浮散等,提高图像质量,得到清晰的稳定的彩色图像。
作品采用OV7670 CAMERACHIPTM图像传感器,8位RGB65格式彩色图像输出。
原理图如图2-6:图2-62.2.3电机驱动模块智能探测小车采用L298模块。
L298是步进电机专用芯片,对于直流电机亦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以下为L298模块原理图:2.2.4无线收发模块智能探测小车采用2个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其一通过指令的接收,用于自身的运行。
其二用于发送摄像头数据。
详见上文。
2.2.5稳压模块见上文。
三、软件设计:3.1语音识别控制平台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首先检测硬件资源,正常初始化后,绘制显示界面,并开启语音识别,接着开启图像数据接收,并进行数据恢复、处理与显示。
识别信号产生后,打开中断,读取识别结果,并发送给智能探测小车。
然后打开下一次识别。
语音可识别状态为:前进、后退、停车、左转、右转、左、右、加速、减速九个指令。
其中左、右转为持续转圈,左、右为稍作方向变化,而后保持原状态。
3.2智能探测小车小车初始化后保持原地静止状态,等待接收数据并改变小车状态。
另外,小车实时读取摄像头数据,待一帧接收完毕后,开启无线发送。
发送成功后进行下一次摄像头数据读取。
程序见附录四、市场预测由于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要想到达一些危险的地方,人们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因此我们可以用智能探测小车来探测危险未知领域。
比如伤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气体扩散领域,极其寒冷的地方,军事领域探测等,我们都可以用智能探测小车先进行探测。
因此,该声控智能探测小车具有很大的商业发展空间。
该声控智能探测小车成本低,总共造价不足600 元,环境要求低,适用性广。
系统稳定,传输延时小,误报率低等优点,这些保证了本系统能较好的适应市场上的需求,有着很强大的市场潜力。
本系统更是创新性的将语音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图像采集与识别技术相融合,充分发掘了各自的优点,使得整个系统在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五、营销策略(1)通过一些科技展览,使该产品得到电子业界人士的认可。
印制该声控智能探测小车的优点特点说明,以传单的形式散发,使到达展览会场的人对该产品感兴趣。
凡是观看现场演示的人,我们将免费赠送该产品的说明书。
通过科技展,我们期望获得合作伙伴。
(2)通过广告攻势,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声控智能小车,初步建立起该产品的知名度与好感度,并且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3)规定一些购置产品的奖励制度。
比如:一次订购达某批量者,给予相应的价格优惠或是其他奖励。
提供宝贵意见者,我们亦给予一定的回报。
(4)积极开展售后访问。
与购买者积极接触,及时了解使用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并根据客户的相关要求进行一定的修改完善。
通过以上措施,争取打通销售渠道,使该产品熟知与全国各个应用领域,这势必将会取得良好的销售成绩。
六、制造计划本产品结合了语音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图像采集与识别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的生产制造业。
所以在生产制造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产品最终的质量即其成品率,其次才是生产成本。
该产品的制造器件由实验室负责,在生产的初期,先进行小规模的生产流水线。
在中后期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逐步引入大规模批量的生产流水线。
若发现成品率严重偏移正态分布,则不仅要在本批次产品中严查质量问题,更应该从制造流程中寻找问题。
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品质第一的原则进行生产制造。
七、财务规划财务规划表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
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在生产该产品时,对流动资金需要有详细的计划;损益表反映的是该产品的赢利状况,它是企业在一段时间运作后的经营结果;资产负债表则反映在某一时刻的企业状况,投资者可以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到的比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可能的投资回报率。
拟做收益表如下单位:万元达到正现金流所需时间:八个月达到收支平衡所需时间:十四个月从收益表可知销售利润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收益表显示公司的经济利润在后三年比较高,是因为在预测和报表中使用固定预算,如果考虑弹性预算,销售收入受市场变动的影响,如竞争者加入或产品降价等,则销售利润会比预算数据低。
参考文献:1.《模拟电子技术》2.《数字电子技术》3.《单片机》4.《STM32》5.《微机原理》附录1、语音识别控制平台程序:#include <stm32f10x_lib.h>#include "sys.h"#include "usart.h"#include "delay.h"#include "timer.h"#include "xiaoche.h"#include "wuxian.h"#include "lcd.h"#include "Reg_RW.h"#include "exti.h"#include "LDChip.h"#include "wuxian2.h"#include "shexiangtou.h"#include "SCCB.h"u8 tmp_receive[33];u8 tmp_send[33];int main(void){int i,j;char shujuyouxiao=1;Stm32_Clock_Init(9); //系统时钟设置delay_init(72); //延时初始化LCD_Init();LD3320_Init();EXTIX_Init();LCD_jiemian();NRF24L01_Init();NRF24L01_Init2();delay_ms(10);while(NRF24L01_Check());while(NRF24L01_Check2());delay_ms(10);TX_Mode();RX_Mode2();LD3320_main();while(1){ shujuyouxiao=1;for(i=0;i<37500;i+=32){ j=0;while(NRF24L01_RxPacket2(xiangshu[0]+i)!=0)//接收到信息{j++;if(j>300) break;}if(j>300) {shujuyouxiao=0;break;}}if(shujuyouxiao)shujuchuli();}}附录2、智能探测小车#include <stm32f10x_lib.h> //xiaoche#include "sys.h"#include "usart.h"#include "delay.h"#include "timer.h"#include "xiaoche.h"#include "wuxian.h"#include "shexiangtou.h"#include "SCCB.h"#include "wuxian2.h"#include "exti.h"#include"chaoshengbo.h"u8 yuyinjieshou_buf[33];u8 qitafasong_buf[33];int main(void){Stm32_Clock_Init(9); //系统时钟设置delay_init(72); //延时初始化NRF24L01_Init();NRF24L01_Init2();xiaoche_init();shexiangtou_init();chaoshengbo_configurat();delay_ms(10);while(NRF24L01_Check());while(NRF24L01_Check2());Timer2_Init(7200,200); //10ms 改变一次小车状态Timer3_Init(71);Timer4_Init(7200,10000);delay_ms(10);EXTIX_Init();RX_Mode();TX_Mode2();EXTI->IMR|=1<<0; //打开场中断EXTI->IMR|=1<<2;while(1){dushexiangtou();while(shujuyouxiao==0);wuxian2fashong();EXTI->IMR&=0xFFFFFFFC;href=0;EXTI->IMR|=1<<0;shujuyouxia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