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 2017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24.据《乐记·乐论》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

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该材料( )

A .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

C .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

B .规范了宗庙社稷的祭祀活动

D .制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

25.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我国古代某一制度使地方精英不断进入行政系统,担任郡县政府的操吏。其中 尤为隽异的少数人士,又由地方政府举荐,先在郎署学习,然后出任中央政府官吏,再外放为别处的地方 首长执行中央政令,统治地方。该制度是( )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26.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 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祐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 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

A .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C .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B .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D .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7.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水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 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加速了上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28.“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 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

A .洋务官员思思的落后性

C .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B .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D .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

29.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 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杜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王确的是( )

A .完成了社会转型

C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催生了社会新现象

D .颠覆了封建秩序

30.“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 (真相)》证据汇编,历辗转呈递 给国联调查团。 TRUTH (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 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

A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B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D .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31.1982 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 1 1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659.9 万吨;肉类产量超过 1 3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494.5 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 41 184 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C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32.“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限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

” ( 企图利用公民大会成为僭主的台阶。”据此可知雅典(

A .用民主方式对待民主的敌人 C .开启了民主政治的鼎盛时期

B .城邦体制下人们心胸狭窄

D .官僚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

33.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 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君主( )

A .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 C .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

B .“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D .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

34.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82 年 42% 39% 19% 1907 年 35%

42%

23%

A .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C .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35.美国学者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 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材料旨在强调( )

A .权力、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较普追

C .宗教冲突在当今世界己基本消除 B .世界冲突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

D .文化的冲突只是表达冲突的载体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

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

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宝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 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 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 十年身到风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郁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

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

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 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 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 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13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