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习惯表达发解析

合集下载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表达技巧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表达技巧

音译:根据原文的 发音,将其转化为 目标语言的文字
综合运用:根据原文 的特点和目标语言的 特点,灵活运用多种 翻译方法,以达到最 佳的翻译效果
在翻译中适当添加注释或解释
目的:帮助读者 理解原文中的文 化背景和含义
内容:包括对原 文中的文化现象、 历史背景、风俗 习惯等的解释
方式:可以在译 文中添加脚注、 尾注或附录等形 式
翻译时应注意 保持原文的风 格和情感,避 免过度修饰或
简化。
在处理文化差异 时,可以采用归 化策略,使翻译 后的文本更符合 目标语言的文化
习惯。
在处理表达技巧 时,可以采用异 化策略,保留原 文的特色和风格, 使翻译后的文本 更具有吸引力。
翻译过程中,需 要不断学习和探 索,以提高自己 的翻译水平和文
添加章节标题
XX
PART TWO
文化差异在文学 翻译中的体现
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和适应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保留和传播
语言习惯的差异
词汇选择: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词汇选 择差异
语法结构: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语法结 构差异
修辞手法: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修辞手 法差异
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目标读者的 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 和情感色彩
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 可读性
翻译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翻译和 过度简化,保持原文的韵味和 深度
XX
PART FOUR
文学翻译中处理 文化差异的策略
深入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创新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其中一些显著的差异包括:1.社交礼仪:在西方文化中,个人隐私权很重要,人们通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更为密切,交往方式更注重亲密和尊重长辈的传统。

2.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效率、准时和规划时间。

在商务谈判或社交活动中,时间被认为是有限的资源,需要准时使用。

而在中国文化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保持,因此会更灵活地处理时间。

3.价值观念: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个体权利和自由。

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社会责任和和谐。

这导致在对待权威、家庭关系、个人目标和责任感等方面有所不同。

中文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表达转化为中文的过程。

在翻译中,需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符合当地文化习惯。

同时需要注意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歧义和误解,并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解决。

在翻译时1.文化等效: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考虑,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式。

例如,对于西方谚语或习语,可以采用相应的中文谚语或习语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2.文化适应:根据特定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以确保翻译的意思在目标文化中能够被理解和接受。

这可能需要对原文进行解释或添加必要的背景信息。

3.文化传达:除了简单地翻译文本,还可以尝试传达原文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情感。

这需要对原文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并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

总之,中西文化差异对于中文翻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翻译对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文化等效、文化适应和文化传达等策略来处理中西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翻译在外贸、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极大地影响了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英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了解文化差异来优化翻译效果。

1、语言形式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语言形式、词汇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表达感叹的单词"wow"非常常见,而在中文中却很少使用。

因此在翻译时,如果直接将"wow"翻译为“哇”,可能会失去原文中的情感表达效果。

同样,在英语中,有很多不太直接的表达方式,如隐喻、比喻等,而这些表达在中文中可能并不适用。

因此,为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和目标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2、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背景是两种语言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之一,也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值观、习俗、社会习惯、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

因此,翻译者需要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准确揭示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3、审美标准的不同审美标准的不同是中英文化差异中最常见的一种。

中英两种文化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对颜色、音乐、艺术、建筑、服装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通常被视为一种高质量、高档次的颜色,而在中国文化中,黑色通常被用于哀悼和纪念等场合,因此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起误解。

二、如何通过中英文化差异优化翻译效果1、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翻译者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惯,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转化为目标文。

2、尊重文化习惯和价值体系翻译者需要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冲突或误解。

例如,在翻译中国的风景描述时,翻译者需要避免仅使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而应使用符合西方审美标准的描绘方式。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一、咬文嚼字,恰当选择词汇和翻译策略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的差异,而准确的翻译是解决语言差异的关键。

在进行中英互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特定环境来恰当选择词汇。

无论是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英文翻译成中文,都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既要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又要使译文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二、注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中英两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差异明显,因此在翻译中要注重这一差异。

中文的韵律多为平仄抑扬,英文的韵律则以强音和节奏为主。

为了使翻译更加流畅,要注意适度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的音韵和韵律在目标语言中得以体现。

三、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中英互译中,要特别关注文化差异。

在翻译某些特定文化和习惯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在进行中英互译时,也要注意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以确保翻译结果在语言习惯上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读者。

四、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更准确地表达。

比如,借用修辞手法中的拟人、对比和比喻等手法,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产生视觉和情感的共鸣,使翻译更加生动有趣。

五、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中英互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而避免翻译中的误解和冲突。

总结起来,中英互译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咬文嚼字、注重音韵和韵律、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中英互译中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中英两国习语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由于各自的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中英两国的习语在表达方式和内涵上存在着许多差异。

翻译中英习语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恰当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本文将从文化差异和翻译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中英习语。

一、文化差异1. 礼貌与表达方式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于对待礼貌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这也体现在他们的习语中。

在英国,人们对于礼貌和面子很重视,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更加委婉和间接。

而中国人在习语表达上则更愿意使用直接而直白的方式。

举个例子,英国人可能会用“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来委婉地请求盐,而中国人则可能会直接说“给我盐”。

2. 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中英两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差异也会在习语中得到体现。

在英国,由于其多雨的气候和充沛的水资源,习语中常常以水相关的比喻来表达丰富和多样性。

而在中国,由于其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习语中则更常以土地和土壤为比喻,表达稳健和厚重。

3. 宗教与哲学思想中英两国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文化差异。

在英国,基督教传统影响深远,因此习语中常常会涉及到圣经故事和宗教寓言。

而在中国,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习语中常常会体现出崇尚和谦逊的价值观。

二、翻译方法1. 直译与意译在翻译中英习语时,我们需要根据文化差异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方面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要让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有时候,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不变;而有时候,也需要进行意译,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来进行调整。

2. 补充说明和解释由于中英习语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对习语进行一定的补充说明和解释,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意义。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是显著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
1.文化差异影响语言表达方式: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传统习俗、社
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化背景和语境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文中常用的成语、谚语,在翻译成西方语
言时可能需要使用类似的俚语或成语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2.语言结构和语法的差异: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语法和语言结构上存在
明显差异。

中文中的主谓宾语结构相对固定,而西方语言中更注重主语和
动词的顺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语法和语言结构的调整,以
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

3.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翻译的选择。

例如,一些中文短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但在西方文
化中可能没有类似的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
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4.社会文化差异: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中的用词和表
达方式。

例如,中文中的尊称和称谓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因此在翻译
过程中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用词,以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习惯。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有深远影响,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
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浅析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析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析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汉藏翻译是指将汉语和藏语相互转换的翻译工作。

汉藏两族文化差距较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文化差异的处理。

本文将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行浅析。

第一,语言表达。

汉语和藏语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是发音,汉语和藏语的音节结构不同,所使用的音素也不尽相同。

其次是词汇,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汉藏两族所使用的词汇大部分都不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等价或接近的词汇进行替换。

最后是语法结构,汉语和藏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根据语言特点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文化的语言习惯。

第二,思维方式。

汉藏两族的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汉族思维较为直观,强调逻辑性和实用性;而藏族思维较为细腻、静态,更注重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就导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习惯。

宗教信仰。

汉藏两族的宗教信仰差异非常明显。

汉族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而藏族则主要信仰藏传佛教。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人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解读和转换宗教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传达准确的宗教含义和文化内涵。

汉藏翻译涉及到的文化差异较大,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当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充分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以确保译文准确、通顺、符合目标文化的接受习惯。

也需要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和特点,以增强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性。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语言习惯和社会背景。

在进行翻译时,理解并处理这些差异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中英文化差异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产生了影响。

中文的词汇丰富多样,常涉及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

相比之下,英文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明确。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到平衡,使翻译结果既准确又符合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中英文化差异也在文化隐喻和象征上产生了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词语和句子不同的意义。

“一马平川”在汉语中表示一片平坦的地方,而在英语中可能更常用“asflat as a pancake”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隐喻,然后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中英文化差异还在礼貌用语和社交习惯上产生了影响。

中文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谦虚,因此礼貌用语在交流中十分重要。

相比之下,英文有着更为直接和简洁的社交习惯。

在翻译这些礼貌用语时,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社交习惯进行调整,以确保翻译的得体和自然。

中英文化差异还在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知识上产生了影响。

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知识对于理解文本中的含义和背景非常重要。

一个例子是中国人常常以历史典故和古代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些典故和诗词可能对外国读者而言并不熟悉。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解释这些文化背景,以确保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

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只有这样,翻译才能成功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同时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翻译工作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下,英语翻译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1.文字和语法差异的影响中西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不同,会导致文字和语法差异,造成翻译的难度。

例如,英语采用主谓宾语语序,而汉语采用主谓宾定状语语序,这样的句子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是比较难的。

2.语言意义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意义的差异也是英语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中文的“礼尚往来”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但“礼尚往来”包含的文化含义在英语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产生影响。

例如,中文中经常使用成语、歇后语等,而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进行英语翻译的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含义,避免语义和文化的误解,有效的解决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问题。

2.灵活运用英语翻译的技巧针对中西文化差异,英语翻译需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来解决翻译问题。

需要改变语序、交替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添加注释等,能使翻译更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效果。

3.合理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翻译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同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

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词汇来传达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翻译更准确的表达语义信息。

4.对比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英语翻译要正确使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例如,在使用词汇时,需要注意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翻译,有效的传达中西方文化差异。

结论:中西文化在语言方式、文化背景、语言意义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为英语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浅谈翻译中的不同文化差异问题

浅谈翻译中的不同文化差异问题

浅谈翻译中的不同文化差异问题摘要: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两个民族在理解和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想在两种文化之间实现翻译的完全等值的功能转换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翻译列宁曾经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文化交流构成了障碍,给翻译造成了困难。

重视文化差异,了解民族习俗是翻译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当今外语翻译过程中,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在翻译过程中绝对不仅仅是要求语言形式正确,还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语言同文化相辅相成,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

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般人可能懂得说语言,却往往不懂得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

真正的外语人才却可以看到这背后深藏的秘密,这是因为他对所学外语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认识,他不会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去简单的学习,而是去多了解西方文化习俗,从中挖掘出语言暗藏的文化背景。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因此,英语学习不能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应扩大人们的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

既然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所以语言得体性——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

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法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加深,论文翻译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论文翻译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解决方法。

一、文化差异对论文翻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给人们的价值观、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论文翻译。

具体来说,文化差异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

1.翻译准确性受影响。

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语法和词汇等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如果没有了解到对方文化的相关背景,可能会出现误译或漏译的情况,甚至完全颠倒了原文的意思。

因此,对于提高论文翻译的准确度来说,了解文化差异是必不可少的。

2.语言风格难以协调。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习惯和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而有些语言则更加保守。

在论文翻译中,若对语言风格不能很好地协调,就难以达到正确的表达效果,甚至无法被读者所接受。

3.文化背景对术语理解的影响。

某些术语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被正确地理解,比如某些与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的术语。

如果翻译人员不能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定的背景,就会导致术语理解的偏差或误解。

二、解决文化差异的方法为了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翻译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了解论文所在的文化背景。

翻译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了解论文所在的文化背景,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这可以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和脉络。

2.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原文中相关的知识点和术语,翻译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知识点。

3.与原作者进行沟通。

如果翻译人员对某些地方有疑问,可以积极与原作者进行沟通,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纠正偏差,还能同时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论文的主旨和诉求。

4.进行多次审校和修订。

高中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处理

高中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处理

高中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处理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翻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处理的问题。

首先,文化差异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社会习俗都会影响到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进行高中英语翻译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

例如,英语中的一些习语、成语和俚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使用方式。

这就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素养,能够准确地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便进行恰当的翻译处理。

其次,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涉及到价值观和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于某些概念和价值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例如,英语中的“freedom”一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和重要性。

在一些西方国家,自由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观和权利,而在一些东方国家,社会稳定和集体利益可能更受重视。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需求,合理地选择和调整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传达源语言的意思,并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价值观。

此外,语言的语法和结构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不同。

英语和中文在语法和句法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高中英语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

例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中文中往往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

又如,在中文中,修饰词往往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而在英语中则相反。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最后,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涉及到习俗和礼仪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社交、礼仪和风俗习惯上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高中英语翻译时,译者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礼仪规范,以避免因为翻译不当而引起误解或冒犯。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摘要]英汉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隐含着深层语言文化差异。

为了忠实原文顺应译语及读者,英汉翻译必须既要注意语言文化因素差异,又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英汉差异;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引言不同的民族操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的文化。

翻译,作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信息转换过程和交际活动,其首要任务是语言形式转换和语义的传达,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语言的转换,必然涉及到它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的传递和表达。

为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因素的差异。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折射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体上说,东方人,尤其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

著名学者Satoshi Ishii曾把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

作者〔讲话人〕直接传达信息,读者〔听话人〕理解领会其意,犹如过桥一样。

相反,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垫脚石式”。

作者〔讲话人〕采取迂回隐含的方式,如水中投石垫脚,读者〔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才能悟出其意。

故此,Ishii认为两种思维模式反映两种不同的文化,英美等国是“低语境”〔low context〕国家,一切都要靠用语言讲清,而中国、日本等国则是“高语境”〔high context〕国家,语境隐含语意,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胡文仲,1999:80-81)东方人,尤其中国人的综合思维模式源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由天、地、人构成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交织成这一整体的三种基本关系,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道学说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影响至深。

中国人已习惯于在整体中寻求天与人、阴与阳、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自行调节而到达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范文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范文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及其策略》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语言交流的桥梁——翻译,特别是口译,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英汉习语口译作为语言交流的特殊形式,因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

文化差异是影响英汉习语口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关系到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背景、价值观、习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口译的影响1. 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英汉习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一习语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在口译过程中,如果译员不了解或误解了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可能导致翻译失误,使听者产生困惑。

2. 价值观差异引起的翻译难度中西方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这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习语所蕴含的价值观成为一大挑战。

3. 习俗习惯差异导致的翻译失真习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习俗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在习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果不了解这些习俗习惯,就可能导致翻译失真。

三、应对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口译策略1. 提高跨文化意识译员应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文化背景、价值观、习俗习惯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口译过程中准确理解习语的含义和用法。

2. 积累习语知识译员应积累丰富的习语知识,包括习语的来源、含义、用法等。

同时,还要了解习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和延伸意义。

3. 采用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在口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那些文化内涵较为明显的习语,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将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达出来;对于那些文化内涵较为简单、直接对应的习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

4. 灵活运用解释和补充说明在口译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直接翻译的习语,可以灵活运用解释和补充说明的方法,将习语所表达的意思解释清楚。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篇1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2012年02月13日09时09分,《英语学习:英语论文:简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1]》由出国英语编辑整理。

2、译法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英语文化中去。

如:“功夫”kong fu、“乌龙茶”oolong等。

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3、结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翻译离不开文化,没有基于文化的翻译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

本文只列举了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文化意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摘要】这篇文章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在词汇差异方面,中英语言有许多不同的词汇,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特点。

在语法结构差异方面,中文注重语序和修饰词的使用,而英文则更注重时态和副词的运用。

在语音语调差异方面,中文的四声调和英文的重音规律不同,造成了语音上的明显区别。

在社交交际文化差异方面,中英文化的礼节、谦虚以及直接与含蓄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文字表达方式差异方面,中文注重修辞和意境的表达,英文则更加直接和逻辑。

中英语言文化在词汇、语法、语音、社交交际及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词汇差异、语法结构差异、语音语调差异、社交交际文化差异、文字表达方式差异、总结。

1. 引言1.1 概述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是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体系之间的比较和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虽然都属于世界主要语言文化体系中的一员,但在词汇、语法、语音、语调、社交交际文化和文字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词汇方面,中英语言的词汇量和词汇系统有着很大区别。

中文词汇的特点是字形意义丰富,一个字可以包含多个意思;而英文词汇则更注重构词和词根词缀的组合,形成独立的单词。

这种词汇差异导致了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上的不同。

在语法结构方面,中英语言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文语法较为简单灵活,弹性较大,常常通过词序或修辞手法来表达语义;而英文语法结构则更加严谨,注重主谓宾和时态的搭配。

这种语法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了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传达。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上,更体现在整个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中。

通过深入比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交际中更加得心应手。

2. 正文2.1 词汇差异中英文语言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词汇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

中英文词汇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数量:中文词汇量庞大,据统计约有50万至80万个词汇,而英文词汇量则较少,大约在25万个左右。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一、前言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国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 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国,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 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

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真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恶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

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 rig 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 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文学作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然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妥善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成为了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化差异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习俗等,这些因素都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可能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

同样,西方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对于不熟悉基督教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存在差异。

一些词汇在源语文化中可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但在目标语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

以“龙”为例,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是一种备受尊崇的神话形象。

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被视为邪恶和恐怖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与“龙”相关的词汇时,不能简单地直译为“dragon”,而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以避免文化误解。

在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时,异化和归化是两种常见的翻译策略。

异化策略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特色,尽量向读者传达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

例如,将“功夫”音译为“kung fu”,“风水”音译为“feng shui”,让目标语读者直接接触和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词汇。

归化策略则更注重使译文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表达习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将“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翻译为“一贫如洗”,用目标语中熟悉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的意思。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

对于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不易为目标语读者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辅以适当的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基于刘重德的翻译理论浅谈英汉翻译实践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基于刘重德的翻译理论浅谈英汉翻译实践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基于刘重德的翻译理论浅谈英汉翻译实践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摘要:翻译不仅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的过程,还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

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

本文旨在基于刘重德先生的翻译思想,结合翻译的方法,浅谈英汉翻译实践中的文化差异,帮助研究翻译以及翻译爱好者提高他们的翻译理论知识水平。

关键词:翻译理论;英汉翻译;文化差异;一、翻译三原则刘重德先生重新研究了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和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即:(1)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2)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当与原作保持一致;(3)译作应当和原作一样流畅。

刘重德先生结合两位翻译巨匠的原则后,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三个原则,即“信、达、切”。

刘重德先生认为,做翻译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需要译者通读原作的全篇或原作者的全部作品,认真领会原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容,不仅要明白原作的主要思想,还要理清字里行间深刻的表达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

第二步,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尽相同,在行文措辞方面,要根据两国文化实际情况酌情翻译。

第三步,还必须掌握作者在原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写作风格,只有这样,翻译时斟词酌句,才能有所依据。

词句的选择和描述,都要以能相对圆满地再现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和原作风格为标准。

同是一句话,根据人物身份和作者行文风格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译法。

”综上,所谓的信,就是要保全原文意义,强调内容忠实于原作,例如汉语中他的父亲是位农民,英译为peasant就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farmer就比较合适;达,就是要使译文通顺易懂,这一观点与鲁迅先生“宁信勿顺”提出的“达”不同,鲁迅先生过分强调信,忽略了通顺,因而鲁迅的译作令人难以理解;切,就是要切合原文风格。

二、直译与意译观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标准下来衡量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我们又是在什么原则的指导下翻译一部作品呢?古来,翻译理论大家们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争论了长达数年,但是随着岁月的前行,并没有哪一方占据主流地位或者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翻译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语言是文化的综合部分,所以自然有许多种不同文化,翻译过程中,文化通常是翻译程序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翻译的基础,它能够改善文化体制,翻译必须受到语言的限制,翻译的综合反映就是语言的精髓,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文化背景才能足够地理解本文,他们拥有交叉文化的意识是必要的,他们必须从语言的要素去彻底把握翻译的结构以及它的理论基础,它是文化的一个部分,翻译者不得不用细微的方法,AbstractLanguage is an integrated part of culture. As is known, there are lots of languages in the world. So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elements usually pose a problem for translators. It is indispensab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ural elemen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language within a culture,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n language are so pervasive that scarcely any text can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To sum up, languages do not operate in isolation but within and as part of cultures; culture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various ways and there is by no means a one-to-one relation of exact lexical equivalence between their languages in most cases. Translators have to transmit special cultural qualitie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through amulti-pronged approach.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possess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Key words: translation, language, culture, cultural elements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综合部分。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所以自然有许多种不同文化。

翻译过程中,文化通常是翻译程序的一个重要要素。

它是翻译的基础,它能够改善文化体制,它从各个方面反映当今的社会现象。

因此,翻译必须受到语言的限制,翻译的综合反映就是语言的精髓。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文化背景才能足够地理解本文。

从这个透视中,他们拥有交叉文化的意识是必要的,他们必须从语言的要素去彻底把握翻译的结构以及它的理论基础。

总之,语言不能孤立存在,它是文化的一个部分。

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语言是均等的,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所以,翻译者不得不用细微的方法,把一种语言转化为专门的文化质数。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文化要素ContentsAbstract (i)Contents (iii)Introduction (1)1. Language and Culture (1)1.1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1)1.2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2)2.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4)2.1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for translation (5)2.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rans lation (6)3. Cultural Elements (7)3.1 Social element (7)3.2 The religious and ideological elements (8)3.3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10)Conclusion (11)Bibliography (12)Acknowledgements………………………………………IntroductionTranslation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nations since antiquity. As is known,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languages in the world and nobody can know all of them. Thus translators are required to function as intermediaries in cross -national and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Translation is an art, a bilingual art. Like painting, translation enables us to reproduce the fine thought of somebody, not in colors, but in words of a different language. It is indispensab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ural elemen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Just as Eugene A. Nida says, the role of language within a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n language are so pervasive that scarcely any text can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is supposed to interpret the close relations among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as well as explain some aspects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1. Language and Culture1.1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worthwhile to start by giving the definitions of them. Many linguists have agreed to accept the view that language is, in essence, a system of symbols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Ji Xianlin, a famous Chinese scholar, there exist more than 500 definitions about culture, from which we can know that culture is not easy to define. The classic definition of it is provided by the 19th-century English anthropologist Edward Burnett Tylor: 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Eugene A. Nida defines it in a simplistic manner as the totality of the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 In a broad sense, it usually refers to the totality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1.2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in that they are mutually necessary: language can exist and develop only in a social setting while culture may be maintained and conveyed only through language; in a sense, language is part of and medium of culture. Particular structures of language may reflect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way people think. Different people think differently because their language offers them different waysof expressing the world around them.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ces in culture may mean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It is advisable to be aware that words have meanings only in terms of corresponding culture. When a culture experiences radical changes the vocabulary also undergoes relevant alterations. To some extent culture influences what people think and express. Moreover, it makes constant use of language to perform its crucial functions such as emotive and aesthetic ones.Claire Kramsch, professor of German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thinks that language is the principal means whereby we conduct our social lives; when it is used in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it is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 To his mind, language expresses, embodies and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 Particular meanings are adopted by a social group and imposed in turn on its members. For instance, a bouquet of roses is accepted as expressing love and chrysanthemums are reserved for the dead in many countries. It would be controversial for individuals to express their own particular love or mourning without resorting to the symb ols the society generally recogniz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is proper to say that social conventions and norms of social appropriateness are the product of societies of language users. People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a social group acquire common w ays of viewing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same group ,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way they use language -what they choose to say or not to say a nd how they say it. If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do 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 it is not because their languages can not be mutually translated, but because they don’t share the same way of viewing and interpreting events and they don’t agree on the meaning behind the words.Culture is heterogeneous, not homogeneous. Members of the same social group hav e different biographies and life experiences so that they may differ in age, gender, ethnici ty, opinions, etc. In addition, cul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s we can see from the difficul ty many contemporary readers have with ancient poetry. Language is intimately linked no t only to the culture that is and the culture that was, but also the culture of imagination tha t governs people’s decisions and actions.2.Translation and CultureI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translation is defined as the act or process of rendering what is expressed in one language or set of symbols by means of another language or se t of symbols. Involving the transposition of thoughts expressed by one social group into the appropriate expression of another group, it entails a process of cultural de -coding, re -coding and en -coding. Peter Newmark holds that frequently where there is cultural focus there is a translation problem due to the cultural “gap” or “distance” between the s 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The process of transmitting cultural elements is a complicated and vital task. Since cultural meanings are intricately woven into the texture of language it is imperative for translators to possess cros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aught betwee n the need to capture the local color and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audience outside the cu ltural situation, translators have to be aware of two cultures.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tran slating is to initiate the target -language audience into the sensibilities of the source -lang uage culture.2.1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for translationChristiane Nord explains in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2001) that translators interpret source -culture phenomenon in the light of their own culture -specific knowledge of that culture,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is from or into the translator’s native language and culture. To her mind, in the case of a 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 is a real receiver of the source text who then proceeds to inform another audience, located in a situation under target -culture conditions, about the offer of information made by the source text. The translator offers this new audience a target text whose composition is, of course, guided by the translator’s assumptions about their needs, expectation, previous knowledge and so on. These assumptions will obviously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made by the original author, because source -text addressees and target -text addressees belo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anguage communities. This means the translator cannot offer the same amount and kind of information as the source -text producer. What the translator does is offer another kind of information in another form.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 since words have meanings just in terms of corresponding culture. Only by being in the countries where a foreign language is spoken can one acquire the necessary sensitivity to special meanings of words and phrases. For example, in some parts of Latin America the Spanish word “huahua”means “baby”, and in others “bus”. People become so accustomed to their own ways of doing things that they cannot conceive of other people accomplishing the same purposes by quite different actions. Many people knock on doorsto make their presence known, but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may call the names of the occupants or they may cough or clap their hands.2.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ranslationHowever, as cultures are increasingly brought into greater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multiculturalism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ranslators are not just dealing with words written in a certain time, space and social situation; rather, it is the “cultural”aspect of the text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Multiculturalism, which is a present -day phenomenon, plays a role here, because it has had an impact on almost all peoples worldwide as well as 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merging from the current new world order. Furthermore, as a result of rapidly growing technology, nations and their cultures have started a merging process. Barriers are disappearing and distinctions are being lost. The sharp outlines that were once distinctive now fade and become blurred.3. Cultural ElementsTranslators are faced with an alien culture that requires its message to be conveyed in a proper way. Cultural words, proverb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whose origin and use are uniquely bound to the culture concerned, are hard to deal with. Successful translation will depen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they are working with. Culture is a complex collection of experiences that are correlated with history, society, religion, tradition, custom, geographical elements and so on. People from one culture may or may not understand those from another. Here translators are expected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them.3.1 Social elementsEvery nation has its own history and it in turn exerts influence on its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language and culture have been experiencing a process of absorbing the fine and discarding the obsolete, resulting in the enrichment of them. Some historic events and persons as well as typical characters and stories of epoch -making classics are granted special meanings and added to the vocabulary of language or the context of culture. The Bible, Shakespeare’s plays, Greek and Roman legends are extremely influential in the western culture. In China, Dou’e, created by the noted ancient playwright Guan Hanqing, is usually used to represent those wronged. People of a different culture may be unable to understand and wonder who she is. In this case translators have to explain in the notes, making it understandable. As a matter of fact, due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translators some historical or cultural terms of one culture havebeen borrowed by language of a different culture. For example, Napoleon’s defeat in the Battle of Waterloo is often employed by many Chinese people to symbolize failure; the story of Romeo and Juliet described by Shakespeare are known around the world as love tragedy.Social elements play a part i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Chinese people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family relationship.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words for different family members and relatives in Chinese while in English there exist much fewer ones. And in the Indian culture people show respect to their elders by addressing them in plural. Translating names is worth careful consideration too. A name is a linguistic cultural element and an author usually uses it for its associative value. If a single object’s, a person’s, or a place’s name already has an accepted translation it should be adhered to.3.2 The religious and ideological elementsBesid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ligion and ideology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culture of a nation. Religion is a worldwide phenomenon that has played a part in all human culture.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it mus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ts distinctive qualities and patterns as a form of human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religions across human cultures. Religious elements, myths, legends and the like are major components of any culture. They present major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a text. This sensitive issue demands translators’full attention. Needless to say, most western people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while Chinese people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Buddhism, Taoism and Confucius thought.In addition, custom, tradition, beliefs and feelings differ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This can be demonstrated by greetings between people. English people usually greet each other by saying “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andso forth while Chinese people using “where are you going”, and so on. In a Christian marriage the exchange of kisses is part of the ceremony but in an Indian context “have you had dinner”this would be totally inappropriate. What is considered a good omen, whether an event, an animal or a bird, may not symbolize the same thing in another. Chinese people take dragons for the great while in the west they stand for the evil. Dogs are favorite pets of American people and expressions concerned are generally complimentary. By contrast, in China dog -related expressions are always derogatory. The white color may represent purity and black evil in one culture, but it may not be the same in another.Moreover, food and clothing also count in the culture of a nation. Regarding food habits, the very flavor behind a food or its significance is untranslatable to an audience who has never heard of or tasted it. For instance, certain foods are prepared only during certain festivals and such foods remind people of the season or some religious story. But this is not experienced by an audience of a different culture. Peopl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always eat Jiaozi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Dress code or ornaments used and the symbolism behind them also pose a problem for a translator. In India some of the ornaments are meant for a woman whose husband is alive and a widow has certain restrictions. This idea of widowhood is non -existent in other countries.3.3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Lastly,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re also part of culture. For instance, snow is a part of the Eskimos’life. There are over twenty words to identify different kinds of snow in their language. China is situated to the west of the Pacific Ocean while Europe is located to the e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 so Chinese people use east wind whereas English people employ west wind to symbolize the coming of spring. The great British poet Shelley wrote Ode to the West Wind to express his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In the poem is now well known worldwide.ConclusionTo sum up, languages do not operate in isolation but within and as part of cultures; culture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various ways and there is by no means a one -to -one relation of exact lexical equivalence between their languages in most cases. Translators have to transmit special cultural qualitie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through a multi -pronged approach.Translation on the whole is an art, not a science. Guidance can be given and general principles can be taught, but after that it must be left to the individual’s own feeling for the two languages concerned. He may bring to his fellow countrymen a true and clear pictur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keeping strictly to the original; or he may treat the foreign work as a writer treats his material, altering it and bring it closer to his fellow countrymen, who can then accept it as if it were an original one.Most translations are intended to serve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original, making it available to people who cannot read the language in which it is written. This imposes a heavy responsibility on translators. They must acquire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in order to perform tasks satisfactorily. Thorough knowled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t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s not sufficient to make one competent as a translator. One should befamiliar with one’s own culture and be consciou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before attempting to build any bridge between them. General erudition and intimate familiarity with both cultures of the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are essential.Bibliography[1]Karamanian, A.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M]. Poughkeepsie: Translation Journal, 2002,(1) .[2]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3]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4]Nida, 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5]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6]Thriveni, C. Cultur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the India Perspective[M]. Poughkeepsie: Translation Journal,200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