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血胰岛素水平测定对评价胰岛细胞功能 有重要意义
C-肽和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细胞生 成及释放,由于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 响,故能较准确反应B细胞功能
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 血浆胰岛素浓度测定 • 血C肽测定 • 胰岛素释放试验 • C肽释放试验
正常人: 空腹基础胰岛素水平为:5~20mU/L; 基础C-肽水平为:0.4nmol/L;
(二)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常以尿蛋白为标志,通过尿常规检查或 尿微量白蛋白、B2微球蛋白检查而发现
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的 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分五期 1期:糖尿病早期,肾脏体积增大 2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3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4期:临床肾病,24小时尿蛋白>0.5g 5期:尿毒症
免疫介导糖尿病 (1A型- LADA)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本型是由于胰腺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 自身免疫反应损伤而引起
自身免疫反应标志有: •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
约85~90%的病例有一种或几种自身抗体阳 性
二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足,表 现为足部溃疡、大疱、坏疽、疼痛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间歇性跛行: 患者表现为行 走一定距离, 即出现小腿、 足部、大腿后 侧、外侧及前 侧疼痛、发 沉、乏力。当 停止行走、蹲 或坐下休息, 症状即刻减轻 或消失。若继 续行走将再次 出现上述症状
四肢大血管病变是成人截肢的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 生活方式改变
(3). 体力活动减少
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上班路上缺乏体力 活动,上班期间有自动化设施,业余时间 看电视,家务劳动半自动化
(4). 应激状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承受的应激机会增 多,易使人情绪紧张波动,造成心理压力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β细胞功能减退是血糖异常的关键
β-细胞量
150 100 50
OGTT—糖尿病诊断金标准!
4.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目前主要测定HbA1c,因红细胞在血环中 的寿命约为120天,故HBA1c可反映当前 1~3个月(2个月)血糖总体水平
正常:3~6%,不同实验室有异 一般认为: <7%为控制良好,
7 ~8.0%为一般 >8%为控制不良 该项检查为糖尿病近期病情控制好坏 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指标
胰岛素释放试验: 口服100克葡萄糖,于0分.30分.60分.120分. 和180分钟采血测胰岛素
正常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0mU/L; 口服葡萄糖刺激后应增加5~20倍,高峰在 30~60分钟, C-肽水平升高5~6倍
ADA 2011 GDM诊断标准
• FBG ≥5.1mmol∕L • 1hPBG ≥10.0mmol∕L • 2hPBG ≥8.5mmol/L
以上为75克葡萄糖口服耐量(OGTT)标准 三个诊断节点中,任一点异常即可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对孕产妇的影响
• GDM孕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为正常孕妇的3-5 倍;
多尿 多饮 多食 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2型糖尿病的特点
2型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一)诱因 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饮
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
在胰岛素极度缺乏时和机体能量不足 的条件下,脂肪大量动员分解,产生大 量酮体,若超过机体对酮体的氧化能力 时,形成酮症,进一步发展为酮症酸中 毒
30%
50-100%
50%
2型糖尿病
50%
70-150% 40%
IGT
70%
150%
10%
糖代谢受损
100%
100%
正常血糖代谢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IGT
显性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肝糖生成
内源性胰岛素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内源性胰岛素
4 —7 年
“诊断糖尿 病”
微血管
临床表现
糖尿病典型表现 “三多一少”
联合国关于糖尿病
• 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12月20日通过决议, 将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作为联合国糖尿 病关怀日
• 历史上第一次各成员国政府共同认识到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构成对全人类的威胁
中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流行的中心”
2010-3月IDF主席举行媒体发布会,通告了中国成人糖
尿病流行病学情况,宣布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 9240万,1.482亿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已超过印
➢ 多发神经根病变
– 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L2-4)高腰段神经根病变引起系列症状
➢ 自主神经病变
– (DA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系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DPN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主要为代谢紊乱所导致的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
缺氧、神经生长因子(NGF)缺乏等 ➢ 自身免疫因素、维生素缺乏、遗传和环境因素等
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 而是遗传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
临床上称之为易感性
2、环境因素
(1)肥胖
肥胖常常是糖尿病的早期状态,是重要的 诱发因素,特别是中心型肥胖,是决定糖尿 病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
(2)饮食
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 入的增加、营养过剩,成为糖尿病的发生因 素
实验室检测内容
1 反映血糖水平的检查 2 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3 并发症检查 4 病因学分类的检查
反映血糖水平的检查
• 血糖测定 • 尿糖测定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果糖胺(FA)
1. 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线索,也是 判定糖尿病疗效的参考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糖应阴性,但阴性不能 排除糖尿病,阳性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如胰腺炎等引起的高血糖状态
4. 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甲亢等,
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四 妊娠期糖尿病(GDM)
妊娠时发现葡萄糖耐量减低或明确的糖 尿病,均可诊断为GDM。 在妊娠结束后6周按血糖水平再评估 • 糖尿病 • 空腹血糖过高(IFG) • 糖耐量减低(IGT) • 正常血糖
度,成为世界糖尿病流行病的中心”
(million)
100
92.4
80
60
50.8
40
20
0 中国
印度
Jean Claude
Mbanya 教授,IDF主席
糖尿病分类 根据1997年ADA建议,分为4个类型:
一 1型糖尿病
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 年龄主要是幼年及青少年,较瘦小 患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 多.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本型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 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三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B细胞功能中的单基因缺陷,有代表性的是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受体缺陷有关
我国1997年糖尿病患者超4000万. 2010 年3月达9240万,尚有1.48亿处于糖尿病前 期,防控形势严峻。卫生部1995年制定了 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指导防治工作 。
全球糖尿病人已超过3.6亿 糖尿病 印度 中国 美国 发病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50 岁以上的人群几乎2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2010年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控制糖尿病 刻不容缓 应对糖尿病 即刻行动
对胎儿的影响 • 早孕期血糖增高易致畸,巨大儿发生率可
达25%-40%,早产、新生儿窒息增多。 • 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
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 症、红细胞增多症发生风险。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发生应具备: 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 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
微血管瘤
单纯型 I期
单纯型 Ⅱ期
出血增多 黄白色
硬性渗出
单纯型 Ⅲ期
黄白色 棉絮样 软性渗出
增殖型 Ⅳ、Ⅴ期
新生血管 玻璃体出血 纤維增殖 黃斑水肿
增殖型 Ⅳ、Ⅴ、Ⅵ期
新生血管 纤维增殖 視网膜脫离
3、糖尿病性心肌病 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引起糖尿
病心肌病 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 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增加,为非糖尿病孕妇的20 倍;
• 泌尿系感染可高达7.0%~18.2%; • 自然流产、酮症酸中毒、早产的机会明显增多。 • GDM于妊娠早期及妊娠期空腹血糖明显升高者,
在妊娠期发生高血压及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可 能性明显增高。产后20年2型糖尿病高达40%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内科学 (Internal medicine)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 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原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
不足 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本身存在作用缺陷
流行病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7年全球糖 尿病患者超1.5亿,到2025年将增一倍。实 际上患病率增速远超预估,2010年达2.85 亿,2011年达3.66亿。
只查空腹血糖易漏诊!
3.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血糖升高,未达标时做OGTT
作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现主张自然餐 75克葡萄糖纯粉溶于300毫升中,5分钟
内饮完,从喝第一口糖水时记时 服完后1/2h、1h、2h、3h测血糖
馒头餐试验:
100克面粉制作的馒头相当于75克葡 萄糖.不习惯吃馒头的,等量的米饭也可 以
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引起胰岛B细胞损伤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 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 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糖尿病
二、2型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无家族 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后者的3~40倍
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或双亲皆有糖尿病的 患者,均有很大遗传倾向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人,大部分合并程
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最后引起失明 眼底病变往往和糖尿病肾病并存
视网膜病变按眼底改变分六期:
1期:微血管瘤,出血 2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 3期:出现棉絮壮软性渗出 4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5期:机化物增生 6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IGT
肥胖 阶段
代偿 成功 不发生T2DM
β-细胞凋亡增加
发生 T2DM
10 20 30 40 50 60 70年
3.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是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缺陷,
在保持血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2型糖尿病的发展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 大血管疾病
也可能有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
节段性脱髓鞘
常见的病理改变 是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
轴突变性
植物神经病变 如腹泻或便秘、 心动过缓或过速;出汗异常,多汗 或少汗;尿潴留、尿失禁、阳萎
(四)糖尿病足 因末梢神经病变、足部供血不足 和细菌感染 引起 表现为足部疼痛、潰痒、水疱、肢端坏疽, 统称糖尿病足
(二)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在病情严重时有多尿、多饮和
乏力 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烦
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二、慢性并发症
(一)大血管病变: 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
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高血糖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
冠 心 病
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均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三)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常表现为末梢神经炎,造成感觉异常, 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灼热、刺 痛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型
➢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 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类型
➢ 局灶性单神经病变
– 或称为单神经病变,可累及单颅神经和脊神经
➢ 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
– 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称为多灶性单神经病变
某些人可呈生理性尿糖阳性,如 一些 老年人、妊娠状态等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UAG>20ug/分为异常; UAG20~200ug/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UAG>200 ug/分为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2. 血糖测定: 可取静脉血浆或毛细血管全血或静脉全
血来检查 FPG 3.9~6.0mmol/L 应早晨8点前抽血检测 2hPG 当日应和平常一样进食和用药 随机血糖 一天中任合时间均可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