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知识培训(wo)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 PPT课件
![基础护理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a8de991a37f111f1855be0.png)
第四章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舒适涉及 四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不舒适的原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方面、环境 方面。 卧位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分为主动、被动、被迫三种卧位。基本要求:关节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每两小时更换 一次卧位。常用的卧位:##仰卧位一、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①全麻未清醒或昏迷病人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 穿刺后的病人。要求: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枕头横放于床头。二、 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要求:病人头胸部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约20°~30°。三、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①腹部检查的病人,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②病人导尿时,可以暴露操作部位。要求:病人仰卧, 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侧卧位 适用范围:①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等②臀部肌内注射③预防压疮 要求: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 曲。###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②心肺疾病引 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长期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腹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腔内脏器对心肺 压力也减轻,肺活量增加;另一方面,半坐卧位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 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③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 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伤口愈合。④腹部手术后病人⑤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使其逐渐 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过渡。 要求:①摇床: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 架,以防病人下滑。②靠背架: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褥下放以靠背架,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 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端坐位 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 人 要求:扶病人坐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病人可扶桌休息。###俯卧位 适用 范围:①腰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②脊椎手术后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③胃肠 胀气所致腹痛 要求:病人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 侧 ###头低足高位 …###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截石位…见书48页…… 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1、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2、缓解或解除疼痛第一阶段 非阿片类药物 第二阶段 弱阿 片类药物 第三阶段 强阿片类药物3、心理护理4、促进舒适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害、心理性损伤、医源性损害。 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使用约束带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其他见书62页……
《护理学基础》课件——卧位与舒适安全
![《护理学基础》课件——卧位与舒适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639e1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6.png)
应用:放衬垫→固定→观察
(3)膝部约束带
(固定膝部,限制下肢活动)
大单法 约束带法
(4)尼龙搭扣约束带
感谢聆听 感谢大家的聆听!
⒈护士准备 ⒉用物准备 ⒊环境准备
(一)协助患者 翻身侧卧
(二)协助患者 移向床头
⒈患者 ⒉护士 ⒊卧位
核对解释 翻身准备 病人取位
实施
调整卧位 观察记录
四、更换卧位的方法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尊称患者并解释,取得合作
固定床轮,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患者) 两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按侧卧位要求,扩大支撑面,确保安全、舒适
一、卧位的性质
(二)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稳定、患者舒适、轻松 ➢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难以平衡,患者肌肉紧张易疲劳、
不舒适
一、卧位的性质
(二)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稳定、患者舒适、轻松 ➢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难以平衡,患者肌肉紧张易疲劳、
• 三、常用卧位
2、侧卧位
• 三、常用卧位
临床应用
臀部肌肉注射时 与仰卧交替,可预防压疮 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
3、俯卧位
• 适用范围: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 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 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
三、常用卧位
4、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腹部手术后病人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3)膝部约束带
(固定膝部,限制下肢活动)
大单法 约束带法
(4)尼龙搭扣约束带
感谢聆听 感谢大家的聆听!
⒈护士准备 ⒉用物准备 ⒊环境准备
(一)协助患者 翻身侧卧
(二)协助患者 移向床头
⒈患者 ⒉护士 ⒊卧位
核对解释 翻身准备 病人取位
实施
调整卧位 观察记录
四、更换卧位的方法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尊称患者并解释,取得合作
固定床轮,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患者) 两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按侧卧位要求,扩大支撑面,确保安全、舒适
一、卧位的性质
(二)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稳定、患者舒适、轻松 ➢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难以平衡,患者肌肉紧张易疲劳、
不舒适
一、卧位的性质
(二)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稳定、患者舒适、轻松 ➢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难以平衡,患者肌肉紧张易疲劳、
• 三、常用卧位
2、侧卧位
• 三、常用卧位
临床应用
臀部肌肉注射时 与仰卧交替,可预防压疮 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
3、俯卧位
• 适用范围: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 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 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
三、常用卧位
4、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腹部手术后病人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基础护理学PPT课件
![基础护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8fa4ed1a37f111f0855b3d.png)
温仍正常改为每天测量2次
- 手术患者,术前1天8pm测量体温,术后每天测量4次,
连续测量3天,体温恢复正常改为每天测量2次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3-3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三、脉搏的测量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变化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3-14
强弱异常
交替脉(alternating pulses)
- 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
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
- 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 -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3-15
脉率
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频率) 正常情况
- 60~100 次/分 - 脉率和心率一致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3-8
脉率
影响脉率的因素
-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到老年时轻 度增加
- 性别:女性稍快于男性 - 体型:身材细高者比矮胖者脉率慢 - 活动、情绪 - 饮食、药物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 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 口呼吸者禁忌口温测量
- 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 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腋温测量
- 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死者禁忌肛温测量
- 婴幼儿、危重患者、躁动患者,应设专人守护,防止 意外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3-2
三、体温的测量
3-9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脉搏的评估
- 脉率异常 - 节律异常 - 强弱异常 - 动脉壁异常
护理知识培训 PPT课件
![护理知识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0a5a4df01dc281e53af0f5.png)
6.处理:根据差错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
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经济处罚、质控减 分、停职反省、待岗等处理。
7.严禁隐瞒:发生差错的单位或个人,如
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 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8.护理部应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
措施。
9.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
3. 手术部位确认:术前病房护士在病房与 病人或家属主动沟通,双向确认手术部 位或核对手术标志。 4. 手术交接内容核对:患者住院号、姓名、 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病历、 影象资料、特殊物品、术中特殊用药等。
二、患者术前确认(手术室 )
1. 术前随访,手术室护士术前与病人或家属 主动沟通,双向确认手术部位或核对手术 标志。 2. 手术患者身份确认:至少采用二种患者识 别方法(病历卡/手腕带与病人双向核对等) 来确认病人身份,不能仅使用病房号或床 号来识别和确认病人。
(续)医嘱查对制度
4. 当天医嘱当天核对,每周总对一次,护士长 每周参加总对医嘱,重整医嘱后,须双人核对 并签名。 5. 日班核对医嘱后,再开出的医嘱由中班核对 (包括手术病人),中班医嘱由夜班核对, 并签名。 6. 本病区内当班护士仅为一人时,执行医嘱前 必须请本病区值班医生核对后方能执行,并 记录执行时间,签全名。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 安全措施。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 指导。 正确实施基础护理:整理床单位每日 1次。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为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各科室应建 立严格的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建立差 错、事故登记本。 1.保护患者:发生差错后,要立即通知医 师,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尽可能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 2.逐级上报:在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 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夜间通 知护士长。
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经济处罚、质控减 分、停职反省、待岗等处理。
7.严禁隐瞒:发生差错的单位或个人,如
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 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8.护理部应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
措施。
9.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
3. 手术部位确认:术前病房护士在病房与 病人或家属主动沟通,双向确认手术部 位或核对手术标志。 4. 手术交接内容核对:患者住院号、姓名、 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病历、 影象资料、特殊物品、术中特殊用药等。
二、患者术前确认(手术室 )
1. 术前随访,手术室护士术前与病人或家属 主动沟通,双向确认手术部位或核对手术 标志。 2. 手术患者身份确认:至少采用二种患者识 别方法(病历卡/手腕带与病人双向核对等) 来确认病人身份,不能仅使用病房号或床 号来识别和确认病人。
(续)医嘱查对制度
4. 当天医嘱当天核对,每周总对一次,护士长 每周参加总对医嘱,重整医嘱后,须双人核对 并签名。 5. 日班核对医嘱后,再开出的医嘱由中班核对 (包括手术病人),中班医嘱由夜班核对, 并签名。 6. 本病区内当班护士仅为一人时,执行医嘱前 必须请本病区值班医生核对后方能执行,并 记录执行时间,签全名。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 安全措施。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 指导。 正确实施基础护理:整理床单位每日 1次。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为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各科室应建 立严格的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建立差 错、事故登记本。 1.保护患者:发生差错后,要立即通知医 师,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尽可能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 2.逐级上报:在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 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夜间通 知护士长。
基础护理学ppt课件
![基础护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4d0a0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e.png)
静脉输液比赛
获奖同学
以赛促学
xxx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技能大赛获奖一览表
指导教师
获奖同学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利用微信、QQ、手机APP等软件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对象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
个性特点
思维活跃 喜欢新鲜事物 ;90后,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
知识基础
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
不足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护理专业必修 专业核心课程 临床护理课程
课程地位
基础课与临床 课连接的桥梁, 为其他临床护理 专业课奠定基础
课程作用
学习临床护理 知识和技能 为后续专科 护理学奠定基础
课程安排
护理专业 第二学期 135学时
定位依据
…………
门诊
…………
病房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护理人员
…………
社区
…………
教学做一体化
教师示教学生观看
改革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改革
教师总结
改革
教、辅、督 学、做、练
教、学、做 一体化
站点式考核
以赛促学
学年
20xx年5月 20xx年4月 20xx年10月 20xx年10月
心肺复苏操作比赛
比赛项目
静脉输液、鼻饲、心肺复苏、口腔护理 心肺复苏,头部包扎,静脉输液,吸痰术、鼻饲
静脉输液、鼻饲、心肺复苏、口腔护理 静脉输液、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常用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规范地进行基 础护理技术操作。能正确执行医嘱、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等。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教材选取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 ▲ 规划教材
护理学基础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59b383581b6bd97e19ea3b.png)
半开放式输液法 全路密闭式输液法
❖评估
+
(1)身体状况 年龄、病情、
出入液量、心肺功能。
(2)输液部位皮肤和静脉血管 的状况。
(3)病人及家属对输液的认识、 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计划
用物
环境 病人
备齐用物 检查 药物、无菌物品
安静 清洁
查对、解释、问二便
实施
在治疗室
3床王芳 5%葡萄糖 500ml + VitC 1.0 VD 1/日
静脉留置针的种类
我国医院大多选用美国B-D公 司生产的封闭式套管针和头皮 式套管针。 该套管针对人体的亲和性好, 导管光滑,不易打折尖端不易 劈叉。
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
肝素锁
封闭式留置针的优点
安全 减轻痛苦 保护血管 感觉舒适有利于患者活动及搬运,减少 输液渗漏。 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留置针使用的范围
对血管、神经及组织会有某种程度的伤害。
一、原 理
❖ 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 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 直接输入静脉内。
二、溶液分类
晶体液
胶体液 静脉高营养液
(一)晶体溶液
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1、G-S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 3、碱性溶液 4、高渗溶液
(二)胶体溶液
常用的胶体溶液有: 1、右旋糖酐 2、代血浆 3、血液制品
RELATIVE ENGLISH action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circulatory overload reaction
静脉炎
phlebitis
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
air embolism
Intravenous Infusion , Intravenous Drip, VD
《护理学基础》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6ee06f5335a8103d2203f.png)
➢一般护理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手术护理记录
.
16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排列在住院病例的首页,记录的内容包
括体温、脉搏的曲线,以及呼吸、血压、
出入量、特殊治疗、手术、转科或死亡
等资料
.
17
一、体 温 单
基本要求
☻体温单为表格式,以护士填写为主。
☻一般以七天为一页,用于绘制患者的T、P、 R、的曲线,记录入院、出院、死亡等时间, 并记录患者的其他情况如大便次数、出入 液量、药物皮试结果、血压等。
.
8
二、记录的要求
病案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 应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尽量避免重复, 并由相应的护理人员签名。
• 眉栏、页码要完整,记录者签全名。
• 实习及试用期护理人员书写的各项记录,上级 医护人员(取得护士资格)应审阅修改(72小 时内完成),并用红色墨水笔以分子形式签名, 注明日期。
• 如:刘凡/陈彬彬。
☻用蓝墨、红墨水或红蓝铅笔书写,禁用圆 珠笔。
一、体 温 单
(一)眉 栏
1.蓝墨水笔填写姓名、科别、病室、床号、 住院号、入院日期、住院日期等项目。
2.填写日期时,第一页的第一日应写年月日, 中间用点隔开,其余只填日数;从第二页开 始,每页的第一日均要写月、日;如在六日 当中遇到新年份或月份开始时,应填年、月、 日或月、日
一、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
有利于沟通信息
提供教学与科研资料
提供评价依据
病案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护人员的 业务素质,是衡量医院工作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 志之一。
提供法律依据
.
6
二、记录的要求 1.及时 2.准确 3.清晰 4.完整 5.简明扼要
护理学基础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063460915f804d2a16c108.png)
• 必要的医疗设备 • 治病防病的场所 • 提供诊治和护理服务
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医院的性质与任务
(一)医院的性质
医院是治病防病,保 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 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国 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医院的任务 医疗
科研 医院任务 教学
社区卫 生服务
中的应用
难点: 1.各种铺床法 2.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
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医院 第二节 住院环境 第三节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医 院
一、医院的概念 二、医院的性质与任务 三、医院的种类 四、医院的组织结构 五、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一、医院的概念
• 有一定数量的病床设 施、医务人员
•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 的。
• 通风效果与通风面积、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 间和室外气流速度有关。
• 通风时应避免对流风直吹病人,冬季通风时应 注意为病人保暖。
(一)病区物理环境---音响
病房白天噪音应控制在40dB以下,夜间控制 在30dB以下。 •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能导致耳鸣 、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头 痛、失眠、焦躁等症状。 • 当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以上,可造成高频率的 听力丧失,甚至永久性失聪。 • 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 走路轻 操作轻 开关门窗轻
每个病区设有 病室、抢救室、治 疗室、换药室、医 生值班室等。
(三)病 区
2 .病区的护理工作 (1)迎接新病人 (2)做好入院初期的护理工作 (3)做好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4)做好出院、转出及死亡病人的护理工作 (5)做好病区环境管理工作,避免和消除一切
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医院的性质与任务
(一)医院的性质
医院是治病防病,保 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 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国 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医院的任务 医疗
科研 医院任务 教学
社区卫 生服务
中的应用
难点: 1.各种铺床法 2.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
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医院 第二节 住院环境 第三节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节 医 院
一、医院的概念 二、医院的性质与任务 三、医院的种类 四、医院的组织结构 五、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一、医院的概念
• 有一定数量的病床设 施、医务人员
•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 的。
• 通风效果与通风面积、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 间和室外气流速度有关。
• 通风时应避免对流风直吹病人,冬季通风时应 注意为病人保暖。
(一)病区物理环境---音响
病房白天噪音应控制在40dB以下,夜间控制 在30dB以下。 •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能导致耳鸣 、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头 痛、失眠、焦躁等症状。 • 当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以上,可造成高频率的 听力丧失,甚至永久性失聪。 • 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 走路轻 操作轻 开关门窗轻
每个病区设有 病室、抢救室、治 疗室、换药室、医 生值班室等。
(三)病 区
2 .病区的护理工作 (1)迎接新病人 (2)做好入院初期的护理工作 (3)做好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4)做好出院、转出及死亡病人的护理工作 (5)做好病区环境管理工作,避免和消除一切
护理学理论基础ppt课件
![护理学理论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e22df7551810a6f424860f.png)
的营养情况,健全的免疫系统 心理防卫— 否认、置换、合理化、升华、 选择性忽视等 自我帮助
加强第一防线健身健心
找出压力源减少压力源
评估应激感受和应对情况 明确应激源,减少应激源 专业辅助 有效应对技术运用 给予心理支持 协助情绪宣泄 借助药物控制
恰当应对
获取支持 正确对待情感疏导宣泄
37
五、对应激的适应
34
(2)抵抗期
机体动员内部防御力量开始努力应对和适应环境 的刺激。若防御力量与压力动态平衡则机体适应, 回复稳态,否则,转入第3期。
(3)衰竭期
外界刺激过强,持续过久,机体不能适应而出现 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最后全身衰竭。
35
四、对应激的防卫
36
三级防御
心身防卫
生理防卫—身体素质如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良好
25
满足患者需要的方式
协助满足患者需要 --- 尚有一定自我满足能
力的患者
直接满足患者需要 --- 局限于丧失自我满足
能力的患者
间接满足患者需要 --- 具有较好自我满足能
(健康教育) 力的患者
26
第三节
应激与适应理论
27
一、基本概念
1.应激(stress)
又称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 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
1
学习目标
1.掌握系统、需要的基本特征。
2.掌握沟通的构成要素、技巧和影响沟通的因素。
3.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塞里的应激模式,弗
洛伊德、艾里克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和和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4.熟悉影响应激的因素和常见的应激源以及人类对 应激的常见身、心反应。
加强第一防线健身健心
找出压力源减少压力源
评估应激感受和应对情况 明确应激源,减少应激源 专业辅助 有效应对技术运用 给予心理支持 协助情绪宣泄 借助药物控制
恰当应对
获取支持 正确对待情感疏导宣泄
37
五、对应激的适应
34
(2)抵抗期
机体动员内部防御力量开始努力应对和适应环境 的刺激。若防御力量与压力动态平衡则机体适应, 回复稳态,否则,转入第3期。
(3)衰竭期
外界刺激过强,持续过久,机体不能适应而出现 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最后全身衰竭。
35
四、对应激的防卫
36
三级防御
心身防卫
生理防卫—身体素质如完整的皮肤和黏膜,良好
25
满足患者需要的方式
协助满足患者需要 --- 尚有一定自我满足能
力的患者
直接满足患者需要 --- 局限于丧失自我满足
能力的患者
间接满足患者需要 --- 具有较好自我满足能
(健康教育) 力的患者
26
第三节
应激与适应理论
27
一、基本概念
1.应激(stress)
又称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 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
1
学习目标
1.掌握系统、需要的基本特征。
2.掌握沟通的构成要素、技巧和影响沟通的因素。
3.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塞里的应激模式,弗
洛伊德、艾里克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和和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4.熟悉影响应激的因素和常见的应激源以及人类对 应激的常见身、心反应。
基础护理学ppt课件
![基础护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18449d89eb172ded63b788.png)
基础护理学 第五版
第一、二章
绪论与环境
ppt课件.
1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 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 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
• 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ppt课件.
2
一、课程的地位及基本任务
地位:
• 是护理学科的基础 • 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 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 •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任务:
•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ppt课件.
3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目的
学习内容:
• 环境 •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 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 患者的清洁卫生 • 休息与活动 •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冷热疗法 • 饮食与营养
②: 社会环境:指有关个人的社会与心理需要状态,包括人的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 济、 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和宗教等
ppt课件.
9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①:自然气候的影响:自然界的变迁,自 然气候的异常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给人体健康也带来了威胁。风寒、燥 热、暑湿等气候与某些疾病和流行病 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 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
及健康的威胁。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参与研究 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 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第一、二章
绪论与环境
ppt课件.
1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 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 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
• 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ppt课件.
2
一、课程的地位及基本任务
地位:
• 是护理学科的基础 • 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 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 •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任务:
•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ppt课件.
3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目的
学习内容:
• 环境 •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 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 患者的清洁卫生 • 休息与活动 •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冷热疗法 • 饮食与营养
②: 社会环境:指有关个人的社会与心理需要状态,包括人的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 济、 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和宗教等
ppt课件.
9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①:自然气候的影响:自然界的变迁,自 然气候的异常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给人体健康也带来了威胁。风寒、燥 热、暑湿等气候与某些疾病和流行病 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 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
及健康的威胁。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参与研究 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 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护理学基础知识 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4e6c0076a20029bc642da4.png)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 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 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 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 定。(2)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无菌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衣帽穿戴好,必要
时穿戴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
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
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注明物
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保存期以一周为宜;
ppt课件
10
• (4)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明确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的 划分;(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并 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保持在操作台或腰部以 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和接触无菌物品;(6)取用无菌 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或镊);无菌物品一经取 出,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 不可再使用,应重新灭菌;
护理学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 整洁性、安静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个体的特点: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个性。 患者身心健康状态 患者的感觉功能 疾病治疗 患者对环境的熟悉度 患者既往就医经历
患者安全的评估与防范
环境危险因素的评估 病房设施 环境照明亮度不合适 地板湿滑 患者身上导管牵绊等
患者安全防护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
物理性损伤:跌倒、坠床、烫伤、冻伤、局部压 疮、肺 水肿、液体外渗
护理学的概念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 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 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 应用科学。
护理学的任务
促 进 康 复
预 防 疾 病
恢 复 健 康
减 轻 痛 苦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是护理对象为生物、 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 其需求和特点,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 帮助和照护,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 康问题。
妥善保管、规范使用各种医疗设备、仪器、器械 制定常见安全问题的应急预案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教育 创设积极、开放的患者安全文化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
护士执业暴露:指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 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1、生物性危害:细菌、病毒等 2、物理性危害:常见锐器伤
护士发生乙肝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如针刺伤或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患者体液等,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处理: 1、立即由近心端挤出伤口附近的血液,并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然后
用75%酒精、3%碘伏浸泡3分钟,待干后贴上无菌敷贴。 2、立即抽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抗体,转氨酶等,并于3个月和6个月后
复查。
3、如乙肝表面抗原≥10mIU/ml,且以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只需复查,不
灭菌: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
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使 之达到无菌水平的过程。
基本概念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 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 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护理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是临床治疗护理的核心 目标,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主要包括患者的安全、护士的职业安全, 以及护理安全的管理和控制即护理风险管 理。
饰。
医院的环境
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 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 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包括学术氛围、服务理念、人际关系、文化价值 等,医疗服务环境的好坏可促进和制约医院的发 展。
医院的生物环境
通常是指由微生物构成的环境。医院是病原 微生物聚集的场所,而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免疫 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缺陷,病原体容易通过 各种环境媒介侵入机体而引起感染。因此,要制 定有关医院生物环境的管理制度和采取有效的预 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 染的人。
常见的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感染
病毒性肝炎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基本概念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
和有机物的过程,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媒介物上除芽孢以
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体温
体温:分为体核温度和体表温度
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 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体表温度,指人体表面的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成人正常体温
部位 口温
平均温度 ℃ 37.0
正常范围 ℃
36.3~ 37.2
肛温
37.5
36.5 ~ 37.7
腋温
36.5
36.0 ~ 37.0
患者安全
WHO于2009年将患者安全定义为:患者安全 是指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伤害减少到 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
同时指出,这种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是 指在医疗保健现有的、可获得的知识、资 源和情景条件下经控制所能达到的水平。
患者安全的评估
包括对患者个体以及医院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评估。 患者个体危险因素评估
化学性损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事件 生物性损伤:微生物和昆虫等损害 心理性损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周围人的交流、医护
人员的行为和态度、 医源性损伤: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或操作上的不
当、失误
患者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开展患者安全常规性评估:如跌倒、坠床、压疮、 导管滑脱等。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安全:安全警示、防护设 备
医院感染
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医 院工作人员等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 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医院感染形成的基本条件
感染链
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 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源
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的 途径和方式。
护理程序
是一种科学地识别、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现 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 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护理工 作方法。
护理程序基本步骤
护理 评估
护理 诊断
护理 计划
实施
评价
医院的环境
物理环境(也称硬环境)
指医院的建筑设计、基本设施以及院容院貌等为 主的物质环境
是表层的,具体的,有形的 包括空间、温度、湿度、通风、音响、光线、装
做特殊处理。
4、如乙肝表面抗原≤10mIU/ml,且以前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应立即接种
第一针乙肝疫苗,一个肝免疫球蛋白200U或400U。 6、报告感控科,填写报告备案。
三、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 pressure)
发热的判断
以口腔温度为准
低热 中等热 高热 超高热
37.3~38.0℃ 38.1~39.0℃ 39.1~41.0℃ 41.0℃以上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同时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 及出汗等体征。
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敷,必 要时给予药物降温。措施实施后30分钟测体温,作好记 录和交接。
患者安全的评估与防范
环境危险因素的评估 病房设施 环境照明亮度不合适 地板湿滑 患者身上导管牵绊等
患者安全防护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
物理性损伤:跌倒、坠床、烫伤、冻伤、局部压 疮、肺 水肿、液体外渗
护理学的概念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 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 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 应用科学。
护理学的任务
促 进 康 复
预 防 疾 病
恢 复 健 康
减 轻 痛 苦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是护理对象为生物、 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根据 其需求和特点,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的 帮助和照护,以解决护理对象现存的或潜在的健 康问题。
妥善保管、规范使用各种医疗设备、仪器、器械 制定常见安全问题的应急预案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教育 创设积极、开放的患者安全文化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
护士执业暴露:指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 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1、生物性危害:细菌、病毒等 2、物理性危害:常见锐器伤
护士发生乙肝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如针刺伤或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患者体液等,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处理: 1、立即由近心端挤出伤口附近的血液,并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然后
用75%酒精、3%碘伏浸泡3分钟,待干后贴上无菌敷贴。 2、立即抽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抗体,转氨酶等,并于3个月和6个月后
复查。
3、如乙肝表面抗原≥10mIU/ml,且以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只需复查,不
灭菌: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
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使 之达到无菌水平的过程。
基本概念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 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 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护理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是临床治疗护理的核心 目标,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主要包括患者的安全、护士的职业安全, 以及护理安全的管理和控制即护理风险管 理。
饰。
医院的环境
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 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 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包括学术氛围、服务理念、人际关系、文化价值 等,医疗服务环境的好坏可促进和制约医院的发 展。
医院的生物环境
通常是指由微生物构成的环境。医院是病原 微生物聚集的场所,而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免疫 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缺陷,病原体容易通过 各种环境媒介侵入机体而引起感染。因此,要制 定有关医院生物环境的管理制度和采取有效的预 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 染的人。
常见的医院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感染
病毒性肝炎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
基本概念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
和有机物的过程,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媒介物上除芽孢以
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体温
体温:分为体核温度和体表温度
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 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体表温度,指人体表面的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成人正常体温
部位 口温
平均温度 ℃ 37.0
正常范围 ℃
36.3~ 37.2
肛温
37.5
36.5 ~ 37.7
腋温
36.5
36.0 ~ 37.0
患者安全
WHO于2009年将患者安全定义为:患者安全 是指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伤害减少到 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
同时指出,这种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是 指在医疗保健现有的、可获得的知识、资 源和情景条件下经控制所能达到的水平。
患者安全的评估
包括对患者个体以及医院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评估。 患者个体危险因素评估
化学性损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事件 生物性损伤:微生物和昆虫等损害 心理性损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周围人的交流、医护
人员的行为和态度、 医源性损伤: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或操作上的不
当、失误
患者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开展患者安全常规性评估:如跌倒、坠床、压疮、 导管滑脱等。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安全:安全警示、防护设 备
医院感染
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医 院工作人员等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 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医院感染形成的基本条件
感染链
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 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是导致感染的来源
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到易感宿主的 途径和方式。
护理程序
是一种科学地识别、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现 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 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护理工 作方法。
护理程序基本步骤
护理 评估
护理 诊断
护理 计划
实施
评价
医院的环境
物理环境(也称硬环境)
指医院的建筑设计、基本设施以及院容院貌等为 主的物质环境
是表层的,具体的,有形的 包括空间、温度、湿度、通风、音响、光线、装
做特殊处理。
4、如乙肝表面抗原≤10mIU/ml,且以前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应立即接种
第一针乙肝疫苗,一个肝免疫球蛋白200U或400U。 6、报告感控科,填写报告备案。
三、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 pressure)
发热的判断
以口腔温度为准
低热 中等热 高热 超高热
37.3~38.0℃ 38.1~39.0℃ 39.1~41.0℃ 41.0℃以上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同时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 及出汗等体征。
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敷,必 要时给予药物降温。措施实施后30分钟测体温,作好记 录和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