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论文(终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老师在教育学生中应扮演的角色

——兼评《学术与政治》马克思·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是由其在1919年向慕尼黑一批青年学子发表的两篇演说——“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构成的。其思考的核心是在这个世界被“除魅”的现代化时代里,学术与政治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教师或者是教育本身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应该选择扮演好哪种角色?

我们小组重点研读的是韦伯“以学术为业”的这部分演讲,即我们选择从学术角度出发,结合韦伯的想法,对现今大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众所周知,教师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名杰出的教师,小到影响万千学子的人生选择,大至引起教育体系的变革。那么,韦伯向意图献身学术、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从开头的这篇演讲中可以看出,韦伯在心里为“学术从业者”定了一个比较严苛的衡量标准,非志向坚定、目标明确的人难以入内。在书中第一节,韦伯就语气沉重地列述了“以学术为业”的外在困难,分析了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人堪忧的处境。他们要学会忍受制度不公、机遇难得、才干不被认可等重重考验。譬如体制,从韦伯那个时代发展至今,它仍然是制约学术或教学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大学教育急需完善的弊端之一。不健全的体制,消磨大学教师的研究热忱,致使其难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且在这种体制下,机遇又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若是运气不佳,可能个人的才华无法受到大众的赏识。

身处这种不利的环境就需要他们用坚毅的意志、积极的态度去克服了。

除了要敢于面对外在困难,韦伯还提出了对梦想以教师为职的年轻人自身素养的要求。在书中第二节,他就详细谈论到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热情、富有灵感、拥有人格魅力等内在品德。譬如专业,韦伯分析道:“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有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1我们所接触的许多深具价值的学术成就基本上是集中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成就(尤其在科学领域)。这些领域的顶尖人才不可避免地需要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但并不十分精通。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具备专业化的判断,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一门专业,才能运用理论切实地剖析它的核心问题。其实,韦伯向年轻学者所提的这些要求即使放在当今社会不过时,是每个大学教师为人师表应该努力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作为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如此去完善自身的。

韦伯有句名言:“人是受缚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大学教师尽管拥有强大的头脑和成熟完整的价值判断,但仍会遇到凭借现有学识无法破解的难题,也会不可遏制地陷入彷徨和迷惘之中,这时候就需要科学这一利器。在第三节中,韦伯就着重指出科学的非凡意义,在第八节中,他又强调了科学的“价值”,足以体现科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提道:以学术为业的目的在于“祛魅”,即通过科学帮助人们变得理智,使他们不再盲目信奉教条、崇拜偶像,能够头

脑清明地去解决问题。“我们再不必再相信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不必再向神灵祈求。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计算方法去了解真相。”2韦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可知的,透彻知晓它只是时间问题。他还特地介绍观念与理性实验这两大科学工具,为学术研究、探索真理提供助力,帮助我们思索自我和事实之间的关系。

假若一名大学教师能在日后克服上述的内外纷扰,但眼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存在:角色定位。教师是应该纯粹地追求学术,还是以知识踏板走向仕途?不得不说,这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困扰了无数知识分子,只怪自古以来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太密,纠葛不断,让人无法从容地坚持学术。在中国古代,教师的使命就主要是为国家输送政治型人才,而非著书立说。时至今日,一名教师所行所言,依然避免不了与政治挂钩。

那么,韦伯为老师这个角色做出何种定位呢?在第七节中,韦伯表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是否具备领袖特质,那并不是使他在实际生活导向的领域——或者特定的说,在政治的领域——成为领袖的那些特质。”3他认为教师不该通过扮演先知与领袖的角色彰显其价值,这是徒然的。政治不属于课堂,而且课堂并不是教师宣扬自己见解的理想场所,这并非教师的天职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不可强硬地灌输自己的价值给“被迫保持缄默”的学生。大学教师出现在学生凝成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其举止谈吐对学2摘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生有着非凡的潜在影响。教师要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重任在肩,扮演的角色其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非其他。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教育灵魂一般的核心存在。可惜,大师寥寥,甚至许多大学教师连教育者的本职工作都无法用心做好。

“中国大学出现一些与大学本质相悖的缺失,它们是:大学理念缺失;大学教师理想缺失;大学精神缺失;大学独立性缺失;大学制度缺失;大学行政服务缺失;大学教授话语缺失;大学特色缺失;大学学术评论缺失;大学信任缺失。”4其中教师理想、精神、信任这三项缺失与我们所讨论的大学教师的角色扮演相关,而且与学生的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们就重点探讨这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之道。

首先,大学教师理想。谈到此问题,无疑是要回到“大学教师学术与政治角色选择”这一讨论上来的。在中国大学官僚化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高等学府化身为事业单位,许多大学教师为职称评比或职位升迁而忙绿,原本纯粹的学术研究隐约有些变味。可以这样讲,大学教师缺乏的不是“理想”——政治理想,缺乏的是对学术成就以及自身人格的追求。

“大学因知识的传承而产生,大学更因政治的需要而延续。大学自古以来的双重功能,影响到中国大学教师自觉地以政治人与知识人为他们所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5人类是政治性群居动物,大学4摘自刘尧:《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第1页。

教师也无一例外地会受这一特性的影响,谁都无法完全摆脱政治成为知识人,也不可能做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人,因此一些有远大抱负的大学教师在两种角色中痛苦徘徊。例如:典型代表胡适先生,他在知识人与政治人之间的尴尬处境,不知被后世多少学子写进文章探究。身处国家时局动荡不堪的年代,胡适先生难以放下的政治情怀自然可得理解,不过他始终认为教书育人乃是大学教师的本分。“适以为今日造因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赖教育。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6激烈的政治运动并非安国良方,学术研究才是建设祖国的长远之策,是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人真正应该去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那么,大学教师该如何扮演好“学术研究者”的角色?我们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来论述。在科研上,要求教师纯粹地追求学问,不是为了迎合政治才去埋头钻研。大学教育正朝着专业化趋势发展,个人要想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就,必定是经过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没有人能在面面俱到的同时,还能在各个领域取得傲人成绩。韦伯也在书中谈到:“今天,任何真正明确而有价值的成就,肯定也是一项专业成就。”7大学教师专注于自身所擅长的学术领域,不仅利于其变得卓越,而且益于其在教导学生上更应用自如,更能发挥其价值。教师作为学生学术入门的引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

6摘自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年3月,第7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