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合集下载

肩关节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损伤的MR诊断肩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肱骨头与肩胛骨上的凹槽形成。

由于肩关节承受着人体上肢和重量的负荷,因此肩关节损伤非常常见。

肩关节损伤经常通过影像学进行诊断,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广泛应用于评估肩关节的损伤。

肩关节解剖学结构在了解肩关节损伤的MR诊断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肩关节的解剖学结构。

肩关节是一个由三个骨头组成的复杂关节:肱骨、肩胛骨和锁骨。

肩关节的肱骨头与肩胛骨上的凹槽结合,形成球形关节。

在运动时,肱骨头在肩胛骨上滑动并旋转。

在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中,有许多的肌肉和韧带负责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其中,肱二头肌腱是肩关节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它固定在肩胛骨的突出部分上,与肩袖肌肉连接在一起,对于肩关节的正常运动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肩关节损伤的MRI诊断肩关节损伤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工具进行诊断,如X射线、CT和MRI。

然而,MRI对于肩关节损伤的诊断最为准确。

MRI可以提供高清晰度,具有鉴别感,能够显示软组织结构以及骨骼轮廓。

在肩关节损伤的MRI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包括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等。

肩袖损伤的MRI诊断肩袖是由四个肌腱组成的肩关节的一部分,在肩关节稳定和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肩袖的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损伤类型之一,MRI在肩袖损伤的诊断中非常有用。

肩袖撕裂是肩袖损伤的一种,通常分为部分撕裂和全层撕裂。

在MRI中,有许多征象可以用来诊断肩袖撕裂。

例如,T2WI可以显示肩袖撕裂的存在。

T1WI可以显示肩袖肌腱的结构,以判断肌腱是否完整。

其它技术如DWI也可以辅助了解肩袖情况。

在MRI诊断中,肩袖撕裂最常见的征象是T2WI上的高信号强度和T1WI上的异常形态。

磁共振肩关节检查注意事项

磁共振肩关节检查注意事项

磁共振肩关节检查注意事项磁共振(MRI)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身体内部组织的图像。

对于肩关节的MRI检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设备。

肩关节的MRI检查需要使用高品质的磁共振设备,以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

因此,选择有经验和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可靠、图像质量优秀。

其次,准备适当的检查姿势。

肩关节的MRI检查通常需要患者采取特定的姿势,以便准确观察关节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医生会根据具体需要要求患者采取特定的姿势,如站立、坐立或卧位。

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要求,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第三,选择适当的序列和参数。

MRI检查中,有多种不同的序列和参数可供选择,以根据需要观察和诊断的问题而定。

对于肩关节的MRI检查,常用的序列包括T1WI(T1加权成像)和T2WI(T2加权成像),这些序列可以提供关于骨骼、软组织和液体的不同对比度。

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疾病史,以便医生选择适当的序列和参数。

第四,保持稳定和放松。

在进行肩关节的MRI检查时,患者需要尽量保持稳定和放松,以避免造成图像模糊或失真。

患者可以使用特定的垫子或床垫来支撑肩部,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

医生会在检查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不要晕动、保持平静等。

最后,需要注意对于孕妇、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或人工关节置入)、患有重度心脏病或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格外慎重。

这些特殊情况需要医生和患者进行详细讨论,权衡MRI检查的利与弊,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磁共振肩关节检查是一种可靠、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观察和诊断肩关节相关的病变非常重要。

在接受MRI检查前,患者应了解和遵守医生的要求,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选择检查机构时,应该确保设备和医疗团队的专业素质,以获取最佳的检查结果。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肩关节磁共振(MRI)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肩关节的各种组织结构。

以下是肩关节磁共振解读的主要内容:骨与软骨在肩关节磁共振图像中,骨与软骨的形态和信号强度可以被观察。

正常的骨皮质表现为均匀的薄线,而软骨在MRI 上通常呈现为低信号。

骨与软骨的异常,如骨折、脱位、炎症等,可以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信号强度的改变和形态的异常。

韧带与肌腱肩关节的韧带与肌腱在MRI图像上表现为连续的线条结构。

正常的韧带与肌腱应显示清晰的轮廓,其信号强度通常比骨与软骨高。

当韧带或肌腱受损时,其信号强度可能会降低或出现不连续。

肩袖损伤是最常见的肩关节韧带损伤,表现为肌腱变薄或断裂。

盂唇与盂肱中韧带盂唇是围绕肩关节盂的软组织,与盂肱中韧带相连。

在MRI图像上,盂唇与盂肱中韧带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结构。

当盂唇或盂肱中韧带损伤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或断裂。

这种损伤可能导致盂肱关节不稳定或疼痛。

关节囊与滑囊关节囊是包裹肩关节的软组织,而滑囊是关节周围的小囊袋,可分泌滑液以润滑关节。

在MRI图像上,关节囊与滑囊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结构。

当关节囊或滑囊发炎或损伤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和积液。

肌肉与脂肪垫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脂肪垫在MRI图像上可显示为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

正常的肌肉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而脂肪垫则显示为高信号。

当肌肉或脂肪垫受损或发炎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

神经与血管肩关节周围的神经与血管在MRI图像上通常难以区分。

然而,通过特定的序列和成像角度,可以观察到部分神经与血管的结构。

当神经或血管受损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或形态的异常。

周围软组织和胸壁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胸壁在MRI图像上可显示为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

正常的组织和胸壁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

当这些组织受损或发炎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和形态的异常。

总结:通过解读肩关节磁共振图像,可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各种组织结构。

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诊断各种肩关节疾病和损伤,如骨折、脱位、炎症、韧带损伤等。

肩关节MRI磁共振影像扫描诊断PPT课件

肩关节MRI磁共振影像扫描诊断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肩关节MRI磁共振影像扫描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肩关节概述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肩袖正常MRI及肩袖损伤 肩关节盂唇正常MRI及盂唇损伤 肩关节周围韧带正常MRI及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正常MRI及损伤 肩关节滑囊 肩关节其他病变 复习
后上唇和后下唇
肩关节盂唇
前唇
1 三角形 2 体积较小 3 前部圆钝 4 新月形 5 前上盂唇与关节盂
缘间可有盂唇下隐窝 6 盂唇与盂肱中韧带 7 小前唇伴肥厚盂肱下
韧带
肩关节盂唇
肩关节盂唇
上盂唇下隐窝
上盂唇二头肌长头腱 复合体附着于关节盂 变异分为三型 Ⅰ型:盂唇与肩胛盂 紧密相连 Ⅱ型和Ⅲ型:盂唇与 肩胛盂之间存在一槽 沟,即上盂唇下隐窝
加深关节盂,构成肩关节的关节窝 关节囊与滑囊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横断面: 取三维立体定位像的冠状像,扫描层面与关节盂垂直, 扫描范围从肩峰至肱骨颈下方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横断面主要观察肱骨头与关节盂的解剖关系、盂唇、肱二头肌腱沟、 肱二头肌长头、肩胛下肌及肌腱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男,53岁,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完全撕裂
肩袖损伤
男,53岁,肩胛下肌腱不全断裂(术中见仅1/3相连)
肩袖损伤
男,53岁,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完全撕裂
肩关节盂唇
盂唇:骨性关节盂外围的一圈纤维软骨环 截面呈三角形 基底附着于关节盂边缘,外侧面为关节囊附着,
内侧面附于关节透明软骨 加深关节窝、保护肱骨头,防止脱位或半脱位 可分为六部分:上唇、下唇、前上唇、前下唇、

关于肩关节扫描技术的叙述

关于肩关节扫描技术的叙述

关于肩关节扫描技术的叙述肩关节扫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检测和诊断肩部相关疾病和损伤。

肩关节是身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共同组成,承担着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功能。

肩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到外力和运动的影响,容易受伤和疼痛。

肩关节扫描技术通过生成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详细显示肩关节的结构和病变,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肩关节扫描技术主要分为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波扫描两种。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的技术,可以获得身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高清影像。

在肩关节扫描中,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肩部被放置在机器中心的圆形检测区域。

通过控制磁场和无线电波的参数,机器可以生成具有高分辨率和对比度的肩关节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显示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软骨和其他结构,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常或损伤。

超声波扫描是另一种常用的肩关节检查方法。

它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创建实时图像,可以显示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情况。

在肩关节超声波扫描中,医生会将一小块凝胶涂在患者的肩部,然后用手持式探头在肩关节上滑动。

超声波探头会发送声波信号,并通过接收返回的回声来生成图像。

医生可以观察图像来检查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骨骼,以及是否存在任何异常或损伤。

肩关节扫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肩部疾病和损伤,例如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炎和肩袖炎等。

通过观察图像,医生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和类型,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肩关节扫描技术还可以用于术前评估,帮助医生了解手术所需要的具体情况,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效果。

肩关节扫描技术的优点在于非侵入性、无辐射、安全可靠。

相比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肩关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更清晰、详细的图像,对于检测小型病变和损伤非常有帮助。

此外,肩关节扫描技术还可以在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扫描,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虽然肩关节扫描技术在肩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肩关节mrppt课件

肩关节mrppt课件
肩关节MR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X线检查
总结词
基本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X线检查是骨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肩关节是否存在骨折、脱位等情况。
CT检查
总结词:断层扫描
详细描述:CT检查可以提供肩关节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骨折、脱 位等损伤情况,尤其对于细微的骨结构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详细描述
正常的肩关节MR影像中,关节盂、肱骨头、肩胛 盂和肱骨近端均呈现清晰的轮廓,骨皮质和骨髓 腔的信号均匀,没有异常的骨质破坏或异常的软 组织肿块。
详细描述
在正常的肩关节MR影像中,各结构信号均匀,没 有异常的增强或减低。骨髓腔的信号与周围软组 织类似,没有异常的信号改变。
异常肩关节MR影像
• 总结词:异常肩关节MR影像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或信号异常。 • 详细描述:在异常的肩关节MR影像中,可能观察到关节盂、肱骨头、
确导航。
评估治疗效果
02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MR图像,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个性化治疗方案
03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变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MR检查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数据采集的 一致性和准确性。
训练与认证
对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认证,提高其对MR图像的 解读能力。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诊断准确率,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提高诊断可靠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精准定位病变
01
通过MR成像精确定位病变位置,为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提供精
断肩关节病变。
肩关节MR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 的特点,能够清晰显示肩关节的解剖结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肩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磁共振现象和计算机技术,对肩关节内部结构进行精细观察和分析。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锁骨、肩胛骨和上臂骨组成。

在运动中,肩关节承受重力和肌肉力量的作用,容易受到损伤和疾病的影响。

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包括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炎、肩关节囊肿等。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可以为医生提供关节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包括软骨、肌腱、韧带、滑囊等。

首先,患者需躺平进入磁共振仪,然后,仪器通过产生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激发和接收人体组织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肩关节的各个部分。

在肩关节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图像序列包括T1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脂肪抑制序列和3D图像。

T1加权图像显示组织的明显对比度,对于评估骨骼结构和软骨病变较为有用。

T2加权图像对于检测炎症、肌腱损伤和关节脱位等有较高的敏感性。

脂肪抑制序列可以减少脂肪的影响,突出韧带和滑囊等软组织结构。

3D图像可以提供肩关节在3维空间内的全貌信息。

在进行肩关节磁共振成像时,医生需要对图像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

首先,医生会观察关节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正常情况下,肩关节应呈现良好的对称性,关节面光滑充盈,骨骼结构无异常。

然后,医生会重点观察软组织结构,如肌肉、肌腱和韧带等。

肌肉和肌腱的形态、信号强度和连续性可以反映其正常功能和异常变化。

韧带的完整性和张力也是医生关注的重点。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肩袖损伤方面具有高准确度。

肩袖损伤通常包括肌腱部分或完全的撕裂、肌肉萎缩和肩袖囊肿等。

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异常信号和断裂。

肩关节炎是肩关节疾病中的另一个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变。

磁共振成像可以直接观察关节软骨的变化,包括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和关节腔的狭窄等。

【医学影像培训】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培训】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培训】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肩关节是人体上肢连接躯干的主要关节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丰富的解剖结构。

肩关节磁共振扫描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肩关节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医学影像培训有所帮助。

肩关节磁共振扫描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射频脉冲和梯度磁场等技术,使人体组织内的原子核发生共振,并对其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在肩关节磁共振扫描中,常采用高强度磁场(通常为1.5T或3.0T)进行扫描,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

同时,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如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和成像平面(如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来观察不同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在肩关节磁共振扫描中,常见的成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螺旋CT像等。

T1 加权像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观察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等具有重要价值;T2 加权像可以较好地显示病变(如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病变)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异常信号;而螺旋 CT 像则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对软骨、骨质的优异示踪为优势,适用于观察关节周围骨质的异常改变。

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

首先,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肩关节解剖结构的异常情况,诊断各种疾病。

例如,肩袖损伤是肩关节最常见的病变之一,磁共振扫描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肩袖肌腱的撕裂、腱炎和退变等病变;此外,肩关节内其他结构的病变如滑膜肥厚、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和关节轮匝骨质损伤等也可以通过磁共振扫描来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

其次,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决策。

通过磁共振扫描可以了解肩关节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了解病变的解剖特点和扩展情况,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手术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在肩袖修复手术中,磁共振扫描可以准确地评估肩袖撕裂的大小、位置和形态,指导手术医生进行修复和重建。

超全超清晰:图解肩关节MRI解剖及损伤诊断要点!

超全超清晰:图解肩关节MRI解剖及损伤诊断要点!

超全超清晰:图解肩关节MRI解剖及损伤诊断要点!
在众多人体结构中,肩关节解剖细微复杂,损伤相对也比较复杂。

虽MRI对肩关节损伤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前提是必须熟悉相关解剖以及损伤的影像表现,其次MRI本身的知识必不可少。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肩关节MRI详细解剖及常见损伤的诊断,值得学习借鉴!
肩关节概述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3月18日郑州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培训班←点击查看
肩袖正常MRI及肩袖损伤
3月10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广州站)
3月26日北京-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传承班与第三届弟子年会》开班指南
肩关节盂唇正常MRI及盂唇损伤
3月21日青岛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精讲班
肩关节周围韧带正常MRI及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正常MRI及损伤
肩关节滑囊
肩关节其它病变
总结。

肩关节损伤MRI

肩关节损伤MRI
• 斜矢状位:1.肩袖肌肉和肌腱(足迹)2.肩峰前 缘形态3.肩袖间隙4.盂肱韧带5.肩胛上和肩胛盂 切迹(肩胛上神经)6.四边孔(腋神经)
• 轴位:1.盂唇2.二头肌腱(结节间沟部分)3.肩 胛下肌腱
常见的肩部病变
肌腱病与肩袖撕裂 盂唇撕裂 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 软骨软化 粘连性关节囊炎
肩锁关节
冈下肌
起点:冈下窝 止点:大结节后面 肱骨外旋,阻止向后半脱 位 肩胛上神经冈下分支支配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后外侧缘 止点:大结节后下面 肱骨外旋 腋神经支配 最少撕裂
三角肌
起点:外侧锁骨下缘, 肩峰外缘,肩胛冈下缘 止点:肱骨三角肌结节 腋神经支配
大圆肌
起点:肩胛骨背面下角 止点:结节间沟内侧缘
关节盂 盂唇
盂肱上韧带 盂肱中韧带 盂肱下韧带
肱二头肌长头腱-盂唇复合体
肩袖间隙
肱二头肌 长头腱
冈上肌腱
喙肩韧带
肩峰
肱二头肌短头腱 喙肱肌腱
肩袖腱腹结合部
肩峰 喙肩韧带
肩峰类型
I:扁平型 II:弓形 III:钩形(最易导致对冈上肌腱的撞击,从而 产生肩袖损伤或撕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肩袖肌腱
肩袖肌腱 肱二头肌长头腱
PDWI+FS FOV 14㎝㎝;GRE FOV 10㎝㎝
斜矢状面扫描参数
PDWI+FS, T1WI: FOV 14㎝㎝
肩关节扫描方案
观察内容
肩峰和肩锁关节 肩袖 肱二头肌长头腱 盂唇 盂肱关节软骨与骨性结构 关节囊韧带
• 斜冠状位:1.冈上、冈下肌腱2.二头肌腱(关节 内部分)3.二头肌腱盂唇附着点4.肩锁关节
盂肱中韧带:起于前盂唇或 肩胛颈,沿肩胛下肌腱深面延伸至 小结节内侧;外展时稳定肩关节

肩关节核磁扫描方法

肩关节核磁扫描方法

肩关节核磁扫描方法
肩关节核磁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肩关节核磁扫描的一般方法: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去上衣,并穿上无金属扣子或拉链的衣服。

如果患者身上有任何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等,需要取下。

2. 扫描体位: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手臂置于身体两侧或头顶上方。

这样可以使肩关节处于放松和中立的位置。

3. 扫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肩关节,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和关节盂。

4. 扫描序列:常用的肩关节核磁扫描序列包括T1 加权、T2 加权和质子密度加权序列。

这些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对比度,有助于显示肩关节的软组织结构。

5. 增强扫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增强扫描,即注入对比剂后进行扫描。

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有助于评估肩部病变的血流情况。

肩关节核磁扫描的具体方法可能因医院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肩关节核磁扫描之前,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并了解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

肩关节疾病MRI诊断

斜冠状位
TIWI T2WI Intraoperative photograph
大的肩袖撕裂(3级), T1WI:岗上肌腱完全破坏,肌腱回缩肩锁关节水平,边缘不规则、磨损(实 心箭头),肩峰下-三角肌下脂肪层消失(空心箭头)同时可见岗上肌萎缩,肩锁关节退变; T2WI:在肩锁关节层面,进一步由高信号的液体(箭头)衬托出岗上肌腱的损伤,大量的液体可见于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箭头),回缩的肌腱近端信号也增高; Intraoperative photograph:与MRI相同,证实了为大撕裂,岗上肌腱缺失超过肱骨头,肌腱回缩, 边缘不规则。
三、肩胛下肌断裂
• 继发于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一般大于40岁 • 继发于肩关节后脱位可见于任何年龄
• 肌腱信号不均匀;肌腱中见水样信号;不同 程度肌腱回缩。 • 平片可见肱骨小结节骨折
0级:关节镜证实的正常岗上肌肌腱,19岁女性患者
斜失 T1WI T1WI:边缘清楚,均匀低信号
轴位GE MR arthrogram GE MR arthrogram:完整的肌腱(箭头), 无造影剂渗漏,肱二头肌腱居中
Neer分级
T1WI
T2WI
TIWI和T2WI:正常右肩,岗上肌肌腱呈低信号如骨皮质(箭头)。
T1WI
左岗上肌肌腱可见肩峰的压迹, T1WI斜冠状位显示最清楚。
T1WI
T2WI
岗上肌肌腱形态扭曲,TIWI和T2WI均可见局灶性信号增高区(短箭头);也可发现 中量关节积液(长箭头)。关节镜证实无关节损伤,外科行肩峰前部切除术,岗上肌 腱呈myxoid变性伴轻度炎症。
肩袖撕裂的MRI分级(Neer)
• 0 • 1 正常,呈均匀一致的低信号 肩袖形态正常,T1WI或PDWI上呈弥 漫性或线状高信号 肩袖变薄或不规则, T1WI或PDWI上 呈高信号 T2WI上肩袖信号增高且累及肌腱全层

肩关节磁共振造影对肩损伤的诊断优势及检查前注意事项

肩关节磁共振造影对肩损伤的诊断优势及检查前注意事项

肩关节磁共振造影对肩损伤的诊断优势及检查前注意事项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是MRI,它是通过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

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脑程序处理获得图像。

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核磁共振在骨科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随着技术不断增加有一些方面是X线和CT无法做到的。

首先骨质疏松疾病就可以通过核磁共振进行检测,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

能够明显的观测到疾病对韧带、滑囊造成的影响。

而且核磁共振对骨细胞的分辨率也很高,能够明显观测到自身是否患有疾病。

通过核磁共振的关节造影也能够诊断出肩关节是否发生撕脱性损伤,通过核磁共振能够诊断出多种疾病。

一、核磁共振跟CT的区别如下:1、基本原理不同。

核磁共振和CT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CT检查所利用的是X线和计算机,能够呈现深部组织的截面,而磁共振检查利用的是脉冲磁场,能够显示更丰富的细节。

CT检查的分辨率比较高,而磁共振检查分辨率越低,但是显示效果更好。

2、适应症不同。

CT检查的适应症包括脑出血、头颅外伤等,还可用于监测癌症、感染灶等,对骨折、脱位等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包括各种脑部及脊髓疾病,软组织疾病、颅脑肿瘤、生殖系统病变及骨关节病等。

3、接受度不同。

CT检查的费用比较低,临床上应用更广,可以使用的医疗机构更多。

此外,CT检查所需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

磁共振检查的价格较高,且检查过程相对繁琐,能够应用的机构较少,每次所需时间在15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在检查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幽闭恐惧症,必须尽快终止检查。

以上是磁共振和CT的三个区别,两者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及接受度是不同的。

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肩峰下倾
在冠状面上观察肩峰向外侧的下倾表现
正常肩峰轴位表现
外侧下倾
骨性肩峰发育
骨化中心常在22-25岁闭合
轴位像前肩峰正常表现
骨性肩峰发育异常(轴位)
肩峰发育异常可能造成不稳定,并导致三角肌收缩过程中肩峰与肩袖碰撞
骨性肩峰发育(矢状面)
肩胛小骨
肩胛小骨骨赘形成
肩锁关节
骨性肩峰
肩峰
“双肩锁关节”征
• Posterior Humeral Sulcus: Can Mimic A Hill Sachs 后肱骨凹:易与Hill Sachs病变混淆
SLAP病 SLAP Tears
• Superior Labrum is Dark on Pulse Sequences in Coronal Plane 冠状面脉冲序列显示上盂唇出现低信号表现
-Greater than 3 cm retraction- poor prognosis for repair -肌肉肌腱出现超过3cm的回缩-预后不佳
脂肪增厚 Fatty Atrophy
-Grade as Mild, Moderate, Severe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Streaks of High Signal on T1 -T1W出现高信号改变
Intramuscular Cyst Supraspinatus 冈上肌肌间囊肿 Small Undersurface P.T. Tear 小的创伤后撕裂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Fluid extends through the entire thickness of the tendon (top - bottom) 液性信号延伸至肌腱全层(从顶部到底部) -Mild retraction of musculotendinous junction 肌肉肌腱连接部轻度回缩

肩袖损伤MRI诊断80885PPT课件

肩袖损伤MRI诊断80885PPT课件
部分容积效应:David等发现信号改变是由于 肩关节内旋时冈上肌和冈下肌重叠所致,此时位 于二个肌腱之间的软组织的信号和上述的中等信 号一致。
.
.
临床表现:
有肩袖撕裂的患者通常有肩关节的慢性 疼痛。肩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大多和肩 袖的异常及肩关节不稳定有关。
大多数(92%)的撕裂是慢性的,而小 部分的(8%)是急性的。典型的疼痛位于 肩关节的前外侧,当关节前曲和上举时疼 痛加剧。常见的是晚上睡眠时疼痛。体检 时可发现肌力的减退和弹响。
对于MRI平扫有疑问而临床症状明 显者,尤其是对于有明确的外伤病史者, 常规采用肩关节X线和MR造影。
.
谢谢!
.
.
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周围的滑囊: 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肩
胛下滑囊。
.
.
.
肩袖(或称旋转袖)的组成
上部-冈上肌肌腱,止于 大结节的上小面。
后部-冈下肌肌腱和小圆 肌肌腱,冈下肌肌腱止 于大结节的中小面,小 圆肌肌腱止于大结节的
下小面。
前部-肩胛下肌肌腱冈上
肌肌腱,止于小结节。
4个肌腱均和关节囊相
.
肩袖完全撕裂MRI造影表现
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被造影剂充盈, 比CT造影更为清晰地显示肩袖的断端、 裂口、肌腱的退缩、肌肉的萎缩。
T1WI+C
.
T1WI+C
肩袖完全撕裂
肩袖撕裂的大小可以通过描述受累的肌腱 大数目来估计。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在冠状面和 矢状面上或关节造影中测量。
.
肩袖完全撕裂
MR造影
.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
肩袖撕裂患者的MRI检查: 重要的是要评价肩袖和周围的结构。 分析撕裂的大小、韧带的边缘、肌肉的萎缩

肩关节MRI检查及其常见病表现

肩关节MRI检查及其常见病表现

关节囊面部分撕裂 滑囊面部分撕裂
肌腱内部部分撕裂
部分撕裂
关节囊面
滑膜面
肌腱内
完全撕裂
完全撕裂
完全撕裂
完全撕裂
连续性中断,肌腱—肌腹 结合部内缩,肌腹萎缩, 肩峰下、三角肌下及关节 积液
创伤性完全撕裂,肩关节脱位
肩袖损伤 盂唇病变 韧带损伤 关节囊和滑囊积液
纤维性盂唇在T1和压脂PD或压脂T2上均为 三角形低信号;
SLAP V型撕裂,累及整个上盂唇,损 伤范围广泛,异常信号从前下延及泛,盂唇 损伤从前及后,并累及肱二头肌腱, 也累及中盂肱韧带。
SLAP VIII型撕裂,盂唇损伤向前、 向后延续。
SLAP IX型撕裂,盂唇全周损伤,伴 上盂肱韧带纵向撕裂。
肩袖损伤 盂唇病变 韧带损伤 关节囊和滑囊积液
肩袖损伤 盂唇病变 韧带损伤 关节囊和滑囊积液
骨性关节炎 感染性关节炎 滑膜炎 创伤性积液
女,43岁,左肩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 粘连性炎性滑囊积液
磁共振检查能很好显示肩关节诸肌腱、
韧带、软骨、骨髓、关节盂和盂唇等组织结 构,并对相关疾病的定性、分期及显示病变 的范围优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磁共振关节 造影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病变检出、分型和功 能评估。总之,磁共振成像是骨关节系统临 床诊断和评价的安全、无创、重复性好的最 佳检查方法,也是科间协作和科研合作的良 好平台。
肩关节是由肱骨、肩胛 骨、锁骨构成二个关节, 即:肩锁关节、盂肱关 节。盂肱关节是一个球 窝关节,其中肱骨头是 肩关节盂的四倍大,这 使得关节的活动度很大, 同时也增加了关节的不 稳定性。此外,肩袖是 少血管区,是易损伤的 危险区 。
冠状面T1和PD (压脂)或T2 (压脂) 横轴面T1和PD(压脂)或T2 (压脂) 矢状面T1和PD(压脂)或 T2 (压脂) 关节造影 动态增强扫描

【技术】肩关节常见病变:MRI诊断

【技术】肩关节常见病变:MRI诊断

【技术】肩关节常见病变:MRI诊断肩关节常见的临床问题主要为肩袖相关病变和肩关节不稳定,后者主要累及关节盂唇。

虽然X线平片常作为肩关节疾病的基础性影像手段,但对肩袖相关病变和肩关节不稳定的价值都不大,因此常需借助于MRI检查明确。

如果主要针对肩袖及其相关病变,可首选肩关节MRI常规扫描,特定情况下再选用MRI造影;如果主要针对肩关节不稳定及盂唇病变,则一般首选肩关节MRI造影,因为MRI常规扫描通常不足以可靠评价。

1 肩袖撕裂肩袖是指肩胛下肌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小圆肌腱与肩关节囊的融合体。

肩袖撕裂是中老年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主要疾病之一[1]。

在临床上,肩袖撕裂主要继发于慢性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占90%),由于长期慢性卡压,肩袖首先出现变性,然后发展为部分撕裂,最后进展为全层撕裂。

由于肩袖撕裂主要发生于冈上肌腱[1-2](占90%),因此冈上肌腱撕裂和肩袖撕裂在临床中常通用。

1.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任何原因导致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的空间绝对或相对减小,使肩部在上举外展过程中,喙肩弓与肱骨头反复卡压其间的软组织结构(主要为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和部分冈下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引起症状,称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MRI主要用于显示撞击诱发的后果,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图1)、冈上肌腱的变性或撕裂、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相关病变。

此外,MRI也可帮助显示撞击可能伴有的骨性改变:如斜矢状位可评价肩峰形态(Ⅱ型和Ⅲ型更易发生撞击)、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可显示肩峰前下缘的特征性骨刺(提示存在长期的慢性撞击)(图2)、斜冠状位也可评价肩锁关节的退变性骨刺。

1.2 肩袖变性(肩袖肌腱炎、肩袖退变)肩袖变性指肩袖肌腱组织的无菌性炎性退变,但无肉眼可见的纤维撕裂,最常见于冈上肌腱。

在MRI上,变性的冈上肌腱连续性完好,T1W和T2W信号均增高,但T2W信号不如关节液,可伴有肌腱的增粗或变薄(图3)。

1.3 肩袖全层撕裂全层撕裂是指肌腱内的撕裂口贯穿了冈上肌腱全层,导致盂肱关节腔与肩峰下滑囊相互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nkart病变 Bankart Lesion
-Conventional MRI: Loss of Normal Morphology of Anterior Labrum
-常规MR:前盂唇正常形态消失
Bankart病变 Bankart Lesion
-Subtle Lesions Best Demonstrated on MR Arthrography -MR肩关节造影能更好的显示盂唇微小病变
-Grade as Mild, Moderate, Severe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Streaks of High Signal on T1
-T1W出现高信号改变
脂肪增厚 Fatty Atrophy
-Normal muscle bulk -正常冈上肌
-Fatty Atrophy: Does not fill supraspinatus fossa -脂肪增厚:肌肉信号未充 填冈上肌窝
• 前肩峰是导致肩袖碰撞最重要的结构
Anterior Acromion Most Important Structure Leading to Impingement
正常骨性出口
锁骨 肩峰
喙突


肩峰形态
Type I
肩峰形态
Type II
肩峰形态
Type III
肩峰下倾
斜矢状面上观察肩峰轴位形态
SLAP病 SLAP Tears
• Superior Labrum is Dark on Pulse Sequences in Coronal Plane 冠状面脉冲序列显示上盂唇出现低信号表现 • Any Signal in Triangle of Superior Labrum = SLAP SLAP病变:上盂唇在任何序列上出现三角形异常信号 • MR Arthrography Improves Sensitivity MR关节造影提升了诊断敏感度
关节囊结构和盂唇 Capsular Structures and Labrum
• Patient under 35 y. o. with GH Instability or Unexplained Shoulder Pain 35岁以下患者出现肩关节不稳定或无法解释的肩部疼痛 • MR Arthrography • 适合进行MR关节造影 • Labral Lesions Common 盂唇病变较为常见 • Subtle Lesions (nondisplaced, resynovialized) Distention Effects of Contrast 小病变(未移位,滑膜化)-对比剂的遮蔽效应
• Infection 感染
• Tumor 肿瘤
红骨髓变 Hematopoietic Marrow
-Humeral epiphysis: Only Epiphysis that Normally contains Hematopoietic Marrow 肱骨红骨髓变:正常情况下仅骨骺保留红骨髓 -Females; Curvilinear; Subcortical Distribution; Bilateral 女性多见;弧形表现;皮质下分布;双侧
• Tendonopathy肌腱病变 • Tear撕裂 – Partial Thickness, Full Thickness, Complete – 部分撕裂,全层撕裂,完全撕裂 • Musculotendinous Retraction肌肉肌腱回 缩 • Fatty Atrophy脂肪肥厚 • HADD/ Calcific Tendonitis钙化性肌腱炎
肩关节表面和骨性结构 Osseous Structures and Articular Surfaces • Hematopoietic Bone Marrow 局部红骨髓变 • Subcortical Cystic Change皮质下囊变
• Trauma (Fracture)创伤(骨折)
• Arthritis 关节炎
T2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Intermediate T1-Signal
-Fluid Signal on T2
-T1W中等信号 -Musculotendinous Retraction -肌肉肌腱回缩
-T2W出现液性信号
-Full thickness Tear -全层撕裂
肩袖(矢状面)
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肩袖(矢状面)
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肩袖(矢状面)
覆盖肱骨头的连续低信号表现
肩袖(轴位)
冈上肌腱
肩袖(轴位)
Rotator Cuff (Axial Plane)
-评价肩胛下肌的最好平 面 Primary Plane for Evaluating Subscapularis
皮质下囊变 Subcortical Cystic Change
-Commonly Seen Near SST Insertion Site 冈上肌附着处最为常见 -Mimic Hill Sachs 与Hill Sac y.o. Female: Persistent Painful Shoulder After Skiing Accident 女性,24岁,滑雪事故后持续性肩关节疼痛
Hill Sach病变
Hill Sachs Lesion
• Top 3 Axial Images Through Humeral Head Should Be Round 正常:肱骨头轴位像最上面3幅图像应为圆形 • Flattening or Convexity on Top 3 Images 最上面3幅图像扁平或不规则表现 • Posterior Humeral Sulcus: Can Mimic A Hill Sachs 后肱骨凹:易与Hill Sachs病变混淆
Extensive Intermediate T1Signal T1W延续性中等信号表现
T2: Fluid Signal T2:出现液 性信号 Partial Thickness 部分撕裂 Undersurface Tear肌腱表面下 撕裂
部分撕裂(关节囊面) Partial Thickness Tear (Bursal)
肱骨头无菌性坏死 AVN
T1
“Double Line” Sign- Seen On T2 Images 双线征
T2
非特异性骨髓信号异常
Nonspecific Marrow Signal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Fluid Signal within SST 冈上肌腱内出现液性信号
-Sag Image: Fluid from Top to Bottom 矢状面:液性信号从顶层到 底层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T1
-Gad Arthrogram: Demonstrates Full Thickness Tear -肩关节造影:显示全层撕裂
喙突碰撞
-正常喙肱距离为 11 mm
-喙肱间距狭窄可导致肩胛下 区域碰撞
骨性出口和肩峰
• 肩峰 – 形态分类,下倾型肩峰,骨赘,肩峰发育异 常 • 肩锁关节 – 退变,关节囊肥厚(是否存在团块样表现?) • 喙肩韧带(是否增厚?) • 喙肱间距 (肩胛下区是否有碰撞?)
肩 袖
肩胛下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 • • • • • 骨性出口与肩峰 肩袖 关节囊和盂唇 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肱二头肌 其他
MR扫描技术
-T1 and T2 FS -斜冠状面 -T1 and T2 FS -斜矢状面 -T2 FS and GRE
-横断面
骨性出口和肩峰
• 骨性弓状结构包围肩袖肌腱 • 机械性碰撞导致肩袖肌腱退变
钙化性肌腱炎 Calcific Tendonitis
-Dark Globular Area on all Pulse Sequences -在所有的脉冲序列上均为低信号 -Blooming Artifact on Gradient Echo Images -GE图像上可出现伪影
肩袖病变 Rotator Cuff Pathology
肩袖肌间囊肿
Intramuscular Cyst Rotator Cuff
-High Association with 与以下因素有关 1. P.T. Undersurface Tear 创伤性表层下撕裂 2. Small F.T. Tear 小的全层撕裂 3. DDX: Paralabral Cyst 鉴别诊断:盂唇旁囊肿
正常肩峰轴位形态
肩峰前下倾表现
肩峰下倾
在冠状面上观察肩峰向外侧的下倾表现
正常肩峰轴位表现
外侧下倾
骨性肩峰发育
骨化中心常在22-25岁闭合
轴位像前肩峰正常表现
骨性肩峰发育异常(轴位)
肩峰发育异常可能造成不稳定,并导致三角肌收缩过程中肩 峰与肩袖碰撞
骨性肩峰发育(矢状面)
肩胛小骨
肩胛小骨骨赘形成
肌腱病变
-Increased T1-signal; Thick tendonT1W信号增高,肌腱增厚 -Intermediate T2-signal (No Fluid Signal)T2W中等信号,无液体 信号
关节囊部分撕裂(关节面)
Partial Thickness Tear (Articular)
-Fluid Signal Extending into the Bursal Surface of the Supraspinatus Tendon 液性信号延伸至冈上肌腱关 节囊面表面
肩袖部分撕裂(肌腱内型) Partial Thickness Tear (Interstit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