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地图学》复习提纲 Nhomakorabea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 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 4000 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 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 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 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 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 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 专题地图 。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 心像地图 , 后者如 数字地图 。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 、 屏幕地图 、 地球仪 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 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 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 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 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 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 南》。 13、1978 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 310 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 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 239 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 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 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 15、1974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 2200 年。 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 、一幅属于 驻军图 、一幅属于 城邑图 。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 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 223——271 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 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 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其中“高下、
练习二: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 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规律和发展变化。 2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 科学。 3 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 这个面叫水准面。
3
3
学海无涯
4. 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 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5 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 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6.天文纬度: 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7.大地经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 经为正,西经为负。 8.大地纬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 为正,南纬为负。 9 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10 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1.主比例尺 : 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2.局部比例尺: 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3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 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4 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 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15.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 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16 等高线:高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17 分层设色法:它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 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 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问答题 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 地理信息载体 2.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 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 ① 数字式比例尺② 文字式比例尺③ 图解式比例尺④ 特殊比例尺 4 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 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 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多圆锥投影:设想有更多的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投影后沿一母线剪开展平。纬线 投影为同轴圆弧,其圆心都在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 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5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学海无涯
7、比例尺为 1:50 万的地图属于大比例尺地图。(错) 8、我国古代“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最晚始于宋朝。(错) 9、当卫星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很大(<5m)时,利用卫星图像配合其他数据,可以进行 地形测图。(对) 10、我国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对) 三、简答: 1、地图的基本特征? 答:地理信息的载体,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经过科学的概括,运用符号系统。 2、地图的功能? 答:载负地理信息;传递地理信息;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3、地图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 答:客观事物(地理信息)经过制图者的认识,形成概念,使用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加工 成地图,用图者读懂了地图语言,形成了用图者对客观事物(地理信息)的概念。 4、为什么说在现代,地图的功能已经漂移了? 答: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存储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检索功能,移向分 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 5、野外地形测图的过程? 答: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 水准仪 、 经纬仪 、 全站仪 等直接在现场 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 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 符号绘制成图。 四、名词解释: 1、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包括其他星体)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 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 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T—O 地图:中世纪,欧洲人所认识的世界被绘成一个圆盘,圆盘内分成几块表示各个大 陆,在陆块上杂乱无章分布着一些河流和山脉,图廓的上方为东,耶路撒冷居中,地图成为 比喻和象征的工具,这种地图被称为 T—O 地图。 3、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 合性科学。 4、地球空间信息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采集、量测、分析、存储、显示、传播和应用 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产业实体,使测量学、地图学、 遥感学、计算机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信技术等的有机结合。 五、论述: 1、地图学的学科体系。(答案:参照 P28 图 1-21)
1
1
学海无涯
方邪、迂直之校”触及地形图的正射投影问题。 18、裴秀绘制《地形方丈图》,以“一寸为百里”,以“分率”为六体之首,表明在我国“计 里画方”的制图方法最晚始于晋朝,开启后代用方格缩放法确保图形准确性的传统。刻在石 碑上的南宋《禹迹图》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计里画方”地图。 19、我国存世最早的木质地图模型是南朝谢庄制作的“木方丈图”;存世最早的石刻地图是 北宋末年编成的《九域守令图》;南宋编绘的《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规划图;明 初的《郑和航海图》是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唐代贾耽编制的《海内华夷图》是至秦至 9 世纪的历史地图,图上所绘古郡县施墨、今郡县施朱,开创历史地图编绘法以迄于现代。 20、唐代张遂测量日影长度以计算地球经线的弧长,子午线定向直接影响后世地图的上北下 南的取向;元代天文和水利专家郭守敬首次以海平面为基准面,测量黄淮平原高低,确立“海 拔”的高程含义,对测绘产生深远影响。 21、荷兰地图学家 墨卡托 设计的等角圆柱投影对航海最为适用,一直沿用至今;他也是欧 洲编制地图集的创始人。 22、现代地图的生产,可分为 实测成图 和 编绘成图 两类。 23、实测成图可以分为 野外地形测图 和 摄影测量成图 两种。 24、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 水准仪 、 经纬仪 、 全站仪 等直接在现场 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 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 符号绘制成图。 25、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摄影测量首先利用飞机 或其他空间平台,用光学仪器或 CCD 器件对地面实施摄影,同时测定加密控制点,在室内 建立地面的虚拟模型进行立体测图,近年来直接进行正射纠正制图。 26、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 地图编制 。 27、编绘成图因编图资料、应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常规编图 、 遥感制图 、 数字制图 。 28、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 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属于常规编图。 29、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叫 遥感制图 。航空和卫星数据是一种 栅 格 数据,应用时首先要进行图像处理,一部分数据要 矢量化 ,才能用于地形图更新、影 像地图制作和编制专题地图。 30、数字制图是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 制图软件 的支持下,模拟手 工作业各阶段进行 地图设计 和 原图编绘 的成图方法。数字制图的方法基本取代了传统的 作业。 二、判断: 1、地图不仅能积累、复制、组合、传递地理信息,还能为用图者根据需要加以理解、提取 和应用。(对) 2、地图总是以缩小的图形反映远大于视野的地理信息,它通常需要将地球表面的景象和事 物转换为平面状态表示,并要准确的反映它与实体在位置、属性间的关系。(对) 3、地图是其所表示区域全部地理信息的再现。(错) 4、地图是符号的模型,是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对) 5、地图既既是地理事象的物质模型,也是它的概念模型。在作为物质模型的地图上,它显 示各种地理要素的实际状态,所以,可以代替实地的调查与量测做各种模拟分析; 6、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和判读,我们能够获得对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特征,空间分布与区 域差异的认识。所以,地图具有认知功能。(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