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
和电介质
P70.
13.1 一带电量为q ,半径为r A 的金
属球A ,与一原先不带电、内外半径分别为r B 和r C 的金属球壳B 同心放置,如图所示,则图中P 点的电场强度如何?若用导线将
A 和
B 连接起来,则A 球的电势为多少?(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解答]过P 点作一个同心球面作为高斯面,尽管金属球壳内侧会感应出异种,但是高斯面内只有电荷q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 E 4πr 2 = q /ε0, 可得P 点的电场强度为
2
04q E r
πε=
.
当金属球壳内侧会感应出异种电荷-q 时,外侧将出现同种电荷q .用导线将A 和B 连接起来后,正负电荷将中和.A 球是一个等势体,其电势等于球心的电势.A 球的电势是球壳外侧的电荷产生的,这些电荷到球心的距离都是r c ,所以A 球的电势为
04c
q U r πε=
.
13.2 同轴电缆是由半径为R 1的导体圆柱和半径为R 2的同轴薄圆筒构成的,其间充满了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上导线的圆筒的带电量分别为+λ和-λ,则通过介质内长为l ,半径为r 的同轴封闭圆柱面的电位移通量为多少?圆柱面上任一点的场强为多少?
[解答]介质中的
电场强度和电位移是轴对称分布的.在
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长为l 的圆柱形高斯面,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通过圆柱面的电位移通过等于该面
包含的自由电荷,即 Φd = q = λl .
设高斯面的侧面为S 0,上下两底面分别为S 1和S 2.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
d d S
Φ=
⋅⎰
D S
1
2
d d d 2S S S rlD π=⋅+⋅+⋅=⎰⎰⎰D S D S D S ,
可得电位移为 D = λ/2πr , 其方向垂直中心轴向外.
电场强度为 E = D/ε0εr = λ/2πε0εr r , 方向也垂直中心轴向外.
13.3 金属
球壳原来带有电量Q ,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壳内距球心为r 处有一点电
荷q ,求球心o 的电
势为多少?
[解答]点电荷q 在内壳上感应出负电荷-q ,不论电荷如何分布,距离球心都为a .外壳上就有电荷q+Q ,距离球为b .球心的电势是所有电荷产生的电势叠加,大小为
0001
11444o q q Q q
U r a b
πεπεπε-+=
++
13.4 三块平行金属板A 、B 和C ,面积都是S = 100cm 2,A 、B 相距d 1 = 2mm ,A 、C 相距d 2 = 4mm ,B 、C 接地,A 板带有正电荷q = 3×10-8C ,
忽略边缘效应.求
(1)B 、C 板上的电荷为多少?
图
14.3
图14.4
(2)A板电势为多少?
[解答](1)设A的左右两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1和σ2,所带电量分别为
q1 = σ1S和q2 = σ2S,
在B、C板上分别感应异号电荷-q1和-q2,由电荷守恒得方程
q = q1 + q2 = σ1S + σ2S.①
A、B间的场强为E1 = σ1/ε0,
A、C间的场强为E2 = σ2/ε0.
设A板与B板的电势差和A板与C板的的电势差相等,设为ΔU,则
ΔU = E1d1 = E2d2,②
即σ1d1 = σ2d2.③解联立方程①和③得
σ1 = qd2/S(d1 + d2),
所以q1 = σ1S = qd2/(d1+d2) = 2×10-8(C);
q2 = q - q1 = 1×10-8(C).
B、C板上的电荷分别为
q B= -q1 = -2×10-8(C);
q C= -q2 = -1×10-8(C).
(2)两板电势差为
ΔU = E1d1 = σ1d1/ε0 = qd1d2/ε0S(d1+d2),由于k = 9×109 = 1/4πε0,
所以ε0 = 10-9/36π,
因此ΔU = 144π= 452.4(V).
由于B板和C板的电势为零,所以
U A = ΔU = 452.4(V).
13.5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带电量为q,在它的附近放一块与A平行的金属导体板B,板B有一定的厚度,如图所示.则在板B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应电荷分别为多少?
[解答]由于板B原来不带电,两边感应出电荷后,由电荷守恒得
q1 + q2 = 0.①虽然两板是无限大的,为了计算的方便,不妨设它们的面积为S,则面电荷密度分别为
σ1 = q1/S、σ2 = q2/S、σ = q/S,
它们产生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1 = σ1/ε0、E2 = σ2/ε0、E = σ/ε0.在B板内部任取一点P,其场强为零,其中1面产生的场强向右,2面和A板产生的场强向左,取向右的方向
为正,可得
E1 - E2–E = 0,
即σ1 - σ2–σ= 0,
或者说q1 - q2 + q = 0.②
解得电量分别为
q2 = q/2,q1 = -q2 = -q/2.
13.6 两平行金属板带有等异号电荷,若两板的电势差为
120V,两板间相距为
1.2mm,忽略边缘效应,
求每一个金属板表面的
电荷密度各为多少?
[解答]由于左板接
地,所以σ1 = 0.
由于两板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右板右面的电荷会全部吸引到右板左面,所以σ4 = 0.
由于两板带等量异号的电荷,所以
σ2 = -σ3.
两板之间的场强为
E = σ3/ε0,
而 E = U/d,
所以面电荷密度分别为
σ3 = ε0E = ε0U/d = 8.84×10-7(C·m-2),
σ2 = -σ3 = -8.84×10-7(C·m-2).
13.7 一球形电容器,内外球壳半径分别为R1和R2,球壳与地面及其他物体相距很远.将内球用细导线接地.试证:球面间
电容可用公式
2
02
21
4R
C
R R
πε
=
-
表示.
(提示:可看作两个球电容器的并联,且地球半径R>>R2)
[证明]方法
一:并联电容法.在
外球外面再接一个
半径为R3大外球
壳,外壳也接地.内
球壳和外球壳之间
是一个电容器,电
容为
P
2
图14.5
图14.6
1210
01221
1
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
外球壳和大外球壳之间也是一个电容器,电
容为
20
23
1
41/1/C R R πε=-.
外球壳是一极,由于内球壳和大外球壳都接地,共用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并联.当R 3趋于无穷大时,C 2 = 4πε0R 2.并联电容为
12
120
0221
44R R C C C R R R πεπε=+=+-
2
02
21
4R R R πε=
-. 方法二:电容定义法.假设外壳带正电为q ,则内壳将感应电荷q`.内球的电势是两个电荷产生的叠加的结果.由于内球接地,所以其电势为零;由于内球是一个等势体,其球心的电势为
02
01
`044q q R R πεπε+
=,
因此感应电荷为
1
2
`R q q R =-
.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两球壳之间的场强为
122
002`44R q q E r R r
πεπε=
=-, 负号表示场强方向由外球壳指向内球壳.
取外球壳指向内球壳的一条电力线,两球壳之间的电势差为
1
1
2
2
d d R R R R U E r =
⋅=⎰⎰E l
1
2
12
02()d 4R R R q
r R r
πε=
-
⎰ 1212
021202
()11
()44R q R R q R R R R πεπε-=
-= 球面间的电容为
2
02
21
4R q C U R R πε==
-.
13.8 球形电容器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其间一半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求电容C 为多少?
[解答]球形电容器的电容为
120
01221
1
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
对于半球来说,由于相对面积减少了一
半,所以电容也减少一半:
012
121
2R R C R R πε=
-.
当电容器中充满介质时,电容为:
012
221
2r R R C R R πεε=
-.
由于内球是一极,外球是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器并联:
012
1221
2(1)r R R C C C R R πεε+=+=
-.
13.9 设板面积为S 的平板电容器析板间有两层介质,介电常量分别为ε1和ε2,厚度分别为d 1和d 2,求电容器的电容.
[解答]假设在
两介质的介面插入一薄导体,可知两个电容器串联,电
容分别为
C 1 = ε1S/d 1和C 2 = ε2S/d 2. 总电容的倒数为
122112*********
d d d d C C C S S S
εεεεεε+=+=+=, 总电容为 122112
S
C d d εεεε=+.
13.10 圆柱形电容器是由半径为R 1的导线和与它同轴的内半径为R 2的导体圆筒构成的,其长为l ,其间充满了介电常量为ε的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导线上的电荷为λ,圆筒的电荷为-λ,略去边缘效应.求:
(1)两极的电势差U ;
(2)介质中的电场强度E 、电位移D ; (3)电容C ,它是真空时电容的多少倍?
[解答]介质中
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是轴对称分布
的.在内外半径之
间作一个半径为r 、
长为l 的圆柱形高
斯面,侧面为S 0,上下两底面分别为
S 1和S 2.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
d d S
Φ=
⋅⎰
D S
1
2
d d d 2S S S rlD π=⋅+⋅+⋅=⎰⎰⎰D S D S D S ,
高斯面包围的自由电荷为 q = λl , 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Φd = q , 可得电位为 D = λ/2πr , 方向垂直中心轴向外.
电场强度为 E = D/ε = λ/2πεr , 方向也垂直中心轴向外.
取一条电力线为积分路径,电势差为
2
1
d d d 2R L
L
R U E r r r λπε=⋅==
⎰⎰⎰E l 21
ln 2R R λ
πε=
. 电容为 212ln(/)
q l
C U R R πε=
=
. 在真空时的电容为
00212ln(/)
l q C U R R πε=
=, 所以倍数为C/C 0 = ε/ε0.
13.11 在半径为R 1的金属球外还有一层半径为R 2的均匀介质,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设金属球带电Q 0,求:
(1)介质层内、外D 、E 、P 的分布; (2)介质层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解答](1)在介质内,电场强度和电位移以及极化强度是球对称分布的.在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的球形高斯面,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
2d d 4d S
S
D S r D Φπ=
⋅=
=⎰
⎰
D S
高斯面包围的自由电荷为q = Q 0, 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Φd = q , 可得电位为 D = Q 0/4πr 2, 方向沿着径向.用矢量表示为
D = Q 0r /4πr 3.
电场强度为
E = D /ε0εr = Q 0r /4πε0εr r 3, 方向沿着径向.
由于 D = ε0E + P , 所以 P = D - ε0E = 03
1
(1)
4r
Q r
επ-
r
. 在介质之外是真空,真空可当作介电常
量εr = 1的介质处理,所以
D = Q 0r /4πr 3,
E = Q 0r /4πε0r 3,P = 0. (2)在介质层内靠近金属球处,自由电荷Q 0产生的场为
E 0 = Q 0r /4πε0r 3;
极化电荷q 1`产生的场强为
E` = q 1`r /4πε0r 3;
总场强为 E = Q 0r /4πε0εr r 3. 由于 E = E 0 + E `,
解得极化电荷为 `101(1)r
q Q ε=-,
介质层内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为
`
`011
22111
(1)
44r Q q R R σπεπ==-. 在介质层外表面,极化电荷为
``21q q =-,
面密度为
``0
22
22
221(1)44r Q q R R σπεπ==-.
13.12 两个电容器电容之比C 1:C 2 = 1:2,把它们串联后接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量之比为多少?如果把它们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之比又是多少?
[解答]两个电容器串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带电量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Q 2/2C ,得静电能之比为
W 1:W 2 = C 2:C 1 = 2:1. 两个电容器并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CU 2/2,得静电能之比为
W 1:W 2 = C 1:C 2 = 1:2. 13.13 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接在电源上维持其电压为U .将一块厚度为d 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介电质板插入电容器的一半空间内,求电容器的静电能为多少?
[解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 = ε0S/d ,
当面积减少一半时,电容为C 1 = ε0S /2d ; 另一半插入电介质时,电容为C 2 = ε0εr S /2d .
两个电容器并联,总电容为
C = C 1 + C 2 = (1 + εr )ε0S /2d ,
静电能为
W = CU 2/2 = (1 + εr )ε0SU 2/4d . 13.14 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两板竖直放着.若电容器两板
充电到电压为U 时,断开电源,使电容器的一半浸在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液体中.求:
(1)电容器的电容C ;
(2)浸入液体后电容器的静电能; (3)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
[解答](1)如前所述,两电容器并联的电容为
C = (1 + εr )ε0S /2d . (2)电容器充电前的电容为C 0 = ε0S/d , 充电后所带电量为 Q = C 0U . 当电容器的一半浸在介质中后,电容虽然改变了,但是电量不变,所以静电能为
W = Q 2/2C = C 02U 2/2C = ε0SU 2/(1 + εr )d . (3)电容器的一半浸入介质后,真空的一半的电容为 C 1 = ε0S /2d ;
介质中的一半的电容为 C 2 = ε0εr S /2d . 设两半的所带自由电荷分别为Q 1和Q 2,则
Q 1 + Q 2 = Q . ① 由于C = Q/U ,所以
U = Q 1/C 1 = Q 2/C 2. ② 解联立方程得
0111221
1/C U C Q
Q C C C C =
=
++, 真空中一半电容器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001
12122/2(1/)(1)r C U U Q S C C S d
εσε=
==
++. 同理,介质中一半电容器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0021222(/1)(1)r r C U U
C C S d
εεσε=
=
++.
13.15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200cm 2,板间距离为1.0mm ,电容器内有一块1.0mm 厚的玻璃板(εr = 5).将电容器与300V 的电源相连.求:
(1)维持两极板电压不变抽出玻璃板,电容器的能量变化为多少?
(2)断开电源维持板上电量不变,抽出玻璃板,电容器能量变化为多少?
[解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 0 = ε0εr S/d ,
静电能为 W 0 = C 0U 2/2. 玻璃板抽出之后的电容为
C = ε0S/d .
(1)保持电压不变抽出玻璃板,静电能为 W = CU 2/2, 电能器能量变化为
ΔW = W - W 0 = (C - C 0)U 2/2 = (1 - εr )ε0SU 2/2d = -3.18×10-5(J). (2)充电后所带电量为 Q = C 0U , 保持电量不变抽出玻璃板,静电能为
W = Q 2/2C ,
电能器能量变化为
2
000(1)
2
C C U W W W C ∆=-=- 2
0(1)
2r r SU d
εεε=-= 1.59×10-4(J).
13.16 设圆柱形电容器的内、外圆筒半径分别为a 、b .试证明电容器能量的一半
储存在半径R =
[解答]设圆柱形电容器电荷线密度为λ,场强为 E = λ/2πε0r , 能量密度为 w = ε0E 2/2, 体积元为 d V = 2πrl d r , 能量元为 d W = w d V .
在半径a 到R 的圆柱体储存的能量为
20
d d 2
V
V
W w V E V ε==⎰⎰
2200d ln 44R
a
l l R r r a λλπεπε==⎰.
当R = b 时,能量为
210ln 4l b W a
λπε=;
当R =
22200ln
48l l b W a
λλπεπε==,
所以W 2 = W 1/2,即电容器能量的一半储存
在半径R =
13.17 两个同轴的圆柱面,长度均为l ,半径分别为a 、b ,柱面之间充满介电常量为ε的电介质(忽略边缘效应).当这两个导体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 )时,求:
(1)在半径为r (a < r < b )、厚度为d r 、长度为l 的圆柱薄壳中任一点处,电场能量体密度是多少?整个薄壳层中总能量是多少?
(2)电介质中总能量是多少(由积分算出)?
(3)由电容器能量公式推算出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解答](1)圆柱形内柱面的电荷线密度为 λ = Q/l ,
根据介质是高斯定理,可知电位移为
D = λ/2πr = Q /2πrl ,
场强为 E = D/ε = Q /2πεrl , 能量密度为w = D ·E /2 = DE /2 = Q 2/8π2εr 2l 2.
薄壳的体积为d V = 2πrl d r , 能量为 d W = w d V = Q 2d r /4πεlr .
(2)电介质中总能量为
22d d ln 44b
V a
Q Q b
W W r lr l a πεπε===⎰⎰.
(3)由公式W = Q 2/2C 得电容为
222ln(/)
Q l
C W b a πε==
.
13.18 两个电容器,分别标明为200PF/500V 和300PF/900V .把它们串联起来,等效电容多大?如果两端加上1000V 电压,是否会被击穿?
[解答]当两个电容串联时,由公式
21
1212
111C C C C C C C +=+=
, 得 12
12
120PF C C C C C =
=+.
加上U = 1000V 的电压后,带电量为
Q = CU ,
第一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U1 = Q/C1 = CU/C1 = 600(V);
第二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U2 = Q/C2 = CU/C2 = 400(V).
由此可知:第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压超过它的耐压值,因此会被击穿;当第一个电容器被击穿后,两极连在一起,全部电压就加在第二个电容器上,因此第二个电容器也接着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