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一、二、三、四”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一、二、三、四”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是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二、三、四”模式。

一、一个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改的灵魂,偏离这就不要谈课改,显然,过去那种满堂灌,就偏离了这个中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引导、组织、合作的对象,教师的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力求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中心,片面追求完整而舍本逐末。

如在讲轴对称时,教师不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操作、总结轴对称的性质,而是采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眼花缭乱,这就本末倒置了,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轴对称图形,并展示自己的佳作。

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二个转变
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什么,怎样教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

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
心。

2、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加强集体备课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

加强集体备课是备好课前提,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分析教材、熟悉教法、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安排教学环节、如何适时评价等等,所有这些都对课堂教学大有帮助。

这样就能弥补个人的不足。

三、三个关注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关注教材、教法学法;关注差异;关注评价。

教材是通适的教学原本,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研究、寻找较好的教法和学法。

因为好的教学和学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让学习效果明显、让学习效益显著。

同时要关注差异,因为课堂上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教学时一刀切,势必造成一大批学生掉队,因此要因材施教。

同一问题,可以多设置几个小问题,这样有一个坡度,缓缓上升,就可以让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思维训练和能力提高。

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既要考虑智力因素又要考虑非智力因素,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和发展。

评价是一剂良药;评价是一股暖流;评价是一种活力;评价是检测课堂效果的尺度。

评价让学困生找到自信;评价让中等生品尝甜蜜;评价让优生回味无限。

四、四为主
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精心打造: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探究为主旨。

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领路人,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给出问题,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流程。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的,显然学生应为主体。

因此要引导学生摆正位置,真正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多法并举。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这种学生方式严重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训练为主线,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

教的再好,学不会没有用;学的再好,不会练、不会用也没有用。

因此,加强课堂训练至关重要。

训练是反映学习最终效果的显性措施。

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多地强化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训练的有效时间在缩减,为了保证训练的有效性,要求教学时,要穿插训练的因素,可以边学边练;可以学完再练;可以学练结合;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提问式、抢答式、板演、实验、做检测等等。

探究为主旨,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的最高方式。

一堂课离开探究就会索然无味。

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做数学,做数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会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深度、力度。

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力争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