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简述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简述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简述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生态型住宅小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态型住宅小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对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生态型住宅小区的概念和特点生态型住宅小区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以实现小区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住宅小区。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平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小区内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包括植被、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的平衡,以及水、土、气等非生物环境的平衡。

2、资源节约注重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节约利用,采用节能、节水、节地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小区的资源消耗。

3、环境友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4、健康舒适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如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等,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

5、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设置合理的公共设施和活动空间,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将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系统的最优功能。

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小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等,合理选择建筑形式、植被种类、能源利用方式等,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

3、生态优先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设计的始终。

4、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为基础,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实现小区的长期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5、以人为本原则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要点1、选址与布局选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段作为小区的建设用地。

生态建筑如何因地制宜设计

生态建筑如何因地制宜设计

生态建筑如何因地制宜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建筑作为一种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建筑的设计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因地制宜设计生态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

这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水资源状况以及植被分布等方面。

气候条件对建筑的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炎热的地区,建筑需要注重遮阳和通风,以减少室内的热量积聚。

例如,可以采用大挑檐、遮阳板等设计元素来阻挡阳光直射,同时通过合理的窗户布局和通风廊道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而在寒冷的地区,则需要加强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散失。

加厚墙体、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以及设置封闭的阳台或阳光房等都是常见的设计策略。

地形地貌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果建筑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区,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设计出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减少土方开挖和填方,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可以借助地形优势,设置自然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聚。

在平原地区,则可以更加注重建筑与周边景观的融合,创造开阔、通透的视觉效果。

土壤特性对于建筑的基础设计和植物种植有着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的土壤承载力不同,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此外,了解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等特性,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打造生态友好的景观环境。

水资源状况同样不容忽视。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而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要注重节水设计,采用高效的用水设备和灌溉方式。

除了自然环境,当地的文化背景也是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考量的因素。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传统建筑风格。

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的地域特色,还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遗产。

生态型居住区案例

生态型居住区案例

生态型居住区案例一、选址与规划。

这个湖城啊,选址就很有讲究。

它紧挨着湖泊,就像依偎着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和水源宝库。

规划的时候呢,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有它的用处。

街道不是那种横平竖直的单调模样,而是弯弯绕绕的,这样汽车就不能开得太快,减少了噪音和危险。

而且呀,这种布局让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你走着走着就能从家到公园,再到商场,特别方便。

二、能源利用。

哈默比湖城在能源方面那可是相当厉害。

他们有很多太阳能板,就像一片片蓝色的小翅膀,趴在屋顶上收集阳光的能量。

这些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能供好多家庭使用呢。

还有啊,这里的建筑保温做得特别好,就像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冬天的时候,暖气不容易跑出去,夏天呢,热气也不容易钻进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另外,他们还利用湖水的热量来调节室内温度,这就像是大自然给这个居住区送了一个免费的空调外挂机。

三、水资源管理。

水在这个地方可被照顾得无微不至。

首先是雨水收集系统,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到专门的容器里。

这些雨水可以用来浇灌花园、冲洗厕所等。

而且,污水也不会被随随便便地扔掉。

这里有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把污水净化得干干净净,然后再重新利用,就像给污水做了一个超级变身,让它从“小邋遢”变成“小清新”,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四、绿色交通。

在哈默比湖城,汽车可不能像在其他地方那样横冲直撞。

这里鼓励人们步行和骑自行车。

到处都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就像给自行车修了一条条专属高速公路。

而且,公共交通也非常发达,公交车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卫士,准时地穿梭在各个站点之间。

你要是住在这儿,可能都不想开车了,因为走着走着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骑着自行车还能锻炼身体,多棒啊。

五、绿色空间与生物多样性。

这里的绿色空间那叫一个丰富。

有大片大片的公园、草地和树林。

这些绿色的地方就像是城市的肺,不停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而且呀,因为有这么多的植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都被吸引过来了。

基于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赵小龙

基于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赵小龙

基于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探讨赵小龙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住宅建筑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生态宅建筑应运而生,要在现代住宅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这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好的生态住宅。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住宅;技术探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

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同时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1.生态住宅的基本性能生态型建筑首先要合理的选址和规划,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其次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降低资源消耗,并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再次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耗,并尽可能采用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等自然能源;此外要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同时还要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室内有良好的日照,自然通风和一定标准的舒适度,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最后要有建筑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

根据生态住宅的这些基本性能,可以进一步把生态住宅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2.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性2.1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生态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以新厦·水岸天成小区为例

生态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以新厦·水岸天成小区为例

的道路设计有利于有效降低车速 , 保障小 区内安全 , 小
区空 间私 密性 得 以加 强 ;每 栋 楼前 均 设 有 消防 登 高场
地, 尽端设有消防回车场地 , 西南临小关 山沟规划道路
1 工 程概 况
新厦 ・ 水 岸 天成 住 宅 小 区 , 位 于 甘 肃省 兰 州 市安 宁
设 有 消 防通 道 。住 宅 间距 满足 消 防规范要 求 , 同时满 足 救护 、 避灾 等安 全要 求 。 小 区道路 系统 地下 车 库 出入 口设 于小 区出人 口附
2 0 1 4 年( 第4 3 卷) 第8 期
建 筑设 计
生 态型 住 宅 小 区建 筑 设 计探 析
— —
以新 厦 ・ 水 岸 天 成 小 区为 例
徐 昕
( 甘肃建投七建集 团 新 厦房地产 开发公 司,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要: 结合工程设计 实例 , 围绕实 现可持续 发展 目标和住宅小 区健康绿色环保 的主题 , 对兰州市安 宁区新 厦 ・ 水岸天成住
住宅 日照。每座楼宇南北朝向 , 楼 间距大 , 每户光线照
射充 足 。
项 目道路系统分组 明确 , 构架清楚 , 结合总体规划
采用 主 次二 级路 网系 统 ,以一条 弧 形 道路 为 主要 道 路
骨架 , 连接 开 向安 宁东 路 的小 区主 次 出入 口 , 并 与直 接
连 通各 住 宅楼 的 次要 道路 形 成 龙走 连 珠 的模 式 ;弯 曲
于 是环 保 、 节能 、 健 康 为 目的 的生 态 型小 区 、 城 镇 等 规 划竞 相 出台 [ 1 j 。生态 型住宅 小 区和 一般 住宅 小 区 的区别 主 要 表 现在 : ( 1 ) 设 计 的理 念 不 同 , 生 态 型 住 宅 小 区不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 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 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解读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住宿功能,而是追求更加健康、舒适和环保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提出了立体生态住宅方案,旨在通过立体绿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生态设计,打造一个绿色、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一、立体绿化设计立体绿化是将植物绿化与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方式,通过在建筑物的墙面、屋顶、阳台等部位种植植物,打造一个立体的绿色生态空间。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在立体绿化设计中,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根据不同部位的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例如,在建筑物的墙面,我们选择了攀爬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这些植物可以沿着墙面攀爬,形成一道美丽的绿色屏障;在屋顶,我们选择了耐旱、耐寒、抗风能力强的植物如佛甲草、垂盆草等,这些植物可以有效地覆盖屋顶表面,防止热胀冷缩和渗漏;在阳台,我们选择了适合家庭种植的盆栽植物如多肉植物、小型草坪等,这些植物可以增加居住空间的绿化效果,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居住环境。

二、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是一种利用自然力量进行室内空气流通的设计方式,它可以通过建筑设计、机械装置等手段来实现。

在立体生态住宅方案中,我们采用了自然通风设计,旨在利用自然力量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在自然通风设计中,我们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机械装置的配合,实现了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

例如,在夏季,我们利用建筑设计将室内空气引导到室外,同时通过机械装置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交换;在冬季,我们则通过建筑设计将室内空气引导到向阳的房间,利用阳光的照射来提高室内温度,同时通过机械装置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交换。

三、自然采光设计自然采光是一种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室内照明的设计方式,它可以减少对电力的依赖,同时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 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 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是指利用立体结构与生态设计相结合的住宅建筑,旨在提供更加健康、环保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种住宅设计不仅仅关注于建筑物本身,还注重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节能降耗、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一方案。

建筑结构方面,立体生态住宅采用立体结构设计,使建筑物层高增加,提高了室内通风和采光效果。

通过巧妙设计和布局,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居住空间,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这对于城市居住空间紧张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注重使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在生态设计方面,立体生态住宅注重打造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

可以在建筑物周围种植绿化植物,建立庭院花园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实现水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通过设置垂直绿化墙等手段,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舒适度。

在居住舒适度方面,立体生态住宅方案注重提升居住体验。

通过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设计,使室内采光、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可以采用智能化系统,实现居住空间的智能控制,提高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和家具,营造健康的室内环境,减少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是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致力于创造更加健康、环保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立体生态住宅将成为未来住宅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在生态住宅的设计探讨

现在生态住宅的设计探讨

现在生态住宅的设计探讨摘要:近年来,人们不断研究有利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生态建筑”的设计概念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主流,绿色环保生态型住宅小区也就应运而生了。

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这才是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本文对生态住宅的特点及相关方面做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住宅;设计;建筑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continue to study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o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oncept, the design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to maintain as an organic, with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this i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nd related aspects are described. keywords: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一、生态型居住建筑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我们所居住的建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时刻都与外界进行着能源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实践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实践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实践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理念和实践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生态建筑旨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本文将探讨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以及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以期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1、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这意味着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例如,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形状和窗户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此外,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或地热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能,也是实现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

2、资源节约资源节约包括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减少废弃物等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高效的给排水系统,如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可以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选择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竹子和环保型混凝土,不仅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还能减少建筑过程中的碳排放。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并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

3、环境友好生态建筑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选址时,要避免侵占生态敏感区域,如湿地、森林和自然保护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和污水处理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和建立生态景观,增加建筑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室内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目标。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自然采光和良好的声学环境,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为此,可以采用环保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安装空气净化和通风系统,以及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布局,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求。

5、灵活性与适应性由于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建筑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建筑和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学的一种新趋势,并且正在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近年来,"生态建设""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等新兴理论概念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但提升了人类的智慧,也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但是近几年由于现代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绿化生态化住宅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绿化生态化住宅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希望对有关的研究者提供些许的帮助。

一、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宅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建筑形式,它旨在通过"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结合自然环境和人工方式手法,营造出一种安全、良好的生活,从而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种将技术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复合系统,它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资源,使自然环境更加清洁、优雅、舒服,有效地减少由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调等因素引发的风险,从而提升小区文明水平,实现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二、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一)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自从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我国一直注重于增长经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一直不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逐渐变成了人人都在关心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在渴望拥有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大众节约平时的资源,不要过度消耗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住房发展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以进一步提高房屋利用效益,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系统,有效利用建筑空间,尽量减少消耗,保存无可再生资源,多运用自然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从而能够促进有关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摘要】本文中,首先介绍了我国现代生态住宅的发展现状和设计的要点,通过结合笔者在建筑设计方面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提出了有关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方案,希望可以为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现状问题;建筑设计要点;设计方案生态住宅是在科学技术进步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下出现的,是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

在对生态住宅设计过程中需要各专业人员间的紧密合作和努力,站在经济、技术、环境、能源等各个角度上系统地评估住宅的室内外环境,才能够设计出比较好的生态住宅。

本文通过分析小区住宅的建筑设计,从生态住宅的组成要素、类型、特点等方面,探讨了生态住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住宅的建议。

一、生态住宅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住宅的建设现状生态住宅即绿色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

设计思想为可持续发展,追求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也就是在奉行“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综合人工手段和自然条件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能够使技术和自然达到融合、最大效率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洁净、优美、舒适的环境,并且也可以降低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各种风险,提高小区的可持续性。

生态小区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可再生的洁净能源,同时与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等也密切相关。

2001年,我国建设部颁布了《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在这个导则中明确指出了“生态小区”概念、技术原则、内涵,要求住宅在水、电、风、光、热环境、能源、绿化、建筑材料、废弃物处理九个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同时也提出了与生态小区相关的技术手段等。

也要求在建设生态小区时要注重利用、保护、防御自然,做到与环境协调共生,建设出可循环再生的住宅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生活环境。

成立此标准之后,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并且社会各界对其的重视度极高。

政府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生态健康住宅积极倡导,同时也提出了“绿色、健康住宅”等理念。

生态住宅的设计特点

生态住宅的设计特点

生态住宅的设计特点【摘要】:近年来,人们不断研究有利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生态建筑”的设计概念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主流,绿色环保生态型住宅小区也就应运而生了。

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这才是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本文对生态住宅的特点及相关方面做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住宅;设计;建筑随着能源高消耗高排量造成的气候恶化,以及生产生活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住宅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都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如何建设生态型的建筑越来越得到重视。

一、生态型居住建筑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我们所居住的建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时刻都与外界进行着能源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

特别是在其建设或者维修的过程中,是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条件下进行的,包括能源、土地、建造的材料、以及自然生态等。

在其建成居住后,它又是一个消费体,除了需要持续消耗水、电、热等人类活动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外,还需要不断地消费各类生活产品和使用各类生活服务设施等人工资源来维持其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建筑与外界的交换和反馈作用,又使其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产物被外界接纳和吸收,或者产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

生态型居住建筑的概念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也不是一种全新的居住建筑形式,它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运用生态学原理,经过系统的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可以到达能源的高效利用、能耗的消耗降低、不产生污染或少产生污染。

生态型居住建筑的一个特征是在一般形式的基础上更强调其有利于生态平衡。

当然,它首先应满足人居住的舒适需求,在舒适使用的过程中,使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应尽可能做到良性循环,而自身又与生态环境保持相协调的关系。

如今生态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方面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多一些,而生态型居住建筑的发展则显得十分缓慢。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 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 解读

立体生态住宅方案解读立体生态住宅方案是一种新兴的住宅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创新的建筑设计和科技应用,提供一种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该方案通过有效利用空间、融入自然元素、提供绿色能源等方式,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对立体生态住宅方案进行解读,探讨其设计原理和应用效果。

一、设计原理立体生态住宅方案的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核心概念:1. 空间利用:立体生态住宅方案以垂直空间为核心,通过多层楼块的叠加,有效利用空中潜力,将建筑空间最大化。

同时,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实现灵活的空间布局,满足不同功能和需求的居住空间。

2. 自然元素融入:该方案注重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包括但不限于绿植、阳光、水景等。

通过室内外景观设计、立体绿化等方式,营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居住氛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绿色能源应用:立体生态住宅方案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智能化能源系统的应用,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二、应用效果立体生态住宅方案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创新:传统的平面住宅设计往往受到地域、土地面积等限制,难以实现多样化的空间布局。

而立体生态住宅方案以垂直空间为基础,打破了传统的平面限制,实现了空间的创新和多样性。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室内楼梯、垂直花园等,使得居住者在空间利用上更加灵活,享受不同的生活场景。

2. 自然环境融合:立体生态住宅方案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居住空间。

例如,在建筑外立面采用垂直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还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改善了空气质量。

同时,在室内设置大面积的落地窗,使得阳光可以充分照射到居住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自然光线。

3. 节能环保:立体生态住宅方案倡导绿色能源的应用,实现了住宅的节能环保。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住户供应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利用雨水回收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谈高层住宅的生态化设计

谈高层住宅的生态化设计

谈高层住宅的生态化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高层住宅的设计不再仅仅满足于提供居住空间,更要注重生态化的考量。

生态化设计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居民创造健康、舒适、节能且环保的居住环境。

高层住宅生态化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

通过合理的设计,如优化建筑朝向、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生态化设计能够改善室内外的环境质量。

良好的通风和绿化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

再者,这样的设计还能增强居民的身心健康。

与自然亲近的居住环境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在建筑规划方面,高层住宅的布局和朝向是关键因素。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建筑应尽量朝向正南或偏南方向,避免相互遮挡。

同时,合理的楼间距可以保证每栋楼都能充分享受到阳光。

此外,建筑的体形系数也会影响能源消耗,应尽量设计成规整的形状,减少凹凸面,以降低热量损失。

在节能设计方面,外墙保温技术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窗户的设计也不容忽视,采用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既能隔热又能隔音。

另外,太阳能的利用也是生态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板,为居民提供热水和部分电力。

自然通风和采光对于高层住宅的生态化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窗户布局和开启方式,能够引导自然风在室内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设置通风井和中庭等空间,可以增强通风效果。

在采光方面,除了依靠窗户,还可以采用反光板和光导管等技术,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深处。

绿化设计是高层住宅生态化的重要体现。

在地面,可以规划大面积的绿地和花园,种植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在屋顶和阳台,也可以进行绿化,形成立体的绿化景观。

刍议现代生态型住宅设计

刍议现代生态型住宅设计

3 使 用洁净能源 , 能耗 , 自然资源及绿色生态 - 2 降低 保护
建 筑 要 通 过 优 良 的设 计 、 化 工 艺 和 采 用 适 宜 的技 术 、 优 新材 料 、 产品, 新 改变 传 统 建 筑 产 业 的粗 放 、 费 污 染 型 的生 产 工 艺 , 浪 实现 清 洁 生 产 、 艺 生态 化 。 尽 可 能提 高 自然 资 源 和 能 源 的利 工 要 用 效率 , 低 能源 消 耗 。积 极 采 用 洁 净 能 源 , 用 清 洁 的 生 产 技 降 采
资源 。
() 筑 物 应 有 合 理 的 朝 向 布局 , 3建 以充 分 利 用 太 阳 能 。 建 筑
物 的形 体 布 置 合 理 , 减 小 建 筑 物 的 体 形 系 数 , 应 以减 少采 暖 与 制 冷 能耗 , 建筑 物 的 围护 结构 应 该 采 用 高 效 保 温 隔 热 构 造 , 具 有 并 良好 的 自然 采 风 系 统 以及 充 分 的 自然 通 风 条 件 ;建 筑 物 内的 房 间设 置 、 局恰 当 , 满 足 使 用 舒适 度 , 节 省 能 源 。 布 既 又 () 收 并 重 复 使 用 资源 。从 旧有 建 筑 物 中 拆 除 的 建 筑 材 4回
() 筑 物 要 尽 量 保 持 和 开辟 绿 地 , 建 筑 物 周 围种 植 树 木 1建 在 防风 、 荫 , 善 景 观 , 持 生 态 平 衡 。重 视 室 内空 气 质 量 , 持 遮 改 保 保
新风 在 室 内的 流 动 。 视 人 文 景 观 的 保 护 , 筑 物 附 近 有 价值 的 重 建 古代 文 化 或 建 筑 遗 址应 予保 留 并 妥善 安 置 。 () 筑 物 的 资 源 、 源 和 其 他 消 耗 至 最 低 程 度 。建 筑 物 应 2建 能 该充 分 有 效 地 使 用 水 、 能源 、 料 和 其 他 资 源 。尽 量 利 用 清 洁 能 材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城市生态住宅设计”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城市生态住宅设计”

等 因素 , 对住宅选址进行规划设计。二是 以住宅区 内的生 态规 划布局 , 如广场 、 道路 、 院落 、 主题建筑物 、 品等 为目标进 行规 小 划设计。 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 () 1 自然协 调原则 : 注重人 与 自然环境协 调 , 持和维 护景 保
观、 各功 能区之 问的和谐统一 。 ( 体现 个性和地方特 色原则 : 2) 尽可 能保 持本土原生植被 , 树 木、 花草 品种 。 选择应 坚持本地特有 品种 、 濒临珍 惜物 种优先 的原则 。考虑 区位优势 、 历史文化和本土文化特色 。 握。 ( 整体优化原则 : 3) 既要在整体上形成 自己的风格 . 有要考 () 3 建设生态文化 : 人是生态 城区 的核 心 , 须有较高 的 必 虑 土地利用 、 济投入等要 素 , 经 从最优化 角度规划住宅 区的景 素质和自觉的环境意识 。 观 与人 文布置 ,充分考虑环境 保护与经济 发展之 间的优 化关 结语 : 系。 要真正建设 好生态城市 ,必须在城市 的生态 系统 方面 . 致 () 4 生态化原则 : 区内各种人类活动 、 经营性项 目 建筑都 及 力于营造优美 的环境 . 保护和不 断改善城市 的生态体系 , 使城 必 须符合 “ 康、 健 和谐、 无害 ” 的生态学思想。 市的人工生态 和自然 生态有机融合 、 相辅相成 、 相得益彰。 () 5 多样性原则 : 既包括生态 系统与物种 的多样性 . 也包括 参 考 文献 经济 与经 营的多样 性。 1《 张凯 科学出版社 () 6 可持续 发展原则 : 仅具有广 泛的社会效 益和 生态环 [ ]城市生态住宅区建设研究》 不 . 杨 李巍 化 境效 益 , 还必须有客观的经 济效益 . 还必须有客观的经济效益 , [ ]生态城区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 志蜂 . . 学工业出 2《 版社 实现 环境 与经济 的双赢 战略 , 生态园区的可持 续发展 。 确保 [ ]环境设计史纲》 3《 吴家骅 重庆大学 出版社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探讨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探讨
◇建工论坛◇
科 技 向导
21 年第 2 期 01 1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探讨
韦登 彪
( 东南 海 国 际建 筑 设 计 有 限公 司 广 东 广
【 摘
佛 山 5 8 5 ) 2 2 1
要】 本文介绍 了生态住宅小区的真正涵义及特点 , 并结合其 涵义, 阐述 了生态住 宅小 区在建筑设计过程 中应该遵循的法则: 明了生 说
且基础设施完备 、 结构合理 , 智能建筑 、 生态 建筑和生命建 筑应用 广 泛 , 工环境与 自然环境融合。还有着节约水源 、 人 节约能量 、 净化生 态 环境 、 无毒害 、 低污染 、 延长建筑物结构 寿命等优点 , 采光通风符合设 计要求 . 是人类理想居住环境 . 使得 良性循 环存在于建筑物和 自然生 态环境之间 它符合城市规划 . 与城市相互融合 . 是生态城市的组成部 分. 体现了所 在城市特有的外貌 可 以说 . 规划建设生态住宅小 区. 可 大 大 改 善 人类 生 存 和 持 续 发展 的空 间 环境
12生态 住 宅 小 区 的特 点 .
生态住宅又名“ 健康住宅 ” 它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绿化 . 而且 . 从 城市和区域规划上看 , 生态小 区的总体规划 、 单体空间结果组合 、 房屋 构造措施 、 能源的利用 、 节约能源的措施 、 绿化系统 的设计 . 出发点 其 和 目标是提高人的生态环境和生命质量 另外 . 在细部以及 具体设 计 上 . 重 绿 化 布局 的层 次 、 格 与建 筑 物 要 相互 辉 映 : 注 风 注重 不 同植 物 各 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 : 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 区生态 中其他更加 重 要 的作 用 , 防 风 隔 热 、 尘 防 噪 音 、 除 毒 害 物 质 和 病 毒 等 , 至 如 防 消 甚 起着从心理和视觉上消除精 神疲劳 的作用 而在房屋 的建造上 . 则要 充 分 考 虑社 会 生 态 和 自然生 态 的实 际 需 要 . 注重 节 约 能 源 以及 居 住 者 对人际交往 和自然空间的需求 要把生态住宅健康落在实处 生态住宅小区除了要注意达到舒适 、 健康外 , 还应体现生态效益 . 并 呈 现 出一 种 新 的 人 类生 活 方 式 与 环境 的协 调 关 系 . 括 和 谐 性 生 态 包

试论建筑住宅小区生态建筑设计

试论建筑住宅小区生态建筑设计
科地 产所 倡导 的 “ 建筑 无 限生 活 ” 的建 筑理 念为 出发 点 , 创造 一个 布 局合 理 、 功
小区内, 做 到 r人 车分 流 。小 区 内道路 及 室外 地 坪标 高 较 周边 道 路 中心 点 的
平 均高 度抬 高 不超 过O . 5 m,小 区中 央绿 地 的覆 土 厚 度保 证 绿 化种 植 的要 求 ,
其 中六 号楼 居 中 布置 , 将小 区 自然划 分 成 东 西两 片 中心 主题 景 观 , 通 过 围 合 的 布局方 式 和组 团绿 地 形成 了 阳光 充沛 , 植 被 茂 密 的空 间布 局 。 车辆 从 南侧 人 口广 场两 侧进 入 后驶 入地 下车库 , 人 行 穿过 景 观 中轴 进 入
臼翻圜圈
建筑理论与设计
试论建筑住 宅小 区生态建筑设计
赵 磊
上 海 联 创 建 筑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2 0 0 1 2 0
摘要 : 当代 居 住小 区的规 划设 计 理念 不仅 要体 现 出小 区建 筑和 规 划本 身 新颖 的造 型 , 以及 简洁 明 快 、 流 畅大 方 的 当代 风 格 , 还 应
基 地居 中 由建 筑 的 围合 形 成 一 条景 观 中轴 , 并结 合 小 区 的 主人 口 , 成 为 大堂, 形 成 仪式 化 的社 区过 渡空 间 , 提 高 居住 的品 质 ; 用地 规 划 布 置 十一 栋 高 层住 宅 , 北 面两 排 为三 十四层 和 = i 十二 层 , 南 向一排 为 二 卜七层 和 二 } 八层 ,
体 现 出生 态 、 环保 、 全面 服 务 的规划 思路 。本 文以嘉 兴 秀洲 新 区4 5 号 地块 住 宅小 区为例 , 分 别 从建设 生态 小 区方面 进行 规 划设计 , 切 实提高 小 区的舒适 性 , 共 创 我们 美 丽的城 市 家 园。 关 键词 : 住 宅 小 区; 生态 建筑 ; 总体 布局 ; 建筑 设 计 ; 造 型设 计

刍议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

刍议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
确定交通核 ( 区域) 位置时 , 不能仅 出于经济性 和结构均衡性 的 考虑 , 也应 出于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的考虑 。 最有效 的平面空
气质 量、 宜人 的温 湿度环 境, 恰当 的光、 视线环境 , 舒适 的声环
境。 与之相对应 的建筑设计应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 减少 V C 发性有机化合物) O ( 的使用 , 害人 体健康 的有 害辐射 、 对危 电渡、 体进 行有效抑制 , 气 充足的空调换气 , 对环境温湿 度的 自
楼梯等交通空间对温度 的要求相对较低 。 因此交通空间可 以作 为 内外环境过度的缓冲 区,这类 空间的温度设定可 以更接近室外, 从而形成 了室 内外温差 的梯度过度 ,这样不但可 以优化 能源分 配, 亦能减轻人们因室 内外温差幅度较大而造成的不适感。 生态设计对传 统设计 的拓展 是: 从功能分区、 动静分 区进 一 步扩 展到光 、 空气 、 声等舒适度的环境缓冲分区。生态化设计在
1 概 述
当今高层建筑创作 中技术表现 的一种倾 向,就是生态环保
光和 空气始终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物质条件 。但照 明和 空调 人工 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使得 自然体系 的运用受到忽视 , 同时也对 建 筑 环境产生 了负面影响。人们 如果长期处于人工环境中易 出现
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介入, 高层建筑设计开始“ 绿色 ” 许 化, 多建筑师都在 以各种方法尝试着将“ 绿色 ” 技术运用 到建筑设计
23 自我调 节“ . 生命体 特征 ” 理念
从高层建筑 的“ 生命周 期” 看, 来 从决策经设计和 建造经过
信 息、 低能耗、 可循环性和 自调节 的设计理念去创造一个节能的 系统 , 通过“ 技术性思维’ ’ 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事实上, 当今 城市的高层建筑 9 无论其外在表象的价值取 向如何, 也不管其属 于哪一流派 , 都或多或少地寻求通过技术表现的手段, 去表达信 息社会的审美意象 , 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去体现时代感。因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