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教学鲜活起来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小学高年级学段,很多老师往往侧重于阅读感悟课文内涵,而忽略了词语教学。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能自学了,放手让学生查字典就行了。《新课程标准》在谈到第三阶段目标时候指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认为: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一课生字新词的学习都是重点。确实,高年级中规范词语教学,有效地抓好词语教学,探索方法,追求词语教学的效果,阅读也会随之增色,随之精彩。
一、文本中展现词语宽度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文本,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相互照应,为学生理解和领悟词语提供特定的语言环境,展现词语的宽度,把学生对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理解到达文本的深处,进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1、“换词”理解。
如果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句的基本意思不变,那么就说明这个替换的词语与原词意思相同或相近。例如,“前些天天气还如同阳春三月,今天清早,气温骤然下降了10度。”对“骤然”一词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一想,把“骤然”换一个词,看是否能讲得通,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突然”“忽然”,问题就解决了。
2、“感悟”理解。
这种“悟”出来的意思,学生可能说不准确,但已经不会对阅读造成障碍了。如“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理解“蹑手蹑脚”一词,可让学生想象在那静悄悄的夜里,叙利奥为减轻父亲生活的重担,深夜起来替父亲抄写签条,又怕让家人知道不让他这样做,所以抄写完之后,他悄悄回房去睡。在走回房间时,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怕惊醒家人,放不开手脚的样子,那种动作就叫“蹑手蹑脚”。
3、“联系”理解。
对于一些词的理解,学生如果读书经验丰富了,会发现前面或后面的话便是对这个词的很准确的解释。如《将相和》一文中“负荆请罪”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找出后文:“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张冠李戴”一词前有“……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都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这样的教学平实淡雅,词文有机地结合,展现词语的宽度,提高了词的运用能力。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语境中触动词语情感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脱离语境,就词解词的场景,有的往往只读不“品”这种单纯为解词而解词的做法,只能将词语教得“冰冰凉”。其实,当词语被我们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的时候,它们都是富有温度的。因此,在词语教学中,我创生语境,让学生
在语境中反复朗诵,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情感。例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火整整烧了半个小时才熄灭”,与“战斗才用了20分钟就结束了”,虽然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才”这个词语,但很显然这两个词所蕴含的情绪情感是不相同的,对此,我创设了两种不同的语境:“我眼睁睁的听着火呼呼的燃烧着,不时地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并伴随着一股烧焦的得气味,我盼望这火突然熄灭,我盼望着老天突然下雨,可时间就像停止了一样”,“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战士们怀着满腔的怒火与仇恨冲向敌人的阵地,狠狠地打击敌人,要为自己的战友报仇,可满腔的怒火还没有消失殆尽,战斗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样语境创设让学生去反复品味,学生就不难体会出这个“才”字截然两种不同的情绪与情感了,词语的冷暖与温度学生就很容易的体会到了。
三、想象中复活词语魅力
在词语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是的,词语只有与精神同构了,才能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
如《草原》教学词语时,我让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找出描写草原美景的词语。生汇报: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柔美、渲染、勾勒、翠色欲流。我再请同学们任意读读这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学生有的说:“我读了“一碧千里”,我好象看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大草原”。有的说:“我读了“柔美”“渲染”,好象看到了一幅很美很美的中国画,画上线
条舒缓,颜色明亮,进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呈翠绿色,再远一点儿呈墨绿色。”我马上引导同学说:这就叫——翠色欲流!我又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词语齐声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画面。“读着这些词语,你还想做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想深深地呼吸。”“我想骑上骏马,尽情地奔驰在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我想张开双臂,大声喊道:草原真是太美了!我爱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充分闪现了词语的亮度。四、表达中增实词语厚度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于“言语表现”。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作了这样的处理:“同学们,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来,拿起我们的笔,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当中学过的词语,一定要表达此时此刻你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后来,同学们写出了“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外国报纸的嘲笑、藐视面前,您毅然接下了这份重担。”“狂风怒号、高山深涧没能使您屈服。”“铁路提前两
年竣工,不仅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更多的则是国人喜欢。”“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生的这种“表现”,不是教师外加给的,而是学生有着内在的需要,有明确的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表达中,词语的厚度得到了增值。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一个词语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一个词语就可以扣动孩子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的琴弦。只有让词语在学生的心灵上鲜活起来,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有滋有味,我们才能读出语文的精彩,展现个人学习语文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