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一胡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溪人。现代着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自取的名“适”与字“适之”,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战争离台,着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胡传逝世时胡适尚未满四岁,但胡传已给胡适留下了希望他好好读书的遗嘱。在胡适的幼年中,虽然父亲不在,但他的母亲冯顺弟时常教导儿子要学习父亲,不要丢脸。所以自胡适懂事起他已经开始学习和了解胡传的思想了。他恪守父亲的训示,追求“以期作圣”的人生目标。可以说,从小时候开始,父亲的影子就一直留在胡适的心中。并且胡适曾在台湾台东跟随过父亲一段时间,他的心里多多少少对台湾存有一些感情。

母亲冯顺弟,安徽省绩溪县人。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母亲极为重视他的教育,对他要求很严。要求他用心学习,认真做人。对人宽容。

论点一:家教(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父母的期望)

个人经历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上庄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学堂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

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扬扬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论点二:机会与才能;抓住机遇)

胡适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照说智慧一流。可是他当初到美国留学时,却被三十多种苹果树难倒,因而改行——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最先是进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胡适在康奈尔农学院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还要下玉米田。胡适对这些还都有兴趣,也可应付,可是到了苹果分类时,胡适却十分烦恼。三十多种苹果,对这些农家出身的学生来说,二三十分钟就可分门别类,弄得一清二楚;胡适花上了两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20种,真是让他十分烦恼。

(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应该学会扬长避短)

胡适是在宣统二年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留美的,因家道中落,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学费,故学农以节省学费接济家庭。既被苹果难倒,自知不是学农的料子,便转学历史、文学,后日方得成名,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同礼考证过胡适的学位,胡适共得博士学位36个,但胡适自称他有35个。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论点:坚守理想,坚守信念)

1917年(25岁)夏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

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论点:创新的精神、勇气、眼光)

他兴趣广泛,着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教育学、史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论点:兴趣的重要性)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论点:自由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是创新的起点)

胡适25岁任北大教授。民国的大学老师有的比较自负,胡适也不例外。据说胡适在北大讲课,讲到孔子怎么说,就在黑板上写“孔说”;讲到孟子怎么说,就在黑板上写“孟说”;讲到自己怎么说的时候,就在黑板上写“胡说”,引得哄堂大笑。

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于是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傅斯年是聊城人。为人义气慷慨。耿直大度。终生追求自由的精神,勇于探索,重视实践考证。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红楼梦》研究是胡适古典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而胡适也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者。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等等。这些现在已为常识的问题都是胡适研究考证出来的。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意义重大,其使红学的面貌为之一新。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论点:科学的精神,勤奋探索,用于创新)

成就荣誉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三十五个博士头衔。

社会影响

1、新文化运动方面的影响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

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来的。

20世纪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梁实秋并帮助他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季羡林不是胡适的学生(他的老师是陈寅恪),但学识渊博,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在他归国初期期间,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留学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在李敖当年落魄得要把裤子典当出去的时候,给胡适写信求助。与李敖素不相识的胡适毫不犹豫借给他,帮他度过难关。雪中送炭是胡适经常乐意为之的事情,尤其对处于困境的青年,林语堂当年求学困难也曾得到胡适2000美元的汇款,那些事例都成为佳话广为后人传颂。

对于接受胡适的这笔救济,李敖称赞胡适“对人的体贴该考第一”,性格要强的李敖原本不打算接受胡适的慷慨解囊,只是胡适用收下李敖所送的书一事“诱惑”李敖收下这钱,而李敖仅当作向胡适借走一笔钱,决定“明年三月十二日还你”。只可惜没等到次年的三月十二日,胡适就在二月二十四日的酒宴中突发心脏病永远沉睡了,李敖的这笔“债”也无法偿还。时隔44年,当李敖早已功成名就时,当李敖渐渐步入垂暮之年时,当李敖才开始红遍大陆广为人知时,他像依旧眷恋祖国那样仍旧铭记胡适当年的恩情。踏上祖国大陆的那刻,进入北京大学的那时,李敖就知道该是时候还胡适的人情了。过去胡适送李敖1000元钱,如今李敖要以1500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